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陕西遴选网 > 省市遴选 > 热点精讲 > 【陕西·第36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第36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6-27| 来源:北辰遴选·逸鹤老师

★专题导学

耕地保护和建设三个关键词:保护、管控、建设。

“两个环节”: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两个重点”:即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

“两个关键”:即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

农民四项增收:稳定提升经营性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拓宽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转移性收入。

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两化”:生活便利化、治理高效化。

“三链同构”:打造一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示范县。

“四个治理”: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


一、背景链接

6月17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集体学习《论“三农”工作》有关篇目,开展交流研讨。会议强调,要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二、深度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键词解读

1.稳中求进:两条底线、三项重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打实地调整农业结构,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务必见到可考核的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力度,推动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2.端牢饭碗:稳产量、调结构、保耕地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重大战略性问题。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较上年增产26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目的就是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稳产量。应对去年秋冬种部分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抓紧抓实春季田管,促进弱苗转壮,努力追回产量。粮食安全要共担责任,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主产区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合理保障农民收益。

——调结构。下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支持东北地区积极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有序推进地下水超采区、不适宜水稻种植区开展“水改旱”扩种大豆,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扩大油茶种植面积。通过多油并举、多途并进,确保大豆和油料扩种取得可考核的成效。

——保耕地。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把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抓好黑土地保护,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真正做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3.多措并举: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衔接有序推进,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当前,部分脱贫地区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遇到自然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况有可能返贫致贫。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并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

要聚焦重点人群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各地要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进一步简化识别程序,及早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要依靠发展来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衔接资金和涉农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通过产业带动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通过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提升帮扶车间、优化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

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团,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计划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不断提升搬迁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持续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地区强化帮扶措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更可持续。

4.乡村振兴:五级书记共同抓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后,新时代抓“三农”工作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三大产业;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住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

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法,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党的领导。要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10个部分41条,包括: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1.关于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

在稳粮上着重强调:一是党政同责抓落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任务逐级分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播种面积、产量稳定。二是政策扶持稳面积。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定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三是组织服务增效益。着眼“保夏粮、增秋粮、提产能、夺丰收”,开展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以秋补夏扩面积行动,强化服务指导,确保稳粮增效。

在保供上加大力度:一方面,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聚焦“畜牧优结构、果业提质效、蔬菜增产能”,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另一方面,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发展、预警监测、收储调控、产销衔接、流通运输、节粮减损等各项工作。

2.关于耕地保护和建设

主要聚焦三个关键词:

一是保护。就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签订“军令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严守耕地红线。

二是管控。就是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搞非农建设等行为,有计划地推进“非粮化”耕地退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三是建设。就是下功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旱涝保收能力。

3.关于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抓牢“两个环节”。即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在监测方面,实行风险摸排网格化、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坚持全程监管、清单交办、精准帮扶、定期通报、绩效考核,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在帮扶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确保有人管、管到位。

二是抓细“两个重点”。即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坚中之坚,文件提出要组织编制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投入保障,集中力量支持,尽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搬迁群众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特殊群体,要从就业需要、产业发展、后续配套设施提升、社会管理等方面,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

三是抓好“两个关键”。即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要着力提高脱贫人口增收能力。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帮扶车间吸纳能力、优化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就业规模稳中有增。要着力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各类资源力量和政策措施向发展聚焦,统筹抓好各类帮扶,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关于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稳定提升经营性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施“一县一业”行动计划,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优质优价。

二是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更多新型业态,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加强产业项目县域布局,引进培育一批就业容量大、上岗门槛相对较低的企业,切实把就业机会更多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三是积极拓宽财产性收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零消薄”行动,提升集体经济整体实力。稳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盘活资源资产,进一步赋权活权、释放红利。

四是稳步提高转移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加大粮食生产重点环节所需农机装备和智能农机补贴力度,探索将更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保险纳入财政补贴范畴。

5.关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推进特色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持续深化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培育9个农业全产业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链长制”责任,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示范县。

二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建设“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鼓励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多途径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另外,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作用,推动陕西农业“走出去”。还要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通过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6.关于加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生活要便利化。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要件大体相当。

治理要高效化。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注重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统筹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共建美丽和谐新农村。

除此之外,文件还就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加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建设进行重点强调。

★重点表述

1.陕西“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促进扶贫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化转变,促进政策并轨、机制融合、产业升级、力量统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增强脱贫地区整体发展能力。巩固完善帮扶机制。二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把粮食安全作为底线任务,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保持重要农产品供给市场稳定。三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循环、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品牌引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陕西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稳固农业、振兴乡村,全力夯实“三农”工作基本盘。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提升小麦、稻谷、玉米等收储调控能力,做好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保供稳价,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优化生猪产能调控,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84万头,抓好蔬菜生产,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确保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基本稳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国家级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持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实施“田长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实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五年行动和盐碱地改造利用,新增高标准农田300万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和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为中国饭碗装中国粮贡献陕西力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和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动态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加强劳务协作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转移就业,促进持续增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小木耳、大产业”式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社区工厂,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深化苏陕协作交流,统筹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帮扶力量,推动项目、资金、政策等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乳制品、苹果、茶叶、猕猴桃等9个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力度,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3+X”特色产业规模,引导创建5个国家级、3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发展乡村旅游,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200个,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扩大承包地30年整县延包试点范围,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深化“三变”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清零削薄”行动。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一定稳扎稳打、求真务实,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我省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必须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要统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落实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措施,持续做大做强脱贫攻坚期内培育的企业、产业,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苏陕协作和社会力量帮扶,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强种业科技攻关,集成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设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千万亩“吨粮田”,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搞好病虫害防治,提升绿色化生产水平。抓好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突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苹果、猕猴桃、乳制品、生猪、肉羊肉牛、家禽、蔬菜、食用菌、茶叶、红枣、核桃等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更多“小木耳、大产业”式的特色产业。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设计推广特色民居,务实推进厕所革命,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

★领导要求

刘国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定正确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增添工作动力,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同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刘国中强调,要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加强种业科技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强化农机应用,抓好病虫害防治和绿色化生产,切实搞好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要扎实推进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壮大就业和增收潜力大的产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三变”改革成果,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三、实战应用

问题1:

近日,陕西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全文从10个部分提出了41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结合给定资料,请你谈谈该《意见》的主要特点,500字左右,20分。

【参考作答】

文件总的来看,体现了“两个聚焦、两个坚持”的鲜明特点:一是聚焦中央部署。文件紧扣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对“三农”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陕落地。二是聚焦底线要求和工作重点。文件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系统安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文件针对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了工作载体和抓手,提出了一些既具体又务实的措施。四是坚持结合省情农情。文件紧密衔接2018年以来我省连续下发的4个《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2022年节点性任务、针对性措施、实效性导向,体现陕西特色。(481字)

问题2:

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虽然去年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但粮食生产仍然再获丰收。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陕西省今年如何实现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700字以内,25分。

【参考作答

第一,调动“两个积极性”。一个是,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省市县三级责任,构建省委省政府抓总、部门横向到边、省市县纵向到底地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格局。另一个是,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围绕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兜底提升种粮群众的收益。

第二,抓住“两个要害”。一个是,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来保护耕地。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另一个是,抓紧抓实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发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第三,抓好“两个关键”。一个是,抓好防灾减灾。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强农业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另一个是,抓好指导服务。组织推进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以秋补夏扩面积行动,分区域、分环节、分季节、分作物开展精准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位、落到田。

第四,推进“两个创新”。一个是,推进经营服务创新。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推广玉米增密度“5335”、小麦宽幅沟播“3335”两大集成技术模式,提高粮食单产,推动各类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组建粮食生产联盟,加快建设千万亩“吨粮田”。另一个是,推进农业机具创新。围绕购置与作业双补贴、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加大丘陵山区用机协同攻关,打造一批粮食作物、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田良法集成配套。(677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三聚焦”破解乡村发展致富密码

聚焦破解“资源散”问题,探索乡村发展“新动能”。

聚焦破解“组织弱”问题,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聚焦破解“漏洞多”问题,探索乡村发展“新手段”。


滴水穿石走好乡村振兴路

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要勇于真抓实干。

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要担起责任重担。

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要切实转变作风。


强化“三力”筑牢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筑牢基层“主心骨”,强化组织领导能力。

建强基层“排头兵”,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牵住产业“牛鼻子”,强化发展内生动力。


唱好“五曲”抓好党建力促乡村振兴

唱强“责任曲”,强担当聚合力齐护航。

唱响“能力曲”,学技术求门路助振兴。

唱欢“实力曲”,壮经济强组织助民富。

唱实“帮扶曲”,严管理抓关键务实效。

唱正“保障曲”,炼干部集人才谋事业。

★经验材料框架:

陕西省耕地保护工作综述

纲举目张,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聚焦主业,加大整治力度积极补充耕地。

积极探索,落实耕地保护考核激励机制。


陕西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纪实

规模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幸福产业。

科技支撑,推动全省果业提质增效。

联农带农,羊乳产业惠及千家万户。


上下联动,深化落实,精准推进五大振兴

夯实基层党建基石,加快实现组织振兴。

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加快实现产业振兴。

抓住本土关键少数,加快实现人才振兴。

培育乡风文明之魂,加快实现文化振兴。

推进环境提升整治,加快实现生态振兴。


陕西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

守底线抓衔接,脱贫成果进一步稳固。

守底线抓衔接,脱贫成果进一步稳固。

重“后扶”促融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调研报告框架:

陕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2.茶叶品牌价值显著增长。

3.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4.产业融合发展已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建园基础差,现代管理理念弱。

2.组织形式松散,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3.精深加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

4.标准推广监管不力,品牌意识薄弱。

5.电子商务发展缓慢,销售手段相对落后。

6.茶文化发掘深度不够,融合发展不足。

三、发展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2.夯实基地建设,强化生态理念。

3.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4.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监管。

5.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企业集团。

6.挖掘陕茶文化,促进融合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面落实职责任务。

(二)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问题

一是科学规划不够。

二是本土人才不足。

三是政策落实不好。

四是资金投入不多。

五是产业发展不强

六是治理水平不高。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下步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坚持优先发展。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顶层设计。

(三)进一步优化结构,实现高质发展。

(四)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人才支撑。

(五)进一步用活政策,推动要素下乡。

(六)进一步强化建设,提高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强化治理,夯实基层基础。


五、必背金句

1.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任务逐级分解,层层压实责任。

2.着眼“保夏粮、增秋粮、提产能、夺丰收”,开展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以秋补夏扩面积行动。

3.聚焦“畜牧优结构、果业提质效、蔬菜增产能”,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

4.签订“军令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严守耕地红线。

5.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确保有人管、管到位。

6.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优质优价。

7.稳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盘活资源资产,进一步赋权活权、释放红利。

8.打造一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示范县。

9.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作用,推动陕西农业“走出去”。

10.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通过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11.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一定稳扎稳打、求真务实,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2.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陕西省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必须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全省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下大气力做好“三农”工作,把党代会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分认识到陕西省部分脱贫地区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的现状,尽量降低返贫致贫的可能性,完成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要主动作为、积极应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要落实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措施,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要加强种业科技攻关,补齐种业发展短板,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确保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赢得更大的主动权,确保在更高水平上筑牢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突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苹果、猕猴桃、乳制品、生猪、肉羊肉牛、家禽、蔬菜、食用菌、茶叶、红枣、核桃等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更多“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产业。要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壮大地域品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要挖掘乡村采摘观光、康养保健等多元价值,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不仅要拓宽农民增收路径,让农民从“收一季”到“季季收”,而且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要把农民最急需、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建设好、设备维护好,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设计推广特色民居,务实推进“厕所革命”,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让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

启航当奋楫,风劲好扬帆。陕西全省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全面推进陕西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三秦大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调研报告

陕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陕南茶区是我国最北缘的茶树自然生长区,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陕西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陕西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是“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发现时代最早、规格最高的茶具;汉阳陵发现了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茶叶实物。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茶产业坚持“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省茶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1.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省茶园面积增速显著放缓,茶园总面积基本稳定在300万亩;茶叶产量受极端气候以及供给侧市场影响,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产值增长显著。截至今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298.0万亩,茶叶总产量12.05万吨,总产值212.7亿元。其中干毛茶总产量11.3万吨,干毛茶总产值19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14%和6.47%;优势特色茯茶总产量7520吨,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18.71%和35.43%。

2.茶叶品牌价值显著增长。坚持市场引领生产发展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极大的提高了陕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5月21日“国际茶日”,安康平利被列为全国唯一分会场,与杭州主会场实时连线,省长赵一德出席活动并致辞,向世界推介陕茶。在“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我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超过75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10亿元。

3.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省现有规模茶叶企业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68家,茶叶加工厂1078家,专业合作社877个。全省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累计带动茶农约13.7万户增收。

4.产业融合发展已见成效。我省茶产业紧抓“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陕西区位、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坚持茶产业和文化相结合,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特色小镇,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建成了40多个茶旅融合示范点、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

1.建园基础差,现代管理理念弱。我省山地茶园多,布局分散、土肥条件差、园地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茶园管理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行。

2.组织形式松散,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陕西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总体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3.精深加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陕西是传统的绿茶产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只加工一季春茶的生产习惯,茶资源的严重浪费,经济效益低下,茶农、茶企积极性不高。传统茶叶生产特征明显,新型茶饮、茶食品、茶药品、茶生活用品等深加工产品开发严重滞后。

4.标准推广监管不力,品牌意识薄弱。各类标准的推广监管力度不够,品牌保护措施不力,导致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品牌形象。相当一部分茶企“三品一标”意识不强,甚至有很多茶企没有企业标准。

5.电子商务发展缓慢,销售手段相对落后。伴随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盛,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但因缺乏专业营销运营团队、营销理念和手段落后等各方面原因,线上销售不容乐观。

6.茶文化发掘深度不够,融合发展不足。陕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缺乏特色和文化优势的深度挖掘,需进一步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构建茶产业发展大格局。

三、发展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根据《陕西省茶叶全产业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一位厅级领导、一个牵头处室、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政策支持、一个工作专班”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

2.夯实基地建设,强化生态理念。在坚持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生态化、数字化茶园改造提升,以强化良种繁育、生态茶园建设、现代茶叶产业园区建设的为主要途径,将现有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管理的高效良种茶园或生态茶园。

3.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根据“做精绿茶、做优红茶、做亮茯茶”的基本方略,适量开发白茶、抹茶等新茶品,优化产业结构,丰富茶品种类,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支持加工企业新建或改造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提高加工品质和生产效率。

4.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狠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打造我省四大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授权、监管、保护等品牌管理制度。对茶叶产区、质量标准、包装标识作出严格要求,以“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组合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5.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企业集团。选择规模大、成长性好、知名度高的茶企重点扶持,加大信贷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他们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股份改制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

6.挖掘陕茶文化,促进融合发展。深度挖掘陕茶文化,并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茶文化,不断丰富陕茶文化内涵,讲好陕茶故事,弘扬陕茶文化。充分发挥当地文旅资源优势,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精品园区和特色小镇。


★简报

王益:三聚焦三推动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今年以来,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王益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支撑,通过“三聚焦三推动”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政治引领,在健全组织体系中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印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夯实工作责任。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建强组织堡垒,打造4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扎实开展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按照“四个一”整顿机制全面整改,对村级活动场所挂牌多、标牌标识不规范等问题集中清理整治,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锻造有力队伍,大力提升“头雁”本领,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观摩、视频教学和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抓乡促村的本领和履职能力。持续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培育计划,26个行政村培育储备“好青年”57人,进一步充实了农村发展后劲。积极评选“王益英才”,印发《关于命名表彰2021-2023年度“王益英才”的决定》,授予刘铜利、颜开昌、韩晓武3名优秀人才2021-2023年度农村实用类“王益英才”称号。

聚焦互促共赢,在激发内生动力中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引导村级党组织广开路径,多条腿走路,采取1+X(1个中心社区工厂+X个社区工厂)发展模式,促进社区工厂快速推进,十里铺村、新村、南雷村等社区工厂不断建设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安装区、镇(街道)和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29台,组建了法律顾问组,实现全区“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受理农村户籍人口申请法律援助289件,接受法律咨询75人。加大农村地区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宣传60余场次,发放宣传警示教育资料12000余份,制作展板100块、刊发各类稿件60余篇。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整治“黄赌毒黑拐骗”等突出治安问题,深入开展“农资知识”“全民反诈”等主题宣讲,加强农村地区治安巡逻,优化调整农村网格设置,建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队伍,共办理涉农领域各类刑事案件25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累计65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切实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防线”。

聚焦保障有力,在夯实基层基础中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出台《铜川市王益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通知》,对村集体收益分配范围、原则、内容、程序进行规范,切实加强村集体资产的民主管理,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对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补贴补助发放、体检以及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确保驻村人员基础保障到位。组织开展“王益英才”助推高质量发展活动,组织11名农业、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领军人物组成“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小组开展各项服务活动。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等新模式,积极争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铜川市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杜志辉专家工作站,持续引聚高端人才。吸纳29名乡土人才加入农技服务队伍,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平台、产业脱贫110技术服务平台等,积极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布小麦田间管理等技术120余条,“三农”资讯50余条。组织农技人员、农业专家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苹果等培训12期,累计培训720余人次,发放资料1200余份。


★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四大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调整区域布局结构。严格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要求,统筹苹果发展与粮食生产,制定苹果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推动向最佳优生区聚集,促进提质增效,打造苹果产业核心区。

2.优化品种品系结构。结合老园更新改造,发展新优品种,促进不同色系、果形、口感品系差异化发展。渭北区域积极发展新优早中熟品种,解决晚熟品种单一问题。

3.规范栽培模式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果畜结合、果粮结合、果油结合新模式,建立与资源相匹配的新型栽培结构。

4.完善产业业态结构。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立足“优一产、强二产、壮三产”,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业,发展农文旅结合、果树认养等新业态,加快形成与一产规模相适应的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业。

(二)构建“五大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1.发展现代生产体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集约化建园、规模化生产、省力化管理,围绕“种苗、农机、有机质”,健全规范苗木繁育推广体系,以集中连片现代苹果产业园为重点,全面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发展果园机械等配套产业,推进果园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2.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以果业农机合作社为载体,以全程托管为重点,加快培育苹果生产性服务业,有效解决劳动力不足、组织化不高等问题。

3.完善现代经营体系。以职业果农为主体、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分区域、分类型探索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家庭果园模式。

4.打造现代市场体系。结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立产地供应体系,加快“产地供应、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立体布局、一体推动。

5.构建现代科技体系。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立专家引领、专业协作、企业参与的现代苹果科技攻关联盟,加强苹果全产业链技术研发。

(三)实施“六大工程”,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

1.优质苗木繁育工程。全面开展品种普查、系统优选,对自主产权品种鼓励持有人建立母本园,分区域建设二级采穗圃,引导企业建立采穗圃和标准化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2.高质高效果园建设工程。实施高质高效果园创建行动,围绕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等主要参数制定指标体系,分区域、分类型建设省级示范果园。

3.产后处理推进工程。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短板,加快提升果品产后处理能力。

4.营销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区域性苹果集中营销基地,集中建设现代化气调冷库群、智能分选线和大数据平台,在渭北东部、渭北西部和陕北建设大型果品集散中心,形成全国性苹果交易和期货交割基地。

5.品牌培育强化工程。整合培育5-8个覆盖苹果主产区的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打造20个左右知名企业品牌,构建陕果品牌体系。

6.市场主体培优工程。强化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培训服务,依托苹果全产业链,培优培强一批“链主”企业,扶持壮大一批果业合作社,带动发展一批家庭农场,支持提升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认定一批职业果农,加快构建果业新型经营主体雁阵。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省负总责、部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农业农村厅要依托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领导机构,加强统筹协调。

(二)强化规划引领。各苹果主产市、县、区要立足苹果产业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编制苹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瞄准产业重点环节、突出问题和制约性短板,分阶段制定专项规划。

(三)加大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集中打造苹果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发展改革部门要统筹县域经济发展,积极谋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突出项目牵引。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意识,因地制宜,聚焦重点,加强项目谋划和质量评估,加大市县财政配套,强化社会资本合作,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推动项目精准高效实施。

(五)注重数字赋能。加强苹果产业基础数据的采集、归类、分析、使用和保护。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应急管理、气象、供销、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实现苹果产业精细化生产管理、精准化产销衔接。

(六)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现代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苹果产业发展政策,深入报道新时代苹果产业发展成就,全面展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美好愿景。

(七)严格考核评估。各相关市(区)要将苹果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逐级制定考评标准和办法,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实行考评结果与支持政策挂钩机制。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5月26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