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省市遴选 > 热点精讲 > 【吉林·第17期】吉林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吉林·第17期】吉林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1-09-09| 来源:北辰遴选·文越老师

一、热点链接

9月8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在梅河口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培育长春现代都市圈,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绿色、创新、智慧、文明、幸福城市,为推动新时代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有力支撑。

二、命题预测

1.结合给定材料和吉林实际,归纳概括吉林在县域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300字)。假如你是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结合吉林实际,对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500字)。

2.A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吉林省政府成立调研组赴A市进行调研,结合给定材料,请为调研组长撰写调研结束后的点评(400字)。

3.吉林省决定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结合吉林实际,请为省领导撰写请一份在大会上的致辞(600字)。

4.吉林省政府拟召开新型城镇化座谈会,省政府办公厅主要领导将在会上交流发言,假如你是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请根据材料,就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写一篇经验材料(500字)。

5.今年来,吉林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结合给定材料和吉林实际,请围绕“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开展情况,撰写一份简报(1000字)。

三、理论原点

★总体要求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任务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

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城市要整体谋划、周密设计,统筹做好放开放宽落户、人才引进和房地产调控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鼓励在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优化事业编制调配、增加教师编制数量。支持有条件地区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简化社保转移接续程序。完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高质量推进补贴性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确定的5000万人次目标。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深化实施农民工“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加大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力度。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针对性创业技能培训。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的招生规模。

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等权益,支持探索农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县及县以上城镇常住人口数据,研究建立各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据统计发布机制,结合大数据技术推进常态化统计发布。

(二)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增强城市群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形成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扎实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研究编制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跨省区城市群实施方案,有序引导省内城市群发展。健全城市群多层次协调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支持其他有条件中心城市在省级政府指导下牵头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打通城际“断头路”。推进生态环境共防共治,构建城市间绿色隔离和生态廊道。建立都市圈常态化协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响应机制。

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群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衔接高效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推广交通“一卡通”、二维码“一码畅行”。

(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统筹城市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协调联动,优化城镇规模结构。

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动开发建设方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降低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提升市政交通、生态环保和社区等治理能力,有效破解“大城市病”。在中心城区周边科学发展郊区卫星城,促进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系统评估排查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加强项目谋划设计,分类设计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有序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健全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协调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承担相关建设任务,吸引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资金积极投入,利用现有国外优惠贷款渠道予以投入。发挥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带动作用,支持在有条件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公共设施。

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全面增强边境城镇承载人口、连接城乡、支撑国防的能力。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引产聚人能力。建设沿边抵边公路,发展一批抵边新村和新生抵边城镇,引导边民向沿边抵边公路、边民互市贸易点、抵边聚居点等适度集中。

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全面落实落地。统一实行清单管理,以各省份为单元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制发特色小镇发展导则,引导树立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导向,强化正面引导和分类指导。统筹典型引路和负面警示,推广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典型经验,加强监督监管、整改违规行为。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

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合理调控租金水平。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住房问题。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拓展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完善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提升污水管网收集能力,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推动重点城市群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断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加强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死角整治。控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完善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设施,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加强业务用房建设和必要设备配置,补齐县城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提高平疫结合能力,确保改建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河道、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重点治理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健全重要应急物资收储调配机制、基本生活用品保障机制。

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深入建设公交都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完善定制公交、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完善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健全住宅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开展创新筹资方式支持停车场建设试点。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老城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新开工改造5.3万个,有条件的可同步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在城市群、都市圈和大城市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探索老旧厂区和大型老旧街区改造。因地制宜将一批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社区或其他空间。

(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树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全面推行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相挂钩。适当扩大住宅用地供应比例,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序增加蓝绿生态空间。探索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稳慎把握省会城市管辖范围和市辖区规模调整。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禁建设“丑陋建筑”。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根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街道社区设置和管辖范围。建设现代社区,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依托,对接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驻地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支持老旧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等方式,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促进人才入乡就业创业。鼓励各地制定人才加入乡村制度细则,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有相关权益,探索以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吸收人才入乡。建立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探索其在涉农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机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工商资本入乡发展,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

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出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率先健全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地上房屋。

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统筹规划水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进公路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支持城郊承接城市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疏解,在县乡村合理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配送投递设施和农贸市场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乡通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进医师多机构执业,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依托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开展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四、地方实践

★基本情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批示指示。

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建国后快速发展期,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波动下降期,和近年来的缓慢发展期等几个阶段。“十三五”时期,吉林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和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体系规模不断优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新规划尚未出台。

2021年9月8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在梅河口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培育长春现代都市圈,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绿色、创新、智慧、文明、幸福城市,为推动新时代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有力支撑。

★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抓住落实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有利契机,增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公共服务提供和人口集聚的有机统一。

★对策措施

一要加强产业和就业支撑。坚持产城融合,围绕产业振兴谋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汽车制造、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三个万亿级产业和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升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返乡创业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吸引和凝聚更多“吉人”回乡创业就业、投资兴业。

二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城市功能。加快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改造,搞好环境及配套设施完善,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深入实施“761”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要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启动新一轮公办学校建设,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发展社会办医,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动态保持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相适应。加强护工、幼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托育服务。

四要不断提高城镇治理水平。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拓展城乡绿色空间,坚决守住环境安全。推动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提升基层社区管理水平。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五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放开非户籍人口进城落户限制,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落户。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试点示范,强化资金保障,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努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要着力优化城镇布局。

要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要高度重视产城融合。

要抓好体制机制保障。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突出共享发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

突出主体意识,促动农民融入城市。

突出就业优先,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写好中国社区治理新篇章

直面问题,找准城乡社区治理新焦点。

统筹均衡,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新路径。

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精准落实,促进城乡社区治理新成效。


把握“四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紧握改革创新这条生命线。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紧跟党建引领这条导航线。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紧扣基层主导这条中心线。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紧贴群众利益这条需求线。


让制度提升治理温度

让制度提升治理温度,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让制度提升治理温度,需要以人民为中心。

让制度提升治理温度,需要增强执行力度。


工作方案框架:

2021年度XX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目标

(一)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城乡产业就业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三)城乡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更加优化。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明显加快。

(五)环境风貌提升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六)体制机制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三、重点任务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三)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促进城乡特色化发展。

(七)创新体制机制。

(八)完善城镇化资金保障。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创新实施机制。

(三)注重试点先行。


讲话稿框架: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统一意志,勇于担当,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潮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是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新企盼的重大举措。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实现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突破

(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不断增强其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二)着力抓好县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强大支撑。

(三)着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配套服务功能。

(五)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动力活力。

三、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二)要凝聚工作合力。

(三)要抓好宣传引导。

(四)要强化督查考核。


调研报告框架: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

一、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注重规划引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镇村建设。

(四)加强规范管理,优化城市环境。

(五)强化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六)开源节流并举,保障建设用地。

(七)推进均化等服务,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二)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四)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城镇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对策措施

(一)打造亮点,力促县城品位大提升。

(二)狠抓整治,力促环境优化大提升。

(三)以点带面,力促集镇面貌大提升。

(四)强化培育,力促城市产业大提升。

(五)注重民生,力促公共服务大提升。

(六)健全机制,力促长效管理大提升。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

聚民智补短板让美丽县城活力四射

一座富有特色的美丽县城,同样让人心生留恋,产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吉林的集安、临江等地,还是全国其他一些有名的县城,可谓各具特色,不缺美丽元素。探寻这些县城的建设成就,环境建设是首要一环,因为环境美是县城不可缺少的“颜值”,只有扎实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工程,美丽县城才能更具活力,让人心驰神往。

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要充分发动群众。建设中不单要面对环境中的问题,更要面对群众的认识偏差,要消弭这些问题,在推进美丽环境建设中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智慧,才能确保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取得实效。在县城环境整治上,领导要脚上多沾泥土,多去群众中寻找问题,顺应群众呼声,尤其通过群众关注的点,有力推进县城环境整治的面,激励群众的干劲,切实推动县级全域环境风貌全面提升,让每个群众成为美丽县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要着力补齐短板。美丽县城建设卓有成效,成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群众关注的问题,就是创建工作应该着力补齐的短板,不能等,不能拖。尤其像边远县城,脱贫攻坚战任务重,更要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治理问题,逐一落实,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美丽县城建设更要与时代同步,在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中,遵循规律,找准切入口,务求实效,全面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县城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质量,通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合各项整治行动中,让群众在建设中充分享受到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红利。

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要更好彰显特色。特色是县城建设中的个性展现,特色更是优势、唯一性的标志,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只有多深入研究县城原有的文化资源,历史概貌,才能找准定位、聚焦特色、提升特色。要达成这一建设目标,需要拓宽建设视野,充分挖掘个性特色,建设中少动“刀”,多出契合建设的好办法,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打造特色、形成亮点。建设中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到美丽县城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保护生态、增加绿化、建设公园,努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只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共同推动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真正做到宜居、彰显特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写好吉林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吉林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绿色、创新、智慧、文明、幸福城市,努力写好新篇章。

加快城镇更新,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加快城镇更新,就是要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公共资源等“新陈代谢”方式,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使之更好满足人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一是在实施城镇更新过程中,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迫切需要,更是现阶段“扩内需、稳投资”的重要举措。二是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更新中要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三是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加大历史文化名胜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不破坏其传统格局和风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

实现住有所居,增强城镇居民获得感。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住房问题,有效增强城镇居民的获得感。尤其是在农业转移人口最初融入城镇的过程中,解决其住房问题对城镇秩序维护和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新型城镇化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实现住有所居的人民期望。二是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以需求定供给、以效益定供给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机制,不断完善住房建设标准规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住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功能完善、绿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质住房,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三是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

优化治理体系,确保城镇居民安全感。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镇要大幅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一是不断完善城镇治理机制,转变治理理念,形成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不断创新城镇治理方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镇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监督、综合评价,推行城镇治理“一网统管”。三是不断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坚持依法治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不断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加强特大城镇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建立和完善城镇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中就有“人是万物之灵”的意识,“民本”的思想与孔子“人为贵”的主张不谋而合,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些思想仍然指引着我们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扭转部分领导干部的错误观念,才能延续历史文脉,才能治理城市病,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新型城镇化 让乡村之魂永存

习**总书记说:“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然而,当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奇葩建筑”、欧陆风狂吹、崇洋媚外的洋派建筑等屡见不鲜。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浮躁和功利使城市失去了记忆。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凸显城市地方特色,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力保护古城古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收获感。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凸显城市地方特色。著名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奇葩建筑”、山寨之作、崇洋媚外的洋派建筑等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就在于东拼西凑、照抄照搬,单纯追求物质生活需求,忽视了城市的传统个性和文化内涵。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浮躁和功利,不仅让城市失去了特色,也让城市失去了记忆,更让民族之魂难以永存。因此,吉林推行新型城镇化,既要立足本来,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放眼未来,迎合大众审美要求,使城市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树立古迹保护意识。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设计,要让百姓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起乡愁”。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保护古城古迹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就可以发挥它在增强人民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凝聚力中的潜在价值,也可以发挥它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中的明显效果。倘若不能认识到树立保护意识的关键作用,那么就意味着不仅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城市失去记忆,甚至会丧失尊老崇文的文化传统。因此,吉林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设计中,唤醒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是现实之需,发展之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信息技术能高效利用资源,改进服务和生活质量,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飞跃。以威海市为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数字化鸿沟等问题,采取了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园,构筑两张网络,搭建三大平台,推进三大领域应用,壮大三大产业等措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网络、产业和智力支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使老百姓共享了智慧城市带来的红利,逐步实现了信息化便民、惠民的目标。因此,吉林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就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让信息高速公路不断拓宽、提速。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物质与精神同步、坚持科技与人文共享、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吉林唯有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全省棚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展棚膜经济是实施“菜篮子”工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内在要求,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为加快推进全省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吉林“黑土地”资源禀赋和东北冷凉气候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集聚资源要素,突出集群成链,培育打造国家北方优质夏菜南运基地、冬季城市“菜篮子”保障基地和长白山名优山野菜基地。努力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和营养品质供给水平,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展基础。

(二)发展目标。全省棚膜经济产业链结构科学合理,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成为全省乡村振兴优势特色产业。到“十四五”末期,“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全省冬季地产鲜菜自给率提升到15%,秋储蔬菜自给率由60%提升到75%;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建30亩以上规模园区200个,园区总量发展到800个,全省棚室总面积达到80万亩,棚膜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棚膜经济产值达到3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实施“百万亩棚膜建设工程”,到2030年全省棚室总面积突破100万亩。

(三)区域布局。全力推动“九区五线一中心”建设。即:在9个市(州)中心城市近郊,重点建设城市“菜篮子”保障基地,主要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智能化温室,提高城市冬春季蔬菜供给能力;在长春-四平、长春-通化-白山、长春-松原-白城、长春-吉林-延边、长春-德惠-榆树-扶余-哈尔滨等5条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建设棚膜经济产业带,主要发展标准化塑料大棚,扩大优质蔬菜错季生产规模,借助便利运输条件,拓展域外市场,实现夏秋季北菜南运;以长春市为轴心,培育建设中国北方蔬菜产销集散中心。协同推进“三大板块”发展,即:辽源、通化、白山、延边等东部山区,重点发展黑木耳、灵芝、榆黄蘑等食(药)用菌和长白山山野菜等特色产业,主推棚室食用菌立体培植技术;长春、吉林、四平等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规模化棚室果蔬生产和花卉种植,主推高标准规模园区建设和生态园、采摘园等都市休闲农业;松原、白城等西部生态功能区,重点发展韭菜、西红柿、辣椒等北方优质安全蔬菜,主推投资少、见效快的简易棚室和棚膜庭院经济。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棚膜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打造国家级“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发展新样板,引领各地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立足当地主导优势品类品种,跨县域联合创建棚膜经济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汪清+敦化+安图+蛟河”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梨树+公主岭”豆角香葱产业集群、“榆树+扶余+洮北”西红柿韭菜产业集群和“敦化+桦甸+江源+辉南”长白山山野菜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创建为牵引,辐射带动各地建设棚膜经济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增强产业发展集聚效应。

(二)加快棚膜经济规模园区建设。支持建设面积30亩以上、集中连片棚膜经济规模园区,加强棚膜经济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信息化建设。立足棚膜经济优势区,持续推行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健全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着眼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引导小农户从独立分散向集中连片生产经营转变,提高产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加快创建“菜篮子”科企融合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领先技术率先推广。

(三)培育特色优质蔬菜(食用菌)品种。建设蔬菜、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场、圃),对省内特色优质种质资源开展收集、鉴评、扩繁和保存工作;开展名优特新蔬菜、食用菌种质资源试验扩繁;对省内蔬菜新品种及引育品种开展优质种质资源试验扩繁、筛选、保存,为蔬菜育种创制中间材料。支持棚膜经济优势产区集中建设蔬菜育苗中心和食用菌菌袋生产车间。到2025年底,建设规模蔬菜育苗中心5个、菌袋加工生产车间10个。

(四)做大做强优质特色农业品牌。在棚膜经济优势产区培育壮大“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梨树九月青豆角”“洮北雪寒韭菜”“公主岭香葱”“扶余西红柿”“长岭马铃薯”“农安香瓜”“大安黄菇娘”和“长春君子兰”等一批优质特色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各类棚膜经济经营主体、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活动,自主创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利用中国农交会、长春农博会等国际国内重要农业展会平台,集中宣传推介品牌产品,提升“吉林优质果蔬”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五)提升冬季蔬菜生产能力。将发展棚膜经济作为城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抓手,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冬季生产。依托城市周边地区,建设一批冬季“菜篮子”蔬菜、食用菌稳产保供基地。主推高效节能标准化温室建设模式,引导种植耐低温抗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速生叶类蔬菜品种,加强温室防寒防风增温保暖装备建设,实现周年生产、错季生产和差异化发展。

(六)提高产地冷藏保鲜能力。有序推进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产地冷藏保鲜整县试点工作。在棚膜经济主产区,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及可有效实现联农带农、“农超对接”的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通过“省市共建”形式,创建3000吨以上城市“菜篮子”收储基地50个,露地秋菜储备供给率达到75%。

(七)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在棚膜经济核心优势产区构建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支持梨树高家村、扶余小十八号村、公主岭三里堡村、洮北红塔村等棚膜经济专业村(屯)新建棚膜经济田头产地市场,重点提高地产蔬菜等分级分选、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强化产销信息服务,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引导棚膜果蔬产地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加强产地市场特别是田头市场与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创新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和运营机制,构建规模大、信息流畅、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农产品市场。

(八)培育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引导棚膜经济生产大户开展合作经营,着力补齐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和品牌打造等短板弱项。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鼓励村集体创建棚膜经济专业合作联社,提升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到2025年底,培育蔬菜、食用菌种植龙头企业10个以上、专业种植合作社2500个以上。

三、支持政策

(一)支持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各县(市、区)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实行田、土、水、路、电、技、管等综合配套,重点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有效提高蔬菜生产地力和质量。

(二)支持棚膜经济规模园区建设。按照“先建后补、递增补助”的方式,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面积30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园区。一级园区(30-49亩),新建高效标准化日光温室每亩补助13万元、土堆温室每亩补助09万元、塑料大棚每亩补助05万元。以一级园区棚室建设补助标准为基准,二级园区(棚室面积50-69亩)补助比例上浮50%,三级园区(棚室面积70-99亩)补助比例上浮100%,四级园区(棚室面积100亩以上)补助比例上浮200%。

(三)支持小农户联合发展棚膜经济。推行“村集体组织(党支部)+农户”“合作社+农户”棚膜经济联合经营模式,以村(屯)为单位,新建零散棚室核查统计面积30亩以上的,参照同等规模园区标准予以补助。各市(州)、县(市、区)可根据本级财政状况,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在省级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加大新建棚室补助力度。

(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发展棚膜经济。由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棚膜经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库,探索实行“政府专项债券建设+专业公司(合作社)运营管理+农民有偿租种”模式。县级政府在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利用专项债券,重点支持100亩以上符合条件的棚膜经济规模园区建设。

(五)支持城市“菜篮子”仓储保障基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加快推进以果蔬、食用菌为重点的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按照不超过建设设施总造价的30%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补贴规模不超过100万元。省级财政按照“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原则,每年遴选5个蔬菜、食用菌主产县(市、区),每个项目县(市、区)安排建设补助资金400万元,建设城市“菜篮子”仓储保障基地。

(六)支持棚膜经济金融产品创新。设立风险补偿金,由市(州)、县(市、区)自愿申请,省与县(市、区)1∶1匹配,依托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建立“政银担”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同时针对担保贷款给予担保费补助和贷款贴息支持,吸引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发展棚膜经济。引导棚膜经济各类经营主体依托“吉企银通”发布融资需求,提高银企、银社、银农对接效率。

(七)支持棚膜经济产品保险。将符合条件的蔬菜、食用菌价格和产量保险纳入省级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试点政策支持范围。

(八)支持棚膜经济大县建设。对年度新建温室、大棚面积累计达1000亩以上,全省综合建设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一次性补助500万元;成功创建国家级果蔬(食药用菌)区域公用品牌的,一次性补助100万元。补助资金重点支持棚膜建设、生产环节补助、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牌建设等。

(九)支持棚膜经济发展用地。棚膜经济设施农业棚室建设用地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需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使用一般耕地的,棚膜经济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用地事宜协商一致后即可动工建设,并及时向乡镇政府进行备案;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经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动工建设。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支持依托棚膜经济规模园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级“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棚膜经济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金融等相关部门定期会商,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加强任务督导,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力度,合力推进棚膜经济发展。各市、县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棚膜经济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本地区棚膜经济发展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布局、支持重点、补贴标准及办法、保障措施等。

(二)强化科技指导服务。创建省级“菜篮子”科企融合示范基地,组织省内农业科研机构、设施园艺专家与棚膜规模园区精准对接,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建强基层科技指导员、特派员队伍,在棚室育苗、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经常性技术指导。建立棚膜经济主体培训体系,建设培训网站,举办培训班,定期组织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活动,培养一批有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棚室生产专业人才。

(三)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各地要树立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户、村、乡镇,重点挖掘培育棚膜经济致富典型,引导千家万户发展棚膜经济。积极宣传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发展棚膜经济的先进经验做法,引导各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典型引领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典型宣传和推广。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各地棚膜经济扩产增量情况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重要内容,考核期内棚膜经济农产品总产量、棚室建设面积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和本级财政支持“菜篮子”生产投入资金额度排名前3位的市(州),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予以考核绩效加分,对综合成绩优秀的给予通报表扬。同时,对各县(市、区)年度棚膜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加权计分纳入乡村振兴“园艺特产业”专项考核指标,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和通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相关考核结果与农业项目安排奖补措施挂钩。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9月9日

经验材料: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

2021年,xx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当前中心工作,以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强化要素保障。县直有关部门牢牢把握项目实施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的规划选址、用地和资金保障、征地拆迁、招投标等重要节点跟踪服务,全力保障有关要素需求,切实提高项目的转化率。凡列入城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调度的重点工程,优先供应土地指标,优先保障资金需求,优先实施房屋征收。同时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强、懂工程的专业队伍。

压实工作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服从城乡建设指挥部统一调度,对于交办的问题第一时间安排办理,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形成工作合力。各项目牵头责任单位切实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水平,务实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成立项目推进专班,明确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股室和责任人。

强化持续跟踪。县四大班子包保领导深入项目一线开展调研,跟踪项目推进情况,加强对有关乡镇、经济开发区和相关责任单位的工程指导、督促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责任单位加强工作主动性,对周例会和月例会交办的协调事项,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按时办理完成。

加大督查力度。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指挥中心采取现场督导、定期通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围绕各责任单位确定的月度目标任务,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问题解决效率进行督查,按时编发重点工程简报,对列入调度清单调度的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问题清单销号情况进行通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