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浙江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浙江·第37期】浙江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

【浙江·第37期】浙江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

2022-07-20| 来源:北辰遴选·宏图老师

一、热点链接

2022年7月8日,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在杭州召开,袁家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体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融入到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过程各方面,从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系统性变革重塑,推动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积厚成势、放大优势,以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成效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色添彩,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二、深度解读

★“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以贯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生态文明思想。习**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环境与民生的关系、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更加成熟。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习**总书记把“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作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十个必须”之一,把“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中的一条。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履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文件或方案出台实施,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等改革举措加快推进。同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成就更加彰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截至2019年年底,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保护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约束性指标,有8项在2019年底提前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向好态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有望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世界影响更加深远。我国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牵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努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和大国担当,有力对冲了逆全球化影响。我国成功申请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将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巨大贡献,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总书记掌舵领航、运筹帷幄,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践证明,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十三五”时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选项,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老百姓共享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之所以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们的绿色低碳意识普遍增强,呈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习**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职能进行整合优化,有力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深化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明显减少,发展与保护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明显改变,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着力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实践证明,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切实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底线思维,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物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被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实践证明,必须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增强风险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提高生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其载入国家根本法。“十四五”时期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多措并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需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需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需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

务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务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务必坚持良好生态环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务必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务必坚持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务必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很好的探索,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习**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习**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还关乎全球生态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积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了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只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建设好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习**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习**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习**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指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习**强调,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浙江省召开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

2022年7月8日,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体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融入到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过程各方面,从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系统性变革重塑,推动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积厚成势、放大优势,以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成效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色添彩,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袁家军强调,要学深悟透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深刻把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概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处方位的新研判、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部署、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要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任务、关于开展生态环保督察的新举措、关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期望,突出顶层设计,率先形成全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格局;突出高效降碳,率先推动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突出环境治理,率先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成果;突出生态修复,率先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突出变革重塑,率先构建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体系;突出责任落实,率先健全完善督察整改常态长效机制。

袁家军强调,要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特别是打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扎实推进降碳攻坚战,完善“双碳”工作顶层设计,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抢抓低碳科技变革风口,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引领示范,推动我省“双碳”工作走在前列;加快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均等化建设,扩面提质推进大花园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域美丽大花园;打造更多生态富民惠民成果,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绿色发展激励机制,保障优质服务供给,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大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确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参照系,一体化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物物种监测和保护救助,推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法规体系,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新路子。

袁家军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扛起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建立专班落实机制、季度晾晒机制和赛马激励机制,强化高效协同,建好数智平台,守牢安全底线,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全省上下形成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王浩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学深悟透习**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一以贯之推进高水平美丽浙江建设,努力让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更加美丽耀眼、真实可感。要聚焦目标任务,制定落实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稳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健全工作推进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密切配合、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不断擦亮“两个先行”的生态底色。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相关内容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22年5月27日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规。《条例》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建设美丽浙江的实际行动,也是固化我省改革成果,回应基层管理诉求的客观需要。《条例》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完善了我省生态环保责任、监管、共治体系,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条例》的施行将为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条例》分总则、污染防治、碳减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71条。

主要内容为:一是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二是对污染防治创新措施作了规定。明确“三线一单”制度、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先行验收制度、环境污染防治协议制度、全省统一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三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落实损害担责原则,对赔偿义务人、赔偿权利人、损害调查和鉴定评估程序、磋商程序、修复和赔偿标准以及简易程序等作了规定,并授权省政府组织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办法。同时要求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协调机制。

四是落实“双碳”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机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差别价格、阶梯价格政策,加强对碳排放配额使用和清缴情况的监督管理。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健全防范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制度,建立遗传资源数据库和全省生物遗传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五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我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在转化实践中作了很多有益探索。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法治手段推进生态富民惠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条例专设一章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了规定,这是全国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制度框架。

六是构建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数字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制度、督察制度和问责制度。同时对各级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了规定。

★当前浙江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省内结构性、行业性污染仍然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能源清洁低碳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和利用规模依然偏低,产业低碳转型进程有待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达峰面临较大压力。交通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铁路、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柴油货车运输仍是货运主要方式。产业生态化水平仍然不高,以纺织、皮革、造纸、橡塑、金属制品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尚不稳固。全省区域、流域间水质差异较大,部分平原河网水质仍为轻度污染,小微水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杭州湾等重要海湾水质较差。部分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岸线硬质化普遍,水生态健康水平不高。特殊气象条件下,蓝藻异常增殖现象仍有发生,影响饮用水安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加大,环杭州湾区域臭氧(O3)超标天次比例较高,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首要污染物。全省受污染耕地占比不高、但绝对数不小,需修复的污染地块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部分园区和企业地下水污染问题凸显,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压力较大,而相应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管控和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仍有不足,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不平衡、处置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升,生态空间遭受挤占,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出现退化。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系统性不足。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尚不全面。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空缺区域,部分特有物种、遗传资源等尚未建立相关保护地,保护力度不够。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普遍存在,对全省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全省风险源企业数量多,涉危险化学品风险源布局性风险突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管控压力大。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仍需完善,各级各部门“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责任体系有待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陆海统筹、区域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地见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地方法规标准仍不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地方立法存在空白,农业面源、污染地块、挥发性有机物等环境治理重点领域缺乏技术标准。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和社会参与程度仍然偏弱,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尚不健全,资源、能源价格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的市场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基础能力保障仍显不足,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能力、管理手段亟需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表述

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避免“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狠抓百个千亿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启动700万千瓦清洁火电、10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强化能源运行调度,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清新空气行动,确保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6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于92%。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省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4%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落实八大水系全面禁渔期制度,实施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力支持钱江源—百山祖创建国家公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治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相关表述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进服务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合改革试点,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全要素美丽生态环境。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强化河湖长制,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加强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本消除省控以上V类断面,加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固废治理,加强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防控。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全面开展八大水系水生态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行林长制,深化国土绿化行动,打造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全系列美丽幸福城乡。建设现代宜居的美丽城市,加强城市景观风貌设计和管控,形成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城市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全面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运维管理和无害化卫生改厕全覆盖,高水平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完善科学高效完备的全领域美丽治理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制控制线,加强全域国土空间治理。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率先实施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全民生态自觉。


三、实战应用

例题1:参考给定材料,简要谈谈浙江如何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对策详实,不超过400字,20分。

【参考作答】

一是扼准“破题”重点,坚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扼准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破题”重点,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摸清底数、掌握实情。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

二是抓住“答题”关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抓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答题”关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江河湖库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分类治理等“组合拳”,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

三是挖掘“解题”潜能,完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要挖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解题”潜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四梁八柱”。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和浙江实际,请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文。要求: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对策详实。1000字左右,40分。

【参考作答】

“点线面”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红色堡垒”

《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进新时代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须以党员为抓手、党组织为载体、党建引领为航向,坚持以“点”发力、以“线”贯穿、以“面”覆盖,充分发挥“红色堡垒”作用,才能开创浙江生态文明的“新局面”。

凝聚党员“点”,每一名党员都是守护青山的“鲜红旗帜”。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广大党员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位党员的团结努力。浙江广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员先锋岗”的平凡奉献中践行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使命,将星星点点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磅礴伟力,奋力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串联支部“线”,每一个支部都是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浙江全省的村级党支部要建设好“红色阵地”,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激活支部党员和周边群众的“红色细胞”,让党旗在“绿色一线”高高飘扬。支部带动党员群众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可以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扩展党建“面”,每一次党建引领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党建引领“主旋律”,浙江各地要紧密结合习**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党建+生态”“党建+产业”“党建+乡风”“党建+治理”“党建+民风”,点燃生态文明建设的“红色引擎”。村“两委”要坚持党的领导,扛起“农村带头人”职责,主动实现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当好绿色发展“领航员”,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华民族迈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人与自然开启和谐共生新篇章。浙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在关键人、关键组织、关键党建上下真功夫,抓牢“点线面”联动筑牢“红色堡垒”,将优秀人才聚起来,绿色事业旺起来,美好生活过起来,让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画卷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尽显生态文明建设之“我”力量

厚植“绿色”生态理念,于“我”入脑入心。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


读懂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读懂实践要求“题中之义”,在发展规划上“识题”。

读懂发展需求“题中之义”,在辩证看待中“拟题”。

读懂共进共赢“题中之义”,在躬身力行里“点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天蓝水清“美丽家园”

强化对“美丽家园”的深刻认识。

积极传播守护“美丽家园”深意。

身体力行实现“美丽家园”承诺。


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画卷”

永久性保护,种好生态文明“责任田”。

持续性修复,打好生态文明“攻坚战”。

创新性建设,绘好生态文明“新画卷”。


“三把握”绣好“生态文明建设”一针一线

深刻把握“和谐共生”的思想内涵。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发展态势。

准确把握“标本兼治”的治理形势。


★方案框架

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二、适用范围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赔偿范围。

(二)确定赔偿义务人。

(三)明确赔偿权利人。

(四)启动调查评估。

(五)开展赔偿磋商。

(六)完善赔偿诉讼规则。

(七)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

(八)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九)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业务指导。

(三)鼓励公众参与。


五、作文素材

★必备金句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

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4.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5.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6.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大作文开头

《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浙江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2022年六五环境日举行,习**发来贺信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习**在贺信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浙江全省党员干部要读懂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规划上“识题”、在辩证看待中“拟题”、在躬身力行里“点题”,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抓好每个关键阶段、重要环节,坚持“线”和“面”结合,坚持“防”和“治”同行,坚持“小”和“大”兼顾,抓住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大作文结尾

从先试先行的“示范区”到环境与经济协调推进的“统一体”,从生态优势集聚的“新标杆”到绿色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大。浙江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要树牢“思想旗帜”、把握“行动指南”、坚持“典型示范”,共同描绘“山水画”,答好时代发展“必答题”,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之大者”,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广大党员干部当乘势而上、抓住机遇,不断寻求浙江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不衰。

习**总书记在四川宜宾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这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主线,守好生态防线和底线,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描绘出“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美丽蓝图。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以“政治三力”推动生态文明“兴”力量

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扛实、扛好、扛牢,推动新时代浙江生态文明的“兴”力量。

以政治判断力“把舵”,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政治判断力在辨别政治是非、把握政治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才能以清醒的头脑、理性的判断、清晰的认知,把准把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思路、方法、内涵等的思考、认识、领会,用以指导我们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记“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的理念,从政治高度、从大局角度谋划、研判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势及出现的各类问题,从细枝末节、从具体工作中找准破解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答案”“办法”,确保做出的决策、想的办法既符合本地实际,又符合党和国家大局要求。

以政治领悟力“领航”,领悟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政治领悟力体现在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制定执行政策、研究推动落实等方面相结合,是“关键一环”“重要部分”。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领会好、弄清楚、搞明白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针、重大原则及重点任务,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充分领会好的前提下,立足本部门、本地方实际,制定出台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保障”、夯实“硬基础”。要深入思考、深入领会“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这一理念,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时候,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检验尺”,通过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满足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等方式,切实赢得群众满意。

以政治执行力“破浪”,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关键看政治执行力是强还是弱。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具备强大的政治执行力,需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何种困难、碰到何种挑战,都能挺身而出、知重负重,直面问题、迎接挑战;都能从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及客观规律的“金点子”“好政策”“大方案”。要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上出实招,通过建立完善监督问责机制,以监督的举措、问责的方式来督促企业落实好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需要在治理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加强调查研究、落实生态环境制度、积极实施治污项目等方式,提高环保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惠及长远的政治任务,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切实扛起责任、落实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三把握”绣好“生态文明建设”一针一线

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对生态环境的殷殷关切体现了习**总书记心系群众的民生观,浙江党员干部当秉持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理念,继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发展态势和治理形势,为人民群众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续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深刻把握“和谐共生”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数罟不入洿池”亦或是“斧斤以时入山林”,都体现了古人对待环境的友好态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古人的生态智慧。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与之一脉相承,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同存共荣的关系。我们要深刻把握这种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荣辱观,以植树种草为荣,以乱砍滥伐为耻;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以保护动物为荣,以捕杀动物为耻。在思想上与大自然共情,并以此为先导,形成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行动自觉,强化维护生态环境的担当作为,争做环境保护的先锋卫士,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发展态势。在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发展态势,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抢抓生态环境的发展机遇,在变量中作考量,在变局中开新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治理,以打造高质量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共建、共治、共守、共享美丽家园中实现共赢。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找准生态环境稳定、良好发展的实现路径,坚持从“两点论”和“重点论”出发,将人和地、人和资源等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解决好,以改革激荡动能,释放活力和红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生态环境的管控体制,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治理局面,推动环境治理常态化。

准确把握“标本兼治”的治理形势。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到点还得到位,治标还须治本。坚持标本兼治,才能巩固好环境治理的发展成果,才能取得治理实效、形成治理长效。一方面要在空气、土壤和水这三大领域的污染防治上下功夫,要优化交通、能源和产业的供给侧结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将落后产能淘汰,以煤改气、煤改电的方式促污染物总量减排,打响、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一方面要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上加大力度,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务必一查到底、严惩不贷,严格抓好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守护好青山绿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浙江当以高标准和严要求,以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的定力和决心,久久为功地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在全面小康的“全景图”中,绣好“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针一线。


当好“三大员” 携手护青山

习**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强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是习**总书记讲的谆谆教诲。作为浙江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当好保护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守护员”,积极地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着眼于“实”,当好绿水青山的“宣传员”。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的浙江年轻干部要及时、准确、生动地将环保政策法规等及时传达给群众,带领群众牢固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理念,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方式,同时结合“村村响”大喇叭、宣传横幅、漫画等线下方式,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落脚于“稳”,当好绿水青山的“监督员”。习**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新时代的浙江年轻干部要当好制度执行的“监督员”,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媒体曝光力度,发动广大群众自发自觉参与到保护绿水青山的“监督大军”中,让破坏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同时,健全举报监督机制,对举报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调查,切实维护环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苗头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查处、打击扎实有效。

贯穿于“勤”,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员”。面对当今环保污染压力如此巨大,人人都有责任守护好“共同家园”,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新时代的浙江年轻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带动人民群众攻坚克难,一起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美好家园,凝聚起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同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结合日常工作要求,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为抓手,以深入开展“文明村居创建”为契机,加大村居环境治理力度,发动党员群众成立村级志愿者服务队伍,着力解决村内“四大堆”等难点问题,提高村民保护环境意识,共同保护美好家园。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不开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新时代的浙江年轻干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好保护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守护员”,全面深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着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


执好生态“四支笔” 书写“绿色”新画卷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绿意葱茏。习**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浙江只有执笔绘“绿色生态”之画卷,答“绿色治理”之考卷,书“绿色发展”之答卷,写“绿色生活”之书卷,才能共同构建共融、共生、共促的生态绿景。

执“树牢理念”之“妙笔”,绘就“绿色生态”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浙江必须继续始终牢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毫不动摇坚持走生态发展道路,决不能有“歇一歇、缓一缓”的想法。要继续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勇做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不懈奋斗者。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执“完善机制”之“巧笔”,答好“绿色治理”考卷。“没有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浙江加强绿色治理,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做好开发、防护、治理“同频共振”。要强化法律保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度。要健全监管制度,推进现代感知手段和大数据运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要完善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有效缓解污染治理投资难题,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和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

执“转变方式”之“神笔”,书写“绿色发展”答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推动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进行系统性改革,引导形成了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树立“绿色品牌”,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旅游、文化、康养资源,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植入“绿色基因”,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执“人民至上”之“画笔”,书写“绿色生活”书卷。“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总书记强调,“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浙江要紧紧围绕人民、切切依靠人民、深深植根人民,把山更绿、水更清,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使命,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创造更优的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做到不负青山、不负绿水,更不负人民。要竭力倡导科学、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节约粮食、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文明理念,争当“领头雁”勇做“排头兵”,热心公益、积极响应公益事业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做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的践行者。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间万物环环相扣、和谐共生。浙江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为本,树牢绿色理念、完善绿色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凝心聚力、躬身实践,才能写好水清岸绿、风光旖旎的“浙江新卷”。


★简报:

浙江省绍兴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数字化改革

我市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实用导向,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加快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对准跑道强谋划,省生态环境厅重点改革任务承接有力。我市主力承担“浙里无废”11个子场景开发,持续迭代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深化危险废物闭环监管“一件事”改革,“无废城市”数字化建设持续领跑;上虞区积极争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革试点,创新建立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核算体系,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减污降碳智管平台”;积极贯通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落实定期汇报、分级督导、验收销号、举一反三、考评问责等“五大机制”,推进重大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

二是重大应用抓推进,本地化应用场景建设持续用力。针对我市空气质量和治理方面短板,统筹推进工业企业、工地道路、面源移动源等污染源治理综合集成,创新提出“1+1+5”总体架构,获省生态环境厅批复由我市试点全省“浙里蓝天”应用建设;围绕绍兴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有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数字化应用谋划,初步完成驾驶舱、功能模块、数字化展馆及“小切口”场景设计;柯桥分局“数智蓝网”建设项目列入2021年柯桥区第一批数字化改革项目,进一步推动政府监管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衔接融合。

三是上下一心优机制,推动三大改革融合凝聚合力。为推进我局数字化改革工作,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省生态环境厅对接汇报,应用谋划得到省厅有力支持和精准指导;根据市数字政府系统建设工作机制,牵头推进生态保护跑道建设,统筹调度全市生态保持应用;以市委《关于建立“四项机制”、加强改革项目(场景应用)系统化谋划推进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改革需求研究征集,率先完成第一次“双月”改革需求报送。

四是基础保障重安全,数字化改革基础底座进一步夯实。积极对接生态保护综合协同平台、一体化智能化数据资源平台,跟踪核查省生态环境厅回流数据,推进数据归集治理,为亚运在线和各地场景应用提供支撑。市生态环境局在省IRS系统应用系统登记数、编制数据目录数均位于市级部门(单位)前三。实施网络安全服务和环境监测网络安全提升项目,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制度机制,规划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加强日常监管评估,系统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切实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方案:

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聚焦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建立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构建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为加快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大花园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供制度保障。

二、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本实施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1.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

2.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

3.在我省生态保护红线陆域范围内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

4.涉嫌环境污染犯罪,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

5.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

各市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及社会影响等因素,明确具体情形。

(二)以下情形不适用本方案:

1.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

2.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赔偿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等合理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用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其他相关费用。

(二)确定赔偿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现行民事法律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有相关免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三)明确赔偿权利人。省政府及各市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省域内跨市的生态环境损害,由省政府管辖。市域内的生态环境损害,由各市政府管辖。省政府指定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按职责分工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能解决的,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确定。市政府可结合本市实际,指定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省政府、市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均有权提起诉讼。

建立对生态环境损害索赔行为的监督机制,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在索赔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省级机构调整到位后,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责任。

(四)启动调查评估。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发现有涉嫌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应立即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确定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损害程度,形成调查报告及鉴定评估报告。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要求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和答复。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衔接机制。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启动调查评估,应及时告知同级检察机关。

(五)开展赔偿磋商。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要修复或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就损害事实和程度、修复启动时间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问题与赔偿义务人进行磋商,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最优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对经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司法确认的赔偿协议,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六)完善赔偿诉讼规则。全省法院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资源,由环境资源审判庭或指定专门法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要积极支持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与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磋商,达成赔偿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要及时受理,依法确认;积极稳妥地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执行案件,做好诉讼指导;研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司法确认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告主体确定、诉讼管辖、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赔偿义务人的责任承担方式、执行监督等具体问题,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资源,探索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审理、执行工作需要的配套规则。

(七)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经磋商或诉讼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磋商或判决要求,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赔偿义务人无能力开展修复工作的,可以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修复资金由赔偿义务人向委托的社会第三方机构支付。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可以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对磋商或诉讼后的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项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检察机关依法支持、督促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主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必要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八)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力量建设,推动组建具有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能力的专业评估队伍。研究制定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保障独立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并做好与司法程序的衔接。为磋商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为诉讼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遵守司法行政机关等的相关规定规范。

(九)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委托修复的,赔偿权利人前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义务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其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同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根据磋商或判决要求,结合本区域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开展替代修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启动条件、鉴定评估机构选定程序、信息公开等工作规定。各市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领导,在改革试行过程中,加强实践探索,完善相关制度,坚持应赔尽赔原则,严格按规定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自2019年起,每年1月底前将上年度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报省委、省政府,并抄送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省政府、市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要明确有关人员专门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

(二)加强业务指导。省环保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修复效果后评估等业务工作,可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我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技术规范。省法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审判工作。省检察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检察工作。省司法厅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省财政厅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工作。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对各地环境健康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或指导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风险评估。

(三)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关法规制度的宣传。创新公众参与方式,邀请专家和利益相关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参加生态环境修复或赔偿磋商工作。依法公开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诉讼裁判文书、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报告等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批复

省生态环境厅:

你厅关于提请省政府批复《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建立以“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案》确定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区域内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

三、《方案》实行差异化管理。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乡建设;重点管控单元应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一般管控单元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四、《方案》实行分级发布。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各地加快市、县(市)方案发布,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引导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

五、《方案》原则上每5年开展1次评估调整,由省生态环境厅根据评估情况提出调整方案,报请省委、省政府审议后,由省生态环境厅发布,调整后的成果报生态环境部备案。5年内因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等调整,确需更新的,由设区市政府向省生态环境厅提出申请、省生态环境厅审定通过后更新。

六、省生态环境厅要做好“三线一单”数据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更新,建立健全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好《方案》实施保障工作。

七、《方案》发布实施后,《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不再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XX年XX月XX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