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东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山东·第37期】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第37期】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2-07-19| 来源:北辰遴选·孙弘毅老师


一、背景链接

6月27日,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在济宁市尼山圣境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聚焦重点,加压奋进,加快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深度解读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旅游在经受巨大冲击后仍仅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总量及收入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仍与2019年水平保持较大的差距。

(一)游客数量逐步恢复。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

(二)旅游收入恢复速度较快。我国国内旅游收入较游客人次的恢复情况更为理想。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恢复到2019年的5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

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特点

(一)周边游持续火热。受到疫情的影响,健康、安全保障以及目的地对疫情的防控已成为游客选择旅行产品的首要关注点,并且很多省市的中小学校也倡导师生在节假日期间尽可能不跨省出行,所以很多有跨省游需求的消费者将转变为周边游,周边游也是疫情之下旅游行业复苏主力。根据2021年国庆假日期间的国内旅游数据显示,国内游游客的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的态势。其中,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都市休闲、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从游客群体来看,城镇居民更青睐远方的风景,其在300公里以上出游距离的比重为12.2%。在周边游持续火热的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业态联动不足、创新缺乏成为制约周边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消费者更加关注安全、卫生、高品质和私密性,喜欢小众群体参与的户外活动,更愿意探索本地的特色体验产品,旅游目的地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升周边游产品的丰富度,进一步拓宽周边游市场潜力及提升吸引力。

(二)都市休闲游、乡村游成为出游热点之一。近年来,都市休闲游、乡村游已成为国内游客出游的热点之一。特别是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五成左右游客选择城市周边乡村和郊区公园游玩,体验秋收、赏秋色,泡温泉,采摘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从出游范围看,农村游客选择本省市内及城郊旅游的比例高达35.4%,比城镇居民高8.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选择跨省游的比重为23.9%,比农村居民跨省游高5.2个百分点。从游览区域看,游客年龄与城郊乡村的需求成正相关,与对山林水草景区和人文景区的需求成负相关。高收入群体对人文景观和山林水草自然观光景区的需求更高。亲子旅游、研学旅游需求集中释放,45岁以下的游客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比例高达四成左右。

(三)夜间文旅成为新增长点。近年来,全国各大目的地纷纷布局夜间旅游,江河夜游、夜间演艺、小吃夜市等各类项目相继亮相,不少景区也尝试延长游览时间,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夜游选择,夜间旅游消费已成为2020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亮点。根据相关统计及预测显示,2021年我国夜间旅游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35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8.08万亿元。与此同时,夜间旅游概念的提出,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增长方式。根据马蜂窝旅游发布的数据显示,72.22%的95后游客会在旅行中专门策划夜间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的夜游人群占比也超过60%。国内各大旅游目的地的“夜景”、“夜市”也都成为当地旅游的热搜关键词。相比常规的日间游览,夜游从时间维度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延展面,也为目的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线上线下文旅融合。在后疫情时代,一些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与文博机构、旅游景区合作,通过“会员模式”“流量转化模式”“体验付费模式”等方式,整合打造市场化的数字文旅消费平台,不断提升数字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同时,强化数字文旅体验和线上线下互动,将文化内容与数字娱乐充分融合,将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植入网络游戏、动漫、电影、直播等数字娱乐场景之中,采取“游戏+虚拟游”“动漫+云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构建数字“虚拟文化空间”,带动由虚拟体验形成的周边产品消费。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的实地游览、线下消费,将用户、信息和消费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充分互动交融,实现游前线上虚拟体验、游中现场沉浸体验、游后数字回味体验的全体验流程。

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基本情况

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由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大会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走在前、开新局,奋力夺取‘双胜利’”为主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安排会议活动内容,确保举办一届安全稳定、主题突出、隆重热烈的文化和旅游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省领导,省有关部门单位、16市党委或政府、相关省属国有企业、省内金融投资机构和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大会。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联盟领导同志,国家文旅行业协会代表,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行社、金融投资机构,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及重点客源地省份代表等应邀来鲁出席。

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主要安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幕式。开幕式于6月26日晚在济宁尼山圣境至圣广场举行,全省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省委主要领导出席并宣布大会开幕,省政府主要领导、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分别致辞,济宁市作文化旅游推介。开幕式上,还组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旅研修基地揭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文旅重点项目签约、“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旅行业发展专项行动启动、授牌表彰等环节。二是《知礼行天下》大型文艺演出。大会开幕式后举办文艺演出,时长约60分钟。演出邀请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执行导演、中央电视台春晚策划等知名团队策划编排,以“知礼行天下”为主题,打造一场彰显“儒风雅韵、文脉赓续、齐鲁气度、中国风范”的文化盛宴。 三是工作会议。在尼山圣境设主会场,全省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省委主要领导讲话,省有关部门、有关地市作交流发言,省委主要领导为下届大会承办城市授旗。 四是项目观摩。本次大会在观摩项目选择上紧扣文化旅游创新发展主题,分省内代表、省外嘉宾两组,定制精品化、特色化线路,分别观摩新建在建项目和经典景区,充分展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以来文旅大项目建设成果,彰显好客山东、文化济宁魅力。五是十六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果展。重点展示近年来全省16地市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求突破,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特别是推进落实“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另外,大会期间还穿插举办2022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济宁(曲阜)论坛、“好客山东、文化济宁”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

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主要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聚力推动创新发展。本次大会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创新发展主线,对提振市场信心,做强“好客山东”品牌,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进行系统谋划、全面部署,描绘新时代山东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蓝图。工作会议上印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计划》《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百企领航”培育计划》《关于建立山东省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的通知》《关于开展“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四个文件,在引领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推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重磅政策,对文旅企业给予专项扶持,夯实创新发展的坚实支撑。

二是规格层次高,国际性强。全省上下大力支持,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有关省领导,省有关部门单位、16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等众多领导出席会议。广泛邀请各级领导、各方嘉宾参会,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联盟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还邀请了中国旅游集团、深圳华强集团、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国内龙头旅游集团公司,腾讯、同程等多家OTA企业负责人参会,聚合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能量。为加强与境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大会还邀请了约旦、泰国、毛里求斯、摩尔多瓦4国驻华大使,哥斯达黎加驻华代办出席,切实增厚大会“丰度”、提升大会“份量”。

三是传承创新,传统厚重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大会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通过艺术表现手法,科技表现形式,着重体现运河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的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在开幕式仪式上,采用灯光秀、焰火、无人机、水墨文字等形式精彩呈现。在文艺演出上,通过无人机灯光表演秀+焰火绽放+3D威亚+LED展现济宁文旅盛景。立足于“用孔府餐具、喝孔府家酒、吃孔府家宴、品孔府文化”,创新开发孔府菜品,设计研发孔府家宴、孔府餐具、孔府家酒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举办孔府菜美食节,全面打响“孔府”金字招牌。“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文创旅游商品展,将传统非遗产品和现代文化创意紧密结合,展出530多件手造产品。

四是全民参与,共享大会盛宴。大会开幕式除正式参会代表和嘉宾外,还邀请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各行业代表参加,引导人们主动关注大会、积极参与大会。同时,为营造浓厚的大会氛围,济宁市精心举办中国(济宁)首届金石文化全国名家艺术展、“好客山东 文化济宁”服务节等文旅嘉年华活动,开展第六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组织各类文旅相关企业,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和文旅产品优惠政策,特别是推动99家A级景区6月份首道门票全部免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红利和实惠,让人们共享大会成果。

五是精细精准,守好一排安全底线。大会组委会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前置防控窗口,建立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科学应对的防控和应急机制。按照“全员覆盖、不漏一人”原则,对大会全体参会领导、嘉宾、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同时,扎实做好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信访维稳、信息采集等方面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反复多次实战演练,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万无一失。 以上是今年旅游发展大会的总体情况,诚邀各位记者朋友到现场观摩体验。

山东省文旅项目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略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打造一批社会效益明显、示范带动性强的项目。去年以来,“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项目、淄博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济宁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等22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库。今年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11.2亿元,同比增长5.0%。二是强化财政政策支持。连续两年对经济效益增长、吸纳就业不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效突出的精品旅游龙头企业进行财政奖励。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文化和旅游领域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支持45个文旅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金额36.06亿元。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金融部门建立了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在首贷培植、金融辅导、普惠金融、融资担保等方面支持文旅企业发展。今年一季度,文旅贷款余额1904.85亿元,比年初增加86.71亿元。四是打造“知名文旅企业山东行”招商引资品牌。依托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邀请华侨城集团、中国旅游集团等国内大型文旅集团来我省现场考察。去年以来,在济南、烟台、威海、德州等多地举办4场招商引资活动,邀请百余家国内企业来鲁考察,22个项目成功签约,计划总投资1235.2亿元。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计划》主要内容

落实省委“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按照“适应、调整、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政策举措、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文件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服务大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聚焦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的部署安排,以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为稳经济、扩投资、促消费作出贡献。二是突出创新引领。将创新贯穿文旅产业发展各方面,提出培育产业龙头、支持项目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产品业态等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和措施。三是突出综合施策。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投资合作、典型培育、奖励激励等综合性措施,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形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合力。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百企领航”培育计划》主要内容

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较强行业示范带动性、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和旅游领航型企业,300家左右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特色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600家左右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高的成长型企业。主要任务上,将打造“雁阵形”矩阵、培育数字化生态、建立品牌IP体系、健全投融资体系、构建集群推进机制、锻造人才队伍6个方面,力争形成覆盖文化和旅游全产业链、创新创造能力突出、充满活力、协同共进的大产业集群发展体系。保障措施上,从组织协调、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包括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培育领航企业制度,加强贷款贴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等。

山东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金融部门,积极探索促进文旅产业与金融深度合作的新路径,着力推进金融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成员组成方面,联动机制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牵头,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银保监局、山东证监局和省内金融机构参与。主要职责方面,将主要围绕政策制定、银企对接、企业纾困、激发消费潜力,在首贷培植、普惠金融、融资担保、专项债券等方面,推动文旅产业与金融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工作规则方面,联动机制将建立会议制度、工作联络员制度和调研督导制度,不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进行政策发布、产品宣讲、培训指导。主要任务方面,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各成员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政策、举办对接会、组织服务活动、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文旅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行业恢复发展。 四、关于“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专项行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会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银保监局,在全省联合开展“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行动目标上,将注重发挥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合力,力争2022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年内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惠及市场主体1000户以上,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增强文旅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行动内容上,一是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文旅企业和文旅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入库企业和项目的走访对接,确保融资对接全覆盖。二是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对国家文化公园、高端海洋旅游、乡村旅游、文旅新业态等八大领域的信贷投入。三是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单列50亿元再贷款支持文旅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大文旅产业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按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向文旅企业发放普惠小微贷款。

山东省如何用好基地开展对外交流工作

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文化和旅游部专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总部职能。下一步,将以研修基地的设立为契机,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搭建长期性展示体验平台,为我省文旅的国际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一方面,积极借助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积累的海外汉学家、中外学者、旅行商、艺术家、青年志愿者等资源,以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等渠道,定期邀请海外文旅机构、旅行社负责人和外国客人前来基地,精心组织开展包括文旅合作对话、研讨交流培训、旅游路线踩线、艺术创作采风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全省文旅对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不断提升山东文旅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山东优秀传统文化富集的优势,创新开发高质量文旅产品,适时推出青少年主题游学线路产品,打造独具山东特色、彰显中国风采的文旅品牌和国际青少年研学游品牌。指导支持济宁市利用本地优质资源,依托研修基地,持续开展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主题系列活动,参加国内外文旅推广活动和交易展会,学习借鉴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的国际经验,不断提升文旅对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全面梳理总结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做法,积极在全省层面加以推广。引导和支持更多地市主动搭建国际交流新平台,探索宣传推广新路径,构建对外工作新格局,持续加强我省文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

山东省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升级方面的措施

今年,山东将在旅游目的地打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资源转化利用等三个方面推动创新,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实现精品旅游产业扩容提质升级。 (一)创新提升旅游目的地打造。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要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一是加快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开展景区“产品提升”、度假区“业态提升”行动,推动有条件的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开发观日出、夜旅游等精品分众产品,打造核心度假、精品演艺项目。二是打造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树立主客共享理念,拓展城市旅游休闲功能,推出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规划发布“城市漫游”主题线路和产品,打造一批城市休闲旅游新地标。三是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能级。评定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动态管理,完善有进有出的约束机制。(二)创新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优质产品的供给水平。一是进一步丰富“旅游+”“+旅游”产品业态。重点推动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工业旅游、冰雪旅游、自驾旅游等十大旅游产品提质升级。二是创新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推出“乡村好时节”十大主题活动,建设十个体验基地;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建成一批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培育“蓝色休闲”品牌,发展海洋牧场游、海岛度假游、滨海自驾游,打造温带海岸休闲度假连绵带;打造“红色讲解员”品牌,推出“跟着红色经典去旅行”精品线路;创新发展研学旅游,推出一批研学旅游新基地、新产品。三是科技赋能推出高品质产品。结合疫情下旅游市场消费新变化、新特征,着眼满足游客品质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化运营能力,创新推出文化主题型、休闲度假型、沉浸体验型高品质产品。 (三)创新推进文旅资源转化利用。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聚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突破。加快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段)。围绕齐长城锦阳关段、临清运河钞关、高青安澜湾等,打造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重点主体功能区。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断推动优秀文创落地转化,推动“山东手造”、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高速服务区。三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发布首批省级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名录,将山东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旅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保护利用起来。

山东如何加快推动旅游业复苏,促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李干杰在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旅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省旅游行业全面承压,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是强省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没有变,旅游业在强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变,旅游业长期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并且有进一步趋强的态势。必须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加快塑造我省文化旅游新优势。

李干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重点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打造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着眼长远,要推动产业融合化发展,加大精品化产品供给,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打造全域化旅游场景,铸牢生态化旅游底色。

李干杰指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要把握大势,更要立足当下,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快推动旅游业复苏。要迅速激活旅游市场,杜绝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开展好促文旅消费行动。要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要切实抓好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策划和招引一批重点项目。要提档升级旅游基础设施,畅通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航线布局,集中攻坚短板弱项,提前布局规划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要全面加强数字赋能,强化顶层设计,丰富数字化旅游场景,加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要大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景区运营机制创新,培育良好文旅产业生态。要倍加珍惜、持续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加强全方位宣传和客源地推介,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维护旅游目的地形象。

李干杰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典型带动,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督导考核,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3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旅游消费项目创新力度不足。大多数景点只关注景区自身建设,而忽略了利用自身特点来加强旅游消费,在拉长产业链、提高创新力度、扩大旅游产业外延方面出现问题。二是宣传促销工作效果不明显。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存在投入不足、方式陈旧等问题,某些宣传口号过于夸大,概念模糊,对消费者无法起到引导作用,影响旅游区整体形象提升。三是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够。部分旅游区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专业化水平不足,使游客的出游满意度不高,降低了二次消费或是引导身边的人进行消费的概率。四是旅游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旅游法规层次较低,存在众多的空白区,部分法律法规对旅游产业的制约不够完善。一些法规体系可操作性较弱,应用能力不强,执法力度较弱,影响其权威性。(314字)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和山东实际,请你对我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准确全面,措施合理,逻辑清晰,4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创新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小而精”红色展陈。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二是创新做强沿黄文旅产业。突出项目支撑,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馆群设施,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精心做好黄河文化展览馆展陈展示,打造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靓丽窗口。推进沿黄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聚片区、民宿集聚片区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创建、指导评定一批A级景区、旅游休闲街区、红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 三是创新讲好黄河文化故事。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大主题,创作黄河文化相关的精品力作。实施精品营销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打造黄河文化IP,推出黄河主题线路、打卡地和文创产品。举办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一批重要文化活动。(404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四轮驱动”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坚持顶点定位,创新谋划战略蓝图。

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打造精品线路。

聚焦科技助力,创新实施服务保障。

强化资源转化,创新培育文创产品。


打好“三个突出”组合拳 构建幸福黄河新蓝图

突出顶层设计,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突出传承弘扬,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

突出区域合作,用心绘制好黄河图谱。


四措并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夯实文物基础。

创新考古机制。

赓续红色基因。

创新非遗保护。


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强化项目支撑,奠定发展之基。

强化资金支持,发挥引导作用。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城市影响。


提振信心 汇聚动能 共促文旅高质量发展

扩大宣传推广,营造旅游氛围。

聚焦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促进文旅融合,赋能旅游发展。


描绘火热生动的乡村旅游新画卷

以“浓厚诚意”起笔,既要有“品味”,又要有“土味”。

以“浓重新意”着色,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

以“浓酽情意”刻画,既要有“开发”,又要有“保护”。


书写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诗”和“远方”

全面统筹谋划,带动文旅全域振兴。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文旅示范样板。

聚合群众力量,探索文旅实践路径。

议论文框架:

加速文旅行业复工复产

落实政策需要“实”。

拉动消费需要“新”。

服务企业需要“准”。

情况汇报框架:

山东聚焦“六个创新突破”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艺术创作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创新突破。

二、产业发展在提质增效、赋能升级上创新突破。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抓项目、活起来上创新突破。

四、公共服务在提升效能、打造样板上创新突破。

五、宣传推介在扩大影响、擦亮品牌上创新突破。

六、市场管理在保底线、促规范上创新突破。

经验材料框架

滨州突出四个“聚力”

奋力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一是聚力擘画“黄河蓝图”,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二是聚力做足“黄河文章”,提升滨州文化旅游知名度。

三是聚力解码“黄河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四是聚力讲好“黄河故事”,展现富强美丽滨州新形象。


烟台市打造“1+3+N”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模式

一、突出“智慧”,打造数智化文旅“产业大脑”。

二、主打“创意”,打造地方文旅百科全书。

三、持续发力,打造智慧文化场馆示范项目。


济宁市“四轮驱动”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一是坚持顶点定位,创新谋划战略蓝图。

二是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打造精品线路。

三是聚焦科技助力,创新实施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资源转化,创新培育文创产品。


潍坊市临朐县“五抓五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狠抓机制创新,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狠抓产品供给,促进产品体系完善。

狠抓品牌打造,促进文旅形象提升。

狠抓文化赋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五、必背金句

1.近年来,山东省不断突出“好客山东”品牌的引领作用,通过推动资源转化创新、产品业态创新等方式,将“好客山东”这一品牌做精做优做强,让游客体验“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好客山东”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名片。

2.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悠久历史文化为文旅创新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基因。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向前推进了两三千年,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奔波在齐鲁大地上。山东临淄曾有四面八方学者们向往的稷下学宫,中国的文化在那里得到了空前的聚集。

4.从忠肝义胆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抗日第一儒将张自忠,到当前山东各界积极捐赠各种物资,山东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勤劳质朴、爽朗豁达、热情好客”这传承千年的优秀品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山东人敞开大门,欢迎天下宾客。

5.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一山一水一圣人”享誉世界,“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家喻户晓,“好品山东”的独特魅力正在绽放。

6.宾至山东如归家,客到齐鲁似还乡。山东将充分挖掘用好这一方好山好水好资源,高标准策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开展精品景区、精品旅游度假区建设行动,实施“好客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升山东文化旅游品质,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绽放更加独特的魅力。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提振信心 汇聚动能 共促文旅高质量发展

6月27日下午,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在济宁市尼山圣境召开。办好旅游发展大会,既要立足活动本身,持续性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更要放眼长远,坚持旅游为民,坚持政策的后续落实,推动文旅行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

扩大宣传推广,营造旅游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全方位进行大会的宣传;组织各地利用海报、标语、宣传板等传统方式和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型媒体,抓住暑假的有利时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开发本地休闲和近程度假旅游产品线路,持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新模式新路径新产品,激发群众的旅游热情。

聚焦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各地各部门要将有效的防控措施,结合各地现实情况,转化、调整并落实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的常态化措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让游客放心、安心、开心,从而缓解市场压力、促进旅游消费回暖,提振旅游行业发展的信心。

促进文旅融合,赋能旅游发展。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已经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旅游,让人们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以文促旅和以旅显文这两个手段来促进文旅行业更加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丰富旅游内涵,赋能旅游发展、提升旅游品位。通过旅游,可带动文化传播、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要持续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寻找文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打造出更多有内涵、有品位的旅游新产品,开发更多新去处。

危机中孕育新机,变局中开创新局。旅游业恢复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全行业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大力提振未来旅游业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借助旅游大会的良好时机,推介好品山东,吸引更多民众领略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感悟文化之美,凝聚起“旅游向未来”的正能量。

描绘火热生动的乡村旅游新画卷

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疫情好转后,山东乡村旅游开放有序、市场火爆,为全省疫情后的旅游业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旅游是启动乡村建设、带动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主抓手。如何答好“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课题,要在起笔、着色、刻画中注重协调发力,方能行稳致远,描绘火热生动的齐鲁乡村旅游新画卷。

以“浓厚诚意”起笔,既要有“品味”,又要有“土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代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越过千年,这依然是现代人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盲目追求“品味”,在政策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村居越改越像招待所,饭菜越做越像酒店大餐,更有甚者,加上了按摩、洗浴和麻将,过度的商业开发带走了乡村的悠闲与宁静,渐渐丢失了“乡土气息”,听不到鸡鸣狗叫,看不见农耕炊烟,造成了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的极大破坏。发展乡村旅游,不是一味打造异域味,而应着力挖掘本土味。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守住“魂”,要保留住乡村的“土味”,不能空有花架子,没有实内容;不能光比发展速度,丢失灵魂内核,要传承和发展好当地传统文化,在内与外的协同发展中提升乡村的特色魅力和发展动力,留住乡村的乡土味、民俗味、古韵味、生活味,让乡土气息融合现代气息。

以“浓重新意”着色,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给游客提供“农的体验、家的感觉、乐的心情、味的清新”。近年来,当亲近自然、感受田园的近郊乡村游成为假期新热点,传统的“农家乐式”吃喝为主的乡村旅游正在面临新挑战,拥有自己的特色才是当前各地乡村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模仿别人,永远抹不掉“伪造”的嫌疑;做好自己,才能凸显“原生”的美丽。事实上,不同地区的农村有着不同的特点,一味地“生搬硬套”一种模式也并非持久之道,在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路径,让好做法、好经验成为“共性”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来塑造“个性”,创新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更好地回应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通过培育各类创意设计、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让“别样乡村游”成为新的时尚。

以“浓酽情意”刻画,既要有“开发”,又要有“保护”。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头戏”,通过开辟一片体验农田、发展体验农业,让离开家乡的城市孩子感受一把“春耕秋收”,但急功近利地开发也会让乡村旅游一点点“沦陷”,为了短时利益而肆意挥霍乡村环境资源,得不偿失。乡村美,则中国美。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坚决不走“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破坏自然生态的恶性循环之路;要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合理规划,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加强对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唯有此,乡村才会更有底蕴、更加美丽,乡村旅游才能走得更远,让心有所归、人有所依,让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伴而行。

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实现“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增添新的动力。让我们答好“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课题,在美丽乡村享受“慢时光”,描绘好火热生动的齐鲁乡村旅游新画卷。


书写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诗”和“远方”

培育产业龙头,支持项目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产品业态……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创新发展理念,融合文旅资源,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文旅在互融中共荣,既丰富了文化的现代表达,也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能够在彰显地域文化的同时,增强当地经济发展实力,书写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诗”和“远方”。

全面统筹谋划,带动文旅全域振兴。围绕发展目标,乡村文旅发展当在谋划中突出导向,在规划中明确重点,突出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带动文旅事业全域振兴。要完善细化实化文旅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政策措施,为全面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加快做强本土文化和产业体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融入如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乡土文化元素,融入实景互动演绎、“打卡”行、文旅演出等现代元素,完善乡村惠民文化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使之口袋脑袋“同富”,擦亮做大当地特色产业金字招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发展规模。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文旅示范样板。乡村文旅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文旅产业示范样板。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要发挥资源优势,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文旅发展。要把好政策用足用好,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整合用好各级涉农资金、探索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切实把文化振兴投入作为优先领域,确保财政投入与文化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在“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上做文章,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做大,通过打造文旅项目、精品旅游线路等,让土地“增值”、农民“得利”。

聚合群众力量,探索文旅实践路径。推动乡村文旅发展要注重用好“乡愁”“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力量,让回报家乡的拳拳之心化为支持家乡的实际行动,在发展文旅事业时主动说一声,“我支持、我先来!”在看到文旅事业繁荣发展、家乡变美变靓的时候不吝惜一句,“做得好,点个赞!”通过配齐选强村两委班子,引进优秀人才充实进入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引导优秀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振兴,加大农业产业人才培育,推行“科技特派员”,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等举措,强化人才保障,让创业焦点和投资重心向文旅发展倾斜,为文旅事业带来更多的资金、项目和技术,助力家乡文化振兴发展;让群众携手共同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着力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文化发展动能,努力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文化实践路径,让群众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共同讲好文化故事,合力发出文化声音,让乡村的能人志士和乡贤人才为家乡文化建设与振兴添砖加瓦。

乡村文旅发展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头戏”,要让文旅融合迈出的步子更深更广,让文旅融合的落地生根推动乡村文旅事业发展枝繁叶茂。在聚合文旅发展各色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中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人文和经济发展双丰收,让齐鲁大地不断绽放文化创新新力量,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式、开放式发展新道路。


情况汇报

山东聚焦“六个创新突破”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去年,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其中就包括“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聚焦创新,系统部署了“十大创新”任务,“加强文化宣传创新”列为“十大创新”之一,这赋予文化和旅游战线重要使命。 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2022年确定为“创新突破年”,聚力抓好“六个创新突破”,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艺术创作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创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创作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扶持引导,形成精品创作持续繁荣、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两个效益”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在出精品上,通过实施重点项目责任制、重大选题定期发布制、集体创作制,以及组建剧本库、专家库等措施,全面提升艺术创作组织化水平。今年,将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围绕重大节点和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备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和冲击“五个一工程”奖,抓好重点剧目创作演出。一季度以来,重点剧目、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京剧《燕翼堂》、吕剧《一号村台》等正在抓紧修改提升,吕剧《大道直行》、柳子戏《大河粮仓》《远航》均已完成剧本初稿,艺术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在出人才上,正在抓紧制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还将出台艺术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持续推进“戏曲名家工作室”“青年创作人才扶持计划”,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在出效益上,重点抓好《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在剧目创作、薪酬分配、绩效考评、市场营销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管理运营新机制,进一步激发院团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二、产业发展在提质增效、赋能升级上创新突破。一是政策扶持。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乡村旅游用地、文旅金融产品创新等,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出台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办实事、解难题。目前,我们已经印发《关于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项目建设的通知》,据统计,今年山东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准备清单中文旅项目达232个(不含青岛),专项债券需求815亿元。二是主体培育。实施文旅企业“百企领航行动”,开展“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邀请大型文旅企业集团、投资机构来鲁投资兴业。三是精品引领。加大高品质、定制化旅游产品线路的开发力度,通过实施“精品景区建设三年行动”“村庄景区化建设攻坚年”等,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打造精品。四是度假提质。在全省开展旅游度假区提升行动,丰富度假产品供给,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旅游服务。五是智慧赋能。完善“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功能,搭建完成“一中心四平台”,出台《山东省智慧景区建设标准》。六是消费提振。创新办好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等活动,提振市场信心。七是宣传助力。通过实施“好客山东”品牌提升行动,加大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抓项目、活起来上创新突破。创新推进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在抓好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在文物保护利用上,突出抓好“十大工程”,包括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齐长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程等,涵盖40多个重点项目,以此为抓手串起文物工作全盘。今年一季度,《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立法、“红黄绿”段保护管理、文物保护公益岗位设置、卫星遥感影像监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革命文物工作、博物馆事业发展等重点任务有序推进。我们将持续创新思路,破解难题,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主要是创新理念、提升层次,全力办好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聚焦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示,积极办好“河和之契”非遗交流展示周。实施“山东手造”工程,做大做强手造产业。目前,“山东手造”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建立标准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建设非遗工坊等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四、公共服务在提升效能、打造样板上创新突破。实施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每年评选10个样板镇、20个样板村,以评促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实施群众性小剧推广工作,开展“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文化惠民,开展“最美城乡书房”评选,办好“冬春文化惠民季”“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等活动,在全省打造常态化、有活力、参与广的群众文化品牌。

五、宣传推介在扩大影响、擦亮品牌上创新突破。进一步强化理念创新,用好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突出“旅游目的地”概念,全省将“好客山东”这个省级大目的地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做精做优做强;同时支持各地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整体形象。强化方式创新,针对不同客源地、不同时间点、不同受众群,开展更精准、更有效的宣传推介。强化手段创新,统筹国内宣传与国际宣传,充分发挥中国旅游新媒体推广联合体作用,加大新媒体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打造“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实施山东文旅网络营销“个十百千万”行动,推进“好客山东”慢直播。加强线上文化旅游对外交流,保持交流热度,持续擦亮“好客山东·孔子家乡”品牌。

六、市场管理在保底线、促规范上创新突破。针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管理重点,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全省旅游景区、旅行社、公共文化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星级酒店及文旅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抓实抓细各项举措,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创新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二是守住安全生产红线。针对重大活动以及重要节假日、汛期、暑期等关键节点,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制定文化旅游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效能,持续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经验材料

滨州突出四个“聚力”

奋力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聚焦《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主题主线,突出四个“聚力”,奋力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一是聚力擘画“黄河蓝图”,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照国家、省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安排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智者智城·志在滨州”城市品牌为引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按照《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印发《2022年滨州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建立滨州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机制,统筹协调全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一体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研判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制定《滨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滨州市黄河沿岸概念性总体规划》《黄河沿岸南海湿地文化旅游规划》《临海文化旅游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整合现有规划基础上,完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滨州段)建设保护规划》,逐步构建起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一揽子规划体系,为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二是聚力做足“黄河文章”,提升滨州文化旅游知名度。聚力打造黄河、孙子、红色、工业、临海五大文旅品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加快推进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13亿元)、黄河植物园(7.5亿元)等项目,对黄河小街湾、黄河农事园、十里荷塘、打渔张森林公园等项目进行优化提升。目前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黄河古村风情带乡村旅游PPP项目等已完成投资23.22亿元。博兴麻大湖景区、惠民鑫诚田园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蒲湖风景区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发展特色旅游。发展孙子文化,举办海峡两岸孙子文化论坛暨孙子文化大会,创建孙子文化(惠民)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工业旅游,依托高端铝业、智慧纺织等“十强”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个,打造黄河谣生态健康城等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典型,培育海瓷集团、阳信龙福环能等规上文化企业7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发展临海旅游,突出黄蓝白金红“五色”特点,整合黄河、滨海、盐田、贝壳、红毯等特色资源,加快建设临海文化旅游区。深化区域合作。2021年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签约文旅项目13个、金额85.9亿元,联合沿黄景区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共同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成立黄河谣黄河文化旅游联盟,一体化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举办“山东人游滨州”文旅推介活动,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提升滨州文旅品牌影响力。

三是聚力解码“黄河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滨州作为孙子故里、吕剧之乡、渤海革命老区机关驻地,黄河孕育了其深厚的文化基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省级52项。其中,胡集书会、滨州吕剧、惠民泥塑、滨州剪纸等都带有浓郁的黄河“烙印”。不断推进“非遗+”模式,非遗进校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实施“滨州手造”工程,培育手工技艺产业新动能,让古老技艺不断焕发新生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全市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59处,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出台首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地方性法规《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革命遗址遗迹普查;率先出台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文件,实行“先考古、后出让”;2016年至2021年,滨州省级以上文物保护资金执行率全省第一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推广滨州经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坚持文化惠及民生,实施文化站专项治理和效能提升工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滨州做典型发言。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20个,博物馆18个,剧场6个,先后承接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省市县三级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数字文化馆、曲艺书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试点。

四是聚力讲好“黄河故事”,展现富强美丽滨州新形象。加强国家级非遗吕剧、渔鼓戏,省级非遗扽腔等资源的保护传承。艺术创作成果丰硕。近年来,创作大型优秀剧目10部,小戏作品20余部。吕剧《杨广和》《兰桂飘香》、京剧《游百川》获得国家级大奖,目前正在围绕黄河题材,创作大型吕剧《大河流金》、儿童剧《小虎滨滨历险记》。东路大鼓《太师训徒》、渔鼓小戏《老邪上任》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目前正在积极打造小戏《谁迷糊》《连心锁》冲击第十九届群星奖。打造国家级地方戏曲展演品牌。实施“唱响吕剧工程”,加快建设山东吕剧博物馆,积极筹办全省吕剧优秀剧目展演,将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地方戏曲展示品牌。创新开展沿黄文化活动。用心打造市民文化节、黄河文化艺术季、非遗曲艺书场、周末戏相逢、滨州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受到群众喜爱,让黄河文化浸润心田。2019年以来,吕剧《李二嫂改嫁》、儿童剧《九色鹿》等陆续在全国保利院线巡演,正在推动渔鼓戏《板桥轶事》进入山东剧场院线,积极推动滨州“黄河故事”走出去。


烟台市打造“1+3+N”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模式

烟台市自2020年9月被确认为“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推进文旅融合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文旅公共服务需求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以“烟台文旅云”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建设为主要载体和抓手,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推动文旅服务方式、管理模式、产业发展的创新升级,持续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智慧”,打造数智化文旅“产业大脑”。“烟台文旅云”作为山东省首个建成的市级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以“智、尚、趣”为建设原则,从供需两端发力,于去年8月完善了具有烟台特色的“1+3+N”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模式,达到文旅产业“信息服务集成化、市场营销精准化、产业运行数据化、行业管理科学化”的目标,有效推动了烟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的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在省内第一个实现了市域文旅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共对接数据源389项,存储数据12TB,数据条目超过15亿条,打破数据交换条块分割,实现国家、省、市、县、企数据五级同步。

二、主打“创意”,打造地方文旅百科全书。打造了烟台地方文旅百科全书、数字文旅资源的汇聚中心、文旅公共服务的常开窗口和百姓文化旅游生活的展示舞台,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智慧旅游科技应用水平,增强文旅公共服务普惠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径。其中,烟台图书馆进行的第一期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工作,已完成300余种胶东红色文献、100余种珍贵古籍的扫描。通过与专业数据公司合作,烟台图书馆建立起珍贵历史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构建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专题数据库网络发布等服务。如今,烟台市民查阅这些珍贵古籍,阅读扫描图像即可,不用再动原书,较好解决了此类文献的使用与保护问题。

三、持续发力,打造智慧文化场馆示范项目。烟台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一期项目顺利完成,采集制作三维、二维文物数字化信息1117件/套,制作配套文物线绘图500件/套、文物病害分析示意图600件/套,完成基本陈列展厅场景扫描2个;两个VR基本陈列展厅对《山海古韵》《世纪之路》基本陈列进行全景数字化信息采集,通过三维实景技术,搭建全景数字展厅;还精选202件/套珍贵三维文物信息,实现“文旅云”平台立体展示。烟台美术博物馆建设了美术馆数字展厅,上线200余项、3000余幅美术作品。烟台图书馆开发了“全民阅读”线上图书馆,实现百万册电子图书在线阅读,并为文创企业集聚搭建优质平台,促进文创企业与VR/AR、MR、8K、4D/3D等前沿科技结合。文创产品、地标特产、非遗好物等特色文创商品也有了展销平台。


济宁市“四轮驱动”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济宁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四轮驱动”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动能优势日渐明显。

一是坚持顶点定位,创新谋划战略蓝图。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制定出台《济宁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运河(济宁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着力完善“两轴、一街、两区、两镇”文旅发展空间优化布局。将2022年确定为全市文化旅游创新突破年,起草《文化旅游创新突破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微山湖旅游区5A创建、复兴之路科技文化项目、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运河记忆”文化街区等重大项目强力推进。持续挖掘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济宁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城市,济宁市入围了今年“五一”黄金周增速最快十个目的地城市,旅游扶贫经验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和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申报的《游读圣地—打造世界儒家文化研学高地的探索实践》、济宁润德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联合申报的《教育引领 文化赋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范式》入选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二是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打造精品线路。一线多点,红色旅游线路旧线翻新。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将尼山、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微山湖等红色景点有序串联,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品牌线路,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红色羊山情怀、缅怀尼山英烈”“品味儒家文化,领悟家国情怀”等9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省百条红色旅游线路。开辟新景,推动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推动大运河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继创新打造起至郭庄港、终至南阳古镇的运河水上线路一日游之后,今年重装打造了“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夜游项目,精选城区文化资源富集的运河沿线,实施线路亮化工程,精心包装荷花仙子像、宣阜巷等15个沿线景点,充实沿线文艺演出和民俗表演,运河之美、风俗之盛尽收眼底。济宁市入选“鲁风运河非遗之旅”“水浒故里非遗之旅”等山东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线路深游,“新奇趣”内容赢得游客争相打卡。指导尼山圣境景区不断升级夜游产品,增设荧光跷跷板,踩踩乐、马卡龙MINI抽奖等互动娱乐性的项目,丰富景区内烟火秀和无人机表演,实景演出《金声玉振》。兖州牛楼小镇开展“漫天诗画震撼人心 火树银花照亮四海”首届超燃宫廷烟花秀夜游活动、邹城康王谷花世界开展“星空夜宴 户外露营 梦幻灯光”夜游项目。曲阜尼山圣境、兖州牛楼小镇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寓教于游,持续完善研学旅游内容。通过传统文化赋能景区体验,打造沉浸式场景,济宁研学旅游形成了“政德、师德、青少年、儒商 ”四大研学教育品牌和“礼、艺、德”三类产品体系,把无形的文化转化为可感、可知、可悟的体验产品,收到了游客的追捧。在“2021山东省第二届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中,济宁市荣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12件,优秀组织奖2名,总计20个奖项。

三是聚焦科技助力,创新实施服务保障。积极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投入200万元建成了济宁“文化云”平台,济宁市入选山东省公共文化云建设全省4个试点城市之一。提档升级“云游助力”,积极利用“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上线景区、文化场馆、餐饮商户,在全市23个重点景区安装视频监控和实时客流监测系统,为提升游客的便捷体验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化智慧文保建设,投资18万元,在市文保中心实施智慧文保试点项目,该项目包含文保大数据平台、职能AI行动分析,文保单位视频监控汇集、智慧用电系统、火灾安全隐患预警、视频会议应急指挥六大建设内容。强力推进智慧文旅设备建设,指导文旅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化水平,在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评选中,济宁市推荐申报的“防切割滑冰服等滑雪装备技术提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全国共39项案例入选。强化数字成果的转化应用,豆神动漫原创动画《多宝一家人》项目荣获“2021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三孔智慧研学系统项目》荣获优秀奖。

四是强化资源转化,创新培育文创产品。强化馆藏文物资源和民间非遗产品的创新转化,积极推进文创产品成为凝聚文化意蕴、构筑时代美学、提升生活品质的“精品好物”。连续六年举办全市文化创意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开发了嘉祥鲁锦、徐弓坊弓箭制作技艺、水浒文化系列等非遗文化旅游商品,培育了周广胜木雕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文创企业。今年上半年,济宁市楷木杆镶牛角毛笔、蓝印花布《福禄有鱼》等7件非遗作品入选“天工开物·齐鲁匠心”首届山东省非遗文创大赛,数量居全省第一。儒陶“三牛杯”、砭石“不忘初心”等9件商品入选省100件红色旅游商品,数量居全省第三。孔府宴系列酒、鲁壁—藏在博物馆的木梳(济宁)分别荣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和银奖,实现了济宁金奖零的突破,向人们传递反映了过去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潍坊市临朐县“五抓五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旅产业发展内涵,全面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文章,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打响“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品牌。

狠抓机制创新,促进形成工作合力。实施文旅融合攻坚行动,作为全县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围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夜间文旅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塑造节会品牌”,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措施,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公布”协调推进机制,高规格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各专班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明确责任分工,共同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从全县40多个文化旅游项目中,筛选确定了20个重点文旅项目,进行重点全程服务、保障推进,隐士研学游、沂山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建成华艺红色文化雕塑艺术博览园、“沂风朐韵”非遗集聚区等一大批文旅融合项目,丰富了全县文旅业态。持续推进华建大酒店、万达金街项目、嵩山石河漂流、齐长城潍坊非遗传承项目、隐士研学游等项目建设,推动全县文旅产业提质扩容、转型升级。

狠抓产品供给,促进产品体系完善。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推出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功打造各具特色、文旅元素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101个,创评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景区化村庄、65个市A级景区村庄。深挖乡村旅游资源,建成覆盖全县乡村的打卡地集群。全县A级旅游景区已达14家,旅游景区业态丰富,可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品牌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双提升。畅通旅游路网,配套旅游驿站、厕所、停车场等设施,提升沿线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民宿等文旅产品品质。全面提升齐鲁天路·嵩山天路品牌,助推全县自驾游市场发展。通过各种媒体、联合30余家省内重点旅行社,推出主题丰富、线路多样的20余条“临朐原乡风情游”产品。打造“三纵”“三横”“三特色”旅游线路,将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线路产品。

狠抓品牌打造,促进文旅形象提升。高标准举办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节、中国(临朐)沂山文化节、石门坊红叶文化节、中国临朐观赏石展销博览会、传统工艺(非遗)博览会,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文旅节会,发挥节会经济拉动效能和辐射效应,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荐“柿文化旅游节”等6个活动入选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年系列活动,被省文旅厅确定为2022年重点培育乡村好时节体验基地,文旅品牌体系不断丰富。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对全县文化旅游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邀请省内重点旅行社到临朐考察踩线,组织举办“文旅高质量发展看潍坊”等系列媒体采风活动,“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狠抓文化赋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文化“三进”赋能景区工作,实现非遗、文化创意和演出演艺进景区,提升旅游景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沂风朐韵”非遗聚集区,配备全息投影等高端数字化设备,打造沉浸式非遗场馆,向游客全方位展示我县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人次达1.1万人。深入实施“文旅+”,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康养、红色教育等多业态融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统筹临朐县委诞生地旧址、淌水崖水库陈列馆等红色文化资源,策划红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发挥薰衣草小镇、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等资源优势,举办滑翔伞、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中草药、薰衣草等种植优势,积极发展康养游。


通知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

为加强乡村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重要作用,我厅组织开展了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工作。通过培育创建认定,乡村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2021年有50个村成功创建,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扩大成果,我厅启动了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申报工作,按照《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创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对上报村进行了审核,最终确定90个村列入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详见附件),现予公布。请各市依据《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评定细则》,指导入选村抓好整改提升,确保按期完成创建工作。

一、强化科学保护。尽快将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保存状况不佳的革命旧址,按照文物保护要求抓紧开展保护修缮工作,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教育功能。深入开展革命文物征集和研究工作,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广泛组织当地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研学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三、强化引领作用。探索创新红色资源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红色文化遗存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红色资源与当地特色产业、传统村落、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结合,纳入红色旅游线路,开展乡村红色旅游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提高村庄知名度。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20日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关于开展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助力旅游市场恢复和发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开展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

二、活动时间

2022年5月1日—31日

三、活动内容

(一)认真组织“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

5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设立主会场开展主题活动,各市设立分会场。各分会场围绕2022年主题开展活动,重点策划一部分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加以推广,活动方案由各地自行制定。

(二)广泛开展“中国旅游日”旅游惠民月活动

各地结合实际,在5月份推出多种形式的旅游惠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是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二是旅游企业推出免费、打折等优惠措施;三是旅游助老、助残措施;四是对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群体的优惠措施;五是公益性文艺演出、公共文化场馆扩大开放等文化惠民措施。各地推出的惠民措施,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设专栏公开发布,每周及时更新。

(三)深入推进“中国旅游日”宣传推广活动

1.“千号联动”自媒体推广

5月19日前后,各地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的官方自媒体平台进行联动,形成矩阵。统一带上#519 去旅游#话题,推送本地区举办的旅游日活动以及旅游惠民措施等信息,发布旅游日宣传海报。

2.“万名导游带您云旅游”直播推广

各地文化和旅游局要动员本地具有影响力的导游,在各旅游景区现场开展网络直播活动,带领全国游客“云旅游”,既让民众感受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优秀导游的独特魅力,也让民众足不出户体验我国壮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

3.“百万旅游人”网络推广

各地文化和旅游局要通过多种形式动员广大旅游从业者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互动,通过标识性符号让旅游人亮出身份,获得一张“我是旅游人”的专属影像,并在各自媒体平台亮相发布,提升行业自豪感,为中国旅游市场加油。

4.“亿万祝福”短信推广

5月19日前,各地文化和旅游局可通过通信运营商向当地民众发送手机祝福短信(内容示例: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XX市(县)文化和旅游局向您致以诚挚祝福。盼您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感悟中华文化之美,享受人生美好旅程),提高“中国旅游日”的社会知晓度。

5.“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全球海外推广

5月19日当天,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利用驻外60余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等平台资源,开展“孔子家乡·好客山东”文旅多语种宣传推介,面向全球展示山东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貌,全面展示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开创境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工作新局面。

四、有关要求

(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活动组织工作。各地文化和旅游局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围绕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要严格遵照《中国旅游日标志管理办法》规定使用“中国旅游日”标志及口号。鼓励市(区、县)内多地同时开展多项活动,可冠以“2022年‘中国旅游日’XX(地区或景点名称)主题活动”名称。

(二)做好相关信息的汇总报送工作。各市文化和旅游局要安排一名联络人,认真做好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情况和惠民便民措施的汇总工作。并于4月18日前将联络人表、举办活动汇总表、惠民措施汇总表、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汇总表(见附件)报送至指定邮箱。

(三)做好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工作。请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在5月20日17:00前将本地“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活动总体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等)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市场推广处宋道波,  电话:(0531)51791760

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刘婷婷,电话:(0531)51791826

省旅游推广中心陈勇,电话:(0531)82676443

报送邮箱:sdslytgzx@163.com

特此通知。

附件:1.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联络员表

2.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拟举办活动汇总表

3.2022年“中国旅游日”惠民措施汇总表

4.2022年“中国旅游日”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汇总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4月7日


倡议书

致省直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

省直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济南市疫情防控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厅党组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团结抗疫、共克时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厅机关党委向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发出倡议。

一、各级党组织要履职尽责,迅速凝聚群防群控强大合力

省直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和厅党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驻地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一时间落实本单位各项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把疫情防控要求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迅速动员、立刻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将本单位各项疫情防控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奋力争当疫情防控先锋表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当好“关键少数”,在关键时刻担起关键责任,发挥关键作用。要严格出行管理、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加强风险排查、严控相关活动,督促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控。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特别是公共服务场馆、两校负责同志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亲自抓、亲自管、亲自推动,带头发扬无私无畏精神,不惧艰险,担当作为。要严格执行信息上报、24小时值班等工作纪律,确保疫情防控思想认识到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措施到位、人员部署到位、防护保障工作到位、跟进监督到位、宣传教育引导到位。

三、全体党员要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全体党员要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主动承担单位党组织和驻地社区分配的相关任务,勇担责任、冲锋在前。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各项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疫情防控的内在动力,切实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要立足岗位,以“思想丝毫不放松、工作丝毫不放松、干劲丝毫不能放松”的姿态,提升服务,加强文化场馆、剧场院线、景区等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防控管控工作,筑牢筑实筑细疫情防控防火墙。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

省直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高的工作标准、更果断的应对措施、更周全的服务保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中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机关委员会

2022年3月31日

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批复

鲁政字〔2022〕112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呈批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威政请字〔2021〕2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保护规划》)。

二、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核心保护范围为东至新村的二层住宅群外围,西至荣成褚岛水产公司外侧院墙,南至村庄南侧主要道路,北至古村与农田交界处,面积约为 6.96 公顷。要整体保护东楮岛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海草房以及街巷、古树、古井、海岸线等历史环境要素和自然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核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高度和空间视廊,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发挥陆海环境优势,推进村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对村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加强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将《保护规划》主要内容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处理好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脉与空间环境、自然景观的依存关系,体现出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依法合理适度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五、你市要认真组织实施《保护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备案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要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6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