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东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山东滨州·第7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山东滨州·第7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2-05-19| 来源:北辰遴选·叶子老师

一、背景链接

2022年5月10日,滨州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国之大者”。各级各部门要认识到位,扛牢政治责任,抢抓历史机遇,坚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须争上游”理念,统筹好保护和发展,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二、深度解读

★2021年10月22日,习**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们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

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第一,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必须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用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第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深刻影响,从安全角度积极应对,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第三,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放眼长远认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第四,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供需两端入手,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抓紧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要着力确保煤炭和电力供应稳定,保障好经济社会运行。

“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一是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大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力度,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等。二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要创新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措施,用好财税杠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三是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游产水区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一体化保护高原高寒地区独有生态系统,有序实行休养生息制度。要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要实施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四是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要提高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让这些地区一心一意谋保护,适度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发展旱作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要集约高效发展,不能盲目扩张。五是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要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要推进能源革命,稳定能源保供。要提高与沿海、沿长江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党中央已经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尽其责、主动作为。要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性。

★对策措施

要认识到位。扛牢政治责任,抢抓历史机遇,坚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须争上游”理念,统筹好保护和发展,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要谋划到位。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样板为目标,以坚持问题导向为着力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好“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制度体系,完善好从总规划到施工图的路径机制;强化项目支撑,以“项目实施”来推进“战略落地”,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储备、建设力度,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工作协同、督导落实等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各县市区要层层抓落实、件件出成效,齐心协力抓好落实。

要落实到位。以黄河安澜为本,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围绕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目标,做好治水、兴水、节水文章,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守好黄河安澜底线。以生态为先,抓住保护治理这一核心,统筹好黄河滩内外、左右岸、上下游、陆海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强综合污染治理,建立保护治理长效机制,擦亮黄河生态底色。以发展为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发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文化为魂,抓住文化传承这一根脉,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推动文体融合、文旅融合、文创融合,全面叫响“看母亲河、到滨州去”文旅品牌,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

★滨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效

滨州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素有“渤海之滨、黄河之洲”之称,黄河穿城而过,流经市域94公里,哺育了400万滨州人民,滋养了9600平方公里的大地。近年来,滨州抢抓战略机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的制度体系,组建了“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院”的工作机构,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生态之河”。滨州始终把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治理,综合整治,坚决守牢黄河生态“底色”。2008年以来,滨州市连续十年开展“林水会战”,目前正在推进第二个十年绿化行动,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100多项,林木覆盖率达到31.8%,滨州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同时,以黄河为轴线,规划建设黄河中央生态公园,全面打造河美水秀、城河一体的生态长廊。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民生之河”。首先是“治黄”,1946年人民治黄从滨州起步,70多年来,滨州矢志不渝地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坚决守住黄河安澜这一底线。其次,“用黄”,近年来,滨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每年引蓄黄河水8亿多方,保障了全市40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用滨州百姓一句话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滨州这座城市。第三是,“兴黄”。2017年以来,滨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黄河滩,打造新样板,实施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大力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和高效生态农业,真正圆了沿黄群众的“安居梦”和“致富梦”。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人文之河”。滔滔黄河水,滋养了滨州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滨州以智者智城文化品牌塑造为主线,坚持文体旅融合并举,系统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大力传承弘扬孙子文化、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海洋生态文化,加快打造独具滨州特色的黄河旅游目的地和沿黄城市会客厅。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活力之河”。滨州坚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变生态要素为资源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曲黄河水,养育一方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滨州的“母亲河”,滨州将坚守绿色发展底色,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明珠城市”。

★滨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

1.突出生态优先,构筑绿色生态大廊道。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实施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海岸带整治修复、滩区综合治理提升等重点工程,构建“一带两区”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推进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深入开展大气、水、固体废物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攻坚、标本兼治。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产,倒逼发展规模、结构、布局优化,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2.坚持实业为基,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抓好科技创新这个动力,打造科创资源聚集区。抓好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升级。抓好对外开放这个基点,优化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推进滨州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建设。抓好乡村振兴这个任务,发挥农科院、冬枣研究院等作用,推动富民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3.弘扬黄河文化,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强化黄河文化保护,推进滨州吕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发挥好文化传承作用。壮大现代文旅产业,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叫响“看母亲河、到滨州去”文旅品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智者智城”城市品牌影响力。

★滨州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一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了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市环委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建立了重大工作协调保障机制,成立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保障整改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推动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等各轮次的督察在滨州扎实开展,取得了“解决问题、上级肯定、百姓点赞”的多赢共赢效果;根据省统一部署,建立了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高标准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任务,涵盖36个河流断面(跨市断面27个、市内断面9个),实现与邻近济南、淄博、东营、德州4市及市辖县际间全覆盖,推动上下游协同共治、联防联控,构建了水环境质量“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长效机制。

二是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与《滨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配套,2021年出台了《滨州市市直有关部门和中央省驻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把相关责任分解到各级党委、政府及50个部门单位,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压实,筑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大格局。举全市之力开展水、大气、危固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是严打环境违法行为与服务高质量发展并重。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尤其坚持以法律的武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环保法律法规权威。2021年以来就立案处罚509起,罚款1.1亿元,环保、公安联合办理行政案件58起、行政拘留65人,办理刑事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9人,形成强有力震慑。同时,强化生态环保帮扶,实施生态环境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常态化推进正面清单和“微违免罚”等监管举措,持续施行“送法入企”,保护企业依法经营、合法经营,严防“一刀切”。

四是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滨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打响“1+1+10”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立总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同时成立10个分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左右联通的作战体系,推动艰苦卓绝的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截至2020年底,方案确定的55项主要目标、386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九项约束性指标均已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优良天数比例最高、PM2.5平均浓度最低,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优良水体比例全部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100%。生态文明创建成果丰硕,惠民县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博兴县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沾化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山东鲁北企业集团获评国家工业生态示范园区。滨州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国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集体)”提名奖,是该项活动举办10届以来全国唯一获奖的地市级生态环境局。


三、实战应用

例题1: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深刻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时俱进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请你结合材料,谈谈滨州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可行性强,逻辑清晰,600字以内。

【参考作答】

作为黄河流域的工农业大市,滨州要进一步明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目标定位,深入挖掘我市在资源、区位、交通、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黄河元素赋能高质量发展。一要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提高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推进城市内涝综合整治,着力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确保黄河长久安澜。二要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促进高效集约用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切实管好黄河“水池子”,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加快建设现代水网,以水资源的集约安全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明珠城市。要采取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强化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等工作措施,促进城市与黄河共生共荣,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明珠城市。四要科学规划国土空间,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严格落实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促进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要求,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五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深化“双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579字)


例题2:滨州作为沿黄城市,请结合材料,围绕滨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撰写一篇情况报告,供领导参阅。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严谨,12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滨州市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报告

滨州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2021年5月印发实施《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同时配套制定《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滨州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构建起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一揽子政策体系。同时,围绕工作推进落实,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设立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为工作推进落实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全面贯彻“四水四定”。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滨州市黄河水资源超载区治理实施方案》,出台《滨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办法》,全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403万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通过衬砌、护坡、信息化等措施,基本达到“精准计量”条件,实现农业灌溉用水高效利用,年均可节水4000万方。实行城镇非居民用水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探索推进水权交易,引导用水大户实施节水改造,严控高耗水行业规模。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创建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初步预测,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比2020年减少约2亿方。

三是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建立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储备生态保护类项目59个,总投资320.7亿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进黄河小街湾、黄河农事园、黄河植物园、黄河大道彩叶林带、南海湿地建设;实施94公里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推动完成42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33处黑臭水体治理。2020年完成造林15.5万亩、农田林网12.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1.9%;湿地保护总面积达到17.6万公顷,列全省第4位,小开河灌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是深化沿黄合作。深化省会经济圈沿黄六市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创建全省科技创新联盟、大数据产业联盟、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等协作共同体,企业开设“全域通办”、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滨州分院、大高机场“环鲁飞”等一大批合作事项成功落地。今年我市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以及黄河风情带自行车赛、马拉松比赛等高端品牌赛事,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合力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

五是建立高层次平台。滨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在滨州成立黄河生态研究中心,是全国4个中心之一。借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人才、技术储备及优势,研究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国家环保科技部门帮扶地方政府、带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下一步,滨州将全面开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努力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样板”。(1224字)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对接服务“黄河战略” 赋能建设富强滨州

要建设岁岁安澜的平安河。

要建设高效利用的惠民河。

要建设河美水秀的生态河。

要建设延续文脉的文化河。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大合唱”

奏响“大合唱”,要把握“一域”与“全域”的关系。

奏响“大合唱”,要把握“一时”与“万世”的关系。

奏响“大合唱”,要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奏响“大合唱”,要把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滨州发展迈入“黄河时代”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生态之河”。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民生之河”。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人文之河”。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活力之河”。

★宣言框架

黄河流域景区合作发展滨州宣言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精神。

二是聚力打造世界级黄河风情文化旅游带。

三是加强沿黄景区区域合作、共通共融。

四是着力贡献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景区力量。

五是每年举办一次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

★政务信息框架

滨州打好“三个突出”组合拳 构建幸福黄河新蓝图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是突出传承弘扬,讲好黄河故事滨州篇。

三是突出区域合作,用心绘制“黄河图谱”。

★经验材料框架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转型样板

一、坚持保护优先,打造沿黄生态廊道

一是充实环保力量。

二是修复自然生态。

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坚持增量赋能,打造用水体制典范

一是实施城乡水务改革。

二是增强“引蓄调用”能力。

三是推进水系综合治理。

三、坚持制度创新,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二是筑牢智力支撑。

三是纵深推进改革。

四、坚持绿色转型,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强化机构支撑。

二是助推产能转换。

三是点燃科创动能。

五、坚持厚植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一是弘扬黄河文化价值。

二是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三是提升黄河生态景观。

四是发展全域文化旅游。


答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答卷”

一是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二是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是治水兴水,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四是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五是提质增效,动能转换深入推进。

六是文旅融合,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七是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五、必背金句

1.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黄河宁,天下平。

3.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4.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5.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6.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对接服务“黄河战略” 赋能建设富强滨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滨州,近百公里的绿色长廊沿黄河蜿蜒,田园美景与黄河风光交相辉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相得益彰,一曲生态高质量发展“黄河大合唱”正响彻滨州大地。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着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文章,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滨州模式”。

要建设岁岁安澜的平安河。深入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发挥防汛参谋作用,强化防汛“四预”措施;构建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推进“智慧滨州黄河”建设,协助各级政府推广群防队伍、专业应急力量互为补充、一体运行的调度模式,全面提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要建设高效利用的惠民河。持续强化全市民生水利服务,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既要从严从细管好黄河水资源,加强引水计划管理,强化生态用水监管,协助推进黄河水资源超载地区整治;也要持续优化水资源调配体系,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资源。要深化实施水资源精准调度、综合调度,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做好全市“五水并举”文章提供源动力和有力保障。

要建设河美水秀的生态河。完善落实各级“河长”统筹协调、多元监管的黄河生态保护机制,协调推动公检法等黄河专职保护机构高效运行,协助各级“河长办”深化开展环境保护和“四乱”治理。要继续协调推进黄河淤背区绿化提升工程,协调加强黄河生态景区管理,提升河美水秀、城河一体的生态颜值,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要建设延续文脉的文化河。立足治黄文化特色,系统讲好黄河故事。升级打造沿黄“一段一品”的治黄文化示范区,开展黄河主题文旅活动,编辑好《滨州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挖掘山东人民治黄发祥地精神和打渔张精神,打响“河惠滨州”文化品牌,以文化赋能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是一场攻坚战,须拿出“钉钉子”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滨州上下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坚定践行“黄河战略”,服务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推动落实“黄河战略”的“滨州样板”成效更显著、色彩更鲜明!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大合唱”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滨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深入学习贯彻作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担当,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样板”。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合唱”,要把握“一域”与“全域”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非一地一段之事,而是一项涉及全流域各个方面的“大事件”,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绵延5000多公里,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滨州要走出“小我”,从“全域”出发而不能站在“一域”去思考黄河问题,与其他城市共同携手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力争上游”。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合唱”,要把握“一时”与“万世”的关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黄河治理、破解难题、清除积弊,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更迭、动能转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无论抓黄河保护,还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都是一场持久战,心浮气躁不行,急功近利也不行。这场持久战,包括环境治理、修复生态、淘汰落后产能等一个个攻坚战,但又不同于单纯的攻坚战。打好这场持久战,既要有攻坚“速战速决”的能力,也要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谋划长远、干在当下。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合唱”,要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护”在前,但“保护”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基础上,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抓生态保护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就是对黄河的最有效保护。滨州要把握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既要把黄河生态系统保护好,也要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奏响新时代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合唱”,要把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就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滨州“黄河故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让我们深刻把握任务要求,注重统筹谋划衔接,凝聚强大推进合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展现滨州担当!


★议论文

滨州发展迈入“黄河时代”

滨州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素有“渤海之滨、黄河之州”之称。黄河从滨州穿城而过,流经市域94公里,哺育了400万滨州人民,滋养了9600平方公里的大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滨州发展真正迈入了“黄河时代”。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生态之河”。州始终把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治理,综合整治,坚决守牢黄河生态“底色”。连续十年开展“林水会战”,林木覆盖率达到31.8%,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以黄河为轴线,规划建设黄河中央生态公园,全面打造起河美水秀、城河一体的生态长廊。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民生之河”。1946年人民治黄从滨州起步,70多年来,滨州矢志不渝地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坚决守住黄河安澜这一底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没有黄河,就没有滨州这座城市。2017年以来,紧盯黄河滩,打造新样板,实施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大力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和高效生态农业,真正圆了沿黄群众的“安居梦”和“致富梦”。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人文之河”。滔滔黄河水,滋养了滨州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滨州以智者智城文化品牌塑造为主线,坚持文体旅融合并举,系统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大力传承弘扬孙子文化、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海洋生态文化,加快打造独具滨州特色的黄河旅游目的地和沿黄城市会客厅。

黄河在滨州是一条“活力之河”。滨州坚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变生态要素为资源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滨州市经济和民生各项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曲黄河水,养育一方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滨州的“母亲河”。我们要坚决树牢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守绿色发展底色,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明珠城市”!


★宣言

黄河流域景区合作发展滨州宣言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我们来自全国沿黄九个省区100余家文旅企业的代表齐聚“智者智城”——中国滨州,出席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交流和深入探讨,对许多重要内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此,特发表黄河流域景区合作发展滨州宣言: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滋养了中国最早的主要部落,孕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沿黄文化旅游景区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聚力打造世界级黄河风情文化旅游带。黄河沿线各景区及相关文旅企业要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和区域合作,推动全流域统一规划和开发,实施“旅游+”战略,将黄河沿线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丰富黄河流域文旅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沿黄重点项目和知名品牌,共同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体验游线路,让黄河旅游造福两岸百姓,添彩旅游市场。

三、加强沿黄景区区域合作、共通共融。推动成立黄河流域景区联盟,建设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特点,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通、文化共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依托联盟共建平台,组织黄河流域各景区及文化旅游相关企业开展经常性交流互动、参观学习、培训讲座等活动,促进互动交流融合,共同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传递黄河声音。

四、着力贡献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景区力量。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让黄河文化、黄河风景、黄河业态、黄河服务、黄河品牌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明亮点,为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贡献文旅景区新力量。

五、大会决定,每年举办一次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积极推动大会成果转化,逐年纪录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大事,表彰一批为黄河旅游文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全面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下一步发展方向,加强全流域、跨区域协作,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政务信息

滨州打好“三个突出”组合拳 构建幸福黄河新蓝图

滨州市用好用足用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级战略,在顶层设计、传承弘扬、区域合作等方面破题开路,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构建幸福黄河新蓝图。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好《滨州市黄河沿岸概念性总体规划》《黄河南海湿地文化旅游规划》《临海文化旅游规划》,编制《红色文化旅游规划》,从“规划图”到“施工图”构建起推进黄河战略实施的一揽子规划体系,为推进黄河战略实施提供遵循依据。以黄河南海湿地为核心区,加快推进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孙子文化产业园、滨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新地标黄河楼正式开放,实景结合、楼景互动,充分展示了黄河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黄河文化、黄河遗产等滨州黄河元素。

二是突出传承弘扬,讲好黄河故事滨州篇。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目前,滨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省级52项、市级186项。抢救濒危非遗项目“黄河号子”,拍摄纪录片《黄河夯号》,主题音乐作品《号子一喊老么响》入选全省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开展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启动《黄河谣》剧本创作,加快动画片《黄河守护者联盟》制作播出进度,创作完成《小虎滨滨历险记2》。积极参与开展“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推出黄河文化艺术季系列文化活动45场,支持滨城区借助“迷笛”声势,打造本土“黄河音乐节”品牌,形成独有的沿黄文化活动品牌。

三是突出区域合作,用心绘制“黄河图谱”。2021年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签约文旅项目13个、签约金额85.9亿元,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沿黄9个省区、100余家文旅企业联合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合力推动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数据共享,共同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2022年,召开滨州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文旅企业家大会,评选表彰一批文旅企业,出台《滨州市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进文旅业发展壮大。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联盟,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探索打破区域、所有制、业态等界限,将沿黄景区、酒店、民宿、文化场馆等要素连点成线、以线带面,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创作手绘图、制作宣传片、制定旅游线路、推出黄河风情主题宴席、开展精准推介等一体化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通过联盟机制一体化推进,制作旅游标记式沿黄地图,打造沿黄会客厅。


★经验材料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转型样板

滨州因黄河而兴,94 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河宽滩大,上连省会济南,下接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守护黄河安澜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生态保护成效事关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滨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保护修复黄河生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幸福黄河工程”,全力破解黄河水资源超载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引导能力,全程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一体管控的黄河生态保护体系,切实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坚持保护优先,打造沿黄生态廊道

一是充实环保力量。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的现状,依据部门职能运行监管情况,强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增加155 名编制,编制增幅47.5%。二是修复自然生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完成南海湿地、黄河大道景观提升等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启动黄河淤背区生态修复工程,小开河灌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总面积17.63 万公顷,列全省第4 位。连续14 年实施林水会战,完成合格造林15.5 万亩、农田林网12.2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1.8%。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1+1+9”污染防治方案,全面攻坚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等9 场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落实河湖长3528 位,涵盖全市544 条河湖4900 公里,创新构建“河长+ 警长”“河长+ 检察长”机制,被《人民日报》全国推广。四是打造生态市域。启动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三级联创”,新立河20 公里滨河绿道全线贯通,黄河中央生态公园初具雏形,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6 平方米。完成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全市352 个旧改项目全部开工,主城区小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2021 年,全市集中开工两批20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总投资44.7 亿元。

二、坚持增量赋能,打造用水体制典范

一是实施城乡水务改革。聚焦长期存在的多头治水、城乡分割等问题,破除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弊端,整合水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全市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管理服务一体化。将分散在部门的城市供水、排水、节水、防汛抗旱等相关工作职责整合并入水利部门,形成“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系统循环,并在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厘清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编制涉水工作职责边界清单,以体制机制优化再造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有效保护。二是增强“引蓄调用”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做好再生水、微咸水、海水利用,管好地下水,蓄好雨洪水,用好长江水,破解缺水瓶颈。“水亿方”鲁北水库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库容调蓄能力2700 万方,新增南水北调供水2.775 亿立方米,创新性推行黄河河道外生态用水补偿机制,2021 年上半年共计引用生态水3.34 亿立方米,逐步实现流域间调配,骨干工程间连通、水源工程间丰枯调剂的水资源联合调度、合理配置。三是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水利建设治理,完成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00 亿元,列全省第1 位。完成重点水利工程49 项、治理骨干河道260 公里,整治河湖问题6160 处,明显河湖问题基本“清零”,小清河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 年一遇”。四是打造节水滨州样板。大抓农业节水,完成32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49 项重点水利工程、403 万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圆满收官,年均节约用水5000 万方,全市6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抓实抓好工业节水,地炼、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节水改造深入实施,华纺股份获评(全国10 家)“2020 年度纺织行业节水型企业”。

三、坚持制度创新,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聚焦国家战略部署,及早成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印发实施《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配套制定《滨州市黄河水资源超载区治理方案》等落实文件,构建起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二是筑牢智力支撑。设立市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对接国家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及政策,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重组市农业科学院、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黄河生态研究中心(滨州),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智力支撑。三是纵深推进改革。持续深化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推广农田水利公司化运行模式,兴水治水节水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四、坚持绿色转型,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强化机构支撑。围绕贯彻落实重点改革任务,聚焦聚力富强滨州战略布局和规划目标,优化机构编制配置,组建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市投资促进中心及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分中心,均列入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序列,并根据滨州“5+5”十强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分别对应设立5 个专业性投资促进部、5 个产业服务部,分别核定编制66 名、45 名,引进专业人才23 名,较原工作力量增加29.5%,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助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二是助推产能转换。近两年来共压减煤炭1298 万吨,万元GDP 能耗累计下降22.2%。完成转移原油一次加工能力970 万吨。2022 年底前将转移炼铁产能569 万吨、炼钢产能666 万吨。全市18 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5 家企业入选省级第一批绿色工厂。以价值链为核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高端铝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转型发展,集群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50.1%、较上年提升15.1 个百分点,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全市工业技改增幅66.6%,列全省第1 位。2021 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21.4%。三是点燃科创动能。精准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学研需求,设立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已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4 家,其中,有12 家已同步备案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立足不同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创新运行模式,形成创新能力强、驱动效益明显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八大中心建成投用,116 家科技服务机构完成入驻,入驻率70.7%。魏桥国科研究院、渤海科技大学推进顺利,8 个学院和5 个研究中心、10 个联合实验室、7 家科技公司、47 个科技项目协同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光刻胶项目4 月试产,激光选通成像、高强韧铝基复材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

五、坚持厚植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一是弘扬黄河文化价值。以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奋勇前行的“黄河力量”赋能富强滨州建设,全力激发滨州人民“能、成、行”的文化自信,全力打造富有现代气息、凸显黄河元素、独具滨州特色的“智者智城”名片。二是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调查,推进滨州吕剧、惠民泥塑、博兴草柳编等9 个国家级、35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吴式芬故居、杜受田故居、魏氏庄园等5 处国家级、49 处省级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发挥好文化传承作用。三是提升黄河生态景观。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文化小镇、南海城(企业家小镇),黄河之星建成投用,黄河楼对外开放,黄河谣生态健康城初具规模,“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名片持续叫响。四是发展全域文化旅游。依托依山拥河向海自然优势和孙子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黄河风情带、孙子文化旅游区、滨海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签约文旅项目13 个、金额85.9 亿元。


答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答卷”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实施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抢抓重大战略实施历史机遇,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自然修复、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保护修复、黄河长久安澜、水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等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为落地落实黄河战略,构建了“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院”的工作推进机构,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成立了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协调推进黄河绿色生态廊道重大项目建设;创新设立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负责推进黄河战略中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谋划研究推进等工作,推动黄河战略在滨州落地生根。建立了“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的制度体系,印发实施了《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支持文件,形成了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为推进黄河战略实施提供了遵循依据。

二是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实施“1+1+9”污染防治方案,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加强引黄干渠及小清河、徒骇河等骨干河道污染物治理,全面攻坚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等9场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全市湿地保护总面积达到17.6万公顷、列全省第4位,小开河灌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2021年上半年全市合格造林面积1.32万亩、退化林修复1.59万亩,列全省第一位。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围绕违规取水用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31类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截至2021年9月底共排查出问题48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治水兴水,用水效率不断提高。2020年以来,全市完成重点水利工程49项、治理骨干河道260公里、加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27座,重点骨干河道治理实现全覆盖,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投资达到100亿元、列全省第1位,全面开启了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治理、大保护的新时期。深入实施水源调蓄工程,启动“水亿方”鲁北水库规划建设,6座小型水库稳步推进。集约节约用水水平显著提升,全市6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403万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全面告捷、农业用水基本实现“精准计量”。印发实施了《滨州市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办法》《滨州市城镇非居民用水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节水综合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四是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建立“1+10+N”协同推进体系,在高端铝产业转型、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创体系、投融资模式创新计划、人才引育留用“三进工程”、“双型”城市建设、“三专”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一些困扰发展全局的顽症痼疾加快祛除,内生动力活力逐渐增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完成国资国企、开发区、科技创新、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159项专项改革任务,其中有40项得到中央、国务院、部委表彰,在全省改革考核当中取得第7名的好成绩。

五是提质增效,动能转换深入推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梳理手续不全“两高”项目137个。坚持“优存量、扩增量”两手抓,以价值连为核心,延伸产业链、重塑供应链,新兴动能持续壮大。持续深入推进“双型”城市建设,积极培育“五院十校N基地”等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金服用”科创体系,区域应用型科创高地强势崛起。截至2021年11月,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八大中心建成投用,116家发科技服务机构完成入驻,入驻率70.7%。魏桥国科研究院、渤海科技大学推进顺利,8个学院和5个研究中心、10个联合实验室、7家科技公司、47个科技项目同时推进,激光选通成像、高强韧铝基复材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

六是文旅融合,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积极探索将黄河文化融入“智者智城•志在滨州”城市品牌,不断加大黄河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利用力度,以打造黄河生态、孙子文化、高端制造业工业、红色文化、临海文化五大旅游品牌为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等“文旅+”“+文旅”的融合,“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的名片持续叫响。滨州黄河文化新地标性建筑——黄河楼项目,完成展陈设计并正式对外开放。同时,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文化小镇、孙子文化旅游区、滨海文化旅游区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发布《黄河流域景区发展滨州宣言》,合力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

七是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开工在即,德滨高铁、环渤海高铁、滨淄高铁同步规划;黄大铁路、滨港铁路二期建设完成;滨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协同黄骅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加速形成“四港联动”格局;大高机场开通至北京、烟台、日照3条航线,“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纵横畅通、机场港口立体联通格局加快构建。与省会经济圈内沿黄六市合作日益密切,积极参与创建全省科技创新联盟、大数据产业联盟,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等协作共同体,目前企业开办“全域通办”、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滨州分院、大高机场“环鲁飞”等一大批合作事项成功落地,与济南、淄博完成跨市界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跨省合作,“千牛万羊进山东”工程等7项跨省合作事项稳步推进。

下一步,滨州市将锚定“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淤点、堵点、痛点,聚力实施“83”工程,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乘势而上,创富图强,全面开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切实将黄河元素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进滨州市加速迈入“黄河时代”。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