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南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海南遴选·第53期】厅局长走流程 促营商环境提升

【海南遴选·第53期】厅局长走流程 促营商环境提升

2023-03-22| 来源:北辰遴选 砚璞

一、背景链接

2023年2月,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海南省“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 工作方案》,明确将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让厅局长转换角色、变换视角,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工作两个角度出发,看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工作方案》强调,各市县、各部门要将“走流程”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坚持高频事项、堵点事项必须“走”,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瓶颈难题必须“改”。

二、深度解读

★习**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论述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

2021年8月3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引导督促企业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等。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良好格局。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要加强竞争法律制度和政策宣传培训,强化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2年4月11日,习在海南省三亚市国际免税城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2023年1月16日,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指出,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丰富形式、拓宽渠道,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引导广大党员和所联系群众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全国工商联要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针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的措施

第一,“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2022年有段时间,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其实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强调。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

第二,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我相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创业史。

★《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一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旨在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自由贸易港法规,对于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破解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规遵循和重要的法治保障。

1.《条例》制定的背景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所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第4条也明确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持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基于几点考虑:

第一,这是对标国际,加快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的需要。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建设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自由贸易港目标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需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规则,为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提供指引和遵循。第二,这是对照问题,有效解决市场主体难题的需要。当前,各类市场主体对海南的营商环境还多有诟病,特别是在市场要素保障、政府服务水平和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还有不少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需要立法明确相应的改革措施和解决路径,为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法律依据。第三,这是对表先进,推广深化改革创新成果的需要。近年来,兄弟省市陆续推出了“最多跑一次”、“告知承诺制”、“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我省也推动了“准入即准营”“一枚印章管审批”“国际投资贸易单一窗口”等创新举措,有必要通过立法形式进行固化和深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更好激发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动力。

2.《条例》制定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优化法治环境。习**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海南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成熟经验,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系统固化。同时也有一些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举措,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无法进一步复制推广。制定《条例》有利于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更好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优化政策环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并出台了很多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措施,赋予海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制定《条例》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些决策部署,更加有力地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三是有利于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优化市场环境。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省市场主体落户量大幅增加,创新创业氛围持续向好,但在部分行业和领域还存在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监管执法标准不一等问题,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和合法权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制定《条例》,进一步破除各种市场准入壁垒,规范监管执法机制,加强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安心,进一步增强在海南投资兴业的信心。

四是有利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政务环境。海南省近年来全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办事效率和便利度明显提升,但对标先进地区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通过制定《条例》,依法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与融合,建立便利化的企业服务和金融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纳税服务、信贷融资等方面的办事效率,全面优化政务服务。

五是有利于形成改善营商环境的合力,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制定《条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同机制,将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营商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3.《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条例》对标国际高水平营商环境规则和国内先进经验,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务实管用,不重复上位法,立短条例,立管用的条例,《条例》一共39条。

(一)以市场主体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突出强调保持涉企法规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及性。《条例》明确,制定、修改、废止涉企法规政策,应当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充分听取相关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因形势变化或者公共利益需要调整的,应设置合理过渡期,为市场主体预留必要的适应调整时间。市场主体认为法规政策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提请备案审查。同时明确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梳理更新、主动推送惠企政策,并将政策兑现纳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推行 “免申即享”。二是突出强调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条例》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签订的合同协议应当坚持平等协商、务实审慎原则并考虑财政支付能力;承诺的投资政策和优惠条件,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以书面形式作出,不得擅自变更政策承诺或者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调整等为由不履行。《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履行承诺的赔偿和补偿责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政务失信责任追究制度。三是突出强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执法简单粗暴、处罚畸轻畸重、侵害当事人权益等堵点问题,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行政执法公示等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标准,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公正高效办案,防止案件超期办理,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严格区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不得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二)对标国际高水平营商环境规则和国内先进经验,形成引领性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要求对标国际国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规定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在标准对接、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和执法协同等方面加强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三是明确制定有关贸易、投资等相关管理活动的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评估是否符合我国参加的国际协议,加强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对接融合。四是为推动通关便利化,规定高标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基础设施,逐步推进简并港口收费项目,降低港口收费标准;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植物疫情信息共享,探索认可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动植物检疫措施的等效性。同时,《条例》还吸收国内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规定了“承诺即入制”“拿地即开工”“水电气联办”“电子证照”“差异化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创新制度。

(三)强化政府主动服务市场主体意识,营造规范高效的便利化营商环境。一是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度。《条例》明确,海南省原则上不再新设许可,同时持续精简现有涉企经营许可,建立最简权力清单,落实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推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等创新举措。二是建立“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制度。要求健全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县级以上政府都要通过设立投诉平台等方式,受理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问题的投诉、举报,依法依规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处理,并建立解决共性、普遍性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营商环境考核督察制度和营商环境政务切身体验、专业观察监督制度,建立健全服务市场主体和投资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强化跟踪服务。三是推行标准化、便利化政务服务。要求统筹推进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以市场主体办事“零跑动”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等,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件事一次办、证照联办等便利化审批方式;推动全省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对接,推行电子证照运用,推行智能化监管与服务等。

《条例》的正式施行,为海南全面打响创一流营商环境大会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武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海南省要深入宣传、全面实施《条例》,大干真干,争创一流,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让海南人民捧上营商环境这个“金饭碗” 不懈奋斗。

★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求

1.五年工作总体考虑

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承诺制+标准地”为核心的极简审批。加大向市县、园区放权力度,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用制度和互联网技术,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法依规办事不求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提升专业化能力。树立系统思维、全球思维、创新思维,坚持多目标决策、闭环式抓落实,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政府守法和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完善“互联网+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减负增能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2.2023年工作安排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计划,开展“领跑行动”“赛马打擂”,常态化“病例问诊”。推进更多民生和涉企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备案力度。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建设。“信用+”应用场景拓展到10个行业以上。完善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新增小微企业贷款额、企业入驻数均增长50%。增强惠企政策兑现刚性和可持续性。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全体干部大会精神

2023年2月28日,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会议由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际阳主持,厅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推进自贸港建设的有力手段,也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目标。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社会信用“一体四面”建设,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更强。要对标世行BEE体系商业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等10个主题,包涵了效率和成本、信用和良序、宜居和乐业、机会和盈利等多个维度。二是聚焦问题更多。要统筹管理全省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统一受理省内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与市场主体和群众更近。要通过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审批效率、服务水平等,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广泛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四是制度创新更突出。要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四面”,实现化学融合,以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实落地。

会议强调,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在推进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打造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始终坚持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始终坚持以提升市场主体和百姓满意度为准绳,始终坚持以统筹协调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题,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聚集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会议明确,要紧盯不放发现问题、锚定目标“两大主线”,奋力打造数字赋能、信用建设、政务服务优化“三大基座”,充分展示制度集成创新成果、便民服企金字招牌“两大成果”。

会议要求,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尽快固化“跟跑”“并跑”“领跑”机制、对标借鉴先进经验机制、省领导批示落实机制、制度创新滚动“项目库”机制、对接服务群众及市场主体机制、联系包联市县机制、会商职能厅局及商会机制、打造干部肯干能干施展平台机制等十四项机制。要增强思想素质、端正工作作风、坚守纪律规矩,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具体实操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研究学习能力,努力成为“一体四面”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要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蓝图目标,紧盯“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和“公平、透明、可预期”,全力当好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工程的“施工队”、市场主体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自贸港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努力让营商环境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饭碗”。

三、实战应用

例题1: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赋予洋浦保税港区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重大使命,洋浦保税港区聚焦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和做大经济流量,着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有力促进了自贸港政策实施和保税港区高质量发展。请你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杨浦保税港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的成功经验。要求:准确全面、语言流畅。500字以内。

【参考作答】

一是成立园区综合党委,党建引领园区发展。成立综合党委,由与保税港区企业关系密切的税务、市场监管、规划、市政、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担任综合党委兼职委员。树立园区“大党建”理念,组织开展“自贸先锋”党建系列行动计划,实现党建引领园区发展。

二是开发问题清零平台,助推问题高效解决。聚焦解决企业诉求,适时召开企业座谈会,邀请企业点单,政府问诊开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题清零平台,提升保税港区服务企业和园区管理效率。

三是以企业诉求为导向,线下线上合力服务。坚持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努力做到通过解决个案问题实现同类问题清零。配备企业服务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跟踪项目建设进展。组建企业服务秘书群,及时在线回复企业问题,对于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迅速协调解决。

四是联合打通难点堵点,推进政策落地实施。与省商务厅等部门联合开展加工增值政策解读培训,指导企业操作。与海南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洋浦分行等联合,从侧重事前审查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与海口海关、洋浦海关联合优化海关通关系统。与洋浦海事局等联合,创新船舶落户“多证联办”制度,首创海事、船检等跨部门联合审批工作机制等。(491字)

例题2:近年来,海口市龙华区探索了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核心的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该改革以企业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以24小时自助服务破解群众“无法办”等难题,以网格员上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尽显敬老孝老人性关怀,让改革红利实实在在地惠及广大企业和办事群众,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新样板”。请你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龙华区“零跑动”改革的主要成效。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3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线上政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程网办、自助办、掌上办、上门办等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龙易办”、“寄递服务区”等可实现批复结果、证照类结果当天送达。

二是自助服务便利程度大幅提升。龙华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服务和“自助超市”等,满足不同群众的办事需求,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破解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办事难问题。

三是流程优化促进办事更加便捷。以“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极简审批”。尤其是镇(街)服务事项90%以上推行“秒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即办即结。

四是敬老孝老服务尽显人性关怀。龙华区梳理老年人服务事项,首推网格员上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尽显敬老孝老人性关怀。

(313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擦亮“办实事”金字招牌

要有实诚作风。

要干为民实事。

要解群众之忧。


用“换位”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

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优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筑就“投资洼地”

创新招商方式,引来“源头活水”。

优化产业平台,筑就“投资洼地”。

创优服务环境,打造“项目磁场”。

议论文框架:

打造营商环境天时、地利、人和 凝聚事业腾飞磅礴力量

与时俱进,打造“天时”支撑。

制度建设,打造“地利”支撑。

人才至上,打造“人和”支撑。

倡议书框架:

XX市商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倡议书

一、笃行实践、追求卓越,努力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者。

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铺路石。

三、共建共享、尊崇风尚,努力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扛旗人。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倡议书

一、人人参加,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倡导者。

二、履职尽责,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推动者。

三、勇于担当,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者。

四、诚信为本,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

简报框架:

海口新海港打破政企壁垒 打造货车过海“新体验”

实行政企合署办公,实现一窗通办。

减并票务查验环节,实现快速放行。

推行附加费新模式,实现效率提升。

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优化货车预约机制,实现无忧过海。

综述框架:

办事解难题 走心更暖心——厅局长走流程综述

一、“走”得更广,俯身倾听晓民意。

二、“走”得更深,躬身笃行除难点。

三、“走”得更实,聚焦痛点解民忧。

方案框架:

2023年XX系统局处长走流程工作方案

一、实施主体

(一)市局层面。

(二)区县XX部门。

二、实施范围

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从咨询、受理、办理、反馈、查询等全链条,以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开展“走流程”。

三、工作安排

(一)时间频次。

(二)人员安排。

(三)实施地点。

(四)方式方法。

三、结果应用

通知框架:

       X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内容

       (一)进驻事项是否规范。

       (二)要素精简是否落地。

       (三)业务数据是否打通。

       (四)线上办理是否流畅。

       (五)线下办理是否便捷。

        三、活动安排

        四、相关要求

         (一)前期准备。

         (二)扎实开展。

         (三)协商会谈。

         (四)成效总结。

五、必背金句

1.人民群众服务,绝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必须亲自去干,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想要的实效。

2.厅局长体验群众疾苦“一日行”,也能充分印证,为民办实事绝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坐在办公室遐想,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从问题出发,将力量用在刀刃上,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走流程要伴随各项工作始终,不能有半点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任务的落实,及时总结走流程典型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4.“走流程”重在发现问题、了解需求,推动工作落实。

5.要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深入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推进“最后一公里”更顺畅、更优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尽快落地见效。

6.政务服务,“优”无止境。最关键还是要把群众放在心里,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了,点子自然多了,措施自然实了,作风自然好了,群众最后自然也就满意了。

7.要让群众满意,就必须站在群众角度思考、处理问题,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从“被动地接”到“主动地改”,“局处长走流程”正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出了服务群众、创新发展的工作新思路。

8.“厅局长走流程”,以群众的身份,亲身感受政务服务,这种体验是最直接的,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能感觉到,可能比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和意见要强的多。

9.线上的体验很客观,按照网上的指南和流程,能不能很快办妥事情,有什么问题一目了然;线下的体验很直观,从服务态度、办事流程、遇到问题的处理,能清楚感受到群众办事所碰到的一切。

10.要持续关注,不能让走流程成为一场秀。

11.用“绣花”功夫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厅局长走流程”聚焦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逐个破解,才能将其变成了企业群众“满意点”。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用“换位”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2023年2月,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海南省“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让厅局长转换角色、变换视角,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工作两个角度出发,看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我们要把“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活动作为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盯办事材料多不多、审批速度快不快、服务态度好不好,用“换位”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亲身到流程一线,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堵点。要通过实地察看大厅办事环境,听取政务服务中心情况介绍,全面了解运行方式、管理规定和改革要求,深刻感受“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新变化,推动更多服务事项“进一门、上一网、跑一次”。要通过体验办事流程,模拟办事群众排队取号,到部门窗口提交申请材料,体验事项材料数量、办理时限和跑路次数,现场感受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要体验改革成效,检查一窗受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评价等制度落实情况,体验证照分离、减证便民、“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跨省通办、电子证照等服务举措,对标对表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办事企业或群众身份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坐窗口”,采取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体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是使用“海南e登记”等政务服务平台或部门专网受理网上申请,检查办事指南是否上网公布、网上办理渠道是否开通、网办操作是否便捷,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好办”;二是体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检查事项是否进驻到位、窗口设置是否合理、前后台衔接是否协同、资料运转是否高效;三是检查是否开辟“办不成事”问题反映“绿色通道”,面对面解决企业群众诉求。能够现场答复办理的“即来即办”,情况复杂或涉及多部门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优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海南的历史使命,建设与自由贸易港相匹配的政务服务体系,要求政府狠下功夫,着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活动,要根据改革要求和日常掌握情况,梳理制定排查问题参考清单印发相关部门,建立问题、措施、改革“三张清单”。召开多方参与的座谈交流会,由专人整理汇总,全面梳理“走流程”发现的短板问题,制定措施,明确时限,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省市媒体记者跟踪拍摄、全程直播,并邀请相关人员全程参与,着力推动一系列流程重塑再造、修订完善一批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工作体制机制,实现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群众之事无小事,领导干部只有亲自到群众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去,把“走流程”走深、走实,才能看见真问题,才能听到真声音。要让营商环境成为海南的“金饭碗”就要发现一个漏洞,解决一类问题,持续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那么,百姓曾经的槽点、痛点和堵点,最终一定会转化成他们为政府点赞的亮点。

议论文:

以“厅局长走流程”走出营商环境新气象

近日,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海南省“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将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让厅局长转换角色、变换视角,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工作两个角度出发,看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

主动查摆,掌握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权。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是营商环境好不好的重要检验指标。尽管我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营商环境好坏也可以听听群众的看法,但对于急需尽快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的海南来说,我们等不起,也不能总是等着群众来反馈意见和看法,而要更加主动去查摆问题、找差距和不足。只有掌握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权,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达成目标。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就是掌握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权的有益探索。作为各项政策出台幕后的重要决策者,厅局长只有转换角色、变换视角,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工作两个角度出发,深入体验办事流程、政策宣传、政务服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锤炼本领,找到破解堵点难点的金钥匙。通过厅局长们亲自走走流程,既能发现政策和服务存在的问题,还能找到破解堵点、难点、焦点问题的“金钥匙”。当下的海南,已经吹响了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2023年1月召开的省两会上,明确将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计划;开年后,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时特别强调“安逸建不成自由贸易港,悠闲换不来高质量发展”;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委班子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再次强调,要强化担当作为,治理“躺平”问题,锤炼过硬本领。开展“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活动,充分展现了海南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和担当掌握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权,更借此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作风提升,锤炼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走深走实,真正走出营商环境新气象。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这是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提出的要求。如今,我们离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近,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再走“弯路”,更要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因此,对于“厅局长走流程”,我们也期望能够走深走实,真正走出营商环境的新气象。这就需要全省厅局长们带着问题下基层,真正以企业群众的角色和视角,体验他们办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处,也多听听他们的心声,真正明白企业群众所思、所盼、所需,并找出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能够对症下药。同时,不仅这样的“厅局长走流程”更要常态化,也要让更多参与政策制定、政务服务的领导干部“走流程”。

海南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是拒绝“安逸”、治理“躺平”的有力实践,不经“切肤之痛”,难有奋起之志。活动能否起到应有效果,关键在能否行之于实。只有不走形式,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立“走”立“改”,才能见“亮点”出成效!

倡议书: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倡议书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让营商环境成为海南的“金饭碗”,需要各行各业、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为此,我们倡议:

一、人人参加,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倡导者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海南形象。广大市民要强化“主人翁”意识,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积极宣传各项惠企惠民政策措施,争做传递正能量的榜样,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履职尽责,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推动者

营商环境好一分,经济发展快一步。各级各部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和热情,深入开展“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活动,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拼搏进取、担当实干,推动招商、市场、政务、法治、信用、金融、政策、社会等环境实现新提升。

三、勇于担当,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者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公职人员要尊商、敬商、亲商、爱商,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实、无事不扰”。要主动与市场主体接触交流,知企之所急,知企之所盼,为市场主体提供“店小二”服务。要与市场主体保持“亲清”政商关系,“亲清有度”“亲而有力”“清而有为”“亲清有道”,维护海南良好形象。

四、诚信为本,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增强大局意识,把“小我”积极投身到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牢树品牌意识,严守契约精神,坚持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海南营商环境新形象。

环境好则人气旺,环境优则事业兴。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务实的工作,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海南自贸港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

                                                    2023年X月X日

函:

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函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分局: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实施方案(1.0版)的通知>》(琼府办函〔2021〕505号)《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2025年)》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标一流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现要求贵局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市场监管政策手段,着力维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加大宣传力度,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做好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相关工作。

联合我区做好当下重要工作,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强化疫情常态化下食品药品日常监管机制。

依法行政,保障辖区四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民生领域重点商品监督抽检,规范各项市场秩序(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价格监管、计量检定监管、广告监管、反不正当竞争及反垄断监管、知识产权监管),妥善处理12345等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监管领域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维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在建设海南自贸港过程中持续突出体现市场监管担当精神。

                                                  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22年9月23日

                  (联系人:林芳川,电话:65710246)

评论:

以换位共情推动服务优化

服务好不好,体验才知道。近日,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方案,将在全省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让厅局长转换角色、视角,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工作两个角度出发,看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展现出追踪问效的良好姿态。

破除体验鸿沟。现实中,不乏这种现象,办事群众对服务虽多有“吐槽”,可决策者、管理者却很难感同身受,缺乏共情体验,服务的优化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如何破除决策者、管理者与办事者之间的体验鸿沟、信息壁垒?只是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只动嘴不动腿,简单地听汇报看报告,显然不行,需要及时走出去,走进群众、走到一线,亲身、深入地体验一番。不经“切肤之痛”,难有奋起之志。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想群众之所想、经群众之所难,形成共情体验,才能找出问题症结,推动服务提升、流程再造、制度优化。“厅局长走流程”活动的开展,意义正在于此。

形成完整闭环。一项服务,推出后,是置之不理,还是及时追踪问效,展现出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群众至上、企业为先,不能只是出现在文件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效上,深入一线走流程,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就此次“厅局长走流程”来看,不仅要体验企业群众办事之难,还要感受基层经办工作之难,更加全面、深入;不仅要体验坐窗口、跟踪执法、处理投诉等,还要建立问题、措施、改革“三张清单”,全面梳理问题短板。换位体验的深入性、系统性,利于形成问题发现、整改的完整闭环,传递出查堵破难,更好服务企业、群众的诚意。

真正走深走实。当然,活动能否起到应有效果,关键在能否行之于实。走流程不是走形式,万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见“走”不见“改”,只看“亮点”不见“堵点”。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叫“沉浸式体验”,即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走流程也应如此。唯有把流程走深、走实,才能听到真声音,发现真问题。为此,须怀着责任感,放下架子、投入进去,到群众办事、服务工作的真实场景去,在面对面服务、实打实解难中,感知群众心理上的落差,查找政策落实上的温差、工作推进中的偏差,并举一反三及时完善政策、优化流程,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走流程,是体验,也是体检,更是考验,考验服务为民的诚意,检验求真务实的作风。忧群众之所忧、急企业之所急,多一些换位共情、多一些感同身受,在角色转换中找准办事的难,担起该负的责,将走流程走到群众心坎里,定能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获得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简报:

海口市龙华区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

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海口市龙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抓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着力推进“零跑动”改革,企业、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是顶层统筹谋划,锚定“零跑动”目标。锚定政务服务“一张网”“行政审批一平台”融合工作推进目标,统筹谋划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通过打破数据壁垒、系统有效对接、数据整合共享,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建设,实现了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网络全覆盖,三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一体化”平台进行受理、审批,杜绝了“专网受理、纸件流转、体外循环、无法监测”的乱象,探索形成了全流程一网受理、一网审批的政务服务工作模式。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增强“零跑动”协同。精细梳理区级和镇(街)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深度,依托省市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自助办”“门边办”等专项工作,实现多种形式的“零跑动”改革。目前,区级和镇(街)政务服务可网办事项,都可以在海南省政府服务网、“海易办”、海口市掌端“海好办”、“椰城市民云”,龙华区公众号“龙易办”上申办,促进PC端和移动端多渠道可办,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网端掌端互补、相得益彰的“零跑动”运行模式。

三是拓展自助服务,提升“零跑动”能力。2019年2月,龙华区成立了全省首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除婚姻登记以外,区级的99%事项实现自助办理。2021年7月,又设立了全省首个“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超市”,借助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房产交易信息查询、个人征信查询等22台自助设备,目前可自助办理龙华区、海口市、全省、跨省事项1430项(跨省通办992项,其中978项实现与61个省市及地市跨省通办)。2022年,又完成了城西镇、遵谭镇、龙泉镇和金贸、大同、金宇等街道24小时自助服务点位布设。同时,不断完善延伸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自助领取印章、证照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提升“零跑动”能力。

四是推行贴心服务,体现“零跑动”温度。统筹发挥“两局两中心”大平台组织架构优势,推动“前端”(行政审批服务、公共政务服务)与“后端”(城市运行中心、城市联动中心)城市治理闭环有机衔接。联合“后端”统筹管理网格员的优势,牵头建立《网格员门边服务工作机制》《网格员考核细则》等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将老年优待证核发、高龄老人长寿补贴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员上门服务范畴。依托“海口市一体化”平台,实现“审批服务”“社服通”“椰城市民云”“网格员考核”4个系统之间有效衔接和数据共享,有力支撑老年优待证“门边办”业务的顺利开展,解决了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数字鸿沟”等问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是运用现代科技,助力“零跑动”改革。坚持推进数字政府及数字政务服务转型,在与海口市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流通共享的基础上,应用2项国家专利,建成全省首家“全流程智能化制证中心”,研发了集成式证照、相片打印管理系统、远程探勘系统、审监互动系统等多个政务服务辅助系统,较好的补充和丰富了海南省、海口市一体化平台末端服务功能,大力提升了龙华政务服务的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其中集成式证照、相片打印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防伪溯源技术革新,证照的“粘贴实体照片+防伪钢印”制证方式全面升级,电子照片、人员信息、防伪二维码信息“三合一”一次制作成型,最后实现扫码亮证,做到一证一码,照片差错率为零,防伪能力更强,溯源更精准。“集成式证照、相片打印管理系统”技术已荣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国家软件著作权证书。龙华政务服务全流程全链条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有力支撑了“零跑动”改革驶上快车道。

方案:

海南省“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

(简化版)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更好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以下简称“走流程”)工作,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营商环境领域重点改革政策落实,紧盯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企业群众办事和基层经办两个角度出发,看政策“懂不懂”、查流程“通不通”、享体验“好不好”,着力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主体

1.省级审批部门、执法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2.各市县审批部门、执法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3.其他人员由各单位自行安排;非本方案规定的实施主体可结合实际需要参照本方案开展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问题导向,体验三个“走流程”事项。

1.“窗口体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各级领导干部以办事企业或群众身份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坐窗口”,采取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体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四个参与”:即参与审批服务,参与业务检查,参与服务回访,参与座谈交流。

2.“跟踪执法”加强执法规范化管理。各级领导干部以执法人员身份深入执法一线,通过跟踪执法、实地踏勘、共同审理等方式,体验高频执法监督事项“三个参与”:参与执法检查、参与案件处理、参与案卷评查。

3.“处理投诉”,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级领导干部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以工作人员身份体验“三个参与”:参与投诉接访、参与问题研讨、参与政策研究。

(二)坚持目标导向,推动“三张清单”整改提升。

聚焦我省重要改革指标任务,建立问题、措施、改革“三张清单”,全面梳理“走流程”发现的短板问题,提出整改提升措施,对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对比较复杂的问题项目化持续推进,同时对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制度集成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瓶颈问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三)坚持效果导向,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着力推动一系列流程重塑再造、修订完整一批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工作体制机制,持续转变干部作风,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服务流程不通不优、政策指南不明不细、服务体验不好不顺等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四、相关要求

各市县、各部门要将“走流程”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坚持高频事项、堵点事项必须“走”,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瓶颈难题必须“改”。本次“厅局长走流程”活动还将结合“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政企面对面”“万名干部下企业”等系列活动,并发挥“营商环境体验员”“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咨询监督员”等作用,将发现的问题统一归集到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统筹推动问题解决和制度创新。

调研报告:

关于三亚市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X月X日至X月X日开展关于我市营商环境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发改委等13个部门关于我市营商环境情况汇报以及10家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并座谈;实地走访了市政务中心,了解我市政务服务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改革工作的通知》、《三亚市优化审批服务20条》、《三亚市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方案》等措施,同时按照《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纲要》40条工作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不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

(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贯彻落实《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商事登记管理条例》,“海南e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取消名称核准,精简提交资料,优化注销流程,进一步降低企业登记、注销时间成本。以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为例,改革前设立登记需3个工作日,8份申请材料,改革后可当场领取营业执照,申请材料精简到2份,减幅达75%。今年1-3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296户,同比增长37.2%,注销2858户,同比增长135.23%,市场主体流动性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梳理出建设项目常用事项61 项,中介服务事项20项,其他环节16个,试行“五个一”审批模式(一张申请表、一张流程图、一张受理单、一张审批表、一份办事指南)。实现办件关联和建设项目基础信息在14个相关部门共享,申报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更加清晰明了。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全市38个部门开展“不见面审批”事项梳理工作,梳理出1102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不见面审批,占比85%。开通“极简微申报”服务,对“不见面审批”的实施进行了深层次优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审批服务事项可以通过微信申报办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自2018年1月业务上线至2019年3月31日,共办理了60357件。

(二)优化政务服务水平,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增强办理事项“一窗受理”服务。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目前可开展食品经营许可新办、户外广告审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设施审批等190项业务的综合受理。通过“线上综合申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企业和办事群众办理相关事项不需逐个跑窗口。今年来已成功办理37704件。增添办税便利,落实减税降费,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为新开业纳税人提供集中办理10项涉税事项的“套餐式”服务、推行6大类24种表证单书124项业务“免填单”服务、不断丰富网上办税事项、增加自助办税设备、将原需15个工作日办结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10万以下)调整为即时办结等措施,解决纳税人办税“来回跑、多头跑、闹心跑”问题。采取宣传、培训、辅导、走访、12366短信平台发送信息等多项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将国家税改红利落实到纳税人身上,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的“集成服务”工作。住建、税务、国土部门间信息协同共享,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实行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将一般登记业务和一般抵押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3个工作日和2个工作日。推行延时服务制度,最大限度满足办事群众需求。今年起市、区两级政务服务机构通过调休的方式在周六、周日提供延时服务。延时服务期间提供咨询、收件服务,审批用时以工作日计算,即办件当场办结。

(三)加强金融服务,改善融资环境,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有扶有控,有保有压”信贷政策,促进我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去年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3.9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7%,全市贷款余额1284.89亿元,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119.5亿元,同比增长17.8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1269万元,同比增长2995%,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369.76亿元,同比下降10.5%。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获性和服务便捷性。各银行机构推出“线上优贷通”、“小微快贷”、“经营快贷”等金融产品,加快“银税互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32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6.99%,同比增长13.74%。加快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建设。目前已有4家银行机构能够办理FT账户,为走出去、走进来的企业提供较好的资金管理平台,这是我市探索推进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设立了海南自贸区(港)发展基金。首期投入资金30亿元,将来预计形成不低于500亿元的基金投资规模,为推动我市十大产业落地,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空间格局提供财力保障。

(四)坚持“优服务+强监管”,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率先在离岛免税业务试点实施“查检合一”改革。推行购物提货单及提货流程无纸化,离岛免税购物旅客全程无需留存纸质单证,仅凭身份证即可实现 “秒办”提货,压缩旅客购物提货环节时间80%以上。取消租赁游艇进境、保税仓货物出入库、暂时进出货物核准等13项内部核批;取消进口游艇申报前所有备案环节,实现进口游艇“直接申报”;深入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将报关单、报验单合并为一张报关单,原229个申报项目合并精简为105个,实现通关流程“去繁就减”。利用海南离岛免税海关监管系统和RFID仓库监管系统,结合智能报警系统和人员驻点监管等手段,实现智能监管、精准监管,同时采取“通道监管+船边监管”相结合的便捷通关模式,利用海关通道和船上X光机,进行人员及物品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及通关速度。去年12月,三亚口岸平均整体通关时间出口1.9小时,进口37.9小时,同比分别压缩71.6%和68%。

(五)强化司法职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开展产权司法保护行动为抓手,严格区分经济活动与刑事犯罪,妥善调处权利冲突,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细化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规定,制定《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规定(试行)》,在全省首设破产案件管理人援助资金,帮助无财产可执行的“僵尸企业”启动破产程序退出市场。设立专业领域法庭,专司涉外民商事案件以及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72件,同比增长42.1%,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呵护创新发展。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刑事犯罪,保障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去年审理非法集资等涉金融类案件4件,涉案金额1亿余元,追究5名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236名涉案被害人情绪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及社会效果。选择典型案例公开开庭,邀请侵权行业经营者旁听,做到开庭一案带动一片。同时通过广场宣传,报刊专版,专题培训,广电节目访谈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功能。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品质高端、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凤凰机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我市成为全国首个空港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的非省会地级城市。建设南山“四个一”交通配套工程、亚龙湾第二通道(一期)工程、主城区主次干道升级改造等项目,公共交通在全省实现“九个率先”,全市行政村公交车覆盖率达100%。今年一季度,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6.0%,明显高于整体投资增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初步形成五个供水厂互联互通的骨干管网系统,福海苑水质净化厂扩建等工程建设完成,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可靠性。电网建设扎实推进。2018年,我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11.577小时/户,同比下降10.123小时/户;中心城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2.941小时/户,同比下降1.369小时/户。天然气城市普及率达100%。城区小区和村委会及周边区域高速光纤和4G信号覆盖率达100%。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三亚学校建设,支持市第六中学与西南大学、市实验中学与海南中学合作办学。不断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全面启用,北大口腔医院三亚分院开工建设,恒大妇产医院、石药德中医疗公园等高端医疗项目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关于“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的发展目标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政务服务中心,实际上还有“两头办理”现象。有些部门迟迟不敢“放权”,尤其对专业性、业务性强的行政审批事项,担心出现“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或者有些审批事项放开了,有效的监管手段却跟不上,简单的一放了之或以罚代管。有些事项办理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遇事推诿、素质不佳等问题。

(二)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共享工作还需深入开展。我市经过两轮的政务服务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工作,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已经逐渐“破冰”,但离“全贯通、全标准、全归集、全在线”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仍存在信息壁垒,已经整合的数据也存在要素不齐全、数据可用性不强、共享频率不到位等问题。另外,我市使用省级系统的部门较多,协调省级平台开放数据共享协调难度较大。

(三)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市金融、担保、信用、咨询中介、投资信息等产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政府、银行、基金、保险、担保等机构紧密协作的机制,信贷产品种类少,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银行考虑自身风险有钱不敢贷,企业用钱贷不着,融资成本居高难降。此外我市物价、房价、租金、人工等企业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四)专业人才缺乏,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完善。我市在法律、金融、财务、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服务基础薄弱,服务经济发展所需的尤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税务所、仲裁机构等力量不足。同时有些企业反映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我市在人才招聘、城市就业培训服务上措施不多,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不大。

(五)政商沟通渠道不够顺畅。有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政策时,缺乏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如有些政策制定时未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有些政策出台的公开程度不够,政策宣传解读不足,企业不了解详情,影响了政策落地的实施效果。

三、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简政放权含金量,充分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贯彻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开市场准入,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联合图审”、“极简审批”,细化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缩减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二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监管体系,科学确定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强化对行政执法依法履职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学、高效。三是提高办事服务效率,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对办事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优化政务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完善“不见面审批”事项,促进部门之间协同作战,集成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解决互相推诿、流程模糊等问题。四是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推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中介服务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机构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信息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三是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四是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业、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红、黑”名单制,实现部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披露信用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完善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在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招投标、贷款等过程中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减少检查”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限制、禁止或惩戒,提高失信成本。五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专题教育,普及社会信用法律法规政策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褒扬诚实守信先进典型,提升全民诚信文明素养。

(四)推动金融业多层次高效率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做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助推扶持更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四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各类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管理,建立金融机构定期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确保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加强金融诈骗防范宣传与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

(五)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两轮驱动”,突破智力支撑不足瓶颈。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着重培养新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适应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同时围绕三亚的需求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优先引进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二是选对人才,用好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注重“岗位”“实干”意识,不为“虚名”“学历”所累。三是加快干部队伍的交流,分批次选派更多优秀青年骨干到先进地区挂职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做法,提升创新意识。四是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五是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物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网络通信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同时探索更为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住房补贴、子女就学、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款返还等激励政策,鼓励吸引人才留在三亚。

(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市场“负面清单”制,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企业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升核心竞争力,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二是建立诚信、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利民惠民优惠政策,兑现各项承诺协议,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三是主动作为、提高能力、靠前服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商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四是畅通政商联系沟通机制。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建议、投诉和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五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整治为官不为。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不拖、有求不推、有难不避。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服务企业“推拖绕”,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廉洁用权、搞权钱交易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问责。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在创新路上非主观故意的失误行为,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为敢创新担当者撑腰鼓劲,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保护好干部和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企业吃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定心丸”。

(七)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引进第三方评价力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定期对我市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评价,查找短板与不足,研究相应措施,提出改进建议,促使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大对评价指标涉及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准确掌握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评价方式,同时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保障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重视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将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倒逼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四是增强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建设大格局,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确保我市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不断向好。


讲话稿:

在全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XX

(2023年X月X日)

同志们:

下面,我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强调几点意见。

一、优越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核心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现在讲的营商环境指的是企业经营的全要素环境,既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也包括政治体制、司法制度、社会治安。从市场主体层面看,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营商环境有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国际上通用的是世界银行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一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等10项重要指标,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我国的指标体系主要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评价尺度重点衡量企业在创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便利程度和费用成本,聚焦城市对企业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开放水平,聚焦商务成本的竞争力和人居环境的吸引力,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软环境。当前,全国各地推动经济发展已经由拼政策,拼资源、拼人力转向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所以,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政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配置资源,激发活力的必然要求。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我们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制度供给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好的服务大局,稳住经济基本盘。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扩大开放,先发强进的重要经验。放眼国内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是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越是先进地区,越注重优化营商环境,越是大招频出,硬招不断,上海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广东上线“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浙江承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江苏打造“不见面审批”等等。这些发达地区正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中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才实现先发强进。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关键一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四)优化营商环境是摆脱落后,比拼赶超的根本出路。先进地区发展快,得益于营商环境好;落后地区发展慢,受制于营商环境差。研究显示,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提升1个百分点,可使投资增长提高0.3个百分点,GDP提高0.36个百分点,我市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小,疫情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还无动于衷,动作迟缓,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就会被淘汰出局。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瞄准短板发力,破除瓶颈制约,把XX打造成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努力在新一轮比拼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二、营商环境不优是我市经济社会后发的最大短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硬件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成果主硕,文明城市建设走在前列。在软件上,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办事越来越方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理认识到,我市营商环境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相比,与先进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照考核要求,对标先进地区,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看,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烦、二痛、三难、四堵”。

“一烦”:烦恼办事不便利。当前政务服务信息融合共享不够、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不够、下放事项协同性不够,市民服务中心进驻的部分窗口单位仍然存在前台“接单”,后台办理,材料多、手续繁、耗时长,企业和群众办事“多次跑、多头跑”等问题,“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未完全落实到位。在这次营商环境问卷调查中,有40%的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存在怨言,

“二痛”:一是痛心诚信不够。有的企业反映当地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对承诺的事项不按时办,久拖不决,或者根本不办、束之高阁;一是痛心相互推诿不担当。有的地方和部门遇到问题打太极,向上级推,向其他部门推,向中介组织推,浪费企业时间和精力。

“三难”:一是融资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老大难问题,还旧借新难到位、增量授信难落实、贷款条件难满足、融资产品难对接,融资期限难配套的“五难”问题在我市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用能,物流难,企业用能,物流等成本仍然较高,水电气热手续报装耗时长,三是用工难。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外流,很多企业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工业园区用工荒问题仍然存在。

“四堵”:一是堵在执法不公。少数部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简单执法、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和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个别执法人员甚至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向企业敲诈勒索;二是堵在违规摊派。有的违规向企业“摊派”收费,把企业当“提款机”、“唐僧肉”,企业有苦难言、敢怒而不敢言;三是堵在私设门槛。一些部门和个人在公开招投标中设置“玻璃门”和不合理的门槛,搞隐性壁垒;四是堵在政策难落地。企业普遍反映惠企政策落实难,存在政策空转现象,有的惠企政策出台快,但落实到企业并发挥效益慢;有的政策已向社会公布,但没有实施细则和配套办法,企业不知道上哪里兑现,如何兑现:有的政策申请限制多,材料多,企业办理整琐不便。

问题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干部的思想和作风。有的该由个人拍板的事情硬要变成“集体决策”,搞“责任转移”;有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仅满足于安排了,事后不联系,不跟进,不督办;有的工作落实上热下冷,前热后冷,搞选择性执行,机械性执行,甚至拒不执行。有的过于爱惜羽毛,不敢与企业家走得太近,该见的人不见,该办的事不办,“清”而不“亲”;有的表面看似与企业家往来密切,实则借机谋取私利,“亲”而不“清”,等等。

三、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快见功力,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力有效服务企业,激励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把**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城市和示范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一)确立最高标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营商环境面向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工作标准就要对标国际标准、全国一流。要以“作标杆、争第一”的气魄,坚定不移对标最好、追求更好,坚决落实党中央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力争用最短时间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优化升级。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紧密结合实际,逐条逐项比照分析、找准差距、下力改进,做到只要外地实施的有效做法,都积极大胆借鉴;只要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积极大胆试行,不断提升整体营商环境质量和水平,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的“金饭碗”。

(二)突破思想藩篱。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难有发展的跨越。一要敢在“潮头立”。好的营商环境是“比”出来的。要树立“站在最高处、立在最前沿”的雄心壮志,敢于向最强地区比、善于向最好地方学,推动营商环境争先进、创一流。二要不当“官老爷”。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不摆“架子”,不耍“威风”,不做“看客”,不当“过客”,推人及己。换位思考,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融洽政企关系,三要摒弃“小利益”,优化营商环境一定要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敢于破除利益藩篱,不揣“小九九”,不打“小算盘”,切实让利于企、让利于民。四要革掉“权利欲”。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摒弃特权思想,戒含止欲,克己奉公,用好手中权,干好手中事,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真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造福人民。五要涵养“大视野”。始终胸怀大局,登高望远观大势,立足全局明趋势,坚决克服内陆心态,码头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眼光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三)全面升级系统。一要优化审批。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检验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指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集成政务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各类证照和审批时间,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审批服务“零超时”,不准超出清单审批或以备案等形式搞变相审批,不准要求可全程网办的事项到现场审批;对符合法治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的,能整合的一律整合。二要再造流程,以高效率办成一件事、一件事一次性办结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把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岗位纳入流程再造范围。对现有流程进行清理,对自行设定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对有法律依据、互为前置的审批,一律合并。重点攻关“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推动“一事一流程”向多事一流程转变。三要共享数据,加快建设全市大数据中心,强化不同部门信息平台系统整合应用,推动数据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实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可靠交换与安全共享。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在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提高全程网办效率,四要完善政策,按照法治化要求,集中开展现有政策大清理行动,该出台的出台,该优化的优化,该合并的合并,该废止的废止,使我市惠企政策体系更具针对性、普惠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更加公平、公正、及时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四)坚决整治问题。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我市营商环境领域的症结所在,找出“病源”、拔除“病根”。一要对标对表抓整治。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表国家、省、市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一项一项查短板、找问题,一条一条抓整治、强弱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短板不补齐不罢休。二要对人对事抓整治。紧紧围绕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行政执法、公平竞争、政策兑现、招商诚信等不到位问题,对照单位职能、个人职责,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对号入座,全面整治,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结果,三要对需对求抓整治,聚焦市场主体所里所盼,搭建企业需求反馈平台,第一时间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首问负责、首接负责、负责到底,及时解决企业合理需求。同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五)真诚有效服务。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塑造尊商、重商、亲商、暖商的政务文化,坚守契约精神,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一要主动服务。坚持市、县领导带头,持续深化援企惠企活动,巩固提升“首席服务官”、项目代办制等做法,推进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制度化、经常化,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司法维权等全方位综合服务。二要周到服务,大力推行“一事联办”、“一窗通办”,探索建立套餐式、全系列服务,提供全程协办、帮办、代办,让企业享受到“一条龙”、“保姆式”贴心服务。三要专业服务。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全面准确掌握涉及营商环境的各项标准、制度、政策和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到不讲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

四、以工作作风的优化确保营商环境的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是“晴雨表”。各地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确保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领导,进一步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担起主体责任,坚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二是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领域,部门很多,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相关部门都是责任主体,都是营商环境,干好了人人受益,干不好个个受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有我必须功成”的境界与担当,坚持“一盘棋”,“一条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三是营造氛围。要大张旗鼓宣传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政策举措、工作成果,多形式宣传、多角度报道、多频次推送,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在全市上下树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全社会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强大正能量。

四是加强督查。要真督实查,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做到以考促建、以查促改、以评促优、严格奖惩,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力度大,成效好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坚持“零容忍”,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和害群之马。

五是结果检验。要把市场评价、企业感受、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标准,把企业活力是不是变强、企业发展是不是向好、社会财富是不是增加作为评判营商环境的导向,要探索实行营商环境季度“好差评”,把营商环境评判权交给企业、交给群众、交给基层,让企业家、客商和项目业主为责任单位打分,向全社会公开晒“成绩单”,以此倒逼全市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比拼赶超,在比拼赶超中加快实现疫后重振、推动XX高质量发展。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