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北遴选网 > 省市遴选 > 热点精讲 > 【河北·第47期】河北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

【河北·第47期】河北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

2022-12-18| 来源:北辰遴选·永辉老师

一、热点链接

12月12日,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认真谋划未来五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文旅场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科学务实制订计划,细化量化重点任务,明确具体载体抓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文化和旅游力量。


二、深度解读

★党的二十大相关表述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成效

三地文旅部门坚持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强化顶层设计,确立了文旅规划、交通、标准、市场“四个一体化”目标;深化交流协作,签署了文化、演艺、群众艺术、长城保护、人才交流等专项协议,建立了旅行社、景区、图书馆、艺术职业教育、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等联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重大任务有序推进。京津冀文化旅游试点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旅游标准化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品牌宣传营销持续深化,文旅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对接、高效互利的新发展阶段。

★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目标

三地应抓住冬奥会、国家文化公园、数字经济、新消费模式等发展机遇,共同抓好文艺事业合作行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市场一体化行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行业监管体系完善行动。重点协同打造京津冀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着重做好冬奥遗产利用、生态价值转化、体旅融合发展、品牌共建共享等工作;联动北京房山和保定的文旅资源,构建京西南山水休闲旅游协作区;打造通武廊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促进通武廊地区文旅要素流动、资源共享。

★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为我省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河北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提出文化强省战略,赋予文化和旅游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和目标任务,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给予更大支持,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冬奥效应持续显现,国家文化公园、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为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境外消费加快回流,产业自我循环能力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与创新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五是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摆上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快,引领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为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提供发展新空间和新热点。

★具体举措

实施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行动。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打造一批展现燕赵形象、体现时代精神、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打造艺术名家工作室,推动艺术名家领衔创排精品剧目、培养艺术人才,培育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梯次辈出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塑造河北文艺特色品牌,高质量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重点品牌文艺活动,讲好河北故事、传播好河北声音。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面达到国家标准。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动现有国家级示范区创新发展并顺利通过复核验收,创建第三批、第四批省级示范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0个以上,每年常态化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活动20000场以上,面向城乡居民发放惠民卡(券)200万张以上,广泛开展“乐享河北·群众文化欢乐汇”大家唱、大家跳、大家演、大家拍、大家绘、大家读、大家赛等群众文化赛事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实施文旅产业抓投资上项目行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建成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标杆项目,京张体育文化旅游、环首都文旅康养产业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形成文化和旅游强省的项目支撑体系。围绕文化旅游与康养、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举办“百强企业河北行”“投融资峰会”等活动。培育掌握核心资源、拥有原创能力、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文旅企业集团,大力支持河北省骨干文旅企业、数字文化领军企业上市发展。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行动。持续推进省级以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高质量完成“考古中国”重大课题。组织全省革命文物调查,建成河北省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推动新建一批重点博物馆,全面提升全省博物馆展览、管理和开放服务水平。创建国家级杂技文化(吴桥)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协调推动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实施河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100个非遗创意品牌。加强非遗传播普及,办好京津冀非遗联展、长城脚下话非遗、河北非遗购物节等品牌活动,设立一批省级非遗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和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系统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太行山旅游带、渤海滨海旅游带、坝上草原旅游带。高水平办好省级和市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展河北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创建。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体系,加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品牌创建力度,激发旅游消费活力。构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建设沿张承坝上、长城、滹沱河、太行山、大运河、渤海等环京津“三横三纵”旅游风景道体系。精准开展宣传营销,提升河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


三、实战应用

例题1:文化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河北发展文旅产业具有明显优势,河北各地都大有可为。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河北文化发掘研究和阐释提出工作举措。要求:措施具体,切实可行,5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河北省文化产业要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传承。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挖掘梳理河北优秀文化资源,做好河北文化脉络系统阐释和研究。加强河北重大文物、文化典籍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深入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设河北优秀文化资源数据库,提炼河北文化符号,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二是打造河北文化标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加快我省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推进“可阅读长城”“标注运河”等系列文物标注工程,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做好河北梆子、评剧等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发展,推出具有河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和活动,着力打造河北特色文化标识,建设一批河北文化地标。

三是丰富河北文化研究成果。加强社科基金支持,加强各级各类文化学会、研究中心建设,依托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库等,深入开展各类文化专题研究,推出一批重要原创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加强学术研究成果大众化、国际化推广、传播和利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例题2: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结合给定材料和河北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求:条理清晰、准确全面、措施合理,5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是构建文化资源多维度开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加强智能化文创业态开发,积极开发交互性强的文创产品。推动建立河北省文创开发联盟,促进文化文物单位与国内外创意设计机构、知名设计师、高校文创院系、文化生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遴选特色文化企业实施结对帮扶,提高文化资源开发效率和文化企业开发能力。

二是加快各类特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加强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将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转化成特色文化产品。加快非遗资源开发转化,引入现代技术和管理制度,促进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艺术、特色节庆、文创商品等文化产品和业态。积极完善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名录。

三是拓展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网络。促进线下线上融合,建立网络化营销体系。实施“把河北文化带回家”工程,充分利用产业会展、知名电商等开展特色文化产品营销。优化文创空间与场景布局,积极发展文创购物商店、文创街区等。实施文创“十进”工程,推动文创进景区、酒店、商场、文化场馆、机场、车站、社区、街区、小镇、服务区等。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

着力推进理念融合。

着力推进职能融合。

着力推进产业融合。

着力推进市场融合。

着力推进服务融合。


着力推进文旅理念融合

树立以文促旅的理念。

树立以旅彰文的理念。

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

促进业态融合。

促进产品融合。

促进市场融合。


着力推进文旅服务融合

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

统筹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

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


★经验材料框架

高质量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强举措,推动文旅产业态势稳中向好。

抓创建,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提速提效。

展形象,推动文旅品牌创建见行见效。

优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文旅融合绘就大美邢台新画卷

处处皆景,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举措扎实,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百花齐放,文旅深度融合画卷出彩。


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

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打造文旅融合“承德场景”。

强化产业引领,笃行不怠打造“旅游强市”。

服务提质提效,让每一位游客满意而归。


★调研报告框架

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资源禀赋较优。

(二)产业产值较强。

(三)政策保障较好。

(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

二、主要问题

(一)整体规划不全。

(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

(三)旅游品牌不响。

(四)文旅融合度不高。

(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二)立足市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

(四)深挖资源,多渠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五)人才支撑,打造精良队伍。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情况

(一)规划建设逐步推进。

(二)文旅融合品牌不断塑造。

(三)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四)特色文旅产业加快培育。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业态类型单一,竞争力影响力不够。

(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匮乏。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基础。

(二)推动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文旅产品竞争力。

(三)推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文旅融合集聚区。

(四)重视人才培养, 培育旅游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五、必背金句

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更有魅力、增添活力,“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了更好联结,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4.文化元素的融入、文化主题的打造、文化内涵的挖掘也成为各地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塑造个性化服务的重要路径。

5.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弘扬的过程。

6.让“星火”广“燎原”,变“快游”为“慢游”,全心享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让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诗意更有温情、有远方更有未来。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求落地落实、取得实效,助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政策法规引领,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和举措,特别是在财政、金融、用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拿出真招实招,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结合“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将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纳入有关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谋划设计一批重要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举措。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和载体,营造良好环境,让一切有利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业态融合。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找准产业结合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依托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元素,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展演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备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突出创新创意,推进产品融合。发挥文化产业创新创意优势,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扩大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阐发力度,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市场,加强产品宣传展示。在加强保护基础上,盘活用好各类文物资源,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场馆改扩建、提高展陈水平,推动将更多文物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出一批承载革命文化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发掘乡村人文资源,提供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智慧供给和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更多文化内容注入景区景点,使文化成为景区景点金字招牌。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市场融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积极培育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活力竞争力。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融合,加强对新主体新业态新群体的引导、管理和服务,更新监管理念,建设信用体系,推进行业标准建设和行风建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强对旅游场所、项目、活动监管,加强对旅行社和导游规范管理,确保旅游市场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

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景观、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资源、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抓好旅游产业带设计,规划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文旅品牌,真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统一。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河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璀璨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俗风情、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使这块土地熠熠生辉。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滋养心灵、绽放新的光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蕴含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必须坚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出人民需要已经从保基本的“有没有”“缺不缺”向求品质的“好不好”“精不精”转变,由“生存需求”型向“精神需求”型转变,可以说美好生活需求更强、要求更高。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必须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只是文化和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各自优势,促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能,实现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文化和旅游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加大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法规环境、工作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以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深度融合促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时代大课题,又是发展新任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做到科学融合、有序融合。尊重客观规律,既看到文化和旅游有能够融合的一面,又看到它们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既努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做到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避免片面强调特殊性和抹杀特殊性两种错误倾向。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区位特点、依据资源禀赋,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搞“一刀切”、不能“一窝蜂”,防止照搬照抄、简单模仿。坚持稳中求进,做到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既不能一味观望等待,又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既反对保守、不作为,又防止冒进、乱作为。

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议论文

深刻认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再次作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给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开启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征程,对于全面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意义重大。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提升旅游发展品质的重要手段。人文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讲特色、创精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十分注意对文化内涵的发掘。发展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无非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形成的壮丽河山、优美风景;一类是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几千年中华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遗迹、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各地方风土人情,以及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因此,文化资源本就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资源,很多也富含人文要素、打上文化烙印,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文色彩越浓厚的旅游资源就越有魅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单纯以观光看景为主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这就需要以优秀人文资源为主干,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让自然景观更富神韵、文化体验尽显魅力。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旅游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发展旅游经济,对弘扬河北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本质上是人们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体验感强。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们在旅途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感知文化、涤荡灵魂,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也为文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无尽灵感,《诗经》很多内容来自民间采风活动,唐诗宋词许多名篇成于游历山水之间。同时,旅游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像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旅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往之路,每一名商旅游人都是文化使者,每一次旅行活动都促进文化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旅游在传播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特殊优势,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促进民心相通、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桥梁。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这个目标上,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又是天然相通的,关联度、融合度越来越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文化和旅游发展内在要求、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找准最佳切入点、最大公约数,推动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努力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新局面,让人们在享受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实现精神文化需求极大满足、美好生活指数全面提升。

燕赵大地,资源丰厚,文化璀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努力谱写河北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深化文旅融合,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讲话稿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在旅发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朋友们:

承德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桂冠,拥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丰宁满族剪纸”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塞罕坝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塞罕坝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党的十八大以来,承德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旅游业结构全面优化,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用凸显,承德已经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最具活力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承德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承德文旅美好场景。承德市进一步确立文化强市战略,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将承德建设成为京津冀周边最美旅游目的地。

以文塑旅,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做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工作。广泛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塞罕坝精神,建功立业再出发”主题宣传活动。将文旅康养体育产业摆在全市“3+3”六大主导产业之首的战略地位,夯实业态基础,加速提档升级。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彰显文化魅力,强力提升旅游品位,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持续推进承德特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旅彰文,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以《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抓手,精准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精准实施旅游产业提升工程、精准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精准提升承德旅游影响力、精准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精准推进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发展。将承德深厚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温泉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巩固提升《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中国马镇·草原丝路》等大型文化演艺项目;进一步发掘承德历史文化遗存,推动非遗进景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深入实施“盛世100”民宿工程,加大“承德民宿、哪都能住”乡村旅游民宿品牌宣传,大力实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精品线路,开展精准宣传,以庆祝避暑山庄肇建320周年为主题举办“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讲好承德故事,不断提升承德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冬补夏,推动承德旅游向全季游迈进。为打破冬季旅游桎梏,承德市大力发展冰雪温泉产业,推动“冰雪+运动”“温泉+康养”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金山岭国际滑雪度假区项目建设,今年底新开放9条高品质雪道;元宝山滑雪场力争打造成为3A级旅游景区。全力推进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完成29处温泉资源全面详查,11个区块列入省规划,将隆化七家茅荆坝、丰宁汤河、围场山湾子作为温泉资源重点优先开发片区,开展温泉资源开发招商工作,力争到2035年承德冬季旅游日均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次。

文化厚重、环境优良、宜居宜业的承德是旅游观光、康养休闲、投资置业的理想城市,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为大家营造良好的旅游、营商环境,让所有游客感受宾至如归的体验。“心向往之、一见倾承”,承德欢迎您!


★决定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北省司法厅

关于命名第一批“河北省诚信文明示范景区”的决定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司法局,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网信局:

按照省“八五”普法规划关于开展“诚信文明示范景区”的工作要求,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把法治元素融入景区建设,把法治宣传做到游客身边,在促进文明旅游、和谐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批诚信文明景区。为表彰先进,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司法厅决定命名石家庄抱犊寨风景区等15家单位为第一批“河北省诚信文明示范景区”。

评选命名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在各地积极创建、对标提升的基础上,经过单位自愿申报、逐级推荐、资料评审、专家现场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公平公正公开予以确定。

希望各示范景区全面贯彻落实习**法治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政治引领,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营服务,提升整体形象,积极推进诚信旅游,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法治河北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第一批“河北省诚信文明示范景区”名单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 北 省 司 法 厅

2022年9月29日


★经验材料

沧州市三举措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沧州市文旅局按照河北省文创产业工作统一部署,深入实施文化引领发展战略,主动出击,市县联动,积极构建“大文创”发展格局,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文创发展环境。2022年以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2022年工作要点》和《关于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支持红色文创产业发展明确措施;印发《沧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2022年沧州市文创和旅游商品质量提升工作计划》《关于推荐文创“文化干细胞”示范单位和培育对象的通知》,明确文创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从资金、项目、人才培训等方面,全力支持沧州非遗、民俗等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助推文创产业发展。

二是树品牌办大赛,推动文创产业提质增效。“沧州游礼”商标已申请公示,取得相关自主开发软件的知识产权。对各县市区文创产业实地调研,召开14次座谈会,打好文创工作基础。为不断开拓产品门类,丰富沧州游礼产品库,开展第四届沧州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阶段圆满落下帷幕。经过几个月的作品征集,本届大赛共收到工艺美术类、生活创意、动漫动画等11类1358件参赛作品,为历届最多,位于全省第二。晋级省赛复赛作品282件,位于全省第二,晋级决赛作品8件。

三是铺设销售渠道,建设特色文农旅融合产品网上集合商城。为扩大文创产品销售,目前已完善10家沧州游礼文创购物店,并建设微信、抖音、淘宝和公共文化云销售网店,实现网上销售200余种。建设特色文农旅融合产品网上集合商城,商城实现365天24小时的线上推介,已上线直播应季沧州特色农产品38场。产品涉及19个县市区、700余种农产品、260余种文创产品、11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骨干文创企业。


★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旅游民宿包括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促进我省旅游民宿健康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体验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民宿产业,着力优化规划布局,丰富产品内涵,规范经营管理,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品牌影响,推动社会资源和个人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创新发展,成为打造北京人周末休闲度假首选地和全国旅游者的首选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严守底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把生态红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护好生态环境和乡村传统风貌,倡导低碳环保、朴实自然、和谐共生。

文化为根,人民为本。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凸显文化特色、乡村文明。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支持当地居民参与民宿经营管理,并兼顾旅游者利益。

统筹推进,规范有序。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规划,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复制。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质量监管,持续提升旅游民宿安全保障能力。

融合创新,共建共享。丰富民宿产品供给,创新旅游业态,助力推进区域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省旅游民宿规范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打响“冀忆乡居”河北旅游民宿品牌,形成北戴河、滦平-兴隆、京西百渡、草原天路等一批旅游民宿集群,培育形成50个以上民宿经济发展示范村、300家以上精品旅游民宿示范户,实现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 重点任务

(一)整合资源,优化规划布局。聚焦“两环六带”重点区域,推动旅游民宿集聚布局。引导环京津、环省会等城市周边区域,精准对接城市居民需求,全面提升民宿品质、产品丰富度和服务配套,打造高品质的“城郊微度假中心”;鼓励燕山、长城、大运河、太行山、沿渤海、坝上草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沿线区域,因地制宜开发民宿社区、旅居小镇、度假乡村等,打造差异化的旅游民宿集聚带。各地要将旅游民宿纳入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评估和防范洪涝、山洪、地质等灾害风险,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整体发展环境。(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文物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挖掘文化,提升产品内涵。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我省长城、运河、红色、民俗等多元文化,发展长城人家、运河船家、红色小院、民俗客栈等主题精品民宿。突出文化、特色、情怀和体验,将人文景观、历史建筑、民俗工艺、特色美食等充分融入民宿的开发设计中,打造具有辨识度和故事性的旅游民宿产品。坚持分类开发与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明确民宿发展特色和定位,开发历史文化型、非遗体验型、研学教育型等不同民宿类型,并植入文化演艺、文创产品、公共文化活动等业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以民宿开发为纽带,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文化体验、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融合业态,形成乡村旅游综合体,提升综合带动效应,让民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乡村振兴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规范管理,形成品牌示范。指导旅游民宿经营主体严格落实相关公共安全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环境、防灾、燃气等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必要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旅游民宿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指导旅游民宿使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或手机APP、小程序、二维码等便利方式,落实旅客住宿实名登记、访客管理、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要求等治安管理制度。旅游民宿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房屋质量安全标准,开展经营活动前应依法依规取得房屋安全鉴定合格证明。旅游民宿应配备卫生相关的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没有条件设置独立清洗间、消毒间的,可通过专业洗涤消毒机构进行布草、公共用品等清洗消毒。推进实施旅游民宿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培育一批等级旅游民宿。鼓励各地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与旅游民宿建筑、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环保、服务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标准。将旅游民宿纳入各级文化和旅游品牌建设工作。培育具有区域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民宿品牌,鼓励优质旅游民宿品牌输出民宿设计、运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成熟经验。(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防救援总队,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模式,带动富民增收。充分发挥旅游民宿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推动构建政府引导、村民参与、资本介入、公司运营、协会协调、多方受益的旅游民宿经营管理体系。鼓励模式创新,促进产权主体、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形成个体经营、联合经营、集体统一经营、外来投资经营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注册公司、组建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鼓励城镇居民等通过租赁产权明晰的闲置宅基地房屋、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展旅游民宿经营。积极吸引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能人创客等多元投资经营主体参与旅游民宿建设。发挥旅游民宿就业渠道多、方式灵活等优势,吸纳当地居民参与经营服务,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增收致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宣传,引导合理消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旅游民宿产品的精准宣传和互动反馈,推出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旅游民宿。支持各地建立旅游民宿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发布和宣传推广;加大线上营销力度,积极与飞猪、小猪民宿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旅游民宿官方旗舰店,提升民宿品牌影响力。引导各民宿主体积极利用直播平台、短视频软件对民宿产品进行宣传,促进形成网红效应。将旅游民宿纳入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会展节庆活动内容范围,定期开展产品推介、特色节庆和惠民活动,形成联合营销机制。合理引导消费,在旅游高峰期及时发布旅游民宿位置分布、入住率、停车场、交通路线等信息;强化对重点旅游民宿的消费引导,倡导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省级旅游民宿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在规划建设、规范管理、公共服务、环境营造、安全保障等方面同向发力,解决民宿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形成政府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的综合治理格局。各地要强化属地管理和组织领导,建立联合指导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文物局、省乡村振兴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优化证照办理。坚持规范管理与促进发展相结合,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创新突破,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旅游民宿管理办法,协调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优化证照办理条件和流程。鼓励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领域的产品许可事项之外的,通过联合审核、一站式办理、告知承诺制、信息共享等方式,优化证照办理流程,为旅游民宿经营者提供便捷、规范的证照办理服务。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推动制定旅游民宿相关服务标准,开展等级评定,加强优质产品宣传推广,指导开展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各级审批实施部门负责依法做好民宿经营户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等证照的核发工作。各级公安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民宿经营者建立各项治安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治安安全防范措施;卫生健康部门依法指导民宿业主建立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督促、指导民宿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消防部门依法行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督促、指导民宿场所落实好《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建村〔2017〕50号)相关要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符合利用依法登记的宅基地发展旅游民宿。符合地方人民政府关于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规定的,办理营业执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省消防救援总队,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用地用房。落实旅游用地相关政策,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等资源。各地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旅游民宿建设,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镇乡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等必须在村庄建设边界外进行的少量配套设施建设,但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原貌,确实占用耕地的应依法落实占补平衡。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乡村民宿。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中,推动形成一批民宿集中村、乡村旅游目的地等样板。(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支持政策。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PPP等模式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展旅游民宿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对旅游民宿投资建设、改造升级可给予资金补贴或提供贴息贷款,对评定等级的旅游民宿可给予资金奖励,对返乡进行旅游民宿开发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探索满足旅游民宿经营需求的保险服务,发挥保险业风险管理和补偿功能。鼓励各地将有条件的旅游民宿纳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会议培训、职工疗休养选择范围。(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河北银保监局、省乡村振兴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人才培养。将旅游民宿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纳入旅游相关培训计划,整合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社会企业等力量,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并按相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的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旅游民宿产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高校毕业生等回乡进行民宿创业,为旅游民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各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