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内蒙古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内蒙古·第42期】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发展成就

【内蒙古·第42期】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发展成就

2022-09-06| 来源:北辰遴选·茂林老师

【热点导学】

本热点通过“数”说中国这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在习**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制定了“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叮嘱我们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围绕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本热点回顾了内蒙古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12个盟市经济运行情况,是对内蒙古十年发展工作的总结。


一、背景链接

8月22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孙绍骋,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深度解读

(一)中国这十年

★发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冲击带来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取得成绩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峻挑战,有力抵御国内外经济领域重大风险,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3—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2014、2016、2017、2018、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达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近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3万亿元,按同口径计算,2013—2021年年均增长5.8%。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际收支自主平衡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跨境资金流动相对均衡,外汇储备总体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2021年末达3250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庞大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冲击提供有力保障。

(2)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13657亿斤,比2012年增产11.5%,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5—2021年,谷物总产量保持在6亿吨以上,稳居世界首位;肉类、水果、花生、籽棉、茶叶等农产品产量均保持世界第一。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步伐加快。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

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突出。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2012—2021年末,铁路营业里程由9.8万公里增加至15.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由不到1万公里增加到4万公里。公路里程由424万公里增加到5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9.6万公里增加到16.9万公里。现代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2021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8736公里,拥有运营线路的城市达51个。

信息通信水平快速提升。“宽带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实施,信息通信服务较快发展。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216亿GB,是2012年的252倍。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高。2021年,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2亿人,比2012年增长83.0%;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3.0%,提高30.9个百分点。5G网络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末,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5G基站总量占全球比重达60%以上,居全球首位。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3.3亿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23.2%,年均增长2.3%。其中,原煤产量41.3亿吨,比2012年增长4.6%;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增长87.7%;原油产量19888万吨,供给总体稳定。2021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7692万千瓦,比2012年末增长1.1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引领者。

(3)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稳步推进,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新动能茁壮成长,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

创新投入快速增加。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956亿元,为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长11.7%;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比2012年提高0.53个百分点,已接近OECD国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扎实推进,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21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562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73.1%,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

创新产出不断扩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前沿研究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大飞机制造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专利申请授权明显增加。2021年,国内外专利申请授权量460.1万件,比2012年增长2.7倍;我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1年末,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59.7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创新动能茁壮成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主体活力迸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市场主体大量增加。2021年末,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比2012年增长1.8倍,每年净新增超1000万户。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发展较好。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比2014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完成快递业务量1083亿件,比2012年增长18倍。“三新”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17.25%,比2016年提高1.88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新动能快速发展,为抵御疫情冲击和推动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4)协调发展步伐稳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实施,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74.3%,2013—2021年年均增长6.4%。2013—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6%、9.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8、2.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量增质升。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1.0万亿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90.7%,2013—2021年年均增长7.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3%,提高7.8个百分点。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为146380元/人,比2012年增长80.3%,2013—2021年年均增长6.8%。

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发挥,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高10.0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51.7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和民间投资较快增长。2013—2021年,第三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年均增长8.9%。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12年末提高11.6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9个百分点。乡村建设全面提速。2021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缩小至2021年的2.50,人均消费支出之比由2.57缩小至1.90。

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2013—2021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5%、7.7%,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5、0.7个百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有效实施。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发展活力提升,一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5)绿色发展态势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形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下降34.8%;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比2012年提高23.3个百分点。土壤环境状况得到改善,2021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能源生产使用调整优化。能源革命深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变。2021年,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26.4%,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5.5%,提高11.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

生态修复全面加强。国土绿化取得明显成效。2013—2021年,全国累计造林总面积约5944万公顷。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提高1.41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2013—2021年,累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4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体系更加完善。2021年末,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国家公园5个,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宜居品质持续提升。2021年末,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97.5%、99.9%,分别比2012年末提高10.2、15.1个百分点;2020年末,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比2012年末增长20.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2021年末,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0%,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6)开放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贸易强国建设纵深推进,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

贸易规模稳步攀升。货物贸易持续扩大,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我国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5.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2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货物贸易总额达6.05万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6.5%,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总额达821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70.1%,保持世界第二。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1.6%,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比2012年增长68.4%、62.9%,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出口。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势强劲。2021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出口额分别为2012年的5.0倍、2.7倍。

双向投资达到新水平。在全球跨境投资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73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3.1%,再创历史新高,保持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452亿美元。2013—2021年,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281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2021年末,我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2013—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6.5万亿元增至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占同期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5.0%提升至29.7%;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累计达1613亿美元。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1月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自贸区建设扩围提效。目前我国已建立21个自贸区,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正式启航。

(7)共享发展持续加强,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全力扩大就业,积极增加居民收入,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现行贫困标准下,2013—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年均减贫1237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13—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快于全国农村居民2.2个百分点。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结果显示,贫困地区中,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信信号覆盖的行政村比例分别为99.6%、99.3%和99.9%。2020年,贫困地区使用管道供水、独用厕所的农户比重分别为91.0%、97.2%,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34.6、6.2个百分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1年各方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3—2021年,全国就业人员稳定在7.4亿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农民工继续增加。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251万人,比2012年增加2990万人,年均增长1.2%。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达48.0%,比2012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2018—2021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分别为4.9%、5.2%、5.6%、5.1%,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相对较高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在5.5%以内。

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增加18618元,年均实际增长6.6%,快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2012年增加12046元,年均实际增长5.9%。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21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2012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41.8辆、259.1部,分别比2013年增长147.3%、27.5%。

社会保障网织密兜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10.3亿人、13.6亿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加7733万人、9277万人、8323万人。基本住房保障得到加强。2015—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3100多万套。2021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

(8)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完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5.4%、91.4%、57.8%,分别比2012年提高3.6、6.4、27.8个百分点。国民素质明显提升。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5年提高0.7年。

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扩展。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3215、5772个,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39、2703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比201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卓有成效,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遍布全球,中国以外累计学习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

健康中国建设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945万张、1124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65.0%、68.4%。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婴儿死亡率由2012年的10.3‰下降至5.0‰。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守护了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竞技体育迭创佳绩。2013—2021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79个世界冠军。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民健身广泛参与。2021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1平方米。2020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体育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2015年提高0.26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自治区这十年

★发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叮嘱我们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展概况

十年来,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过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长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取得成绩

这十年,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内蒙古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万里长城,另一道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内蒙古横跨“三北”,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这十年,内蒙古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这十年,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内蒙古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过去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了全世界”,现在鄂尔多斯的能源温暖了大半个中国。当然不止是鄂尔多斯,内蒙古还有不少地方“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而且不止是盛产煤电,内蒙古因为“风”“光”无限好到处都是绿能涌动。

这十年,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累计生产煤炭98.9亿吨、外运59.3亿吨,发电4.9万亿千瓦时、外送1.8万亿千瓦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包头稀土钢轨为全国近四成的高铁铺上了优质“跑道”。这两年,全国煤电供应紧张,内蒙古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仅鄂尔多斯一个市就完成了国家交付的18个省煤炭保供任务,这就是内蒙古的担当。

这十年,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当“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风靡开来的时候,内蒙古大草原的味道就已经香飘万里。内蒙古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

这十年,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打造形成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产粮上,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排全国第六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养畜上,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1/2,伊利和蒙牛双双挺进全球乳业十强,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现在,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奶罐”“粮仓”“肉库”“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好评。

这十年,内蒙古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不少人一想到内蒙古,就觉得很遥远、很闭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内蒙古地处边疆,但并不边远、更不封闭。讲“不边远”,是说内蒙古本来就是京畿近地、临近国内中心市场,“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讲“不封闭”,是说内蒙古自古就有开放的基因,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今天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

这十年,内蒙古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铁路运营里程从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万公里、居全国第一,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与周边八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民用机场由15个增加到43个,呼包鄂乌和赤峰、通辽等地已经融入首都2.5小时“通勤圈”。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9万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由26.8%提高到43.5%。对外开放口岸由12个增至20个,过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去年的6100多列,始发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去年的300多列,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均累计突破万列大关,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居全国首位。

这十年,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借此机会,内蒙古也诚邀更多有识之士前来内蒙古投资兴业,我们一定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广大客商投得放心、干得舒心、赚得称心。

这十年,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北大门”“护城河”,这是两个比喻,事实上,这扇“门”可不是一般的大,这条“河”可不是一般的长。8000多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守好“门”和“河”的责任极为重大、任务极其繁重。

这十年,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构建起了稳边固边的“天罗地网”。守好祖国边疆的同时,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

这十年,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

这十年,内蒙古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深入发展,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圆了全面小康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3平方米和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7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0%,百人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市和浙江省,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十年,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过去一个时期,内蒙古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受损。十年来,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紧紧扭住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倒查20年”,着力铲除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截至目前,共查处涉煤腐败案件789件、1163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3人、县处级干部286人,挽回国有资产损失608亿元,清收煤炭资源299亿吨。经过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和党内集中性教育的淬炼洗礼,全区政治生态日益清朗,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内蒙古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力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数说内蒙古这十年

十年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由2012年的10470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05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万元台阶,由2012年的42441元跃升至2021年的85422元,居全国第10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7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914.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2.1倍和2.0倍。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9:43.5:42.6调整为2021年的10.8:45.7:4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0%、39.3%和51.7%。

十年来,全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700亿斤,居全国第6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羊肉、牛肉、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贡献了全国约1/5的羊肉、1/10的牛肉和1/5的牛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内蒙古力量。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2021年底,全区已拥有38个工业大类,127个工业中类,250个工业小类,有效增强了我区经济韧性。202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7%,比2012年提高9.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11.2%。2021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4.8%,比2012年提高7.7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3.1%,是2012年的1.2倍。全区民间投资连续5年高于全部投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4.4%,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十年来,全区煤炭累计产量98.9亿吨、外运59.3亿吨。2021年,全区煤炭产量10.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25.9%,居全国第2位。十年间,全区发电量4.9万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8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2021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2012年的3.2倍和4.1倍,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22.0%提升至2021年的35.2%,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9.4%提高至2021年的19.4%。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

十年来,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01.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90.1亿元,年均增长7.2%。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量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1%。全年专利申请量11830件,是2012年的5.8倍,年均增长21.6%。新技术新产业加速发展。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十三五”时期,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8.0%,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2个百分点。投资引领动能加快转换。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9%,高于工业投资增速47.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较2012年实现翻番。

十年来,区域发展更趋协调。2021年,东、中、西部经济总量分别是2012年的1.9倍、2.0倍和2.0倍。三大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镇化加快推进。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400万人,城镇化率68.2%,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9.8个百分点。消费规模不断壮大。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3239.2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060.3亿元,年均增长5.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3130元增加至21072元,年均增长5.4%。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由2012年的707.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236.5亿元,年均增长6.4%,高于同期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从内蒙古始发的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至2021年300多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值达到111.8亿美元,占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8.4%。

十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全区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4年、2019年接连突破2万元和3万元大关后,在2021年达到34108元。其中,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377元和18337元。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区全体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58元,是2012年的1.7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3平方米和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区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90.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员的比重为64.9%,比2012年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656.7万人,比2012年增加153.8万人,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数说12个盟市这十年

1.呼和浩特市

(1)农业生产向纵深化迈进

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490万亩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达176.8万吨,实现10连丰,亩均产量从2012年的24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57公斤。2021年,呼和浩特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0家;已认定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建成国家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家;认定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实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4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11361元增加到2021年的2243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24元,较2012年增长1.1倍。

(2)工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创新

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7.6%和4.4%。以硅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已经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单晶硅产量由2017年3.0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0.8万吨,五年间增长了近6倍。

(3)服务业向“互联网+”持续融合

2017年-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81户,营业收入增加了253亿元。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均呈较快增长,2021年增加值分别增长21.5%和6.6%。随着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由2012年的12.3万元/人提升到了2021年的18.3万元/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区首位,从2012年的720.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04.7亿元。旅游人数1875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349.8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30%以上。

(4)民生建设有序开展

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城市承载能力、综合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新机场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青城地铁进入“换乘时代”。2021年,改造老旧小区333个,供热管网互联互通64公里,建成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186处。

(5)民营经济迅速崛起

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2021年呼和浩特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720.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1%。全市有私营企业10.1万户,个体户21.1万户,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7.4万户和8.9万户。

(6)人民就业水平显著提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末,呼和浩特市从业人员达到163.4万人,比2012年末增长8.8%,年均增长0.9%。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7.2万人,比2012年末增长35.2%。2021年呼和浩特城镇登记失业率3.89%,低于全国0.07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8467元,较2012年增加了54065元,工资水平翻了一番。

(7)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明显加快。2021年呼和浩特市单位GDP能耗下降9.6%,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9%,达到了十八大以来的最低值,呼和浩特以年均2.8%的能耗,支撑起了年均6.0%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节能降耗成效斐然。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全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十年间呼和浩特市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全面开花,占比提升到了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火力发电效率提升到了41.7%,发一亿度电仅耗3.0万吨标准煤,供热效率高达81.1%。

(8)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燃煤散烧综合治理、“散乱污”企业关停整治等工作,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空气质量有较显著的改善,雾霾天气明显减少,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达318天,二氧化硫年日均值降至11微克/立方米,PM2.5年日均值降至34微克/立方米。此外呼和浩特市强势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由2012年3座增加到2021年的6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1.5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高达100%。

(9)绿色理念渐入人心

在“双碳”背景下,居民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节约和绿色。2020年地铁1、2号线全线开通,当年客运总量就达到2130万人次,2021年增至5377万人次。随着近几年国家相继推出的燃油税费改革、汽车产业调整和购置税减征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实施,作为汽车类商品零售中的新生主力军,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走高,2021年全市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6倍。

2.包头市

(1)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持续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经济总量再迈新台阶,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3293.0亿元,比2012年将近翻了一番。2013-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实现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速。2021年包头市进入GDP百强城市行列,从2020年的103位跃升至92位。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市人均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均GDP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十万元,2021年达到121331元,较2012年增加58006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量质齐升,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1.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近八成,较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

(2)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农牧业生产高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围绕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农畜产品产业基地,坚持农牧业现代化和农村牧区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显著。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实现107.1亿元,2021年增至116.2亿元。粮食产量自2012年起连续十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2021年达115.4万吨。2021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

工业经济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将新能源产业和稀土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二是新旧动能加快转化,2021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2%。三是企业效益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7倍,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减少1.2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2.4个百分点。

服务业提质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围绕加快推进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全方位打造“包头服务”品牌,做优做活服务业,加快实施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园、G7智慧绿色数字甩箱运输等物流重点项目,全力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607.4亿元,几乎占到GDP比重的一半,是2012年的1.8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5.9%。

(3)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诸多重大项目的落地投产达效有效拉动了投资的稳步增长,2013-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3%。

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推进。2021年,先后出台《包头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包头市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机制》等,项目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为全市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力量。

(4)消费市场呈现新面貌

营商环境优化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制定实施《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建立起“全链条、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500米、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成为自治区“掌上办”试点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果案例获“2021年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创新奖”,“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日益响亮。

消费市场活力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稳步增长,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1.1亿元,是2012年的1.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5.0%。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塔本陶勒盖至满都拉口岸跨境矿运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次从塔本陶勒盖运进10万吨焦煤,实现“零”的突破。满都拉口岸全面推行集装箱无接触吊装作业,过货量增长124.7%,创通关运营以来实际过货量历史最高。

(5)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将居民增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续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48元,是2012年的1.6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1元,是2012年的2.0倍。2013-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9%和9.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9缩小到2021年的2.4。

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形成了“三个组团、带状布局,公园棋布、绿网相连”的现代化城市格局,昔日的钢铁城、工业城已成为今天的园林城,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半城楼房半成树的城市风貌尽显灵动风姿。2021年,全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白云路等5条主干道完成改造,韩庆坝路等8条断头路全面打通,新增机动车停车位3.8万个,新改建雨污水、中水管网31.45公里。井坪苑、植物园等一批公园广场完成改造,黄河大街绿道基本建成,改造老旧小区209个569.7万平方米,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全面推行“马路办公”等模式,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善。

(6)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暖民心、聚民力。

科学技术稳步发展。全市大力推进“科技兴蒙”行动,不断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全力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4493件,全市23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表彰。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5家,国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教育事业稳固推进。2021年,全市教育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0亿元,增长12.1%。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5所,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成人中专)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共计231所,幼儿园370所。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10.3%和115.4%。文旅发展欣欣向荣。2021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国有博物馆3个,美术馆1个。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26个,旅行社91家,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05.3万人次。卫生健康长足发展。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96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41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167人。

3.呼伦贝尔

(1)国民经济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71亿元,到2016年跨越千亿元大关,发展到2021年达到了1355亿元,名义GDP增长了0.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1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6.1万元,名义人均GDP翻了近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9%。

财政收支保障力度提高。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近四分之一,年均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4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44.2%,年均增长4.1%。政府财力的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的资金保障。

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8.8:34.8:36.4优化到2021年的24.2:33.2:42.6。

农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十年来,全市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发展。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27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29.6%,年均增长2.9%。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5.78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686万吨,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十年来,全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冰雪、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39.8%,年均增长3.8%。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局面逐步扭转,制造业比重持续提升。

服务业成为发展新动能。十年来,全市服务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78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77.4%,年均增长6.6%,快于GDP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全面发展,跻身全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通航、临空、大数据、工业品耐寒性测试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跨境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服务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达到了53.1%,与2012年比提高了26.2个百分点。

(2)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十年来,全市限额以上固定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205亿元,占比5.9%;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234亿元,占比35.4%;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2046亿元,占比58.7%。

消费领域升级态势明显。十年来,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特点。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9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41.0%,年均增长3.9%。

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满洲里市获批国家边境旅游、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58亿元,占全区对外贸易额的12.8%。中欧班列开行突破万列、居全国之首,开放前沿的地位日益凸显。

(3)绿色发展深植人心,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十年来,全市森林面积1324万公顷,约占全区的50%左右;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80%左右。草原总面积为993万公顷,约占全区的10%左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76.6%,位居全区第一。水资源总量316.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以上,占全区的73%以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以上,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近5倍。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呼伦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湖面面积稳定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林(草)长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逐步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5%,连续多年居全区首位,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金属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国家验收,被命名为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惠及万家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十年来,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生活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47元,与2012年比提高18955元,年均名义增长7.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8元,与2012年比提高10751元,年均名义增长9.3%,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3.3个和4.8个百分点。

社会民生保障不断提高。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达到324.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6.5%,民生投入占比连续6年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5%和36%,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87%。2021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12万人。

4.兴安盟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十八大以来,兴安盟经济连续跨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三百亿、四百亿、五百亿、六百亿元大关,实现量的飞跃。2021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加,2021年全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702元,比2012年增加24747元,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7.9%。

三次产业同步增强。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09.3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57.6亿元,是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34.8亿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7.5:23.1:39.4调整到2021年的34.8:26.2:39.0。

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种植业方面,2021年,全盟粮食产量实现133.2亿斤,是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长7.6%。全盟粮食单产435.91公斤/亩,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4.6%。全盟稻谷产量达到13.7亿斤,是2012年的3.2倍,年均增长13.9%;玉米产量达到107.7亿斤,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8.1%。养殖业方面,2021年,全盟牲畜总头数达到846.6万头只,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5.0%;全盟猪牛羊肉产量达到26.7万吨,是2012年的1.5倍;牛奶产量达到53.0万吨,是2012年的1.2倍。

工业经济稳步增强。2021年,全盟工业增加值111.3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占比较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原煤产量达到1414.6万吨,是2012年的10.1倍,年均增长29.3%;发电量达到95.5亿千瓦时,是2012年的3.4倍,年均增长14.4%;钢材产量达到131.0万吨,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8.2%。

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十八大以来,全盟各地注重统筹推进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健康发展,有效发挥服务业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1年,全盟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34.8亿元,较2012年增长82.3%,年均增长6.9%。

(2)内部需求较快增长,内生动力优化提升

投资呈现量质齐增。2021年,全盟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3.2%。服务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2021年,全盟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2%,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9.0%,总量占全盟投资的比重达65.9%,占比较2012年提高25.7个百分点。全盟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12年的9.4:50.4:40.2优化到4.1:30.0:65.9。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2021年,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5.2%,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5.4%。全国疫情暴发以来,全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稳步复苏。2021年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20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零售额增速较2020年提高17.7个百分点。

旅游业持续升温。十八大以来,全盟全域旅游全面开启,依托红色、绿色、银色等多元特色旅游资源,扎实推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兴安旅游知名度持续提高,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影响力逐步扩大。2021年,全盟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041.5万人次,是2012年的3.4倍。

(3)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全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8元,比上年增长9.2%,2013-2021年8年间年均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27元,比上年增长8.1%,2013-2021年8年间年均增长6.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27元,比上年增长11.4%,2013-2021年8年间年均增长9.2%。

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盟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21489元、11653元,2013-2021年8年间年均分别增长5.5%、8.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11%、28.50%,比2012年分别下降2.58个、16.57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21年,全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8%,比2012年提高9.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2,比2013年降低0.5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4)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民生投入持续增强。2021年,全盟财政民生支出206.6亿元,比2012年增长85.8%,年均增长7.1%,总量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6.5%,

教育文化事业平稳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盟共有普通高中18所,普通初中60所,普通小学12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高等教育学校2所;盟旗两级共有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专业艺术团体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6处,旗县级9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自治区级57项,旗县级404项。

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盟有保险机构31户,较2012年增加15户。2021年全盟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是201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5.3%;2021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03亿元,是201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5.3%。

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末,全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63个,比2012年增加57个;各类单位实有床位数9320张,比2012年增加287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4982人,比2012年增加6611人。

5.通辽市

(1)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53.4亿元,到2015年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首次迈上1400亿元新台阶达到141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7552元,2014年突破3万元,2020年越过4万元,2021年达到4934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0%,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3个百分点,实现合理增长。

经济结构日益优化。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7.3:36.0:36.7,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迈上40%的台阶,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6:31.9:44.5。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重大跨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成就斐然。农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8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59.5亿元,年均增长4.2%,跑出现代农牧业发展“加速度”。

粮食生产能力不断跨上新台阶。全市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608.0万吨,到2017年、2018年先后突破700万吨、800万吨,2021年达898.3万吨,粮食总产、单产分别比2012年增长47.7%和10.2%。

畜牧业发展蓄势崛起。2021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143.9万头只(口),比2012年增长19.1%,其中,牛存栏增长1.3倍,羊存栏下降5.5%,猪存栏增长64.8%,猪牛羊存栏占比由2012年的14.7:16.8:68.5调整为2021年的19.1:29.8:51.1。

现代农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形成生态农牧、玉米生物、科尔沁肉牛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17年“中国草原肉牛之都”获得命名,2019年被认定为“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跻身全国活牛输港主供基地。

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传统支柱产业显著增强。绿色煤电铝、玉米生物制药、中(蒙)医药等产业稳步发展,镍基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等百亿级项目落地实施,重点产业链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电解铝产量由2012年的62.6万吨增至2021年的242.2万吨,年均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由2012的249.2亿千瓦时增至2021年的643.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1%。全市清洁能源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发电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18.6%增至2021年的20.3%。

服务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进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2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7.1%,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2012-2021年,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入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北部大通道承载城市。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2020年、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4.7%、20.3%,保持持续高增态势。

(2)投资成效持续显现,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投资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以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铝镍硅新材料、玉米生物、肉牛产业等重点企业建成投产,创源金属年产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项目、内蒙古圣雪大成高端医药基地项目投产运营。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通辽至沈阳、长春等高速相继通车,中心城区至旗县城关镇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通辽至沈阳、北京高铁相继通车,2018年通辽至京沈高速铁路正式运行,成为内蒙古首条接入全国高铁网的高速铁路,迈入“高铁时代”。

(3)生态屏障日益加固,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3%。地表水国考断面中年均值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40%,无劣Ⅴ类水体。

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亮丽。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2年末提高8.3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比2012年提高3.0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4.7平方米。

(4)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众“三感”稳步增强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市2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初步成效。

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持续提升。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57元,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8.8%,快于同期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21:1显著缩减至2021年的2.04:1。收入倍增提振消费稳定增长,消费总量持续攀升,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6.3亿元,较2012年增长50.4%,年均增长4.6%。消费结构日益优化,健康养老、智慧家居、数字文化、旅游休闲等新兴消费热度不减。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养老、工伤、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1年参保人数分别达176.0万人、25.2万人、24.5万人和273.8万人。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普惠性持续扩大。202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71个,每千人医疗卫生床位数7.12张。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连续多年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双拥模范城称号。统筹做好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平安通辽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6.赤峰市

(1)地区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十八大以来,赤峰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75.1亿元,稳居全区第四位、蒙东地区首位,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376亿元,年均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70.1亿元,年均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929亿元,年均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69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分别增长6.5%。

(2)产业结构纵深发展。赤峰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牧业基础地位巩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24:31.8:44.2调整为19:34:47。

(3)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粮食产量九年保持百亿斤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和牲畜存栏稳居全区首位,成为自治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赤峰小米”列入自治区首批“蒙字标”内蒙古品牌。

(4)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06.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78亿元。新动能持续发展。2017年-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9%。

(5)服务业发挥引擎作用。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0%,较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

(6)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7.4%,年均增长2.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10.4:49.7:39.9调整发展为2021年的6.9:24.3:68.8。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由2012年的139.9亿元增长到2021年239.2亿元,年均增长6.2%。

(7)内外贸易繁荣活跃。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5亿元,较2012年增长31.6%,年均增长7%。对外经济贸易水平整体跃升。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3.4亿元,较2017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5.5%。

(8)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全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增强民生福祉。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48元,较2014年增长72.3%,年均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68元,年均增长7.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9元,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45,较2014年缩小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个百分点。

7.锡林郭勒盟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实现跨越

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十八大以来,全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471.5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014.74亿元,年均增长6.0%。

财政实力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65.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5.92亿元,年均增长4.4%。其中非税收入30.46亿元,年均增长5.2%。

(2)产业优化步伐加快,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9%、5.0%和8.1%,结构比由2012年的16.3:49.7:34.0优化到2021年的14.5:49.1:36.4,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农牧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随着佰惠生、大庄园等一大批现代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地投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77.5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49.62亿元,年均增长4.0%。

工业转型升级跨出新步伐十八大以来,全盟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稳健。增加值从2012年的191.6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35.83亿元,年均增长5.5%。

服务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十八大以来,全盟持续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值从2012年的160.2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6.47亿元,年均增长8.1%。以金融、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6%、4.5%和10.1%。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为主导的传统服务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7%、8.5%和4.2%。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以来,全盟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6%。

交通及通信领域建设不断加强。十八大以来,全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年均增长1.5%,2021年末,锡林郭勒盟铁路通车里程2483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857公里。公路总里程22703公里,增加54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44公里。2021年,全盟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33.28亿元,年均增长28.7%

市政设施建设更趋完善。十八大以来,全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7.1%。

(4)民生福祉大幅增进,人民获得感不断提高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十八大以来,全盟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发展为民,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13元,年均增长7.5%;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69元,年均增长9.9%

消费水平逐年提升。2021年,全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657元,年均增长7.3%;农村牧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62元,年均增长11.9%。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蓬勃发展

科技事业进步突出。从掌握数据看,全盟R&D经费投入总量为1.55亿元,比2012年增加1.21亿元,年均增长17.1%;R&D经费投入强度为0.18%,比2012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2021年,全盟教育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4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7.1%。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67所,在校(园)生157842人。

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2021年,全盟卫生健康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3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7.9%。目前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83个,比2012年末增加14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87张,增加2888张;卫生技术人员9367人,增加3490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全盟文化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8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2.6%。年末全盟有乌兰牧骑13支。拥有文化馆、博物馆30座,比2012年增加9座;公共图书馆14座,比2012年增加1座。

(6)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自然生态状况持续改善。2021年末,全盟森林覆盖面积153.76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提高0.4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193.51万公顷。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十八大以来,全盟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4%,年均下降3.1%。综合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45.8%提升至2021年的47.8%。

8.乌兰察布市

(1)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3.6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2%、7.1%、6.7%。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53871元,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2)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4.0:41.8:34.2调整为2021年的16.5:41.5:42。

(3)农作物生产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作物产量实现连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万公顷,较2012年年均下降0.8%。全市粮食产量由2012年的80.7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126.9万吨,较2012年增长57.2%,年均增长5.2%,粮食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马铃薯、燕麦等特色农产品,2021年马铃薯单产较2012年增长113.3%,马铃薯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小土豆”正在以稳定的步伐向“大产业”迈进;2021年燕麦单产较2012年增长101.2%,燕麦产业已形成引、育、繁、推、加、销、贮产业链格局,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因地制宜发展冷凉蔬菜特色产业,目前乌兰察布市已发展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冷凉蔬菜已成为引领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热产业”。

(4)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畜牧业实现由数量向效益型、由传统生产向市场需求的转变。全市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养殖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市猪肉产量4.4万吨,较2012年年均增长0.7%;牛肉产量2.1万吨,年均下降3.5%;羊肉产量10.1万吨,年均下降2.7%。2021年,全市年末牲畜总头数438.4万头只。

(5)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壮大。2021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1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全市积极推动合金产业向多品种、精密合金冶炼等方向延伸,提高精炼产品比重,发展特种合金,提高铁合金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到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

(6)六、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恢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投资规模呈现先高中低后逐步恢复的发展态势,投资项目质量逐步提升。工业投资依然为稳投资的主力军,2021年工业投资增长26.5%,拉动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

(7)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6.7亿元,较2012年增加84.7亿元,年均增长5%。剔除2020年疫情影响因素,消费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持续稳定。

(8)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2021年乌兰察布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76元,较2013年增加了11154元,年均增长8.1%。

9.鄂尔多斯市

(1)“数”见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这十年,全市经济总量显著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3000亿、4000亿两个千亿里程的跨越,从2012年的2305.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15.7亿元,现价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速达到5.5%;人均GDP从2012年的11.5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21.8万元,基本实现翻番;地方财力更加充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375.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52.0亿元,年均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贡献突出,支撑有力。

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设施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农牧业生产实现质效双升。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1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3.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45.7万公顷,较2012年增长14.0%,连续十年稳定在400千公顷以上;粮食播种面积32.49万公顷,较2012年增长29.0%;粮食产量201.0万吨,较2012年增长43.3%;蔬菜产量42.9万吨,较2012年增长24.7%。

工业经济支撑有力。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39.6亿元,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5.7%,占GDP比重达60.2%,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9%。以一市之力承担18个省区市、7个盟市冬季用煤保供,以实际行动彰显能源大市的使命与担当。

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鄂尔多斯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大力发展服务业置于高质量发展的“大盘”之中,与一二产业统筹发展、一体推进,铸就业态创新的“动力泵”,延伸产业融合的“新里程”,助推服务业全面扩容提质增效。2021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89.4亿元,年均增长5.9%。

(2)“数”见转型力度,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十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越来越凸显。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8.7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26.9亿元,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蒙苏经济开发区强势崛起。

绿色发展“行稳致远”。煤炭产业“绿色”转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不断延伸煤的产业链,推进煤发电行业绿色化、煤制气行业规模化、煤制油行业现代化,煤制烯烃、煤基新材料、煤制精细化学品等高端产品陆续投产,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转变。

经贸交流“互融互通”。十年来,全市全面加强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出口以汽车、羊绒及制品、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化品为主,进口以机械设备、原绒为主的对外贸易格局。2017年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批成立,跨境电商贸易成长壮大。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4.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3.8亿美元。

(3)“数”见民生温度,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教育发展更加普惠。十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家西部教育强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较2012年增加2所;普通中学82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38.9万人,较2012年增加10.1万人。

医疗水平有效提升。十年来,全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21年底,卫生机构数达1773个,较2012年增加3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468张,较2012年增加3799张;卫生技术人员17550人,较2012年增加3876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十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9572元增长到53676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798元增长到23583元、实现了翻番。

10.巴彦淖尔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27.9亿元提升至2014年的627.0亿元,再到2021年突破900亿元大关,达到982.7亿元,年均增长5.2%,连续迈上新台阶。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202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2亿元,比2012年增长19.4%,年均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9.1亿元,比2012年增长47.2%,年均增长4.4%。金融业增加值44.5亿元,年均增长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比2012年提升0.5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强,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比2012年末提升8.8个百分点,年均提升近1个百分点。

(2)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支撑显著增强

农牧业经济持续巩固。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48.5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44.9亿元,年均保持在3.8%的较高增速。肉羊出栏量、农畜产品出口额均居自治区首位,优质小麦、葵花、蜜瓜等农产品誉满全国。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21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75.8亿元,比2012年增长54.1%,年均增长4.9%,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5.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9.5%,年均增长15.6%;主营业务收入934亿元,比2012年增长93.2%,年均增长7.6%。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9.8亿元,年均增长7.1%,分别高于一、二产业3.3、3.2个百分点。

(3)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发展活力不断加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项目为王”,把抓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公共事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多元带动投资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3786公里,比2012年增加3712公里。电信业完成营业收入12.7亿元,互联网注册用户55.3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加6.9亿元和38.8万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亿元,比2012年增长59.7%,年均增长4.8%。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33.2亿元,连续4年突破200亿元,比2012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6%。全市出口4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1.0%。

(4)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36350元和22785元,比2012年增长97.0%和1.1倍,年均增长7.8%和8.7%,均快于同期经济增幅。

就业形势积极向好。2013年-2021年,全市城镇累计实现新增就业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稳定在4.5%以下。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202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7万人,较2012年增加24.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0.1万人,较2012年增加87.4万人。

(5)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兴动能加快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8.1:40.9:31.0调整为2021年的24.9:33.4:41.7。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034件,比2012年增加919件。科技进步带动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2021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3万元/人,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4%。

新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6.2%。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10.8%,快于规上工业增速107.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6)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十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2012年-2021年,全市累计投入节能环保支出103.5亿元。2021年,全市实现林业生态建设面积76.6万亩,比2012年增加12.8万亩;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5%,比2012年提升44.2个百分点。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09.1立方米/万元,比2012年减少371.5立方米/万元。

11.乌海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十年来,乌海市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乌海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41.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18.66亿元。

十年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乌海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分别于2016年、2020年突破7万元、10万元大关,2021年达到128923元,位列全区第3位,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43501元,年均增长5.7%。

十年来,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6.84亿元,增长18.9%。

(2)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随着一系列惠农强农的政策实施,乌海市“小农业,大作为”的格局不断显现。2021年乌海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1.8亿元,比2012年增长42.2%,“小农业,大作为”的特点逐步显现。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0万亩,粮食产量3.53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6万亩。

十年来,支柱行业持续优化升级。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乌海市坚持把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作为压舱石,下足“稳”的功夫,积蓄“进”的势能。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7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48亿元,年均增长9.5%。

十年来,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水力发电、光伏发电、单晶硅、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拉动乌海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为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年来,投资动能不断向产业实体转移。全市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1.4:57.9:40.7调整为2021年的0.1:61.2:38.7。

十年来,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乌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25.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1.17亿元,年均增长4.5%。

(3)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外向型经济初具势能

十年来,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升。乌海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82.73亿元到2021年突破百亿大关,增长了62.7%。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不断恢复,2021年的乌海市批零住餐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为21.1%。

十年来,对外开放活力日益增强。乌海市坚持出口和进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十年间,与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4618万美元到2021年23783万美元(根据当月汇率概算),增长4.2倍。2021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达到118.3亿元。

(4)民生福祉成色更足,城乡面貌变化日新月异

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再创新高。2021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61.75亿元,是2012年末的1.7倍。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280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072元,分别是2015年的1.5、1.2倍,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37元,比2012年增加23190元。

十年来,教育均衡发展。2021年,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7%,比2012年增长1.6个百分点。全市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663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313人;普通高中学校6所,在校生达到9151人;普通初中学校15所,在校生13779人。

十年来,健康乌海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4%,比2012年增长4.4个百分点。乌海市共有医院24个,比2012年增加7个;医院实有床位3088张,比2012年增加458张。乌海市卫生技术人员也由2012年的4061人增加到2021年的5478人,增长了34.9%。

十年来,文化体育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共有市级图书馆(含分馆)16家,总藏书117.2万册,比2012年增加了13个市级图书馆,藏书增加了64.8万册。2021年,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拥有文物站、博物馆5个,文物藏品8489件;体育健身场地共1337个,体育用地面积143.12万平方米。

十年来,城市建设惠民生。2021年,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管网近600公里,建成垃圾中转站12座。公路密度达全区平均水平的3.9倍。民航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的32.22万人增长到2021年45.15万人。全市共有公共汽车线路52条,比2012年增加12条,营运出租客运汽车1126辆,比2012年增加173辆。

(5)绿色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文明实现新提升

十年来,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乌海市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龙游湾湿地公园、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管理,四合木等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面积1.4万公顷。

十年来,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升,全市单位GDP能耗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2021年均下降2.6 %。2021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11.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增速回落,2021年全市能源消费下降8.6%,比2012年低4.3个百分点。

12.阿拉善盟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盟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呈现出积极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82亿元,到2020年突破三百亿元大关,2021年已达到364亿元,年均增长5.5%。人均GDP稳步提高。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全盟人均GDP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突破10万元大关,2021年人均GDP达到137663元,是2012年的1.8倍。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随着全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强,大量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2.6%,比2012年末提高7.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有效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末,全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3.3%,比2012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

(2)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盟提出了农牧业“绿色、精品、高端”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五大特色产业,形成结构合理、产出高效、多点支撑、有效供给的特色产业体系、全盟农牧业发展突飞猛进。2021年全盟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2亿元,较2012年增加14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2021年末,全盟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带动农牧户13257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6.6%,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总产值比达1.9:1。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是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又快又好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了“园区集中、产业升级、环保达标”的总体要求。2021年,全盟工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5%。截至2021年底,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6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2%。现代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持续发展壮大,20多种化工产品产能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其中靛蓝、金属钠、光引发剂产能居全球第一。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随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盟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现代物流、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亮点。尤其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全盟依托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紧紧围绕做强做亮“苍天般的阿拉善”旅游品牌,不断提升城镇和乡村牧家游文化档次,吸纳农牧民参与旅游及相关行业就业超过1.7万人,占全盟农牧民总人数的38%。2021年,全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8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5.0%。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不断搭建创新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全盟科技迅速发展,先后支持建立了阿拉善盟庆华煤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白绒山羊产业研究院等新兴研发机构,全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达117家。建成全盟首家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中心,为全盟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指导、专家咨询和知识产权等线上线下服务业。截至目前,共发布244项专利、转件技术,成功交易89项。十年间,全盟登记科技成果108项,自治区登记科技成果11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7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5.9亿元,技术交易额1.6亿元。

(3)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城乡收入大幅增加。过去的十年,全盟坚持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重点发力、精准落实、多措并举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4448元增加到2021年的47266元,增加了228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0420元增加到2021年的25204元,增加了14784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34降至2021年的1.88,缩小0.46。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全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9461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十年,全盟坚持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各类就业培训工程,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6%,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666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摆在压倒性位置,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021年完成营造林7万公顷。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由过去的51.8万亩增至58.2万亩;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21条;岩羊、马鹿、雪豹等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额济纳旗居延海湿地面积5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40平方公里左右。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优良天数312天,达标率达到85.7%。可吸入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实际下降13.0%。


三、实战应用

问题1:

在内蒙古党委召开的“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孙绍骋书记指出“在‘双碳’背景下,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必然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内蒙古十年来风光资源发展情况。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全面,语言简练。500字左右,15分。

【参考作答】

内蒙古风光资源非常丰富,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以风力、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电力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稳居全国前列。十年来,新能源电力装机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区超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近五分之一的发电量来自新能源,内蒙古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十年间,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速达到73.3%,占全区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0.05%提高到2021年的3.5%,实现了“从无到有”;风力发电量年均增长14.5%,占全区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9.2%提高到2021年的15.8%,创历史新高。

二是新能源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资源和政策“两个优势”吸引了大量新能源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2021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企业434户。其中,风力发电企业246户,太阳能发电企业148户,风光一体发电企业31户,均保持快速增长。

三是新能源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从风力发电来看,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东部5盟市的风力发电量增长较快,十年间,风力发电量增长2.5倍,占全区风力发电量的一半以上。从太阳能发电来看,呼包鄂地区太阳能发电量实现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呼包鄂地区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区太阳能发电量近四成。


问题2: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取得跨越发展,成就亮眼。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拟联合各委办厅局共同发布“内蒙古这十年”成就系列报道,请你为此起草一篇编者按。250字左右,10分。

【参考作答】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内蒙古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十年内蒙古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丰硕成果,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再创辉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将联合各委办厅局共同发布“内蒙古这十年”成就系列报道。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高质量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促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供给端推进人民生活福祉。


沉淀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推动要素有序流动。

勾勒绿色发展线条。

推动民生福祉建设。


服务双循环 联通内与外

内外融通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

区域协调织牢织密联通关系网。

一带一路打造越来越广朋友圈。


★议论文框架

看十年亮眼经济答卷

农业生产向纵深化迈进。

工业发展实现跨越创新。

转型升级取得崭新成效。

民生福祉成色淬炼更足。


守护绿水青山 践行高质量发展

国民经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绿色发展深植人心,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人民生活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惠及万家。


蹄疾步稳迈向新发展 勇毅笃行绘就新蓝图

“数”见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数”见转型力度,发展质量成效显著。

“数”见民生温度,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讲话稿框架

“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一、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

二、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

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

三、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

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

四、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

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

五、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

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

六、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

“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七、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

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


“数说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一、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迈上新台阶

二、十年攻坚克难、培优增效,

产业发展成色更足、势头更好

三、十年扬长补短、追风逐日,

资源能源大区“绿”意更浓、“绿”能更足

四、十年开拓奋进、创新驱动,

科技为全区发展添活力、增动能

五、十年融合融通、协同推进,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提速、高效推进

六、十年用心用情、倾力民生,

民生福祉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大幅增进。


五、必背金句

1.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2.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

3.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好评。

4.回看新时代的这十年,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广。

5.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

6.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7.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8.当“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风靡开来的时候,内蒙古大草原的味道就已经香飘万里。

9.内蒙古自古就有开放的基因,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今天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

10.经过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和党内集中性教育的淬炼洗礼,全区政治生态日益清朗,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议论文

十年巨变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牢“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底线,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河流静谧流淌,牛羊散落其中,美不胜收。十年来,呼伦贝尔市森林面积1324万公顷,约占全区的50%左右;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80%左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76.6%,位居全区第一。一幅幅美丽画卷,正是内蒙古坚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全力写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文章”。

打造生态旅游,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十年来,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全面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新名片”,现已跻身全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二者本身具有一致性,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内蒙古以生态“底色”绘发展“绿色”,努力走出“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道路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是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打好“生态牌”,走出“绿色路”,将“绿水青山”变成了百姓参与保护、共得实惠的“金山银山”。

发展生态科技,营造幸福美好家园。科技与生态相伴相生。科技负载生态价值,是生态化的软件变革;科技负载生态理性,是生态化的硬件变革。在由“硬科技”向“软科技”的转变过程中,生态理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年来,呼伦贝尔市立足打造兼顾生产效率和生态保护的乡村振兴新样板,打造科研平台、实施科研项目,以科技力量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发展,实现了以农为主向科技创新的华丽转身。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有助于为节约资源、能源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有益于环境决策科学性的提高。通过发展科技来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

加强生态治理,恢复草原生机活力。草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为草原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食物,确保草原食物链有机运行,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促进作用。十年来,内蒙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科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草原总面积为993万公顷,约占全区的10%左右。草原是内蒙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是构成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更是内蒙古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藏富于草,藏粮于草,大力发展草业,是夯实内蒙古产业发展根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十年发展弹指挥间,但“两山理论”犹在耳畔,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内蒙古发展良方,只有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乐业的同时更能安居,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才能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事务性公文:新闻发布词

“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各媒体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叮嘱我们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内蒙古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万里长城,另一道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内蒙古横跨“三北”,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二是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内蒙古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过去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了全世界,现在鄂尔多斯的能源温暖了大半个中国,当然不止是鄂尔多斯,内蒙古还有不少地方“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而且不止是盛产煤电,内蒙古因为“风”“光”无限好到处都是绿能涌动。

这两年,全国煤电供应紧张,内蒙古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仅鄂尔多斯一个市就完成了国家交付的18个省煤炭保供任务,即使煤价高企发电赔本我们也全力保大局,宁可在自家多建“锅炉房”也要为国家贡献更多清洁能源,这就是内蒙古的担当!

三是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当“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风靡开来的时候,内蒙古大草原的味道就已经香飘万里。内蒙古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

现在,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好评。

四是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不少人一想到内蒙古,就觉得很遥远、很闭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内蒙古地处边疆但并不边远、更不封闭。讲不边远,是说内蒙古本来就是京畿近地、临近国内中心市场,“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讲不封闭,是说内蒙古自古就有开放的基因,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今天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

回看新时代的这十年,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借此机会,也诚邀更多有识之士前来内蒙古投资兴业,我们一定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广大客商投得放心、干得舒心、赚得称心。

五是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北大门”“护城河”,这是两个比喻,事实上,这扇“门”可不是一般的大,这条“河”可不是一般的长。8000多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守好“门”和护好“河”的责任极为重大、任务极其繁重。前些天我用6天时间走了趟边关,行程1800多公里才看了1/3的边境,其间光轮胎就跑破了七八条,可以想象那里的边民和战士有多艰苦。我们途经的一个叫恩格日乌苏的嘎查有5800多平方公里,走了大半天还没跑出这个村,可见内蒙古有多辽阔。

在守好祖国边疆的同时,我们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草原上的牧民,有的早晨把羊赶到草场上就回家了,临近傍晚才“圈”回来。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社会管得这么好,不用跟着也很放心,羊丢不了”。

六是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我到内蒙古工作后,认真学习和了解了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体会最深的就是,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后来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都是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内蒙古工作中一度出现的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现在内蒙古民族工作的大环境和形势是很好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

七是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过去一个时期,内蒙古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受损。十年来,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紧紧扭住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倒查20年”,着力铲除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截至目前共查处涉煤腐败案件789件、1163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3人、县处级干部286人,挽回国有资产损失608亿元,清收煤炭资源299亿吨。经过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和党内集中性教育的淬炼洗礼,全区政治生态日益清朗,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草原上有句谚语,看准北斗星,就不会迷失方向。草原上的人们也常说,坐在树下乘凉的时候,要感恩种树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内蒙古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力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署名文章

紧扣落实战略定位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孙绍骋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书记赋予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既指明了内蒙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也指明了内蒙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五个方面的战略定位,自觉把内蒙古工作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内蒙古力量。

一、加快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稳固、美丽亮丽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内蒙古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黄河内蒙古段840多公里、占黄河全长近1/6。近年来,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营造林、种草、治沙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10年前的40.3%和20.8%提高到现在的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年均天数由4.9天减少到现在的0.6天,昔日的京津“风沙源”变成了今天的首都“后花园”。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建设好生态安全屏障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内蒙古坚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科学有序做好“双碳”工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步伐,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草原生态建设6500万亩、国土绿化1400万亩、退化林修复2800万亩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650万亩,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对内蒙古来讲,节约资源就是要多保护、少开发、不浪费。针对一个时期以来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等问题,内蒙古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制定出台推进全社会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严格执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区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7%和12%。为切实解决资源要素利用低质低效、浪费严重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大起底”行动,努力把各种资源要素全面盘活起来、高效利用起来。

二、加快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把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建设好安全稳定屏障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75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不分你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内蒙古成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后来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都是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内蒙古工作中每次出现的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新征程上,内蒙古将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各项工作,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守好祖国边疆是内蒙古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构建起了稳边固边的“铜墙铁壁”。下一步,将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尤其是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

民生稳则社会稳。内蒙古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生优先的工作导向和决策思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让各族人民的日子从物质到精神上都过得越来越红火。尤其要把兜住底线作为重中之重,紧抓快办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决不让规模性返贫的问题发生,决不让受了灾的群众再受罪,决不能因冬季取暖工作不到位而让老百姓挨了冻。

三、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为端稳中国“能源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内蒙古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4,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占全国的1/2、1/5以上。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煤炭产能达到12.2亿吨,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煤炭、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无论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还是在优化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促进全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上,内蒙古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向未来,内蒙古将一手抓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继续扩大煤炭和新能源总量优势、组合优势,着力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立足煤电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主体的国情,统筹转型、降碳与保供,坚持先立后破,不搞简单“去煤化”,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力打造煤基全产业链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到2025年努力将煤炭有效产能稳定在13亿吨左右。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内蒙古提出“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干”就是要有雄心壮志,在新能源发展规划上有大手笔,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上有大动作,在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上有大视野;“快上”就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落实好具体项目,不等不拖,快批快建,尽快形成产能。大力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全力抓好源网荷储、风光火储、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稀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内蒙古的稀土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级的,要积极推进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强力推动“稀土+”协同创新,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稀土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四、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端稳中国“粮食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农牧业特色鲜明,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的基础上,推动农牧业发展向优质高效转型,全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1/10、1/5、1/2,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内蒙古生态农牧业基础好、潜力大,建设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当前,针对农牧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内蒙古正在下大气力挖潜力、提效益,尽快在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上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扩大数量,就是把撂荒地、盐碱地、沙地等丰富的耕地草地后备资源改造好,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面积。提高质量,就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水平草原修复,引育高质量种质资源,全面提高耕地、草地和种子质量。增加产量,就是通过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同时抓好先进种植技术推广、舍饲圈养模式推广,把农畜产品的产量提上来。加大农牧业“接二连三”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高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打造若干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奶业振兴,是习**总书记寄予内蒙古厚望的一件大事。内蒙古具备发展奶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奶牛存栏头数、原奶产量、原奶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大乳企综合排名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七、亚洲第一和第二。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奶业加快发展,出台奶业振兴九条措施,大力实施倍增计划,高起点布局奶源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规模牧场和奶牛自繁自育、牧草基地,努力在我国奶业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

面向未来,内蒙古将沿着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的路子坚定不移走下去,大力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把更多“蒙”字号农畜产品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力争到2025年,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750亿斤以上;羊存栏稳定在6000万只以上,肉牛存栏达到10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345万吨;奶畜存栏达到350万头(只),原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

五、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近年来,内蒙古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广泛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区对外开放口岸增加到20个,始发和过境中欧班列分别达到300多列、6100多列,成为全国口岸最多、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第一的省份。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内蒙古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开放格局。对内蒙古来讲,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加大对内开放力度更为重要、更显紧迫。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京蒙协作和沪蒙、苏蒙战略合作等平台,精心做好借势发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文章。强化主动跑、主动找的意识,以“求商若渴”的态度大抓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兴业。强化高效益、多领域的导向,加快转变依赖矿产资源开发搞合作的方式,全面加强同兄弟省份在优势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和干部人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推动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

主动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外开放新机制,着力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建设现代化口岸,发展泛口岸经济,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是内蒙古扩大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着眼改变口岸同质化竞争、孤立式运行状况,优化口岸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加强口岸智能化建设,集中打造满洲里、二连浩特综合枢纽口岸和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重点专业口岸以及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口岸。加强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枢纽节点和依托口岸的货物集疏中心、资源转化园区建设,加强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载体建设,培育壮大落地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用足用好中欧班列通道服务功能,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内蒙古把加强现代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点,全力打造四通八达的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不断完善跨省跨境、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接续推出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打出减负松绑组合拳,加紧解决项目审批、信息建设等方面突出问题,做好尊商亲商、安商便商工作,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