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辽宁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辽宁·第48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辽宁·第48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2-12-21| 来源:北辰遴选·罗辑老师

一、背景链接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价值品位高、社会影响力大。近年来,红色旅游已成为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日趋完善,红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更加显著。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辽宁省印发《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以系列举措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讲好辽宁红色故事,把全省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夯实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基础。


二、深度解读

★重要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承发表系列重要论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红色旅游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十年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100处扩展至300处,形成了全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成就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

十六年来,随着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一、二、三期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得以构建,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一批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渐成规模,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得以拓展,红色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热度持续上升。红色旅游成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助力革命老区脱贫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十三五”时期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取得成就

“十三五”时期红色旅游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各地高度重视,密集出台有利政策,红色旅游总体发展环境有所优化。二是资金投入显著增加,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国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6.9亿元,支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170个。三是各地积极拓展育人路径,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有效发挥了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四是产业链条有所拉长,脱贫攻坚作用效果明显。五是不断强化行业监管,红色旅游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六是宣传推广活动扎实推进,红色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十四五”时期国家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

一是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红色旅游规范化发展水平。把伟大建党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融入到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讲好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烈故事,让人民群众在旅游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系列活动,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三是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和影响力。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融合,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优化建设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是积极发挥红色旅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用,紧密结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依托当地红色文化等重要资源,培育壮大特色旅游产业,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坚决反对庸俗、低俗、媚俗,防止过度商业化、娱乐化,防止打着红色旅游的旗号搞项目开发、偏离发展方向。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成效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构建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红色旅游资源点三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完成了《辽宁省革命文物遗迹保护工程调研报告》和《辽宁省革命文物遗迹保护工程实施计划》,系统梳理了全省红色文化资源,将一批具有保护价值的革命遗存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依法纳入保护范畴。

二是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省共有含红色旅游资源的 A 级旅游景区 34 家,其中 4A 级景区 12 家,3A 级及以下景区 22 家,红色印记囊括党的革命战争、建设创业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部分景区开发较为成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景区接待规模均超过百万。5 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一批红色旅游专用道路、专用停车场、星级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以及一批餐饮、住宿、会议、培训等旅游接待设施相继建成,有力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红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全省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积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校的合作共建,有力促进革命传统教育的大众化和常态化。不仅以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为核心红色旅游景区影响力日增,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诸多红色旅游村落、红色旅游景点群建设也在加速崛起。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辽宁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全省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和纪念物。现已公布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75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2处;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10818 件(套);22 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是红色标识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已成为辽宁省最具特色的六大红色主题。作为抗日战争的起始地,东北抗联和抗日义勇军长期战斗在这里,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唤起民族觉醒;作为辽沈战役的主要战场,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斗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中的军歌被选为新中国国歌蓝本,在辽宁唱响奋斗抗战最强音;吹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角,支援前线保障坚强有力,抗美援朝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创造众多工业奇迹,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和国家工业整体布局做出历史性贡献;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当工人在辽宁、参军在辽宁、牺牲在辽宁,《雷锋日记》主要诞生于辽宁,学雷锋活动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是红色精神谱系多元,时代感强。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作为鲜明的辽宁符号,成为党中央批准发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课堂和重要教材。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辽宁省作为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承载地。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弘扬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当今时代重要价值导向。

四是分布区域贴近城市,有利推广。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贴近城市生产生活,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市关向应故居纪念馆、鞍山市鞍钢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本溪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景区、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大石桥市烈士陵园、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辽阳市雷锋纪念馆、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葫芦岛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等多个地市标志性的红色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旅游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区,其中沈阳市和抚顺市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满。此外,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良好,利用前景广阔,呈现沿滨海环线集聚、与边境旅游组合良好的特征。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基本完成,红色文化内涵挖掘更加深入,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加有效。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更加健全,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科技赋能逐步提升,研究和宣传展示能力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综合效益更加突出,打造彰显红色精神的标志性区域,基本建成国内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东北地区红色旅游首选地。

具体目标: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较高的水平,红色旅游景区展陈水平全面提升。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规划期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普遍得到修缮。二是红色旅游接待客流大幅增长。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红色旅游人数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 10%以上。三是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完成12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质升级,新培育形成12个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推动1到2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余全部达到国家旅游景区4A级以上标准。培育3家以上年接待规模达到200万人次,5家以上年接待规模达到 100 万人次的红色景区。四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日趋完善。主推5条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培育10条省级精品旅游线路,有序推出一批特色主题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与其他旅游项目结合密切、交通连接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路。五是红色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形成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到2025年,初步推进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2到3个,红色旅游村落10到15个。

展望2030年,红色旅游实现与城市高度融合发展,红色旅游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促进革命传统教育与文化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深化红色文化体验,完善旅游休闲要素,提升红色旅游收入,把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全省旅游的重点产业、革命老区的富民产业、乡村振兴的美丽产业,把辽宁省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时期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依据红色旅游发展目标、资源分布特征与发展潜力,辽宁省红色旅游的空间布局将突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主题,着力打造“一核、三片、四廊、多点”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一核”为沈阳红色旅游核心区,突出沈阳市作为抗日战争、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工业等重要红色旅游资源交汇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构建复合型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引领全省红色旅游发展。“三片”为抚顺雷锋精神主题红色旅游片区、丹东抗美援朝主题红色旅游片区、锦州辽沈战役主题红色旅游片区。“四廊”为解放战争红色旅游廊道、国歌素材地红色旅游廊道、工业文明红色旅游廊道、辽东抗联精神红色旅游廊道。“多点”即培育包括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在内的24个精品景区。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小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各组成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度,推动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和上下联动的红色旅游推进机制,共同推动规划贯彻实施,为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合力发展新格局,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支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发展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定期对红色旅游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跟踪评估,对资金使用等重点事项进行专项督导,组织编制红色旅游年度建设报告。严格执行保护督察制度,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鼓励地方发扬首创精神、敢闯敢试,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针对发展难点痛点和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红色场馆创新活力,探索建立健全红色旅游景区激励机制,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绩效评价体系,出台鼓励景区探索新型展示技术、新型旅游业态的奖励政策。

三是实施政策扶持。加强规划引领,以全省红色旅游规划为依据,推动各市创造有力措施,引导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支持将红色旅游规划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加大对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和场馆建设用地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性资金,加大对高品质旅游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旅游交通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和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红色教育引导。推动相关部门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教育活动的费用列入党费、工会等预算。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红色讲解员培养,以开展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为重点,探索完善红色旅游讲解员等级评定、人员培训、待遇保障和日常管理相关制度,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知识丰富的红色讲解员队伍。探索构建以专职讲解员为主,小小讲解员、老红军后代为补充的、稳定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建立高素质行政管理队伍,吸收培养一批有较好政治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并熟悉旅游经济运行规律和旅游市场需求、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队伍,推进红色旅游专家库建设。实施“全省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和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分级分期进行培训,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探索推进红色旅游景区特许经营权制度,明确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项目的公益服务事项和经营事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街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景区专业化管理,以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品质和水平,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支持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意独特的红色旅游商品品牌,支持产业化运营红色旅游景区周边的公有物业资源。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发展,鼓励引导公益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资金参与红色革命遗产保护,重点补助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维修。创新管理,拓宽渠道,激励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履行保护义务。建立重大红色旅游项目库,推动社会资本和红色旅游重大项目精准对接。


三、实战应用

例题1:近期,辽宁省文旅厅对外发布了入选国家的5条“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括辽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主要特点。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300字左右,15分。

【参考作答】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线路红色内涵深入人心,充分尊重红色旅游发展规律,红色历史感天动地,沿线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充满精神力量。

二是旅游品质较高。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要求,线路节点具备良好的通达条件,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线路内部景区(点)之间交通畅达,基础设施良好,旅游服务水平较高。

三是充分体现特色。切合红色主题,辽宁地方特色浓郁,突出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和精神内涵。展示的文物、纪念场馆、景区景点大都是辽宁特有,各条线路沿线有生动活跃的讲解课堂、令人深思的革命故事,也有山海林泉的生态美景、回味无穷的辽菜美食、价廉物美的东北特色产品。(304字)


例题2:辽宁省拥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价值品位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给定材料和辽宁实际,请你提出推动辽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对策可行。600字左右,30分。

【参考作答】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凸显红色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加强改革创新,加强组织协调,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机制,加强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整体统筹、融合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红色旅游与城乡建设、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等工作的衔接,强化全省红色旅游整体规划保护、整体资源利用、整体策划宣传。整合区域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促进红色旅游与文化、信息、农业、工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全省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系统提升。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依托全省红色文化历史脉络和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科学划分不同主题区域,鼓励和引导各区域红色旅游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四是坚持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强化政府各部门在红色旅游规划管理、资源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参与度和获得感。(559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讲好红色故事,建设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

统筹力量,形成红色旅游发展合力。

规划引领,保障红色旅游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促进红色旅游提质增效。


做好红色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

突出红色引领,强化核心价值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发展政策体系。

注重创新融合,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议论文框架:

紧紧抓住关键,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主题辨识度。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敏锐度。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功效度。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加快发展红色旅游

把握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的关系。

把握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的关系。

把握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政务信息框架:

丹东市以创新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创新红色景点展陈模式。

创新红色文化讲解方式。

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


★座谈发言框架:

以融合创新加快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

(一)加快区域融合创新,擦亮红色旅游金色名片。

(二)加快业态融合创新,提高红色旅游综合效益。

(三)加快技术融合创新,丰富红色旅游消费体验。

(四)加快主体融合创新,增强红色旅游市场活力。


★经验材料框架: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一)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二)创新红色线路布局。

(三)建设红色旅游队伍。

(四)繁荣红色文化产业。

(五)强化红色旅游宣传。

(六)营造红色旅游氛围。


★调研报告框架: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一、红色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一)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二)开发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旅游线路。

(三)加强红色文物保护。

(四)扩大宣传力度。

(五)发挥教育功能。

二、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挑战和不足

一是品牌推广不足

二是发展主体单一。

三是体制机制不活。

四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五是专业人才缺乏。

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共识逐渐强劲。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发展红色旅游的大众市场更加活跃。

(五)发展红色旅游的科技动能全面提升。

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红色革命文物保护传承。

(二)打造“六地”红色旅游地标。

(三)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能级。

(四)丰富“红色旅游+”融合产品体系。

(五)研发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六)完善红色旅游服务质量体系。

(七)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五、必背金句

1.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最重要旅游吸引物之一,也是辽宁省重要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

2.以“红色旅游+”为核心,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复合型、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和业态,推进红色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使红色旅游成为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系列精品线路,全面提升全省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4.以红色文化为纽带,依托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足迹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完善配套、区域联动,积极推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5.完善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体系,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红色旅游景区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6.营造红色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讲好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故事。

7.以鲜明的辽宁元素、辽宁符号传播红色文化,实现铸魂塑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8.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9.红色旅游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发挥着弘扬红色文化、扮靓乡村环境、带旺乡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等综合功能。

10.立足当地红色资源禀赋,把红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提升与当地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等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讲好红色故事,建设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讲好辽宁省红色故事、传播辽宁省红色精神提供重要支撑。我们要落实规划要求,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加快把辽宁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统筹力量,形成红色旅游发展合力。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把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作为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来抓。要主动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跳出“红色”发展“红色”,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把红色旅游产品纳入区域性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形成综合性、复合型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要积极应对区域竞合时代的新挑战,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主动纳入到更大范围、更为成熟、更有影响的旅游线路当中,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做强热点、辐射温点、带动冷点。要发挥红色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功能,提高产业效益。

规划引领,保障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用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能够科学定位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推动深度开发。要突出抗联、雷锋精神、辽沈战役等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红色旅游资源,高起点创意、宽视野策划、大手笔设计,集中力量建设若干发展前景好、竞争优势强、带动作用大的红色旅游龙头项目。要广开民营资本投资开发红色旅游的渠道,加大项目和资本对接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让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让大企业好企业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上当主力、唱主角。要统筹争取好、使用好各方面资金,完善旅游要素体系,尽快形成旅游生产力。要改变重硬件、轻服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大红色旅游环境集中整治和市场秩序规范力度,不断提升我省红色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和档次。

政策支持,促进红色旅游提质增效。建立全面系统、协调配套的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体系,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制定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方案,编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出台鼓励旅行社开展红色旅游经营活动的具体规定和奖励措施,制定全省红色旅游人才培训计划。要制定红色旅游交通(民航、铁路、公路)建设规划、运输方案,组织编制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出台红色旅游土地、纳税、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要组织编制规划,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通过各方面各层次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相协调,党委、政府综合政策和部门专项政策相配套的红色旅游发展政策体系。

红色旅游既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文化工程,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特殊功能。我们要努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红色旅游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不断提高辽宁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红色旅游这个香饽饽持久飘香。


做好红色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旅游在国家宏大叙事体系、思想教育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更好构筑国家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实践。辽宁省红色资源丰富,我们要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潮流,着力做好红色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凝聚起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突出红色引领,强化核心价值功能。发展红色旅游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果,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聚焦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所蕴含时代精神的研究阐释,积极推进红色研究成果转化利用,丰富红色文化时代内涵,推进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从而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要坚持系统思维,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旅游品质升级、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三个维度做好系统工作。围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要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稳妥建设红色纪念设施,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围绕红色旅游品质升级,要健全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推进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建设。围绕红色旅游格局优化,要提升红色旅游规范发展水平,深化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促进革命老区城乡区域协调,推进红色旅游适度多元发展。

注重创新融合,增强发展活力动力。创新融合有利于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激发发展活力。要推动红色旅游与科技、演艺融合发展,增强产品服务的互动体验和情景体验,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红色旅游领域的应用,推动“互联网+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要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风光、乡土乡情、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等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坚持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红色旅游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广袤的辽沈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只要我们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发展的品质和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就能将红色资源转化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成为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从而更好发挥红色旅游的多重功能、彰显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


★议论文

紧紧抓住关键,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热情不断提升。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价值品位高、社会影响力大。如何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在提高辨识度、敏锐度、功能度上下功夫。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主题辨识度。鲜明的主题是红色旅游开发的关键所在。只有开发、挖掘具有鲜明特征的红色旅游项目、旅游方式,才能通过红色旅游展示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分析辽宁省“十三五”时期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凝练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红色主题,这一条是关键原因。因此,只有聚焦红色主题,不断提高辨识度,才能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敏锐度。当前,红色旅游的游客需求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游客对红色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主题内容、消费场景、体验预期等有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游客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青年化”。有关研究显示,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中,2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约占50%。游客需求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红色旅游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提高市场敏锐度,及时在产品形态、组织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积极响应和调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红色旅游产品的需求。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功效度。习**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旅游作为国家重大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其实就是一种“红色”文化。可以说,红色旅游地是中国人的精神高地,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大使命,发展好红色旅游是对我国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的展现。因此,红色旅游无论发展形式如何,“红色”都应当始终是底色,提升红色教育功能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本质要求。

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红色旅游,只要我们坚持正确方向,抓住关键不放松、不偏移,就一定能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红色旅游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为振兴发展持续注入文化自信。


★政务信息

辽宁着力打造“六地”红色旅游地标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旅游业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辽宁省将从多方面着力打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地”红色旅游地标,推动城市红色旅游转型升级。

建设红色旅游城市功能区。围绕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做好红色史迹与周边区域的整体规划开发,对闲置文物及历史建筑进行项目策划,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鼓励利用周边共有物业资源建设文创空间。

建设红色旅游休闲名街。围绕城市重点核心红色旅游景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强红色主题策划,促进红色文化与商贸、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建设一批红色主题风貌特色街区、商店、餐厅等, 通过特色化经营,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

建设红色主题文化公园。推进打造志愿军烈士陵园、志愿军文化主题公园、东北义勇军抗战主题公园等一批红色主题公园。复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3个战争遗址公园,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建设红色旅游特色小路。结合抚顺市三块石森林公园、锦州市帽儿山、朝阳市清风岭、丹东市天桥沟、本溪市老秃顶抗联根据地、阜新市毛岭沟等景区景点分布,策划红色游径和小路。


丹东市以创新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丹东市具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丹东市提出要在已有发展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红色旅游发展的品质和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引导更广大游客尤其是年轻人走进红色景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

创新红色景点展陈模式。充分运用VR/AR、裸眼3D、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将战争场面、历史故事等生动再现,让展览“活起来”“动起来”,让红色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具象地呈现在游客面前。精心打造实景沉浸式演出剧目,让游客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演出互动当中,更真实地感受红色历史的脉动,体验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

创新红色文化讲解方式。打破传统红色宣传模式,以互动式的方式加强多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更加注重感知交互和场景的融合,形成丰富体验和情感共鸣,提升学习效果和旅游意愿。坚持因人施“讲”,结合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年轻群体,增强讲解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讲解中穿插提问环节,根据年轻人的兴趣设计专门的讲解词。

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围绕形成以红色为主题的多业态跨界叠加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复合型旅游业态。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线路,将观光性产品与体验性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业态的产品融合设计,让线路更具市场吸引力。推动红色旅游与影视、体育健身、动漫游戏、文创等行业的跨界融合,使红色旅游产品的形式更加丰富。


★座谈发言

以融合创新加快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

XXX

各位领导,同事们:

辽宁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十三五”以来,我省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已成为辽宁省最具特色的六大红色主题。环视全国、放眼未来,面对红色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新竞争,我省应通过区域融合、业态融合、技术融合、主体融合等方面创新,推进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

(一)加快区域融合创新,擦亮红色旅游金色名片。一是“一核”。打造沈阳红色旅游核心区。突出作为抗日战争、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工业等重要红色旅游资源交汇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构建复合型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引领全省红色旅游发展。二是“三片”。打造抚顺雷锋精神主题红色旅游片区、丹东抗美援朝主题红色旅游片区、锦州辽沈战役主题红色旅游片区。三是“四廊”。打造解放战争红色旅游廊道、国歌素材地红色旅游廊道、工业文明红色旅游廊道、辽东抗联精神红色旅游廊道。四是“多点”。依托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培育 24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二)加快业态融合创新,提高红色旅游综合效益。是不断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在提质红色观光产品基础上,做好红色餐饮、红色民宿、红色交通、红色文创、红色演艺、红色研学等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二是不断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建设红色文旅产品创意中心,打造红色文化大IP,凸显红色旅游的辽宁特色。三是重点开发一批以红色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自驾车旅游、户外拓展旅游,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活动。四是强化红色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联,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红色旅游与周边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有机融合。

(三)加快技术融合创新,丰富红色旅游消费体验。借助VR、AR、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东风,加速推进红色旅游与新科技的融合发展,实施红色旅游体验创新建设工程,提升红色旅游宣传体验、文化教育体验和历史场景体验。一方面,加大对红色旅游在线体验技术的提质改造。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旅游现场服务体验,以更加灵活多样、丰富有趣的沉浸式、立体化讲解手段呈现革命历史和还原红色场景——通过线上线下技术融合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体验,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更好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四)加快主体融合创新,增强红色旅游市场活力。一是创新财政金融体制,扩大红色旅游投资主体范围,设立红色文旅投资基金,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发展、开发红色旅游重点项目。二是创新市场管理机制,做强红色旅游经营主体,支持培育一批红色旅游龙头企业。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红色故事讲解人员、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人员、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和红色旅游志愿者队伍。通过推动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市场竞争力。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调研报告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近期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深入了解情况、充分听取意见、系统汇总梳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红色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辽宁在人类文明演进和近现代中华民族探索和推动民族救亡、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积累形成了弥足珍贵、价值巨大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1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项,文化遗产承载的民族文化和智慧,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些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形成了现已记录在册的1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1处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地、6处国家地质公园、29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400余家A级景区、4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6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既是辽宁现有文化旅游品牌,也是新时代辽宁精神传承传播的宝贵财富。

(一)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详细梳理红色文物现状,在做好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全省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和纪念物。现已公布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75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2处;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10818 件(套);22 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开发一批高质量红色旅游线路。经过多年的工作,红色旅游景点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省最具代表性的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中的绝大多数都建立了纪念馆、纪念园林、博览园、纪念碑及主题雕塑等供人们参观游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设施。经过深入调研,规划设计了“不忘初心之旅”——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早期活动线路、“雷锋辽宁足迹之旅”——致敬时代楷模弘扬雷锋精神线路、“弘扬抗战精神之旅”——辽宁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线路、“致敬最可爱的人之旅”——抗美援朝战争线路、“新中国工业摇篮之旅”——辽宁工业遗产线路等一批具备市场化运作前景的红色旅游线路。

(三)加强红色文物保护。2017年,省委宣传部出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有效保护文物资源。全省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按照国家文物局《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对革命文物分类的规定,我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包括,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等100余处,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者墓地等50余处,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等260余处,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者墓地等300处左右,近代以来兴建的涉及旧民族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筑100余处。

(四)扩大宣传力度。组织省内媒体大力宣传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和“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平台,策划制作H5、Vlog、短视频、微电影等轻量化、易传播的内容精品,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辽宁抗战故事。在东北新闻网主页开设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网上展馆,对实体展出的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五)发挥教育功能。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等为契机,依托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纪念庆典仪式,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载体,通过故事汇、诗歌朗诵、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二、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挑战和不足

一是品牌推广不足。长期以来,辽宁始终没有把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红色旅游品牌。已有的红色旅游品牌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的巨大潜能,影响力有待提升。高品位、高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号召力不强,提炼概括“六地”红色标识时间较短,亟需组织全面、准确、权威、系统研究阐释,宣传推广有限,尚未得到中央、国家有关会议、文件确认肯定,也未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化分析研判,打造大众认可,青少年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是发展主体单一。现阶段,红色旅游景区仍以政府建设为主,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部分景区因免费开放导致接待量大幅增加,相关安全保卫、场馆清洁、园区卫生、文物保护、讲解服务等成本不断增高,现有固定投入仅能维持景区日常运作。投入不足也导致景区展陈水平长期难以提升,游客参观内容单调陈旧,缺乏集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旅游产品。

三是体制机制不活。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多为事业单位属性,分属不同主管部门,厘清公益事业和生产经营关系存在一定难度。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存在内部经营组织结构不完整、激励机制不健全、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以及文创产品开发单位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四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融合程度不高。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多为“孤岛式”开发,与城市发展和村镇建设的关联度不够。未全面拓展红色旅游资源融合、文化融合、业态融合、区域融合等多种融合形式;未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深度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五是专业人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缺少兼具扎实理论素养和文旅实践经验的人才,红色旅游景区普遍面临讲解员工资待遇差、人员流动性大的难题。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稳定景区运营秩序,成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

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与此同时,“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陆续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突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活化红色资源利用,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红色旅游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新时期红色旅游政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讲好辽宁省红色故事、传播辽宁省红色精神提供重要支撑。除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方向引导外,中央财政对于红色旅游的专项资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共识逐渐强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广大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日益高涨,群众基础扎实。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来源已由过去单纯的单位组织为主,逐渐转变为单位组织和游客自主出游并重。政府导向性投入和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辽宁省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了一批红色纪念场馆,改善了部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旅游公路、游步道,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条件,丰富了相关景区景点的内涵,提升了相关景区景点的旅游接待水平,为全省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近年来,辽宁省大力推进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水、陆、空交通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全省通达能力。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潜力不断放大。辽宁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区,背靠东北地区,紧邻京津冀城市群,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全省也构建了以沈阳过境绕城高速公路为中心、两环五射、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4小时高速交通圈。京沈高铁开通,将辽宁省与京津冀国内旅游市场的路程时间缩短到3到5小时之内。中欧班列实现满洲里、二连浩特和绥芬河三大口岸通道同时运行,可以到达欧洲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通道+枢纽+网络”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格局的构建,也将使红色旅游景区与市场的互动变得更加快速、高效和频繁。

(四)发展红色旅游的大众市场更加活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形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红色旅游也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少年的普遍喜爱,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正在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受到众多家长欢迎。同时,红色旅游作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强化国家认同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研学旅行、夏令营和党性教育、干部培训基地等活动与平台,已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凸显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巩固扩大红色旅游市场基础,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与形式。

(五)发展红色旅游的科技动能全面提升。伴随虚拟仿真、全息投影、可穿戴设备、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研发、成熟与应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红色文化展陈与再现等将呈现新面貌。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将会产生重大变革,促进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经营管理将更加有效,展示效果将更加直观生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与学习教育效果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红色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一是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普查研究依托全国文物普查、辽宁省第五次文物普查成果和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全面梳理重点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标志性的各类革命遗迹、遗址和纪念设施,调查重点红色史迹、实物、文献、资料和文艺作品等资源。二是加强重点红色文物保护修缮。按照“修复一批、整理一批、开放一批”的思路,科学有序推进革命遗址(旧址)、著名事件发生地、重要会议召开地等保护性修缮,重视代表性工业遗址保护开发。三是挖掘凝练红色精神文化。围绕“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六大主题,深入开展重点城市红色革命史研究和红色精神谱系研究,理清重点城市革命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各阶段特点内涵,加强对重要城市红色文化蕴涵的信仰理念、革命传统、人文精神等深入挖掘和阐述研究,凝练提升辽宁省红色文化内涵价值和精神特质,擦亮红色名片。

(二)打造“六地”红色旅游地标。一是打造标志性红色旅游景区。立足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实际,依托“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高品位红色旅游资源,构建“六地”标志性红色旅游景区,重点推进各个城市标志性红色旅游景区陈列提升工程。二是建设红色旅游城市功能区。实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围绕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做好红色史迹与周边区域的整体规划开发,对闲置文物及历史建筑进行项目策划,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有主题氛围布置,鼓励利用周边共有物业资源建设文创空间。三是建设一批红色标识设施。围绕城市红色旅游休闲功能区、红色主题风貌特色街区、红色主题公园、战争遗址公园,结合红色文化创意、红色研学教育、红色演出演艺、红色数字展陈等新业态,配套推进红色驿站、红色宿营地、红色演出场馆等建设。

(三)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能级。一是着力构建红色经典景区体系持续打造革命旧址遗址、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工业文化遗产六大系列红色旅游景区,不断完善“英雄丰碑”“工业先驱”“雷锋精神”“走向未来”四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是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展陈水平结合实际,对红色旅游景区场馆设计布置 5 年或 10 年以上的展陈进行局部改造与整体提升,建立博物馆临时展览常展常新机制,推广市区或跨省、市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示等临时展览。三是拓展红色创意产品开发销售。结合红色文化内容,推进红色旅游商品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符合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商品,扶持一批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意独特的红色旅游商品品牌,推动全省每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 1 到 2 种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全省的主要旅游商品购物场所都有一批辽宁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商品。四是全面融入区域旅游产业链主动顺应大众旅游和城市休闲旅游需求,将市级以上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纳入城市精品旅游线路。鼓励推进地方红色主题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创建 3A 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实现博物馆与景区建设有机融合。五是创新开发利用深度体验产品。充分利用景区红色资源和现有条件,适度开发游客喜爱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和深度参与性、互动性项目,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四)丰富“红色旅游+”融合产品体系。一是推进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结合各地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扶持建设若干主题突出、独具魅力的红色村落。二是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城乡发展、生态建设、产业提升有效融合,形成“红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银色”等联动开发模式。三是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质量。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学院和相关机构等教育培训学院特有优势,推进建设一批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学雷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红色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完善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以系列红色旅游产品为支撑, 将全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场馆纳入研学旅游基地名录或者研学旅行点。四是促进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红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创客基地。促进红色文化与文创产业相融合,着力发展红色影视、演艺、动漫、设计、出版、文化装备等产业,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适销对路的红色文化纪念品、工艺品、旅游食品,建立红色产品售服中心。五是创新培育红色文化演艺精品依托 12 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支持企业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推出一批红色优质影视作品和实景演艺产品。

(五)研发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是完善推广5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突出“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三大主题,进一步优化整合红色文旅资源,促进东北地区跨区域联动,重点宣传展示东北三省特别是辽宁人民在抗日战争、东北抗联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新征程等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二是重点培育10条省级旅游精品线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设计推出涵盖全省上百个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点打造10条省级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三是打磨拓展一批特色主题精品线路。致力辽宁“六地”红色标识贴近生活、寓于文旅、服务大众,精心打磨10大红色主题经典线路,扩展推出一批长短结合、主题鲜明、便于推广的红色旅游线路。四是有序培育一批城市“红色微旅游”线路。加强各城市中心城区红色旅游景区与外围城区红色资源整合联动,有序推出城市红色打卡点,设计提供证书、纪念章等奖品,倡导市民游客根据各自喜好选择不同的主题微旅游。

(六)完善红色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一是提升红色旅游交通网络全面改善旅游交通环境,搭建高效红色旅游交通网络。加强红色旅游交通外部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景点的连接,实现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连接,逐步建立红色旅游景区绿色直达通道。二是完善红色旅游配套功能。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低碳旅游、绿色旅行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三是提高现代科技服务水平。推进“红色旅游智慧景区”建设,加强红色智慧景区与智慧旅游整合,推动红色旅游搭上智慧旅游快车道。四是规范红色旅游发展秩序。加强红色旅游标准规范,提高景区建设标准与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与效果,促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强化红色旅游导向引领,进一步强化红色旅游的社会责任。组织导游员、讲解员学习党史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宣传讲解的生动性、真实性、权威性,防止低俗化、庸俗化。切实加强红色旅游市场监管,努力实现红色旅游安全、质量、秩序和效益的统一。

(七)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一是巩固主流媒体宣传。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通过开设专版专栏、拍摄专题片、刊登专题文章等,宣传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二是强化新媒体传播推广。加强红色旅游宣传网络建设,建设红色旅游综合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完善红色旅游网上虚拟展馆,宣传推广红色旅游。三是突出节庆营销。探索举办大型节庆、会展、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精心筹划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组织设计红色旅游线路,编演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四是协同区域整合宣传。依托省级各个序列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省内不同地市深化联合营销。着重建立省外对接,建立与京津冀地区重量级红色旅游景区的合作关系,制定互惠互利的营销政策,互推红色旅游产品。推进与各省、市(区)工业旅游的跨区域品牌营销合作。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化辽苏、京沈、沪连对口合作。全面推进共建区域红色旅游联盟,推进跨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打造跨省红色之旅专线,共同建设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五是创新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形式。将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纳入“旅游宣推计划”,定期组织本地旅行社和景区到重点客源市场进行红色旅游产品的交流和推广活动。出台具体规定和奖励措施,鼓励旅行社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经营活动,针对不同团体的各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红色旅游线路定制服务。


★通知

关于遴选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相关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面向全省遴选推出“二十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线路重点围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认真梳理历史脉络,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以满足人民群众红色教育需求为导向,突出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展示我省重大建设工程和科学工程、乡村振兴等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引导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感受美好幸福生活。

二、工作要求

(一)线路主题

1.“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

传承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展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标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光辉历程的红色旅游线路。

2.“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线路

体现我省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大国土空间布局建设工程领域取得的社会主义发展重大成就,展现“大国重器、辽宁力量”“辽宁智造、科技强省”“时代坐标、建设成就”形象的红色旅游线路。

3.“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

体现我省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两山理论’、和谐共生”形象的红色旅游线路。

(二)报送原则

1.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挖掘红色内涵,充分尊重红色旅游发展规律,不得歪曲红色历史。

2.根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要求,报送线路节点应基本具备外部通达条件、能够提供相应旅游服务、适宜观光游览,基础设施良好。

3.线路内部景区(点)之间交通连接顺畅,或者经过改造、建设部分路段后能够满足旅游需求。

4.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路程和游览时间,线路时间为1—2天。

5.切合主题,结合地方特色,突出发展成就,各市报送数量至少2条,不超过5条。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充分认识遴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当前红色旅游工作的重点任务,高度重视,统筹安排部署。要根据工作要求,系统梳理符合线路主题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可对公众开放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和科学工程,合理安排组织线路,于2023年2月25日前将线路报送文化和旅游厅。我厅将对各地报送线路进行筛选和调整,适时向社会发布。

联 系 人:XXX

联系电话:024—XXXXXXXX

电子邮箱:XXXXXX@126.com

特此通知。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11月28日


★公示

辽宁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名单公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的通知》有关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省级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计划,经各市推荐,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50名优秀红色旅游讲解员,现予以公示(按所在地区排序,人员名单不分先后)。

社会各界人士对以上公示人员名单如有不同意见,请在202X年X月X日前以电话、信函(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等方式向我厅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信函应署真实姓名。

联系地址: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

联系电话:024-XXXXXXXX

附件:辽宁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名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X年X月X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