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河南·第37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河南·第37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022-07-30| 来源:北辰遴选·素卿老师

一、背景链接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持续推进,河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总体情况向好。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新成绩,进入“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呈现新特征、人口结构产生新变化、消费催生新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向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十大战略”,并进一步明确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路径。

2022年2月18日,省政府公布《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二、深度解读

★习**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要求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战略眼光,增强风险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

文章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主要目标

《规划》明确我省“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兜底保障有实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财政、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人才培训、财政补贴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向适度普惠转型发展。到202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达到99%以上。

重要领域有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一批高水平医院和国内领先的重点优势学科,四级医疗中心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县域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建成中医药强省。高标准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新增5所高校、7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水平,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职业教育支撑技能社会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优势扩大,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高品质服务有突破。建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旅游带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全省旅游业综合贡献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建成国家文化创新高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力争迈入体育强省行列。发展多元康养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康养目的地和康养产业集群。

改革创新有作为。教育、医疗、养老等重要公共服务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供给模式、治理机制、管理体制等一大批改革成果落地见效。政府公共服务“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质服务资源“一卡共享”、数字化服务“一码同扫”。率先推动郑州都市圈城市部分民生服务待遇互认、标准互通、准入互许、成本共担和资源共享。

社会保障更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提高,转移接续更加顺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80万人、1100万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向适度普惠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主要任务

一是努力让每位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园)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实现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全面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水平,重点培育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不断拓展学生学历、技能、就业通道。

二是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便捷普惠的健康服务。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优先健全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疾病联防联控。继续扩大普惠型医疗服务供给,积极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力争建设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105个县域医疗中心提质升级,实现县级“三所公立医院”全覆盖,300所乡镇卫生院达到或接近二级医院水平。鼓励发展高品质健康服务和智慧医疗,满足群众高端服务需求。

三是努力解决“一老一小一青壮”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保护母婴身心健康,基本建成方便可及、成本可负担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全省90%的县(市、区)建有1到2所综合性托育机构,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工程,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保护,逐步实现就业扶持政策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失业保险服务,争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加强对低保、特困、残疾人、孤儿的救济和帮扶,推动省辖市、县(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公益性殡葬设施市县乡全覆盖。

五是努力丰富人民群众公共文化体育生活。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场馆,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挥我省文旅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建设郑汴洛世界级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总结推广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成功经验,以创意与科技手段,不断满足群众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服务。

★河南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不足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需要增加。在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的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诸如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护士数、人均体育场面积等,由此造成的“大班额”“看病难”“健身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需要提升。历史欠账、地方政府财力薄弱等多种因素叠加,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如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仍是河南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虽初步缓解,但普惠性还有待提高。全省普通高中财政投入居全国后位,债务亟需化解。

三是公共服务供给结构需要调整。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短缺与农村“空心校”等问题并存,“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医院专科能力不强,人才短缺,县域病人外转率超过18%。

四是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急需多样化。由于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投资体量大、回报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低、社会资本吸引人才难等特点,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而且举办水平也十分有限。虽然河南省出台了很多支持社会办医、民办教育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服务主体和提供方式还比较单一。

★河南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广覆盖,实现应保尽保。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作为社会保障扩面重点。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中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等单位和人群积极参加失业保险。逐步启动我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将全省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二是要提层次,强化互济能力。规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管理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省级管理。

三是要保待遇,兜牢保障底线。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机制,合理确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四是要建机制,完善支柱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强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大力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落实落地。

五是要优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向银行网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造社会保险“15分钟服务圈”,着力推动实现社保业务“全省通办”,推动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

★河南保障转移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事关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河南高度重视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严格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全日制学校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简化证明要求。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

二是扩大资源供给,增加公办学位。2020年以来,省教育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人口流入相对集中且学位资源紧张的市县,按照常住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城镇学校建设,通过挖潜扩大供给、推进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等措施,扩大学位供给,确保“应入尽入”,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2021年,投入资金39.4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97所,增加近7.2万个公办学位。

三是稳妥推进改革,促进优质均衡。近年来,我省以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为抓手,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了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名随迁子女都能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四是加强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强化入学服务,设立咨询窗口、服务电话,优化简化入学流程。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将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完善随迁子女家庭联系制度,进行专题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学校、家庭教育管理责任,注重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河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省民政厅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牵头起草并以省政府名义发布《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豫佳养老”服务品牌。争取到2025年,我省养老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床位达到68万张,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5%,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今年,省民政厅把“高品质提升普惠养老服务”放在首位,建立由各位厅领导牵头的九个工作专班,开展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强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五个一”设施建设。将“五个一”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按照9月底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加快推进。截至5月底,全省已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52个,覆盖率达96.9%;社区养老服务场所6926个,覆盖率94.4%;县级特困供养机构147个,覆盖率93.6%;累计已实施适老化改造13423户;12个省辖市智慧养老平台上线运行,入网老年人达919.4万。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依托街道嵌入式机构增加托养床位,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需求。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与市场供给,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服务。三是推动养老+融合发展。引进市场主体,与家政、物业、文旅、康养行业融合,提供高品质服务。今年全省启动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要评选10家四星级、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培育10个养老服务优秀品牌,开展一批“豫佳养老”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街道)、先进村(社区)创建,着力打造服务标杆。

★河南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树标准、立规范。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期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实施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对82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明确了工作标准,动态调整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服务群众有了省级“标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实施标准,加强托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行业标准规范的统筹衔接。

二是扩资源、优布局。按照高效、公平原则和人口流动情况,及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科学调整资源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资源随人口配置、向基层覆盖。比如在谋划布局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体育文化设施时,都会按照近民、便民、惠民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和当地文体资源实际情况来确定建设地点和规模,打造“15分钟”服务圈。

三是明权责、广参与。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权责边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保障供给;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及市场参与供给;高品质生活服务则完全交由市场供给。同时,动态调整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挥好各类企事业单位、协会商会、公益团体等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发展格局。

四是搭平台、提效率。持续完善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平台,支持各地结合服务半径,推出“线上+线下”服务设施地图,全面推行“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只跑一次”“一次办好”,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

★河南切实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在提升疾病预防能力方面,河南将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统筹推进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医防协同机制、中西医协作机制、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设,使我省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进一步提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水平。通过扎实工作,我省健康素养水平取得长足进步,达到28.4%,超过国家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做实“两建三融四行动”健康教育促进模式,既建立工作和知识传播两个体系,推动融入精神文明、爱卫、全民健身三项工作以及扎实开展四项品牌行动。不断丰富健康科普专家库和科普资源库,增强标准化意识,推出短视频、海报、长图文等生动有趣的科普产品,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传播放大传播效能;高标准开展健康促进“321”和“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品牌行动,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发生率,切实把“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落到实处。

在提升疾病救治能力方面,河南将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构建四级中心。目前,全省建有儿童、心血管、神经疾病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省级医学中心;启动了6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经建成105个县域医疗中心。下一步,将统筹推进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省级医学中心为引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支撑、县域医疗中心为基础的四级医疗中心格局,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实施县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将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高位推进;继续推进县域医疗中心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建设;即将启动肿瘤、微创介入、麻醉疼痛、重症、VTE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下半年启动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这十五大中心的建设将纳入我省“百县提质”工程,即将于下周启动;实施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伴飞计划”,推动实现90%以上县域医疗中心达到三级水平。三是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栋梁521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入1个亿资金,为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培养1万名骨干医师;实施基层疾控骨干人才培训等项目,支持基层疾控机构提升现场流调等能力;加快药师队伍建设,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39人。


三、实战应用

例题1:近年来,许昌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按照省人社厅和市人社局的要求,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理念,深入扎实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结合给定材料,请归纳概括许昌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经验做法。要求: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50字,15分。

【参考作答】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任务。高度重视“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细化工作任务,具体到事,责任到人,保障了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举办招聘会,指导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企业开展用人指导和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三是建章立制,狠抓效能。健全完善文明办公、效能纪律、安全保卫、劳动卫生等各项工作制度和配套措施,形成了科学规范、文明有序、严格高效的工作管理机制。

四是注重学习,提高素质。编辑印发学习材料,组织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切实促进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是民主管理,激发活力。坚持推行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服务实效。

例题2:为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拟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给定材料,请写出实施意见中保障措施部分内容。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洁,逻辑清晰,要素齐全,不超过800字,25分。

【参考作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综合监管全过程,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要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及时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关部门要将养老服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

(二)加强标准引领。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动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老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领域地方标准。鼓励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等制定发布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价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等级评定,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信息支撑。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发挥“金民工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和相关部门涉老信息系统作用,形成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信息、从业人员、老年人口及其健康档案等基本信息数据集。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广,实现老年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以及涉老信息跨部门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张网”。

(四)加强法治保障。推进养老服务立法,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规范执法检查、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等程序和行为,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有效形式,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县级执法部门协调协作机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法治宣传教育。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框架1

精准抓实效 下好基层公共服务“全盘棋”

布好基层公共服务“政策棋”。

盘活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棋”。

夯实基层公共服务“保障棋”。

框架2

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发展。

框架3

从“三个维度”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

强化公共服务体系法治化发展。

框架4

让公共服务更有质量

政策上要更有温度。

管理上要更加灵活。

服务上要更人性化。

框架5

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把握公共服务发展趋势。

坚持社会公众需求导向。

聚焦公共利益价值归依。

健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框架6

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制定公共服务标准。

建立需求调查机制。

明确服务供给权责。

完善多元供给体系。

表态发言框架:

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助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高质量社会保障。

二是推进高质量社会服务。

三是推进高质量社会治理。

通知框架: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

一、抓紧制定实施标准。

二、严格界定主要范围。

三、有效落实支出责任。

四、着力强化能力保障。

五、全面推进公开共享。

六、切实强化责任担当。


五、必备金句

1.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所以在公共服务的管理上,相关部门更要把握“力度”凸显“温度”。

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公共服务工作时,只有多一些笑脸,少一些冷眼;多一些和气,少一些推诿,才能让群众不吃“闭门羹”、不坐“冷板凳”,才能让我们的公共服务真正有“温度”。

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公共服务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干有实效,关键在于能否确立切实有效的政策载体,并在吃透政策中探索出直抵人心的办事方式方法,让政策“天线”更加贴近群众、更有味道,能与“地气”相连。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基层公共服务只争朝夕、未有穷期,永远在奋进的路上。

5.基层公共服务中,每一名党员干部既是一名“卒子”,更是一面“旗帜”,只有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精准抓实效中敢于担当、建功立业,一名过河“卒子”也可汇聚成“千军万马”,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齐心协力下好基层公共服务“全盘棋”。

6.“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习**总书记在考察时的一番话,指明了基层公共服务为了谁、怎么干。服务好不好,关键看实效。

7.公共服务关系人民福祉,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在加强公共服务上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确保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取得实效,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8.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着力提升我国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9.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好公共服务上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0.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精准抓实效 下好基层公共服务“全盘棋”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习**总书记的一番话,指明了基层公共服务为了谁、怎么干。服务好不好,关键看实效。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亿万中原儿女的共同愿望、共同事业、共同使命。抓好基层公共服务,河南要树立“全盘棋”思想,用活手中“棋子”,答好人民至上“必答题”,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让践行初心使命举措处处“走心”。

布好基层公共服务“政策棋”。“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公共服务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干有实效,关键在于能否确立切实有效的政策载体,并在吃透政策中探索出直抵人心的办事方式方法,让政策“天线”更加贴近群众、更有味道,能与“地气”相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治理按部就班已不合时宜。作为基层公共服务者,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做那一帘“好雨”,一方面要明确基层服务内容和方向。公共服务要及时精准地“知时节”,以合理的功能、结构、布局贴合人民合理需求,让人民群众感受“政策菜单”上的春天,带动整体公共服务层次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激活基层公共服务政策受众热度。好的政策能否落地见实效,“暖心”政策更需在民情民意中“真心”落实,要在认识上下功夫,让执行者重视、受益者入心,以提升民生福祉为依托,切忌“上热下冷”,才能把“好政策”变成为民“好效果”。

活基层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基层公共服务只争朝夕、未有穷期,永远在奋进的路上。面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趋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改善民生与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民政、残联、卫健等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打破当前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实现基层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并在硬件配置上加大投入,力求在为民服务上便捷高效的同时,解决好提升使用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还需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毅力决心,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笃实干劲,去俯下身子、扎下步子探寻民意所向、群众支持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防止利益驱动下公共服务投入的“一阵风来,一阵风去”“这热那冷”,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

夯实基层公共服务“保障棋”。完善现代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管理等各方面人才。而面对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出路窄”的考题,“5+2”“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现状,人才的留与流的天平砝码已经不再平衡,留住基层公共服务人员,尤其是忠诚担当干净的高素质业务人才,更是题中之义。一要在选人用人上做文章,坚持注重实干实绩,听民声民愿,看关键时刻的担当和表现,助力突破“天花板效应”,大力提拔启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二要在力政策改革上“下猛药”,切实为基层干部留人和引智,在待遇上更到位,在工作生活上减负降压,污名化面前敢正名而轻装上阵,避免被“边缘化”。三要用工匠精神“立标杆”,围绕履职所需、发展所需、群众所需,主动对标学习城市管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业务技能知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服务需求节拍,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大抓落实、狠抓落实”氛围蔚然成风。

推进河南基层公共服务建设中,每一名党员干部既是一名“卒子”,更是一面“旗帜”,只有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精准抓实效中敢于担当、建功立业,一名过河“卒子”也可汇聚成“千军万马”,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齐心协力下好基层公共服务“全盘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三有”为民生服务注入“科技力量”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十大战略”,并进一步明确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路径。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以社会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为居民提升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度的便捷性服务,真正实现民生需求与服务零距离、无缝隙。

以“科技”为依托,编织居民“服务网”,让服务更加有“温度”。习**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数字民生服务,推动数字医疗、教育、交通、民政等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精准满足居民服务需求,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推行电、水、气、网络办理等政策流程明确规范事项“智慧办”,着力提升数字普惠服务,推动数字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杜绝“数字外衣”,精准提供居民各类服务需求。

以“科技”为载体,编织政务“便捷网”,让服务更加有“速度”。习**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方面,要推动政务服务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政府“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由“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要推动居民办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构建简易、快捷、便民的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等工作,全力破解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将政务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以“科技”为举措,编织社会“治理网”,让服务更加有“精度”。习**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一要依托智能终端,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的技术发展,把社会治理服务全面延伸到社会末梢,实现公众需求与公共服务的零距离无缝对接,推动社会治理从粗放到精准转变。二要搭建数字化平台,创新“网格+警格”“网格+矛盾调解”等模式,整合社区治理相关信息,创建“治理大数据云”,聚焦应急、生态、城市面貌、“互联网+监管”等跨部门跨层级“一类事”。三要统筹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移动端和感知体系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治理之眼”,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化、基层治理精细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只有聚焦群众所思所盼,为民生服务注入“科技力量”,才能让河南全省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议论文

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

5G时代我们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科技生活,却是老年人群体面临的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1年底,60岁及其以上人口达到178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0%,其中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1383万人、占14.0%。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下,更应关注这些群体,用更有温度的政策、更加灵活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来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让他们在这冰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春日般的温暖与呵护。

政策上要更有“温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找准关系群众的痛点、难点,真正制定好政策。而公共政策往往难以一步到位,谋划决策需要多一些全局意识、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多维度地分析研判。现实中,“老人不能扫码坐不了公交车”“没有健康码乘不了火车”的窘境提醒我们,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应充分考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让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的全链条都充满民生“温度”。

管理上要更加灵活。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所以在公共服务的管理上,相关部门更要把握“力度”凸显“温度”。老人不能扫码坐不了公交车,没有健康码乘不了火车……种种让人心酸的场景,实际上都凸显着一个问题:5G时代我们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科技生活,却是老年人群体面临的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此类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当下某些办事机构服务意识的淡薄、服务水平的低下和政策制度的僵化。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下,更应关注这些群体,用更加灵活的管理来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让他们在这冰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春日般的温暖与呵护。因此,只有在公共服务的管理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在公共管理上多一些人文关怀、民生关照,才能让我们的发展更有质量,让我们的社会更有温度。

服务上要更加人性化。近期,有一则社区工作人员拒收现金交医保的事情上了热搜,原因是一位老奶奶冒雨用现金交医保,但是该社区的工作人员却拒收:“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老奶奶冒雨来办医保,被工作人员这么一说,心境恐怕比外面下的雨还要凉。其实,给予这些弱势群体以人性关怀,原本就是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但因制度规定的“死板”、服务的“冰冷”影响群众办事的例子并非个案。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公共服务必须多点人性化。比如服务态度要多点耐性,主动热情。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多些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少点僵化守旧的生拉硬套;多些如沐春风般的温情服务,少点冷冰冰的冷语相向,才能让公共服务真正便民、惠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公共服务工作时,只有多一些笑脸,少一些冷眼;多一些和气,少一些推诿,才能让我们的公共服务真正有“温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工作成效,奋力谱写河南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明确监管重点

(一)加强登记备案监管。全面落实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养老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制度,备案申请人提交按照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标准开展服务活动的书面承诺,并向社会公开,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民政部门要在养老机构备案后2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备案信息。对登记后已开展服务但未在规定时限内备案的养老机构,由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予以提醒,并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督促备案;经督促仍不备案的,通过所在地县级政府网站、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告,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按规定予以惩戒。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养老服务的行为,对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以市场主体名义从事养老服务经营活动的,按照《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国务院令第684号)的有关规定查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服务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由民政部门依法查处;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擅自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给予行政处罚。(省民政厅、市场监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厅、消防救援总队、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安全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安全责任,主动防范消除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筑使用安全检查,督促其采取修缮、更换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日常监管,开展风险监测。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服务安全、采购使用医疗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建立隐患、整改、责任“三个清单”,实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养老服务机构提请当地政府挂牌督办、推动整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由当地政府依法取缔、关停、撤并。农村敬老院及利用学校、厂房、商业场所等举办的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养老服务机构,因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等手续未能通过消防审验的,由建设单位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提请同级政府组织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部门组成联合审验组,共同研究、集中处置,完善审批所需要件。(省民政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消防救援总队、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资金监管。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以合法合规方式筹集和使用养老服务涉及资金。加强政府奖补资金申领使用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抽查核查,依法打击以虚报冒领等方式骗取资金的行为。对涉及使用财政资金的养老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加大跟踪审计问效力度。加强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承接主体、购买内容、组织实施和合同履行等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强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信息监测和分析,做好政策宣传和风险提示工作。(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公安厅、财政厅、审计厅、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河南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运营秩序监管。督促养老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异常事件报告、紧急呼叫记录、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门卫记录、视频监控记录等内部管理档案,在各出入口、接待大厅、值班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建立纠纷协商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纠纷。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严禁以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严禁利用养老服务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依法查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单位未经批准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以及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妥善做好服务协议解除、老年人安置及养老服务机构财产处置等工作。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实行分类管理。(省民政厅、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从业人员监管。督促指导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制定员工守则、组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加强执业资格监管,养老服务机构中从事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消防管理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格。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康养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等激励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有关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监管,防止出现乱培训、滥发证现象。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养老服务机构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业禁入措施。(省民政厅、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消防救援总队、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机制。指导养老服务机构依法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养老服务机构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处置措施;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根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职责分工向有关部门报告。(省民政厅、应急厅、卫生健康委、消防救援总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监管责任

(七)健全责任体系。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会商共议制度,定期共同研究解决养老服务机构监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责,实行清单式监管,明确监管事项、措施、依据、流程,监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压实养老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养老服务机构对依法登记、备案承诺、履约服务、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承担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强化信用监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进行前置信用核查和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通过“信用中国(河南)”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所在地县级政府网站、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推行养老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制度、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依法依规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环境。(省民政厅牵头,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积极推行养老服务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全面履行行业自律规约。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在各级民政部门网站公开现行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养老机构备案和老年人补贴政策等业务办理信息,以及养老服务机构评估、行政处罚结果等行业管理信息。督促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清单,主动公开基本信息、规章制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优化养老服务投诉举报受理流程,实行“民政牵头、归口负责”。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健全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推动形成行业充分自律、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督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跟进监督的全方位监督机制。(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综合监管全过程,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要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及时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关部门要将养老服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跟踪了解、督促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各地、各部门要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标准引领。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动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老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领域地方标准。鼓励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等制定发布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价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等级评定,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信息支撑。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发挥“金民工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和相关部门涉老信息系统作用,形成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信息、从业人员、老年人口及其健康档案等基本信息数据集。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广,实现老年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以及涉老信息跨部门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张网”。(省民政厅、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安厅、省委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法治保障。推进养老服务立法,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规范执法检查、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等程序和行为,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有效形式,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县级执法部门协调协作机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月11日


★新闻稿

三门峡市积极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

近日,三门峡市各地各单位纷纷有针对性地推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线上群众文化服务,让疫情防控期间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在线”。

及时发布疫情动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各公共文化微信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时推送疫情动态,各文化场馆利用户外电子屏、网站等平台播放防疫小知识、短视频和顺口溜等内容,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公共服务“云”中享,线上平台展风采。市文化馆开展云端慕课,进行剪纸、舞蹈等线上教学。市图书馆举办了数十次优质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市群艺馆通过微信搭建群众交流平台,每日推送“颂歌献给党”100首歌曲等,让文化活动爱好者“宅”在家也能一起“大合唱”。

乡村大喇叭“忙起来”,群众居家“学起来”。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乡镇利用大喇叭播放红歌、红色故事以及防疫快板书等,宣传防疫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各村在微信群里推送广场舞和太极拳教学视频,倡导群众在家自学练习,防止人群聚集。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