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四川·第31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第31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2-04-07| 来源:北辰遴选·文质老师

★热点导学

2022年四川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35”

1个目标: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3个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强化督促问效。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

5个任务:

一是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

五是不断强化监管效能。


一、背景链接

2022年4月1日,四川省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2022年第1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标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大力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抓好平台载体管理,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质效。要持续优化线下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掌上办”“网上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


二、深度解读

★重要表述

(一)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表述

表述1: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不见面”办事,更大范围推动“一件事”集成办理和“一网通办”。制定实施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四川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健全企业参与重大涉企政策制定机制。贯彻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支持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支持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表述2: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省市级行政权力向基层下放,减少省级部门具体审批事项。健全完善各级政府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统一服务标准和规范。将部分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依法赋予乡镇,促进乡镇行政服务职能整合,建立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集成统一平台。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可办、村级代办、就近能办。

(二)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表述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联、通、办”效能。深化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持力度。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和改进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管理服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加快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严厉打击偷税逃税,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契约精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取得成绩

2021年,四川聚焦破除影响个人就业生活的不合理限制、破除阻碍市场主体发展的显性和隐形壁垒“两大目标”,进一步抓好“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积极助力抓“六稳”促“六保”,取得明显成效,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在国家开展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国第5,“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选2021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

★存在问题

对标国家要求和先进地区,四川仍存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高、系统对接“通而不畅”、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方还存在行业协会乱收费、限制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 “放管服”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有利于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任务要求

(一)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1.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全面落实《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工作指南》,按照“全联、深通、好办”要求,明确“一网通办”年度任务、半年计划、每月目标,优化调整评价指标,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加大对市县分散、独立自建政务服务系统的整合力度,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系统“一张网”运行,除涉密系统外,实现省内自建政务服务系统无孤网运行。建立“省级统筹+基层试点”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模式,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应用“一地创新、全域共享”。

2.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依据各地实际,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转变。加强“天府通办”移动端建设,全面归并全省现有自建办事移动端,制定多端发布平台优化改造方案,6月底前编制不少于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发挥第三方平台渠道优势,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

3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高频服务事项,完善“一件事一次办”相关业务系统,升级20项样板“一件事”和80项重点“一件事”并在年底前落地实施。强化窗口建设,优化大厅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加强全流程监督管理,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探索推出一批办事频率高、社会风险小、流程相对简单的“智能审批”事项,实行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办结。

4.推进数据按需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以应用为牵引,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善数据共享供需对接、规范使用、争议处理、安全管理、技术支撑等制度流程,9月底前梳理形成数据共享需求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政府数据向水电气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公证机构开放。出台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电子证照数据治理,规范电子证照标准,年底前在金融、教育、医疗、文旅、出行、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出至少30类电子证照具体亮证场景。

(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1.推进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承接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政务服务事项,同步梳理我省依法依规自行设立的政务服务事项,年底前编制公布省、市、县、乡四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应调整权责清单。以行政许可为重点,梳理再造审批流程,逐项、逐环节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收费、许可证件、数量限制、年检年报、中介服务、监管主体、监管措施等要素,形成事项运行流程图和实施要素一览表,基本建立统一编制、联合审核、动态管理、依法实施的清单管理机制。对下放委托事项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开展评估。

2.推进办事服务规范化。优化许可前置服务,加强审批前申报辅导,建立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限时办结制度。持续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出台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将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统一管理、提供服务。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并进一步向同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年底前建立进驻实体大厅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不按实施清单提供办事服务额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政务服务事项“明进暗不进”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规范设置综合咨询、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等窗口,加快“综合窗口”建设,落实“首席事务代表”“收件即受理”等制度。

3.推进服务方式便利化。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央保留证明事项清理结果,全面梳理压减办理行政许可所需材料特别是证明事项和相关证照,11月底前编制发布依法保留的证照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纸质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推出一批“免证办”事项。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的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水、电、气、通讯、公证等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便捷服务。持续加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制度,推进有关领域审批信息数据汇集共享。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广数字化审图,加快实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等业务网上协同,年底前实现房建、市政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结合我省实际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专项行动,制定四川省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工作方案,推出一批引领性强、含金量高、突破性大、惠及面广的改革举措,在企业开办、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用电用水用气、提高服务与监管效能、知识产权、投资贸易、获得信贷等领域形成新突破,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充分发挥对标创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特色亮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指标。

2.推进创新创业。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扶持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15万人,带动就业40万人以上。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平台建设,持续打造“我能飞”创业提升培训品牌,评定扶持30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全省创业孵化基地提档升级。巩固和推广创业担保贷款信息化服务成果,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亿元。广泛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博览会、创业沙龙等特色活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地或灵活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扩大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改革试点范围,拓展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改革应用场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深化企业简易注销。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行动,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推行企业所得税、财行税“十一税合一”申报,探索全税费种集成申报,持续压减企业年纳税次数。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开放,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制定四川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实施细则(暂行),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时支付账款,对经认定属不及时支付款项的,在核定新增债务限额、“三公”经费、公务出行标准、出国出境审批、津补贴标准、办公用房管理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

4.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方面拓展,推广应用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实施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款担保改革。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审核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扩大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推动更多涉外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

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加快四川省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和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建设,打造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标准建设,修订《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完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化“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健全招标投标领域违法线索研判会商机制和投诉举报及办理情况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统一监管新模式,实现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继续推动川渝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建设、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联盟区域合作。

6.加强法治化保障。开展《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贯彻、检查督促等工作,调整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完善对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开展商标专利巡回评审和远程评审,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建设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探索实施企业破产预重整制度,完善简化审理制度和简易退出机制,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

(四)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

1.协同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依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快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与“川渝通办”有机融合,促进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办理要素和办理流程相对统一。9月底前实现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年底前实现第一批电子证照共享互认。探索推进川渝两地健康码实现“互通互认”。优化“川渝通办”线上服务专区,提升专区的安全性、稳定性、友好度和运行速度。强化“川渝通办”窗口能力建设,开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在“川渝通办”框架下探索推动成都市和重庆主城都市区更多合作互动。

2.协同打造一流市场环境。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司法行政、民政、文化旅游等领域共20个证明事项在川渝两地实行告知承诺制,编制统一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上线运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登记档案智慧查询系统,实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网上自助查询企业注册档案。建立川渝两地重点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工作机制,统一川渝两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进便捷办税同标同质。在川东南地区试点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有关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机制。

3.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深化川渝地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联互动,建立两地互转工单跟踪催办机制。推进监管业务系统对接和数据汇集,实现两地相关监管信息联网共享。共同开发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街区、信用商圈建设。探索两地协同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共建一般税收违法失信纳税人名单库,出台分类管理办法,探索“信用+风险”监管措施,维护税收征管秩序。

(五)不断强化监管效能

1.健全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各地各部门(单位)自建监管系统全面接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编制监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和供需对接清单,9月底前汇聚关键性监管业务数据。将与行政许可对应的监管计划和监管事项以及重点监管事项、现场监管事项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各行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推动建立适用于专业领域的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的有效结合。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结合,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监管抽查工作计划,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快四川省社会信用立法,加强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各地区、各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断丰富社会信用应用场景。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建立重点监管市场主体名录,完善重点监管企业监督检查档案,规范重点监管程序。

2.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全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在特定区域注册的规定。着力破除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定期排查和清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市场主体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对政府部门(包括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商业银行等领域乱收费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强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探索建立问题主动发现机制。

3.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健全审管衔接机制,推进审批和监管、执法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试点将有关联的多个监管事项梳理整合为综合监管“一件事”,实施多部门一次检查、联动执法、联合惩戒。探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首次免罚等模式。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医疗、智能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根据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制定相应监管措施。对高危行业、重点工程、重要商品等重点领域积极应用物联网、视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完善风险评估、预警、处置和反馈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规范处罚裁量权,开展不合理罚款事项专项整治。有效落实行刑衔接,推动行政执法部门涉嫌犯罪案件主动移送率达到100%,加快行刑衔接工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移送。

4.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按照《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完善热线反映诉求办理机制,开展热线运行效能评估,持续提升热线服务质效。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评价、整改、督办、回访闭环管理,引导企业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强化差评大数据分析。强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例会制度,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突出问题。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各专题组、保障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单位)建立完善主要负责人抓改革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及时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2.强化督促问效。持续用好全省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省直部门(单位)牵头任务“两本台账”,细化考评指标,实时监测、汇总掌握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切实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和“一网通办”能力提升评价,持续改进评价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和调研力度,对工作推进滞后、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地方和部门(单位),严格执行“两书一函”和“末位发言”制度,推动责任落实。

3.强化宣传引导。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等多渠道发布和解读改革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对改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各行业各领域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深入开展。

★领导要求

2022年3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投资工作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1.要创新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持续深入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吸引和集聚上下游企业组团式投资、集群式发展推动区域内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平台运营商组建招商联盟,激发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抓好系列政策落地,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做强重大平台服务功能。

2.要创新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活民间投资,拓宽金融渠道,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3.要创新理念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树牢服务意识,聚焦项目建设中的政策难点、审批堵点,建立健全招商帮办和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承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


三、实战应用

问题1:

近期,省政府办公厅拟对2021年度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进行通报。假如你是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草拟该通报。不超过500字,20分。

【参考作答】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表扬2021年度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2021年,各地各部门(单位)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对成都市、省发展改革委等31个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表扬的地方和部门(单位)珍惜荣誉、锐意进取、再创佳绩。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继续对标先进、奋发有为、实干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2021年度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XX月XX日


问题2:

结合给定资料,请你就资阳市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情况,写一篇政务信息。1300字以内,45分。

【参考作答】

资阳市“三推动三提升”不断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资阳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整合系统,不断提高项目服务效能,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推动审批流程优化。印发《资阳市房屋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修订版)》《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2021修订版)》《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1修订版)》等文件,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分为11类,项目审批时长控制在20至78个工作日;出台《资阳市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将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压缩至12个,审批时限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制定全市统一规范的用水用气报装服务指南,报装流程压缩至2个,报装办理时限压缩至9个工作日以内。

推动审批环节压减。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强化主线、辅线事项同阶段并联办理,切实减少业主跑动次数和事项材料重复提交次数;将带方案出让土地类项目、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库和厂房工业类建筑工程项目的用地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办理,减少审批环节1个以上;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58个高频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减免业主申请材料72份,材料表单在工改系统运行基础上减免22.5%。

推动管理系统整合。协同推进省工改系统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住房城乡建设电子政务平台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办件信息实时同步;全市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统一设置投资建设项目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业主线上申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构建起“部门科室服务部门窗口、部门窗口服务综合窗口、综合窗口服务项目发展”的审批模式;稳步推进“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工作,实现项目业主对评估事项进行一次申请、一次告知、同步编制、集中评审、统一反馈。

提升项目网办深度。完善多规合一、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水电气信报装、中介服务超市等辅线功能模块11个,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线上审批。2021年全市全流程网上办理项目1324个,办件2118件;54家企业入驻“水电气信报装”模块,66家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中介服务超市,各县(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累计完成压覆矿、环境影响评价等8个事项成果上传。

提升项目监管水平。印发《关于健全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推进“双随机”抽查和重点监督检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资阳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中国(四川资阳)”信用门户网站和APP全部上线运行,同步归集并向国、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双公示”等信用信息66余万条,初步构建了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提升综合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工改系统辅助模块配置,覆盖项目策划生成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涉及行政审批、市政公用服务、中介服务三方面,真正实现项目建设“一网通办”;项目业主申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和非煤矿山等项目类型,同步开展水电气线上报装,勘察、测绘、设计、审图等中介服务机构线上委托;加强工改综窗建设,加大窗口人员培训力度,靠前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办件咨询、协助申报、受理出件等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放”,要放出活力。

“管”,要管出水平。

“服”,要服出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 为增强信心和预期加劲儿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企业为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服务为抓手。

★简报框架:

成都市温江区通过“提醒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编制3张提醒清单。

二、梳理4类提醒事项。

三、采取5种提醒方式。

四、提供6种办成渠道。


巴中市30项措施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主动回应企业群众期盼。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有效保障改革落地见效。


甘孜州“四举措”全力推动“一网通办”工作

一是强化协作,高位推进。

二是盯紧重点,夯实基础。

三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四是强化督导,狠抓整改。


内江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提升行动”

优化准入“限时办”。

放权赋能“马上办”。

延伸服务“省心办”。


巴中市南江县以纪法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严格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

二、推动打造便利高效政务服务。

三、持续深化廉洁从政经商教育。


广安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整体联动汇聚攻坚合力。

数据联通增强攻坚动力。

贴心服务提升行动活力。

跨省通办聚焦攻坚发力。


五、必背金句

1.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

2.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3.凝聚众智、集聚众力,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多制度创新的高地,才能让更多市场主体轻装前行、加速发展。

4.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5.“放”“管”“服”三者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重视其中某个环节而忽视其他环节,则难以产生效果,也难以持续推进下去。

6.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是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的制度环境,降低制度性市场交易成本。

7.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创新,但不能靠政府唱独角戏,还需要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8.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各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策论文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近年来,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该放的权力没有放彻底、该简的程序没有简到位;还存在政务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技术壁垒、互不融合、部门和地方数据不能完全共享,数据孤岛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四川上下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

“放”,要放出活力。简政放权,能简的坚决简下去,该放的全部放下去,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四川有关部门要破除自身利益樊篱,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充分放手,真正为市场松绑。要实行“非禁即入”,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涉企经营许可、投资项目审批、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承诺制,坚决破除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各类地域、行业、所有制等壁垒。审批项目要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高审批效能。

管”,要管出水平。该放的放到位,给社会和基层让渡权力,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该管的要管好,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从整体上营造更为合理公平的环境。放了之后留下来的审批和管理事项要根据四川各地实际情况,审慎设置审批条件和标准要求。要创新监管堵点,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在提高监管效能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要坚持审慎包容监管,柔性执法,对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不简单“封杀”,要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服”,要服出效能。要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牢“店小二”意识,放心大胆为企业服务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前尤其要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突破口,要实行全省一盘棋,以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为抓手,构建数字政府体系,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全程网办率,实现政务数据“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要把“最多跑一次”作为四川各级政务服务部门的硬要求,推行“限时办结”“一次办结”,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以政务效率换取发展效率。

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四川上下要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整体提升服务效能,塑造优良政务环境,助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作文:议论文

优化营商环境 为增强信心和预期加劲儿

习**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当前,社会信心的恢复是对疫情安全性的考验,也是对未来发展预期的考验。营商环境水平是其中的催化剂也是因变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将为进一步增强四川战胜疫情、达成目标的信心和预期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企业为中心。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四川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对四川民营经济造成冲击。长期以来,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贡献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因此,在四川优化营商环境,要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当前,部分企业在复工复产、稳产满产中面临着用工短缺、流动资金紧张、物资供销不畅、产业配套欠缺、市场需求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要加大财税政策扶持企业的力度,积极有效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恢复,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市场为导向。当前情况下,疫情不可避免的对市场造成影响,尤其是消费品市场,比如在四川成都,相关景区被迫关闭,部分餐饮行业因为人流量减少而被迫停止运营,凡此种种,不一而论。对冲疫情负面影响、推动经济运行企稳的关键一招,是深入挖掘和激发市场需求潜力。在当前关口,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四川上下要在应对危机中补齐短板,在坚守战略中强化优势,持续增强城市发展的硬核支撑力和经济恢复的内生驱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服务为抓手。当前,四川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这风雨同舟的特殊时期,无疑是安商、引商的好时机,是赢得市场主体信任、更好打造服务企业“店小二”形象的一个窗口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期。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可能会不同程度的面临经营信心不足等问题,对此,部分地方及时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等活动,取得了相关企业一致赞许。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各地要全面落实一家规上企业一名联络员、一个行业一个专班制度,以过硬作风和务实精神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四川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在雨霁天晴后实现新的飞跃


★法定公文:会议纪要

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第XX次全体会议会议纪要

XX月XX日,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第XX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听取了有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市第八次党代会把营商环境建设提到新的高度,响亮提出“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目标。去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我们针对性破难点、畅堵点、解痛点,深入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取得很好成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紧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测评反馈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创新举措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办法举措,加快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对标先进,在争创一流上下功夫,要对标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聚力打造单项指标领先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积极争取纳入营商环境国评城市范围,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广元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逐步走进全国前列。提升效率,在政务服务上下功夫,要竭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就近办”,确保广元市政务服务走在西部地区和全省前列。恪守诚信,在助企纾困上下功夫,要提高企业参与度,充分用好用活政企常态化沟通六大机制,完善企业深度参与营商环境建设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确保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依法治理,在打造法治环境上下功夫,要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会议要求,要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考核督导,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强化责任落实,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拿出过硬作风、有力举措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市县一体联动机制,推动全市整体成效提升。强化督查考核,定期调度、跟踪督办、推动落实,激励各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严实工作作风,严肃查处涉营商环境的“四风”问题和腐败行为,形成强烈震慑效应,督促各项制度落地见效。

出席人:XXX  XXX  XXX

列席人:XXX  XXX  XXX

请假人:XXX  XXX  XXX


★事务性文书:方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同向发力、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贸易投资便利、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保障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区域基本建成,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全局的能力全面加强。

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优化完善企业退出制度。在川渝两省市全域推广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对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非上市企业实行简易注销,将公告时间缩短为20天。完善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便利企业全程在线办理注销登记,实现注销业务“零见面”。推动企业注销信息与公安、社保、税务、海关等部门(单位)共享。

(二)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合作共建多元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率,运用科技手段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完善贷款标准、优化放贷流程,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服务。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协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各项创新试点。

(三)协同优化公用事业服务。共同营造稳定可靠的生产经营环境,做好水电气邮等服务保障,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行水电气全流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精简受理材料,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加强政企协同,通过“天府通办”“渝快办”等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推送开办企业、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信息,推动供水供电供气企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

三、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一)统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协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编制规范化办事指南,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二)推动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互信。强化电子证照信息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共享,推动电子证照跨地区互认互信、共享应用。聚焦政务服务、医疗教育、公共交通、文体旅游等领域,梳理公布两地高频电子证照互认互信清单,分批实现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结婚证、社保卡、经营许可证、残疾人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两地亮证互认。

(三)建立完善跨区域政企沟通机制。协同优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建议和诉求,依法解决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川渝两省市“12345”热线联动机制,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互转,实现一号应答、全域响应,提升市场主体问政咨询服务效率。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制度,实现评价数据全量归集,差评整改率、回访率达到100%。

四、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一)共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一体化建设,构建区域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沟通对接机制。探索联合制定川渝两省市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促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信用“红黑名单”和“信易贷”惠民便企场景共享互认。探索编制两地联合奖惩措施补充清单,共同开展跨地区信用监管、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

(二)加强法律服务领域合作。统筹整合川渝两省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两地法律服务联盟,协同打造西部法律服务产业聚集群,推进法律服务供给一体化。鼓励支持两地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同提供法律服务,组建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延伸“一站式”法律服务链条。深化纠纷解决机制协作,共同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功能完备、形式多元的纠纷解决体系。

(三)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探索推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细化快速审理案件适用范围,扩大适用快速审理案件的比例,缩短案件审理周期。优化破产清算和重整之间的程序转换,合并同类环节,缩短案件审理时间。探索成立跨区域省级破产管理人协会,优化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完善破产管理人分级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推动和保障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协同建立规范性破产管理市场,推广以网络拍卖方式处置债务人财产。

五、组织实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两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牵头部门(单位)要分别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协调工作。两省市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细化改革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两省市有关市(州)、区(县)政府要健全工作机制,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创新工作举措,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督促检查。两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牵头部门(单位)要加大工作推进的跟踪问效力度,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重大事项及时向两省市政府报告。两省市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

(三)营造良好氛围。两省市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体,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展示改革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升全社会知晓度。要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事务性文书:简报1

成都市温江区通过“提醒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成都市温江区聚焦心安之区,把营商环境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来塑造,把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有力的支撑,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认知、再造服务流程、革新服务方式,前移服务起点,从提醒开始到高效办结,通过“编制3张提醒清单、梳理4类提醒事项、采取5种提醒方式、提供6种办成渠道”倒逼政务服务机制创新,强力推动部门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提醒为开始,办成才结束;事前未提醒、首违不处罚;无条件补救、部门来承担”。

一、编制3张提醒清单。围绕企业、市民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政府部门协同管理需求,编制了3张提醒清单。一是编制为企业提醒服务清单。从市场需求侧和政府供给侧双向出发,系统梳理企业从开办、经营、成长到上市等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环节,编制《企业全生命周期提醒服务事项清单》252项,破解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二是编制为市民提醒服务清单。关注市民从出生、教育、就业到养老的各个重要阶段,精细考虑市民成长和就业需求,编制《市民全生命周期提醒服务事项清单》106项,为市民提供全过程的温馨关怀。三是编制为政府部门提醒服务清单。归集部门单位之间工作协同过程中存在的检查不集中、信息不同源、工作不同步等问题,编制《部门单位工作协同提醒服务清单》35项,提升部门单位对外服务的协同性和整合度。

二、梳理4类提醒事项。打破固有思维和常规做法,从申请人视角出发,全面梳理35个部门393项提醒服务事项,针对时效要求、难易程度和受众范围,归集为四类事项,并生成提醒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二维码,办事群众只需手机扫码,事项全部展现、一目了然,达到“一看就明白,一来就会办”。一是证照临期提醒类事项。归集区市场监管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10项,区公安分局机动车驾驶证、出入境管理等27项,区行政审批局医师执业资格证、动物诊疗许可等36项,共计132项临期事项开展提醒。二是风险预警提醒类事项。归集区生态环境局环评负面清单、医疗废物处置等5项,区应急局危化品规范使用、特种作业等8项,涉及安全隐患、疫情防控、市场秩序等情形较为复杂的17项开展风险提醒。三是节点服务提醒类事项。归集区教育局适龄入学、校车使用许可等10项,区税务局个税申报、社会保险费申报政策等9项,区医保局参保登记、医保费用结算等12项高频热点事项,共计185项面向特定群体进行定向提醒。四是协同管理提醒类事项。归集区住建局竣工验收、施工图审查等8项,区水务局管网检修等11项,区经信局电路检修等6项,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协同联动的59项事项,通过一体化办公平台、微信工作群进行工作提醒和信息共享,尽量减少干扰影响企业的频次。

三、采取5种提醒方式。按照“谁管理、谁提醒、谁负责”的原则,印发《成都市温江区提醒服务管理办法》,以企业、市民需求为导向,明确提醒对象、定制提醒内容、规范提醒程序,通过平台、电话、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提醒服务。一是自动提醒。搭建温江区审批许可事项提醒服务平台,集成基础信息比对、证照智能分类、效期自动提醒、监管信息查询、企业征信无缝连接等功能。对机动车年检、取水许可证续期等具有明确时限的事项,将批准时间、到期时间录入提醒服务信息化平台,并设置提醒节点,在证照有效期满前30日按预设程序自动持续发送提示办理信息。二是定向提醒。针对执业律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医诊所备案、对企政策奖励、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等事项,各部门利用所掌握的本地区服务对象资源数据,通过微信群向特定群体发布定向提醒。三是媒体提醒。对消防设计审查提前咨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区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拍卖经营批准证书等有关政府最新政策、行业市场需求、各类事项清单的公共信息,各部门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布。四是电话提醒。对采购合同签订及备案、退还投标保证金等情形较为复杂,需要对个案进行分析研判的事项采用“超级信使”、电话方式进行人工提醒。五是上门提醒。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项目促建等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市场风险、企业违约等事项上门开展提醒。

四、提供6种办成渠道。推动服务人员走出柜台到群众中去,从坐等服务到主动上门,从分散服务到集成办理,实现企业、市民“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一是远程委托代办。针对证照续期、年审中的低风险高频次服务事项,实施远程委托代办服务。服务对象收到提醒信息后,可委托授权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专员远程代办。二是邮寄快递办理。对要审验材料原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区政务服务中心开通邮寄受理、办理服务。服务对象可通过智能邮寄受理柜提交申报材料,办理结果寄送至服务对象指定地址。三是主动上门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排查梳理出辖区高龄、空巢、独居、残疾、失能、重病等特殊人群服务台账,依托全区9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其匹配社区网格员,主动提醒特殊人群并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四是现场帮办代办。开展服务流程再造,抽调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好的服务骨干组建专职帮办服务团队,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联系方式,推动服务人员从台后走向台前,服务形式从分散转向集成,真让企业和市民“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五是辅导全程网办。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天府蓉易办”,通过远程受理、视频辅导、在线审批的方式,帮助企业、市民不见面不跑动,实现全程网办。六是便捷自助办理。依托区级大厅自助服务区,社区、商圈的7×24小时政务小超,实现信息查询、证明打印等事项的自助办理。


★事务性文书:简报2

雅安市天全县“三三制”工作法 强力推动“一网通办”见成效

雅安市天全县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三三制”工作法整合、共享政务数据和信息系统,实现行政审批在线上流转、办事需求在网中达成,推动“一网通办”落地见效。

一、聚焦“三办”,夯实审批服务之基

(一)项目审批一站办。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全流程“一窗通办”服务,将11个部门100个审批事项整合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综合窗口,依托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审批“一窗受理”“全流程”网上申报,全县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提速70%。

(二)自助服务随时办。对自助服务区建设提档升级,新投放自助签注机、自助办税机等9台自助终端,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涉税查询、代开发票等19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办事“立等可取”,有效填补了非工作时间段、节假日期间的服务空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办事渠道,真正做到全天候服务无空档、实时办。

(三)事项下沉就近办。提升全县电子政务外网服务成效,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将170项行政权力事项入驻乡(镇)一体化平台,事项入驻率达100%、认领发布率达100%。下放乡(镇)第二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78项,推出15项镇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切实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三通”,破解数据壁垒之困

(一)平台事项互通。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解决群众办事摸不到门、找不到人的问题。目前全县共有16个部门33个系统实现与一体化平台的对接,32个部门1251项依申请事项、10个乡(镇)650项依申请事项归集到一体化平台。截至2月20日,全县在一体化平台办件31049件,主动好评率达99.53%。

(二)数据整合共通。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范围,继续完善县级电子证照基础信息库,全县共累计采集电子证照48类4984张,电子证照加盖率达100%。强化电子印章应用,46个一级单位全面完成电子印章采集工作,完成率达100%。完成1399个办理项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梳理、填报及审核,最大限度促使数据真实互通。

(三)服务网上连通。建立专窗,梳理两批200项“川渝通办”事项认领发布情况,配置18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开通四川政务服务网“川渝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

三、落实“三化”,突显管理体系之效

(一)管理考评一体化。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日提醒、周监测、月通报”、相关单位作表态发言的督促机制,定期梳理任务完成情况,调整目标要求和进度安排,以数据运转促工作整改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一网通办”纳入全县“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改革取得实际成效,不断增强全县“一网通办”综合能力。

(二)业务办理精准化。对全县“一网通办”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针对各业务部门的短板弱项进行日常提醒辅导和定期专题培训,持续提升事项认领率、办事指南准确率、主动评价率、数据编目完成率等指标。今年召开2次专项培训会,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提升网上服务能力。

(三)线上线下同步化。线下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规范办理流程、建立“办不成事”问题台账,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理,“疑难杂症”全面解决。线上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好差评”管理体系,倒逼窗口提高质效。截至2月20日,我县共处理137件“12345”热线转办事项,收到群众主动评价2.7万条,办事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事务性文书:简报3

巴中市30项措施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近日,巴中市出台《巴中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以方便企业群众创业办事为目标,聚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改进服务供给等方面,推出30项改革举措,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推动相对集中行政权力改革、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加强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精简证明事项和纸质证照、推动更多事项下放基层、推动更多事项进驻便民服务场所和推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两单合一”等改革措施,计划年底前在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推出至少30个电子证照具体亮证场景,6月底前推动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驻自助终端,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精简要件资料,加快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地便民利企。

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秩序。明确以加强监管计划管理、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行“互联网+监管”、加强信用监管、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和加大监管方式创新等改革措施,持续推动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监管,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方法,贯彻落实柔性执法和“首违不罚”规定,有效提升监管成效,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主动回应企业群众期盼。提出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方式便利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网通办”、规范服务窗口设置、提升线上政务服务能力和优化政务服务监督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2022年底前完成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内部流程更加规范高效,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围绕一流营商环境创建的关键环节,提出深化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办税服务、开展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试点、优化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加强法治化保障和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等改革措施,全力破解制约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瓶颈,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经营制度性成本,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以优质的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有效保障改革落地见效。制定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和强化创新宣传等保障措施,明确改革主体责任,强化改革政策措施的解读、宣传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两书一函”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统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事务性文书:简报4

遂宁市深化热线改革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遂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目标,全面推进12345热线改革,强力抓实“受理、办理、梳理”3个环节,切实畅通企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2021年解决企业群众诉求88万余件,满意率达96.48%。

一、以利企便民为目标,推进高效受理改革

(一)打通公共服务堵点,全面整合政务服务热线。按照国务院要求提前8个月在全国率先完成71条非紧急政务服务热线整合任务,在全省率先开启12315与12345热线数据互联互通,实行12345热线“1号”对外服务。以“12345+营商服务”为思路,依托热线平台优势,开设营商环境类诉求专席,着力解决企业创业和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坚持7×24小时为全市企业和群众提供“规范、便利、高效”和“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的政务服务,2021年共计受理营商环境类来电18544件。

(二)升级热线系统平台,集合企业群众诉求渠道。市政府一次性投入800万元建平台、每年持续投入800万元保运转,倾力打造集领导信箱、网民留言、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一体的受理新平台,扩展120个话务通道,实现一个平台交互,2021年共办理网民留言3797件。不断完善12345热线平台知识库,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战略、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政策补贴、企业融资、资质许可、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知识产权、职工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平台知识库,帮助企业和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快速准确了解相关政策。

(三)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规范热线运行标准。探索适应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服务标准体系,构建基础标准、提供标准、保障标准3个分体系,涵盖受理服务、办理流程、信息分析、知识库更新、好差评管理等方面,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流程更加清晰,办理质效明显提升,实现闭环式解决群众诉求事项。2021年6月,12345热线标准项目以95分高分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的热线标准化试点优秀项目。

二、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接诉即办改革

(一)重要事项提级办理。建立提级办理工作机制,对企业和群众来电集中反映涉及营商环境等事项提请市领导批示,对涉及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提级交市直单位办理。2021年共形成重要来电处理单644件,形成《热线要情专单》108期、《营商环境整治专单》139期,市领导作出批示19件次,推动了涉企事项高质效解决。

(二)疑难案例现场核查。制定《效能督办工作制度》,每日筛选涉及营商环境投诉的典型案例,要求承办单位1天内启动核查,3个工作日内联系来电群众或企业,一般诉求5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对办结工单实行全覆盖回访,督促承办部门回复率达100%。每年组织效能监察专员对《营商环境整治专单》等涉及的1000余件疑难案例开展现场核查,“企业办证难”等涉及营商环境的疑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热点问题媒体问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2021年,开展“12345直通车”“阳光问政直播间”“局长(县长)值守12345热线”节目40期,解决企业群众诉求420余件。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邀请市直部门、县(市、区)有关负责人值守12345热线,并通过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进行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60万。

三、以服务决策为目标,推进数据驱动改革

(一)强化数据分析,找准企业群众需求。建立热线数据分析制度,坚持每月通报、每季调度、每年评估,对各行业(领域)、各辖区开展大数据研判分析,梳理、提炼企业群众反映的热难点诉求。每年向有关单位提供来电数据、情况分析、问题线索50余次。坚持每月分析并不定期通报热线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每年编发月度运行情况通报12期,对办理质量差、答非所问、未兑现承诺等典型案例进行全市通报。

(二)强化数据共享,促进部门服务提升。建立敏感信息预警机制,及时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信息,第一时间通报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处理,每年预警500次以上,确保群众期盼得到高质效回应。建立热线数据共享机制,2021年以来,已向省大数据中心报送工单数据12万余条,梳理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52738件、安全生产问题170件,推送相关部门信息5000余条。推动了热线数据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促进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

(三)强化数据驱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依托热词监控、热力图等12345系统平台功能对企业群众来电数据全过程进行归集,精准掌握企业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认真梳理、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报等形式为政府科学精准施政提供参考依据,助力企业发展,搭建解决营商环境诉求的快速通道。2021年形成《热线要情专报》18期,信息专报64期,供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参考,实时为地方党委政府优化完善政策和部门推动改进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事务性文书:简报5

雅安市以“加减乘”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雅安市雨城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聚焦企业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堵点、痛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以融合并进为支撑,在服务模式上做加法。一是推进线上“一网通办”。推动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制证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雨城区5551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其中121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程网办率88.66%、承诺时限提速86.91%。持续推进“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的企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登记,截至目前,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2217户,其中“一窗通”办理1233户,全程电子化办理898户;“营商通”办理49户,新设企业登记全程网办占比90%。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网上采购”,顺利完成全市首例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2021年雨城区获得省政交中心通报表彰,率先跻身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交易中心”行列,截至目前,雨城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89个,成交金额4.35亿元。二是推进线下“一窗通办”。在区级层面开展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原来单个部门窗口“受理、审查、审批、决定、送达”五个环节减少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三个环节,解决“事项分散受理、群众往返奔波”问题,目前开设综合窗口7个,其中全科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5个和取件窗口2个,综合窗口办理事项6000余件。在镇街层面实行“综窗+专窗”模式,在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增设“特色服务窗口”,如草坝开设“企业服务窗口”。

二、以整合优化为关键,在服务流程上做减法。一是减时限。实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服务模式,建立容缺受理制度,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不超过1个工作日,必备流程环节精简至3个。截至目前,新发展企业1490户、个体工商户38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推进简易注销改革,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办理简易注销977户,减少公告费39.08余万元。二是减环节。建立健全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一窗联审”平台,将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企业办理非住宅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查封异议、注销、更正登记即时办理。三是减材料。加强企业需求侧“一件事”和政府供给侧“一次办”深度融合,推出“我要办营业执照”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0个,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

三、以综合赋能为突破,在服务方式上做乘法。一是推行企业服务。组建“区政交中心+部门+镇街企业服务专员”50余人的企业服务队伍,协调解决企业在证照办理、税费缴纳等过程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构建“一站式”企业服务模式,围绕区属重点项目为民营企业提供1100余次服务,电话回访新开设企业300余家。二是推行金融服务。推行“清单管理+主办银行”模式,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组织金融服务联络员195名成立服务队伍,派出常驻金融顾问25名,下沉服务93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站,助推“政务+金融”深度融合,率先在草坝镇便民服务中心试点安装营业执照自助终端机,形成区镇村三级金融服务联动模式。目前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500余次,评定信用户1.3万户,预估授信金额13亿元,已发放贷款超1亿元。雨城区“政务+金融”先进工作经验被省市推广。三是推行代办服务。统一全区村级代办流程,建立健全“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代办机制,聚焦群众个体营商执照申领需求,推行“固定代办+移动代办”模式,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提交办理营业执照相关资料,即可由工作人员统一代办,真正实现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少跑路。2021年受理村级代办服务事项58240件。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