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央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中央遴选】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中央遴选】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2023-02-23| 来源:北辰遴选

一、热点链接

2023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要求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刚过去的兔年春节假期,餐饮业生意红火、景区人潮涌动、商圈人气爆棚,新春消费新气象成为经济回暖的生动写照,我们需巩固这一态势,乘势而上,踔厉奋发,推动经济稳步回升,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二、深度解读

★2022年经济发展形势

一年来,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工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了企稳回升,保持了良好态势,也体现出工业经济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中国贡献。

总体来看,去年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一季度是高位开局,态势非常好,到了4月份大幅下滑,5月份后又开始企稳回升,这个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四季度,受疫情扰动,下行压力加大。但总体来看,回稳向好态势保持住了,没有变。从行业看,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3%。这里有一个代表性的行业,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分别增长11.9%、4.6%。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2022年产销量分别增长3.4%和2.1%。总体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性还是很强的。原材料制造业承压增长。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6%。前三季度低位运行,9月份以来增长加快。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0.6%。食品、农副食品、酒饮料和精制茶等生活必需品行业保持了一定增长。

从重点产品看,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充电桩、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3%和47.8%。新材料产品高位增长,像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增长较快,达到64.4%和51.8%。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像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5.0%。特别组织企业聚焦民生需求,加大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有效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速冻食品、乳制品产量分别增长3.3%和2.0%,毛机织物产量增长4.7%。

从地区来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去年31个省(区、市)中,有24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处于领先。去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6.2%。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总体呈现平稳恢复态势。

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工业领域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还比较大。但总的来看,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是稳固的。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不变,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022年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一道,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第一,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下大力气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取得积极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第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2022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实现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获证上市并投入使用。创建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2022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体现出产业发展韧性和稳定性。

第三,政策规划持续加力,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将政策和规划作为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大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出台了加力振作工业经济、帮扶中小企业等多项政策文件。深入组织实施27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全力抓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协调调度和推进实施。通过这些政策推动和规划带动,为振作工业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增强预期。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享受,为促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继续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会议认为,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

会议指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会议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稳妥处置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大局稳定。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强化安全生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加强学习,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要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科学精准问责,为担当者担当。

会议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情况

全社会都十分关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连接着千家万户,也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在减税费方面,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所享受。在增加融资方面,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另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资350亿元,在缓解贷款难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在企业创新方面,我们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万家。在服务方面,2022年我们开展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各类优质资源,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5000多万家(次),企业在这方面的感受度还是比较好的。同时,积极开展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推动台账内的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问题,立足于“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并行推”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广大中小企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克服了各种困难,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6.0%和0.3%,展现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我部对4.3万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近四成企业有新增贷款,超六成企业有研发投入,也有超六成企业有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同时,我部对1800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1—11月份,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这方面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发力,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情况

2022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扰动冲击,我国制造业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转,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坚持短期应对与长期预防并重,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夯实“稳”的基础。特别是去年4月份应对疫情冲击时,迅速建立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以点带链、以链带面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搭建了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平台,建立了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的“红灯”预警机制、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等,逐一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同时,系统总结应对经验,指导各地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提前谋划应对预案,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补齐短板与培育长板同步,多措并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进”的动力,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习**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论坛期间与印尼等六国共同发起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合作倡议》,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突围;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部分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形成;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优势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将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着力抓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育集群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水平。

二是巩固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锻造长板,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战略新机遇,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三是严防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有效提升风险协同处置能力。加快落实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抓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

★如何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的引擎,也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战场。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使绿色成为新型工业化基本底色。

一是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各项落实举措,分类指导、分业施策,一体化推进重点行业、园区、企业和地区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实施国家节能监察,深入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等试点。

三是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以创建绿色工厂为载体,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结合“双碳”工作新要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四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优化提升工程,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钢、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实施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提升复杂难用固废和新兴固废利用能力。更新发布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五是着力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协同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

六是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健全绿色转型促进机制,引导财政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实战应用

例题1:根据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全面准确,措施合理,逻辑清晰,5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一是优环境,加强政策引导。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保各项工作圆满收官,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产融合作、产教结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抓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强化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好技术攻坚战,完善标准体系,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短板。深化产业创新,支持电信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联动协同,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三是强应用,加快推广普及。加快先进工厂培育,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促进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加速产业集群升级,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总结推广成功案例,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深化重点行业拓展,广泛开展供需对接,加强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普及,以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假如你是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请你为县委书记起草一份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言。要求:全面准确,格式规范,逻辑清晰,无字数限制。

【参考作答】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言

XXX

(XXXX年X月X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系统总结过去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回顾近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全面分析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我们高质量推进2023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作为县委书记,有如下几点感悟和体会。

一、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夯根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是关键、是基础,作为县委书记,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信心带队伍,真抓实干促发展,带领县委一班人强信心、增动力、铆干劲。要组织班子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面临困难、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交流讨论、进行专题研讨,从会议精神中读懂关键、找准支点、吸取力量,不断增强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动力。要带领班子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定信念,树牢思想根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努力营造全县领导干部忠诚干净、务实担当、奋力拼搏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找准方向明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等五个方面,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方向明才能思路清。发展好2023年县域经济工作,重点在围绕产业、企业、项目等抓好谋划、找准方向。做好找准弱项短板,作为县委书记,要紧紧围绕县域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工作,组织开展系统、深入、全面调研,摸清辖区内优势资源,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债务情况,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要全力扩大招商引资,紧紧围绕资源禀赋切实引进一批符合县域实际的项目和企业,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引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不断拓宽财税来源渠道。要紧紧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特点,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形成更加科学、高效、持久的产业链条,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全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鼓励辖区内企业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全力服务重点企业做好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工作,让保运转、保工资、保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三、全力统筹,凝聚力量抓落实

行动出成果,实践知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过去近三年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回来,在高质量填平补齐的基础上迈步新台阶。于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凝聚力量是前提。县域各部门要始终秉承为民初心,紧紧围绕本职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谋、保障,更好为产业、企业、项目等提供优质服务,开展更多的“一条龙”服务、上门服务,让产业发展始终“风生水起”、企业壮大始终“勃勃生机”、项目建设始终“如火如荼”,用担当情怀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镇乡(街道)要始终担当属地责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布局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辖区内产业、企业、项目等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到既满足群众合理诉求,有服务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企业运转钟摆不停、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开局良好,全局主动。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目标任务的重要之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拼搏进取的求新求进精神,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推动好、落实好、实现好,积极贡献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力量。


四、高分框架

★讲话稿框架

在全市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

(X年X月X日)

一、着眼于形势怎么看,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要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抢占制高点。二要在国内发展阶段演化中抢占制高点。三要在省会城市新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二、着眼于重点怎么抓,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是要提速增效。二是要招大引强。三是要攻坚克难。四是要齐抓共推。

三、着眼于保障怎么强,科学驾驭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是观念理念要转变。二是体制机制要创新。三是方式方法要改进。四是能力水平要提升。


在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一、要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第一,深刻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第二,要全面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坚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增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新发展

第一,要打造龙头,支持领军型企业的稳健扩张发展。第二,要培育排头兵,支持优势成长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第三,要构建保姆式的服务体系,支持小微初创民企扩量提质发展。

三、要加强引导,优化服务,着力营造亲密有间、清廉有温的营商环境

一要坚持一线问需,抓好要素保障。

二要强化重信守诺,落实政策到位。

三要深化银企合作,实现降本增效。

四要真情抓好服务,优化市场环境。

四、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要压实责任链条。

二要强化政治引领。

三要提升党建质效。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


★通知框架

关于举办2023年第一期“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政策

宣贯大会的通知

一、会议时间

二、会议形式

三、会议内容

四、参会人员

五、工作要求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汇报框架

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汇报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全力招工稳工,强化用工保障。

二是提供创业扶持,优化服务效能。

三是强化技能提升,增强培训效能。

四是助企纾困解难,降本减负稳岗。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就业力量薄弱。

二是就业结构矛盾凸显。

三是企业稳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招工促就业,稳住基本大盘。

二是完善技能培训,破解结构矛盾。

三是鼓励创新创业,拓展就业空间。

四是继续落实政策,着力纾困解难。


★简报框架

市工信局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

一是深入一线摸清实情,切实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二是精准施策破解难题,切实增强服务的实效度。

三是“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切实增强服务的公信力。


★经验材料框架

聚力打好三张牌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项目带动,打好“动态管理”牌。

强化企业培育,打好“引领示范”牌。

强化对接交流,打好“协同融通”牌。


★意见框架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二、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

(四)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

(五)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六)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三、提升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供给能力

(七)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

(八)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

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

(九)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

(十)支持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十一)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

五、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创新应用

(十二)发展面向新能源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

(十三)促进能源电子产业智能制造和运维管理

六、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

(十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十五)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十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十七)做好安全风险防范

七、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十八)加快国际合作步伐

(十九)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

八、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二十)加强产业统筹协调

(二十一)积极加大政策扶持

(二十二)优化完善市场环境

(二十三)全面加强人才培养


★致辞框架

在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年会上的致辞

上联:厚酿实体经济之美味。

味道之一:产业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无穷的味道,主要体现在雄厚产业基础上。

味道之二:科创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强力科创赋能上。

味道之三:开放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广阔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全面开放格局上。

味道之四:品牌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闪亮的味道,主要是体现在众多特色品牌上。

味道之五:平安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舒服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平安法治环境上。

下联:深耕民营企业之沃基。

机会之一:可以“铝”创佳绩。

机会之二:可以“化”茧成蝶。

机会之三:可以“织”造未来。

机会之四:可以“食”安天下。

机会之五:可以“牛”气冲天。

机会之六:可以“风光”无限。

横批:共铸富强。

祝愿之一:做大。

祝愿之二:做强。

祝愿之三:做久。

承诺之一:做好服务。

承诺之二:做活要素。

承诺之三:做优环境。


五、必背金句

1.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2.稳中求进,稳是前提,进是目的,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

3.稳中求进;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强调一个方向:提振信心;守好一条红线:安全底线。

4.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5.消费复苏势头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

6. 推动经济稳步回升,需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


六、范文赏析

★讲话稿

在全市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

(X年X月X日)

同志们:

时间过得很快,2022年已经画上句号。今天,我们用半天时间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也是经济工作的务虚会,主要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2023经济工作的调子怎么定、盘子怎么拿、路子怎么定,进行分析、商量、研究。这是统一思想的会议,也是启发思维、开拓思路的会议。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各位市领导就如何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谈了看法、提了建议,特别是***市长的讲话很全面、很透彻、很到位。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之中,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科学铺排。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媒体作了报道、解读、阐释,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主要体现在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李**总理全面客观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科学部署安排了明年经济工作。总体感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意义非同一般,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经济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充分彰显了中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着重从五个方面来领会: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这是中央首次系统论述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特点、内涵和要求讲透了。主要体现在“九个新的阶段性特征”,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的变化;“四大趋势性变化”,即经济发展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八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即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二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变两不变”: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三是要深刻领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一个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四个重点”,即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四是要深刻领会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从五个方面着力,即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五是要深刻领会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部署要求。中央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这些部署要求,至关重要。

对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深入贯彻。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上,立足新常态研究和谋划**的发展,捕捉新机遇,增添新动力,开创新局面;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上,认真研判**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转型创新发展,在“稳”和“进”上同时着力,在改革、创新、开放上重点发力,确保**经济发展得更好更快。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着眼于形势怎么看,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总书记讲,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怎么去主动适应、主动发力、主动作为,要主动地引,不能被动地跟;要走在前列,不能掉在后面。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抢占制高点。中央判断,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有复苏迹象,但无大的改观。据联合国《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2.1%,高出今年0.5个百分点。放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全球视野下,**的机遇是什么、挑战是什么?机遇就是为转型创新发展赢得倒逼的时间和空间,挑战就是“走出去”、“引进来”仍然面临制约和困难。为此,我们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气魄,以转型创新发展增强实力、提升能力、凸显核心竞争力,加快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赢得一席之地。如果等到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完成后再出击、再动手,**就会丧失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主动权。

要在国内发展阶段演化中抢占制高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演化的结果就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其鲜明特点在于增长速度变化、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其核心在于转型创新。在空间布局上,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在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上,一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这两个方面,对中西部地区是有利的,对**发展是有利的。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向粗放型发展方式告别,坚定地向转型创新方向挺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抢占战略布局的先机、宏观政策的先机和改革创新的先机。

要在省会城市新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第一位的仍然是发展,只是发展的取向、导向和主攻点、着力点不同而已。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可以预见,省会城市新一轮的竞争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准上呈现出更加激烈的特点。**能不能走在前列,起跑决定后程,过程决定结果。我们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得怎么样、把握得怎么样、驾驭得怎么样、引领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到五年、十年以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要懂得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优势用足,把短板补齐,加快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高铁枢纽城市、全国创新创意城市和“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实现目标,动力在哪?靠转型发展,靠创新驱动。在这方面,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长远眼光和责任担当,打破惯性思维,摆脱“速度情结”,走出“换挡焦虑”,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

二、着眼于重点怎么抓,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项目建设仍然是“牛鼻子”。要坚持以项目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的导向不变,善于用转型创新发展的理念、方式、手段抓项目,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更高水准。这里讲的更高水准有两层含义,规模、体量和带动力要大,项目质量、技术含量要高。具体来讲:一是要提速增效。项目建设,“功夫在诗外”,在基础性工作上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做在前面,抓到实处。从提速来讲,项目储备要提速,项目前期要提速,项目推进要提速,做到向上对接快、手续办理快、开工建设快,构建项目建设的“高速公路网”。从增效来看,投资效益、财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要综合评估,确保项目建设没有后遗症、个个高质量。二是要招大引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大张旗鼓地招商引资,形成部门招商、区县(市)招商、园区招商、企业招商的大合唱。在广度力度上要加大,在方式方法上要创新,以招大引强带动产业链招商。国家级园区每年必须有一个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省级园区每年必须有一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这个目标要坚定不移。三是要攻坚克难。项目建设推不快、推不动,往往卡在两个环节,一个是征地拆迁,一个是手续办理。攻坚克难,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下真功夫去盯、去跟、去抓,推动项目建设由图纸变为工地,由工地变为厂房、变为楼宇。攻坚克难,要用法治化的手段,疏通各种“肠梗阻”,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解决好个别“钉子户”的问题。四是要齐抓共推。严格落实抓项目的责任制,各级一把手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项目策划、项目争取、项目拆迁、项目建设全过程参与,靠前指挥,一线推动。切实用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对项目建设既考总量,又考质量;既靠开工率,又考达产率。充分激活项目的大竞赛,现场观摩还要实行现场打分,比出优劣,分出高低。

三、着眼于保障怎么强,科学驾驭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要围绕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实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驾驭。

一是观念理念要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方式、结构、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用过去的经验主义、传统方式、惯性思维来领导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管理市场经济的观念理念必须与时代合拍,与国际接轨,与实际相符。我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上强调要强化法治化理念、现代化理念、国际化理念,这里还要加上两条,要强化市场化理念和开放型理念。缺乏这五种理念,就适应不了、驾驭不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引领不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增强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规律性认识,对项目怎么引进、园区怎么管理、产业怎么升级、城市怎么治理,有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如果还停留在粗放型增长、封闭式管理、低水平重复、小范围循环的老一套上,是要吃亏的、碰壁的、付出代价的。法治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开放型理念,要在头脑中扎下根来,善用法治手段、现代方式、国际规则、市场规律和开放体系来领导经济工作。

二是体制机制要创新。新常态有新特征,在体制机制上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装旧酒”。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中央对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看得很重,提出了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三条非常明确的要求。要做到这三条,必须拿不符合、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开刀”,在市场化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突破。实施新的发展空间布局战略,也必须用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这实际上是体制机制的调整和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同样要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制约,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体制机制创新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决心、勇气、智慧缺一不可。**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改革开路,创新着力,在构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更大突破。

三是方式方法要改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事方式、领导方式必须改进。在思维方式上,习**总书记强调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我们驾驭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尚方宝剑”,要立起来、用到位。在行事方式上,要克服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的做法,把法治手段、市场手段、经济手段统筹起来,打好“组合拳”。在领导方式上,地方党委管经济,主要从思路上、宏观上、政策导向上、考核体系上管,不过多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企业自主行为。

四是能力水平要提升。抓经济必须懂经济,具备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不少同志在这方面还“缺课”不少、“欠账”不少。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面对、处理、驾驭,必须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万金油”角色不能太多。比如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移动互联网等领域,专业型领导干部是稀缺资源。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培训。还比如中央强调要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互联网时代懂网、用网,掌握基本常识和一般规律,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引导得当。


在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XX

(X年X月X日)

同志们:

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之后,我们就紧锣密鼓地召开,组织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安排,激励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迅速掀起新一轮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健康发展的热潮,奋力开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新局面。

刚才,**同志宣读了表彰通报,为受表扬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颁了奖,在此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扬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祝贺,向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广大企业家创业者、从业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市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要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长期政策。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实了“三个没有变”的一贯立场,明确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向全社会发出了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号召。省、市两级学习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正在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持续推持续突破。

第一,深刻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国经济能够创造经济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明确,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星火燎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截至2022年底,民营经济为全市创造了*%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以上的财政收入,提供了近*%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创业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指示要求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民营经济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切实增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要全面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坚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三年疫情暴露出的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高端创新资源匮乏,营商环境亟待优化,龙头企业不大不强等重要方面。面对时代的大变局,国际的大博弈,市场的大波动,经济的大调整,结构大转型这样一个复杂局面,我们必须坚持以辩证思维、比较意识、全局视野来审视发展理念,找准突破路径,确立主攻方向,借鉴全国先进城市的经验。我们坚信发展民营经济是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首选项和最优解,**、**、**等发达的省市,之所以经济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强大的重要原因,**500强企业中,民企占比就超过了80%。**、**、***等一大批民企富含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行业的翘楚。再看**,千万*商敢为人先,**数字经济一马当先,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比比皆是。再看我们*部同类的城市**,去年**集团年营收超过1,500亿元,更让我们关注的是龙头优势不断拓展,通过数字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标准化提升,正在形成更大的产业链成本优势和迭代性技术优势,加快抢占全球工程装备业战略制高点。再看我们**本身,民营经济无论从体量、比重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们**的仅有****是第*名,****是*名,****是*名,****是*名,有*家企业,500家我们有*家,我们整个经济总量在全国占第*。我们在9个中心城市中,我们体量都是不相称的,产业结构里也亟待优化,大都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商务,踏入先进制造门槛的凤毛麟角。产品也是处处在中低端,主要是资源性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的初加工,像****这样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产品、民营企业太少了,有差距部分关键是要有赶超的意识和奋斗的动力。时间已经充分证明,民营经济兴则产业兴,哪个城市民营经济强,哪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就强。只要我们**坚定扛稳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大旗,提振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提升民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属于**的民企航母、民企生态,就一定能够开拓出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在逆势中争取主动,在实干中争取赶超。

第三,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增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新时代新格局新机遇,从长远发展看,我们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历史窗口期,当今时代,科技动力在更新,商业模式在变革,发展赛道的转化,产业链条的重构,市场需求的变化,民营经济只要发挥出创新动力足,突出市场能力强,体制机制灵活等突出优势和特点,在主体创新、产业升级、业态竞争、管理提升,融资冶炼等方面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就一定能够大有可为必有所为,闯出新的天地。从政策支持看,**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党中央寄予了厚望,*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为**夯基垒台,同时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支撑和政策保障。在全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我说发展要上去、质量要提升两大任务,广阔的舞台就摆在民营企业家里面前。从基础条件看,构建双循环性发展格局,**区位枢纽优势,开放门户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文化积淀优势,市场福地优势依然突出,只要大家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实现量增质升,就一定能够推动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就一定能为国家高新城市现代化建设起高峰,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二、要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新发展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工作重心调整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更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提速突破之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围绕“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聚焦龙头领军企业,优势成长企业,小微初创企业的发展需求,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要有较大的突破,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亿元,全市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培育的突破*万家,全国的民营企业500强能够新增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家,到十四五末全市民营经济规模要实现在国家中心城市排序中位次前移,增加值总量的要超过*万亿,增速率要高出全市平均*个百分点,力争培育1-2家产值超千亿的民营龙头企业,形成1-2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推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民企国家队。

第一,要打造龙头,支持领军型企业的稳健扩张发展。*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只有昂起龙头才能带动龙身,摇动龙尾,整条龙才能够活起来。龙头企业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国内国际行业竞争中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就是要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民营企业龙头,也要制定实施民营企业龙头培育计划。这项工作政企要通力合作,要研究企业创新力、产业更新期、市场总容量、行业天花板,明确**的种子企业清单。就企业而言,要强化战略规划能力,海尔、TCL这样的企业,每年在战略咨询上都是有大手笔投入的,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协助引导领军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一要实施金融专项支持保障方案。大企业大动作需要大金融支持,要动态跟踪龙头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龙头民企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增加资金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运用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债券融资工具。市里的各类基金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帮助龙头企业以资本运作等方式,推动扩张重组,更好地实现产业链条稳固、资金成本下降、管理能力提升。二要实施民营总部引入高投资计划。商务部门要探索招商的新思路,制定新办法,鼓励知名企业将功能型总部设在**,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等错位发展模式,对引进总部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按企业首个纳税年度的地方财力贡献予以一次性奖励。全省就是不管是行业内区域性的,全国性的更好了,大的民营企业总部落户**的,咱们要制定一个能把总部引过来的专门的奖励计划,这个奖励依据就是按照企业首个纳税年度地方财力的贡献依次奖励,具体奖多少咱再说。三要探索国企民资跨所有制合作的发展计划。**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收购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参与,重点可以把优先放在非民生领域的混改上面。国资部门要综合把握品牌管理、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关键环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选择有优势的民企探索合作,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发展共赢。我们省国企改革发展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原来是三级公司搞混合所有制,现在就鼓励二级公司要搞混合所有制,都是与一些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二,要培育排头兵,支持优势成长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龙头企业是参天大树,优势成长企业是灌木,经济领域中不但需要大树顶天立地,同时也需要灌木丛生。这方面我们要关注,重点是要放在先进制造业上,有些企业虽然小,但是含金量高成长特色好,发展潜力大,这类企业我们强调要聚焦主业,专精特新,敢于在技术的空白区独闯,敢于在市场占有率上超大,敢于在同业竞争中领先,切实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把自身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高成长的单打冠军或者是配套专家。一是建立成长型企业隐形冠军的培育库。工信部门要持续更新,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后备库,发现和挖掘更多的优秀企业,从企业早期开始培育扶持,指导后备企业的快速增长。二是支持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要充分发挥**的开放门户优势,鼓励我市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国际更广阔的市场中发展壮大。商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出口分析和优势产品的跟踪机制,密切关注有海外开拓能力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做大总量、提升存量、拓展增量。要定期组织企业海外行,完善海外贸易信息对接平台和双向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国际企业配套合作项目里的洽谈活动,帮扶企业建立专业化协作配套的关系。三是实施创新专项扶持计划。要把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我市民企上层次换赛道的关键支撑,鼓励广大民企开展重大的科研攻关,积极寻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配套能力突破,在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上找机会。科技部门要注重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民营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新型联合机构,支持同产业链企业筹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协同创新。四是要积极推动企业塑造品牌。鼓励各区县市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的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商标品牌、质量品牌、专利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引导民营企业争创商标奖、质量奖和专利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品牌集群建设,培育一批商标战略示范企业,抓好质量监管能力向基层的延伸。五是要着眼全球推动人才招商活动。加强顶尖人才引进,优化创新创业团队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给予股权期权等方面的激励,这是拴心留人最根本的措施。同时要加快推进技能河南建设,打造符合民营经济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是针对专精特新企业。

第三,要构建保姆式的服务体系,支持小微初创民企扩量提质发展。全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反复讲要厚植经济植被,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民营企业是经济生态的基础、科技创新的来源,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小微企业牵扯千家万户,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当前是最困难的一类群体,要想办法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怀和社会帮扶,关键是要用真心真情,用保姆式的服务为这些民营企业赢得发展空间。疫情结束以后,我们及时推出*平台,就是针对小微企业来做的,刚开始的时候才几万家,前天说上平台的企业已经到30万家了,我们所有的政策资金都要向这个平台集合,让政策来找企业,不要让企业去找部门。下来以后要进一步梳理归类归集完善,做大做强。国内关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宁波、温州做的是比较好的,大的概念都做到了让政策找企业,一旦企业找部门,就会成为少数企业受益,多数企业挨饿。所以要支持初创型民营企业的扩量提质,要以**区、**区为先导,重点依托大学生实习基地、创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高校创业学院等孵化载体,各区县都要谋划新建改造提升一批小微企业园并投入运营,培育吸引一大批创业者和个体工商户入驻,特别是在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设备共享等方面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服务。2022年我们专门开展了小微企业园建设活动,成效非常明显,企业反应非常强烈,就是要为这些初创的、还没成气候的企业提供专门的、营造特殊的环境来进行服务,这些企业经过一段的支持服务之后,很快就会成为一大批有生命力的新的市场主体。二要支持传统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我市在铝加工、建材耐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上有丰富的资源积累。要鼓励小微制造业企业加快开展技术升级、智能改造、绿色转型、产品更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推动这些企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三要着力激发创业主体的活力。重点抓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建立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将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发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资金贷款,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业,对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领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四要全力推动新经济领域创业,围绕元宇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电商、物流、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重点领域,制定**新兴产业创新的场景建设方案,为广大民营初创企业提供空间和接口,力争打造一批爆发式增长的新经济企业。五要围绕老龄化需求发展大健康服务业。要围绕医疗康复、养老养生、旅游休闲、绿色农业深度融合,鼓励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培育老年健康服务的新业态,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康养服务需求。

三、要加强引导,优化服务,着力营造亲密有间、清廉有温的营商环境

习**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决更多的困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营造更舒心的发展环境,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一要坚持一线问需,抓好要素保障。一是完善领导分包服务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万人助万企活动的质效,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摸实情、搞服务、解难题、办实事。各区县市领导要做到面对面联系服务,常态化一线调研企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能走过场。市直部门要完善网上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等各类平台,宣传帮服务企业的政策,充分收集企业的建议,及时回应企业的需求。二是打通服务企业的全周期链条。要始终把服务作为我们抓经济的首要理念,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优化办事程序,全过程提高审批效率。在执行政策上要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及时性,坚持管理向服务转变,特别是要避免安检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的简单化,不能不顾企业运行搞一些一刀切。要强化企业发展要素的保障,当前要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影响一线生产的各种困难,特别是电力、天然气、成品油、运输等要素的综合协调保障。要坚持以产出为导向,抓好新型工业用地弹性供应,保障民营企业项目用地。要多举措保障企业的稳定用工,精准对接促匹配,强化培训稳就业,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

二要强化重信守诺,落实政策到位。要强化政府诚信履约意识。招商引资,企业是用脚投票的,首先考虑的是地方的政务诚信,我们要做到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行政高效,更要注重守信践诺,招商时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承诺,招商后答应的事一定要兑现,说到做到。安商稳商兴商,要让诚信成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坚决杜绝开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要注重政策落地协调有效,今年我市出台了**市万人助万企的实施方案,近期要组织一次回头看行动,重点检查各类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惠企资金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及时给付到位,切实提高民企对我们出台各类政策的信任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要通过回头看,分析评估检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经济形势相结合,进一步细化量化优化,强化统筹协调和支撑配合,及时完善,形成更加有效的新政策体系,确保实施后能够落地落实和落细。要抓住机遇,争取国家和省级的政策支持。当前全国转入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今年的经济工作,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民企要抓住时机,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对上衔接,摸清政策,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谋划包装申报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

三要深化银企合作,实现降本增效。要继续拓展银企对接的渠道,金融主管部门要站到前台,各级工商联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搭建完善企业常态化金融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不同形式的银政企对接会议,帮助他们匹配好供给与需求,有效提高双方对接效率,精准化解经营中的风险。要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提高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考核权重,落实好民企和国企在贷款周期、贷款额度、贷款费用等方面的公平政策,又要进一步引导民企吃透政策,诚信报批,合规经营。双方要真正明白银企是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民企的敢贷能贷会贷,同时金融机构也愿贷敢贷,也会做民营企业的业务。尤其是要把*平台不断地完善健全提升,现在30万家,将来我们得超过100万家,让多数有资金需求的企业都能够上这个平台。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有序落实各转小、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的行动计划,重点明确我市民营企业上市的种子队、时间表、路线图,一企一策,定向辅导,专项奖励,帮助他们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妥善处理政策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使其上市后能够迅速地成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主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

四要真情抓好服务,优化市场环境。要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习**总书记以亲清二字精辟定位新型政商关系,为正确处理政企政商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在交往中,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怕,要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地服务企业。要把握好分寸,守住底线,与民营企业家保持清清爽爽的关系。一方面要有温度,一定要对民营企业家的诉求困难,热情积极的去帮助,这没问题。同时要把握好分寸,一定要是清清白白的,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就是服务大局。要破除支援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关键要在于深化防管服效的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隔离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民营企业要能公平地参与竞争,严禁随意地提高准入门槛,严禁厚此薄彼,差异对待。要打造更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严格规范执法,防止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更要健全司法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机制,慎用强制措施,有效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纠纷和刑事犯罪对产权主体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要全力营造尊商重企的良好社会氛围。企业家队伍是我们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市广大的民营企业家要放眼世界,创新创造、扎根**、奋发有为、情系社会,造福一方,真正成为**发展的先锋模范。同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宣传报道,引导社会认知,真正让优秀企业家在事业上有成就,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四、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要压实责任链条。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支援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市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好统筹协调、制度创新、督促落实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主动作为,各尽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形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要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分兵推进,协同作战,把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融入日常工作,持久发力。

二要强化政治引领。要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全面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各级工商力量要强化服务,把民营经济企业家组织发动起来,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性。要加强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训,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持续提高社会的责任感。

三要提升党建质效。要找准民营经济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点,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更好地履行非公党建工作责任,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机制,持续探索行业统建、区域联建、产业共建等模式,不断健全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要紧盯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变化中呈现的新形态,涌现的新就业群体,着力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要引导民营企业在现代化治理、规范性生产、市场化经营中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增强企业的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要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全市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严格指导督导、调度协调、跟踪问效果。要健全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真实全面地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充分依据。要加强对于涉及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日常监督,严肃查处妨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相信众多的民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大地回春的暖意,已经在摩拳擦掌中准备一显身手。会后政府各部门要逐行业逐领域分析研究,抓紧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我们要政企携手一心,奋发勇毅先行,共同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通知

关于举办2023年第一期“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政策

宣贯大会的通知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打造“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品牌,助力企业“知、懂、用、享”惠企政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定于1月17日举办2023年第一期“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政策宣贯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23年1月17日14:30-16:30

二、会议形式

会议采用线上视频直播形式,在“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中小企业公众号”多端同步直播。在济南设置视频直播主会场,市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设置直播分会场,有关协会、服务机构、企业可通过“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或“山东省中小企业公众号”自行进入直播间连线参加。

三、会议内容

1.省工信厅解读我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有关政策措施。

2.服务机构讲解数字化助力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案例。

会议详细方案见附件1。

四、参会人员

1.市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

2.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负责人。

3.有关协会、服务机构负责人。

4.中小企业负责人。

五、工作要求

1.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要设置分会场,积极宣传发动有关协会、服务机构和企业在线参会。

2.为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深化提升政策服务效果,各市要围绕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和产业特色,认真谋划开展市级中小企业政策解读系列活动,请于1月17日前将活动计划表(附件2)发送至邮箱。各市如有需求,省工信厅可统筹安排专家线上线下授课。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XXX  0531-8********

邮  箱:mist@shandong.cn

附件: 1.2023年第一期“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政策宣贯大会方案

2.市级中小企业政策解读活动计划表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1月13日


★汇报

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汇报

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坚决兑现应对疫情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2年,我县城镇新增就业4048人,完成全年任务10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74人,完成全年任务112.0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6.33%;零就业家庭安置率为100%;登记失业1638人,登记失业率2.49%。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全力招工稳工,强化用工保障。持续盯紧企业用工需求、用工导向,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的就业帮扶措施,大力推广“*即聘”,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将人力资源市场和“*即聘”网络招聘平台打造成招工求职的主战场。2022年,我县通过“线上 线下”的招聘形式组织招聘会48场,汇集就业岗位5738个,达成就业意向3836人,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主动摸清重点群体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开发公益性岗位1574个,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农村脱贫劳动力和监测人员就近就业;其中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520个,安置1493脱贫人员,27名未消除风险二类人员,发放岗位补贴406.89万元。提供147个见习(基层服务)岗位用于吸纳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见习,为4184名外出务工脱贫人员发放交通补贴183.98万元。

二是提供创业扶持,优化服务效能。积极扩大扶持创业群体覆盖面,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加大扶持力度。根据政策要求,将银行信用推荐的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高校毕业生贷款额度提高至30万元,为六类人员群体落实了免息政策,为9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5万元。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07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3.16%,还款率达99.98%。我局曾九苟同志被评为“江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突出个人”。

三是强化技能提升,增强培训效能。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互联网 ”等先进培训方式,鼓励企业广泛组织岗前、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以及新型学徒制等培训,我县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52期,培训5596人,发放培训补贴452.16万元。开展了吉水县首次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旭昇电子有限公司286人通过了认定考核。积极组织本地竞赛,11月底,百威雪津(吉水)有限公司举行了2022年淡季技能比武活动,116人参与竞赛,涉及6大类(18个小类)竞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选拔优秀企业或个人外出参赛,今年获得市级技能大赛奖项11个,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个。

四是助企纾困解难,降本减负稳岗。为助力企业尽快恢复发展,人社部门及时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困难。提前开展大数据比对,精准筛查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摸清底数,有序推进就业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失业保险参保1.7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累计阶段性降费率减费额791.63万元;持续实施失业保险一般企业稳岗返还政策,通过“免申即享”,为9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2.62万元,惠及企业职工6950人;发放失业金190人次共27.53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1117人次共111.7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175家企业共420余万元,惠及企业职工8422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就业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原人社所干部基本参加乡镇中心工作,大量基础性工作由1个窗口工作人员负责,有的工作人员还是临聘人员,政策不熟悉,缺乏贯彻落实能力,影响工作效果。二是就业结构矛盾凸显。我县园区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年轻劳动者需求较大,对务工人员年龄、学历均有要求。我县又为劳务输出大县,很多高校毕业生和优质劳动力因为工资低等原因都希望在外面闯而不愿留在县城务工,留在家里务工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我县部分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三是企业稳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企业在稳工方面过度依赖政府,缺乏稳工统筹安排。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3年县人社局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推动全县就业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抓招工促就业,稳住基本大盘。加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时跟进企业需求,做好求职者与企业需求对接服务,积极推广“*即聘”、“吉水微就业”,做好常态化服务招工及适时开展季节性、专业性现场招聘,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打造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规范统一乡镇街道就业窗口,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二是完善技能培训,破解结构矛盾。针对企业需求及劳动力就业意愿,积极开展“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更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强化家政培训进社区等就业技能培训。组织本地竞赛和选拔优秀企业或个人外出参赛,通过以赛代培、以赛促训的方式,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三是鼓励创新创业,拓展就业空间。进一步强化与银行的业务衔接,加大“免担保”绿色通道推广力度,优化贷款申请流程,确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到位,力争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给创业者提供资金保障;与商务、园区等部门共同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和返乡创业园,给创业者提供平台支持。

四是继续落实政策,着力纾困解难。做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宣传及稳岗补贴返还等工作,做到应享尽享,免申即享;为参保单位减免工伤保险费,做好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宣传及稳岗补贴返还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或失业保险金,做到应发尽发。加强就业援助,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重点监测户、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政府购岗及青年见习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技术型人才培育。加强与*市职业技术学院、井冈山经贸学校、*交通技工学校等院校合作,培养企业实用技能型人才,鼓励毕业生进园区企业务工。


★简报

淄博市工信局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

淄博市工信局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打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堵点,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以服务专员身份走进企业,宣讲政策、倾听意见、协调联系、解决问题。2022年,全市6500余名服务企业专员实地挂包联系1.2万家企业,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一是深入一线摸清实情,切实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服务企业专员勤于“用脚”,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去、沉下来、到一线,脚踏实地“丈量”企业。善于“用眼”,主动走进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资金账款、发展前景、自主创新能力等情况,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特殊时期,有“看高一眼”的判断力、“看深一层”的领悟力、“看远一步”的执行力,帮助企业在长远发展趋势中谋划当前工作。乐于“用情”,带着真情、带着真心,发自内心关心支持企业发展,与企业风雨同行,苦在一起、乐在一起、站在一起,与企业家真情实意、推心置腹交流交心,真正把企业当前最盼望、最急于解决的现实问题“兜”上来,做到情况了然于胸、决策有的放矢。

二是精准施策破解难题,切实增强服务的实效度。博市工信局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将精力放在“实功”上,不打折扣地落实好惠企政策。坚持把问题解决到位,围绕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潜力企业,逐企分析研判,引导企业借力起跳、借势跨越,对企业反映的生产订单、资金账款等个性问题,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采取务实举措,逐项解码破题;对用工、用能等共性问题,采用点办理、批处理方式,做到一个问题解决,带动一批问题解决。坚持把政策宣传到位,主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全面宣传、精准解读、靶向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坚持把底线坚守到位,引导企业树牢底线意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金融等一排底线,实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切实增强服务的公信力。服务企业专员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浓厚氛围。突出行之有为,自觉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企业事当做自己事,在服务过程中做到眼睛亮、反应快、手脚勤,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决不放,让企业的“急难愁盼”有回音、有措施、有落实。突出行之有度,守本分、不越位,不干涉企业经营,不增加企业负担,让广大企业家心无旁骛抓主业、谋发展。


★经验材料

滨州市聚力打好三张牌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度,滨州市强化项目带动、企业培育和对接交流,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壮大发展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强化项目带动,打好“动态管理”牌。建立新材料产业动态项目库,对入库的40个项目进行重点跟踪、重点调度、重点推进。3家企业入选省新材料创新应用示范项目;3家企业获国家级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政策支持;2家企业荣获首届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三等奖。

强化企业培育,打好“引领示范”牌。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新材料骨干企业。19家企业入选省级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3家企业入选领军企业50强;4家新材料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企业入围“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

强化对接交流,打好“协同融通”牌。依托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举办产学研对接会暨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会,邀请高校、金融、保险等机构的专家,对全市50余家新材料重点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和案例分享。组织魏桥创业参加省先进材料产业链“链长”专题会议;4家企业参加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成果展,魏桥纺织与东华大学、魏桥国科院共同签约“纺织新材料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


★意见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生产能源、服务能源、应用能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以下统称光储端信)等领域。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低碳化、生产消费信息化”正加速演进。能源电子既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能源生产、存储和利用的物质基础,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为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以硬科技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为目标,以做优做强产业基础和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为根本保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策支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策机制,加强政策引领。

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优化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观念,协调供需关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光储端信”全链条融合创新,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技术、机制及模式创新。建立国际开放合作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能源电子产业链。

安全高效、持续发展。加强安全技术攻关和产品提质增效,健全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促进能源电子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电子企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二、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

(四)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系统谋划能源电子全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需求的适配性。鼓励以企业为主导,开展面向市场和产业化应用的研发活动,扩大光伏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能源电子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提升新能源生产、存储、输配和终端应用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清洁能源与节能降碳增效、绿色能源消费等高效协同。

(五)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促进“光储端信”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锻造产业长板,补齐基础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六)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在能源电子领域支持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等研发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基础研究,加大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力度。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构建多层次联合创新体系,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形成技术创新攻坚合力。鼓励地方围绕特色或细分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形成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强能源电子创新人才体系建设。

三、提升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供给能力

(七)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

加快智能光伏创新突破,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生产,推动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鼓励开发先进适用的智能光伏组件,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汇流箱、跟踪系统等关键部件。加大对关键技术装备、原辅料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发安全便捷的户用智能光伏系统,鼓励发展光伏充电宝、穿戴装备、交通工具等移动能源产品。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加快构建光伏供应链溯源体系,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八)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

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广基于优势互补功率型和能量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混合储能系统。支持建立锂电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开展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

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

(九)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电动机械工具、电动交通工具及充换电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终端应用,开展能源电子多元化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提供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培育形成一批能源电子产业集群,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特色光储融合项目和平台建设,推进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模式先行先试,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和消纳利用水平。加快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面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力传输、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推广。提高长寿命、高效率的LED技术水平,推动新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发展绿色照明、健康照明。

(十)支持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加快能源电子技术及产品在工业、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应用。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支撑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强化能源电子技术在常规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交通、机械工具电动化,加快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研发推广。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融合应用路径。推进屋顶、墙面光伏系统研发应用,发展户用光储超微电站,推动光伏、储能电池与建筑建材融合应用。推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发电复合开发,鼓励光伏农业新兴商业模式探索,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

(十一)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

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面向“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提升能源保障供给能力,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促进数据中心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开发快速实时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和多元用户友好智能供需互动技术,加快适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光伏产品和储能系统等研发,满足用户个性化用电需求。

五、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创新应用

(十二)发展面向新能源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

加强面向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主要包括适应新能源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及有关的先进计算、工业软件、传输通信、工业机器人等适配性技术及产品。研究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基础电子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先进工艺,支持特高压等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电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突破全环境仿真平台、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信息技术相关装备及仪器创新发展。

(十三)促进能源电子产业智能制造和运维管理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系统。推动基础材料生产智能升级,提升硅料硅片、储能电池材料和高性能电池等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提升智能设计、智能集成、智能运维水平。发展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和电网智能调度运行控制与维护技术。

六、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

(十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能源电子领域建立多类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监测分析数据平台,推动能源电子产业云建设,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探索建立分析评价专业平台,开展产品分析、评价、应用验证等服务。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推动建立一批能源电子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支持建立能源电子领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太阳能光伏、储能电池、终端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交易与培训、科技成果评价等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布局,加强专利分析预警。搭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创新成果转化与新能源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十五)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持续开展光伏、锂电等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协同推进智能光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及安全标准,加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标准体系研究。开展能源电子智能制造与运维、管理控制系统等相关标准研制,加强与现行能源电力系统标准衔接,推动建立产品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监测等环节的安全标准及管理体系。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十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加强与有关政策、规划衔接,引导能源电子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支持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应用示范,实施光伏、锂电等规范条件。加强行业统筹管理,提升项目建设和运营水平。完善检测认证服务,建立与国际接轨互认的检测平台和认证体系。规范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加强相关产品质量抽检,提高能源电子产品性能及可靠性。

(十七)做好安全风险防范

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能源电子产业本质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光伏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精细化、系统化管理。建设分布式光伏大数据等管理中心,实现组件故障、事故隐患的可视化高效管理。鼓励储能电站定制安全保险,强化安全设施配置,制定完善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提高风险处置能力。

七、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十八)加快国际合作步伐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能源电子各领域的交流对话,促进能源电子领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秩序和能源体系,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革命大局。在相关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等框架下,推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间的交流互动,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提升能源电子产业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十九)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

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机制,加强全球化布局,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国际合作向共同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国际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积极构建全球产业链体系,鼓励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投资、建立研发及产业中心,建设全球营销和服务体系。

八、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二十)加强产业统筹协调

加强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坚持系统思维,建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机制,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和上下联动,共同研究能源电子碳足迹、推进大产业大市场建设等重大问题。深化全局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央地协调工作力度,鼓励地方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开展能源电子领域“揭榜挂帅”和试点示范,支持举办创新比赛和行业大会,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研究机构等加快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公共服务和支撑作用。

(二十一)积极加大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中央及地方相关渠道,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能源电子优质企业。研究建立能源电子产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活动,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匹配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

(二十二)优化完善市场环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基金,为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引导社会资本等设立能源电子领域多元化市场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社会资本投资新模式。建立健全能源电子产业企业信用体系,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推动完善光伏发电等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储能成本补偿机制,提高新能源投资回报率。

(二十三)全面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能源电子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体系。优化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加强能源电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加快能源电子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开展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深化能源电子领域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2023年1月3日


★致辞

在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年会上的致辞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2022中国民营经济年会”隆重举行,可以说,恰逢其势、正当其时。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于**来讲,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紧握担当落实之笔、饱蘸精明增长之墨、刻画品质**之景,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美**篇章。我们认为,其中关键就是持续增创、集聚、塑造、扩大、用好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胜势。从民营经济来讲,**有两大独特优势,一是实体经济家底厚实、蓄势待发的优势;二是民营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的优势,这些优势就是我们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最美**篇章的坚实基础和靓丽底色。

今天是腊月十六,新春佳节将至,围绕实体经济、民营企业这两大独特优势,我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我的感受和体会,上联是“厚酿实体经济之美味”;下联是“深耕民营企业之沃基”;横批是“共铸富强”。

上联:厚酿实体经济之美味。实体经济是**最厚实的家底,也是**最美妙的味道。细细品味**实体经济,就会发现它散发着五种浓郁的味道,这些味道来自于产业、来自于科创、来自于开放、来自于品牌、来自于平安。

味道之一:产业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无穷的味道,主要体现在雄厚产业基础上。近年来,**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重塑,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1年**规上工业营收达到****亿,2022年达到万亿,总量稳居**省第*位。**还获评“中国百强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成为**省唯一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国家首批试点城市。

味道之二:科创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强力科创赋能上。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加速构建,**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7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达到*%,连续两年位列**省第*位。

味道之三:开放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广阔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全面开放格局上。**拥有*个国家级开发区、*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个保税物流中心、*个内陆港、*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获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连续*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特别是,津潍高铁、济滨高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即将形成1小时之内到北京、3小时之内到上海、半小时之内到济南的便利交通圈。

味道之四:品牌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闪亮的味道,主要是体现在众多特色品牌上。从企业品牌来讲,*家企业上榜“好品**”品牌,**家企业荣登“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从产品品牌来讲,有**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或全国排名第一,比如,汽车活塞、风电铸件产能全国第一,果糖、金属板材生产规模全国第一,绳网、厨具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味道之五:平安的味道,这是**实体经济最舒服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平安法治环境上。我们统筹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核位列**省第*位。**还是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做法全国推介,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五味俱全”的**实体经济,令人回味、令人沉醉,我们诚邀广大企业家投资**、兴业**,共同厚酿**实体经济的美妙味道,一起打造投资无忧、前景无限的“创业福地”。

下联:深耕民营企业之沃基。在**,民营企业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铺天盖地,是指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超*成,税收占比超*成,贡献GDP占比超*成,民间投资占比超*成;顶天立地,就是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家、“**民营企业100强”企业*家,魏桥创业集团蝉联**民营企业榜首,位列世界500强第***位。我们认为,**能够培育出这么多优秀民营企业,一大原因就在于**的产业赛道足够宽、产业机会足够多。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下**的六大产业,这些产业蕴含的都是满满的**机会。

机会之一:可以“铝”创佳绩,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高端铝产业,2021年集群营收达到****亿,2022年预计达到****亿。**是**重点布局的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核心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和铝型材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高端铝产能更是全球第一,中高端铝制品占比三年提高**个百分点,达到**%,获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轻量化铝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可以说,“中国铝都”“世界铝谷”的金字招牌炫丽绽放、炫目全球。

机会之二:可以“化”茧成蝶,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精细化工产业,2021年集群营收达到****亿,2022年预计达到****亿。**是国家重要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有*家省级“链主”企业,数量列**省第*位;有*家省级化工园区,数量列**省第*位。目前,渤海湾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项目已全面开工,将提供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机会之三:可以“织”造未来,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智能纺织产业,2021年集群营收达到****亿,2022年预计达到****亿。**是**省唯一超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市,产能全球第一。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家。可以说,科技化、时尚化、绿色化转型的智能纺织产业,正加快成为时尚产业、未来产业。

机会之四:可以“食”安天下,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食品加工产业,2021年集群营收达到****亿,2022年达到****亿。**是全国唯一粮食产业经济超千亿的地级市,诞生了国内第一桶玉米油,全国首创以小麦加工副产物生产赤藓糖醇、蛋白肽,中裕食品品牌价值位居全国食品加工制造业前十强、**省首位。可以说,“粮食产业看**”这张名片正在越擦越亮、越叫越响。

机会之五:可以“牛”气冲天,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畜牧水产产业,2021年集群营收达到****亿,2022年达到****亿。**是全国牛羊优势产业区,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屠宰能力和屠宰量均居**省第*位。“虾贝虫藻鱼”特色优势明显,对虾产量居**省第*位,自主知识产权对虾品种占全国比重达到1/4,是“中国白对虾种都”。可以说,**“牛”气冲天、年年有“渔”的滋味更棒、成色更足。

机会之六:可以“风光”无限,这个机会来自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拥有***万亩未利用地,可开发风电、光伏总装机规模****万千瓦,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均居**省前列。我们已成立了新能源集团,组建了百亿规模投资基金,正在加快建设**省最大的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可以说,**第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呼之欲出。

**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广大民营企业家的艰辛创业和拼搏付出,当前,深耕实业、矢志创新的民营企业家们,正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蝶变”、新兴产业“聚合裂变”。相信**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给各位企业家带来创业创富的满满机会和无限商机,民营企业这方沃土必能开出产业转型之花、结出实业创新硕果。

横批:共铸富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企业要有成、政府要有为,政企携手、奋勇向前,让明天的**更富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企业要有成,就是企业要不断做大、做强、做久,这是我们对广大企业的衷心祝愿。

祝愿之一:做大,做大靠产业,产业靠规模,产业不强,规模不大,企业就经不起风浪。我们将同企业一道,助力企业把主业做大、把市场做大、把资本做大,争做“产业龙头”。

祝愿之二:做强,做强靠科技,科技靠创新,但创新之路走起来非常不容易。我们将同企业一道,做强科创平台、做大研发投入、做优技术改造,把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加快变成现实生产力。

祝愿之三:做久,做久靠文化,文化靠积淀,文化强企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将同企业一道,把企业文化建设到位,创造更多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成果,打造百年企业、筑牢百年基业。

政府要有为,就是政府要做好服务、做活要素、做优环境,这是我们对广大企业的坚定承诺。

承诺之一:做好服务,始终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树牢“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树牢“凡是跟企业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的理念,树牢“不说不行,只说怎么行”的理念,树牢“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的理念,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让大家投资创业无忧、创新创造无虑、发展前景无限。

承诺之二:做活要素,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以要素的“最优配置”创造发展的“最大增值”,真正让好企业有好资源,让好项目有好发展。

承诺之三:做优环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最优政务环境让民营企业“轻装前行”,以最优政策环境让民营企业“信心提振”,让企业家社会上有礼遇、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待遇,在**生活发展如沐春风、如鱼得水。

因疫情原因,原定于在**举办的年会改为线上举办。来过**的人,都会感受到,**是一座有色彩、有味道、有温度的城市,在这里,我也向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表达真诚期待,发出诚挚邀请,做出郑重表态。

——我们真诚期待,各位企业家、朋友们,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发现商机、深化合作、借势发力,成为**的最佳城市合伙人。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有机会到**多走一走、多看一看,静心体验**的色彩,细心品味**的味道,安心感受**的温度。

——我们郑重表态,将以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最优政策,让各位企业家在**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一起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七、机关实务

★如何办好网民留言

(一)政治站位讲高度。要胸怀大局开展工作,将扎实办好网民留言作为检验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的试金石。既关注问题解决,又跳出“事务主义”,透过网民留言关注影响党委形象、社会和谐的隐患苗头,把网民留言办理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考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站稳立场提升质效,办理网民留言,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盯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为民解忧中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办理过程讲速度。等不得,加快接办研判。网民公开反映的问题诉求迫切,有些共性问题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安排专人每日查看留言,对所有留言建档研判分析,确定办理方式,形成科室研判—分管同志审核—主要负责同志把关的“三重关口”。严格落实留言当日入台账、审核完成后当日转办的“两个当日”要求,把时间留给办事环节。慢不得,抓紧办理回复。实事求是,快办实办但不包办,对于网民的合法合规合理诉求,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属地,明确专门负责人限时办理。要求承办单位按时规范报送办理情况,对办理不实、逾期未复的及时督促提醒。对一些难以满足的诉求,坚持法理情相结合,努力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即使办不到也尽量争取理解。把牢公开回复关口,坚持回复内容合理规范有度,避免诱发次生矛盾。

(三)核查回访讲深度。核办总结要深入。坚持深入一线检查留言办理实效,常态化开展实地复核工作。重点关注留言办理方式是否规范、事实是否查清、结论是否准确、处理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同时,总结分析网民反映的共性问题,形成建议材料供市委参考,并提前研判风险,以提醒函的形式引导基层关口前置做好防范化解。群众回访要暖心。坚持深入群众,掌握群众对留言办理流程、办理结果、工作作风的真实评价,及时把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送至求助人心里,让“感谢党委和政府”成为网友评价的高频词。

★如何做好办件答复工作

(一)强化效率意识。从严从紧把握时限。坚持紧抓快办,在确保准确无误的前提下,能快则快进行核文办理、及时答复,避免“压哨”答复。严格按照来文提出的答复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及时拟办、科学会办、加强督办,对特别重要、内容紧急的来文即收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涉及多部门的事项,坚持牵好“牛鼻子”,抓牵头部门责任落实;后续工作中,通过对牵头部门的跟踪催办,用时限要求倒逼提高办件效率,确保答复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办件答复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全面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弄清搞懂来文背景,实现办件答复快速聚焦。突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针对个别来文机要交换时间长,或涉及面广、研究决策用时较多等情形,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办文程序,创新办理方式。在落实保密要求前提下,灵活采用电报或电子政务内网征求意见、电话沟通协商等形式提高办文效率,为及时答复打好提前量。对口办理优化整合。针对日常各类来文数量多、答复时限要求高等情况,建立文件对口办理机制,制定业务工作责任清单,实行分类优化处理。建立办件主办人负责制,按照“谁主办、谁跟进、谁负责”原则,由第一手经办人持续跟进拟办、报批、流转、反馈全流程,确保办件的连续性、一致性。

(二)强化规则意识。根据职权范围决定答复主体。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对来文所涉事项职责事权做出判断,避免越俎代庖、越权办文。根据隶属关系决定答复主体,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正确处理行文关系。根据工作要求决定答复主体。对上级来文问询、同级来函征求意见等情况,虽不属于直接管辖事项,亦要根据上级来文要求或者按照级别对等原则妥善答复。答复下级请示,该由职能部门办理、答复的,即转职能部门负责办理。

(三)强化质量意识。内容依据要准。坚持“把问题弄清楚,把情况查清楚,把依据讲清楚,把结论写清楚,把事情办清楚”,吃透来文要求需求,弄清行文背景、重点事项,充分把准上级的要求事项或下级的请示事项,有的放矢做出相应答复,确保没有遗漏。坚持吃透上情摸准实情,既要“自上而下”,切实用上级有关要求部署来分析处理问题,确保方向不偏;又要“由下至上”,从更好贯彻上级部署要求、推动工作落实的角度,全面研判不同处理方式的实践效果,提出最优答复建议。审核把关要严。着力把好政治关,坚持办件首先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当前形势任务需要来研究分析,认真对标对表,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办理的各类事项在政治上不出偏差。着力把好政策关,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审核办件涉及事项是否存在同现行有关规定相冲突的情形,审核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合规可行。制度机制要全。针对请示件、报告件、备案件办理等,分类制定专门工作指引,就答复的要求、形式、途径等方面予以规范,力求实现公文办理、流转、审核、签批、印发、归档等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顺畅高效。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评价答复工作情况,将答复质量和时效作为重要考评依据,通过考评激励、比学赶帮,推动提升公文办理工作质效。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