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辽宁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辽宁·第47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辽宁·第47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2-12-07| 来源:北辰遴选

一、背景链接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特别是今年8月16至17日在辽宁考察时,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快构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统筹有序推动“双碳”工作,印发《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辽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时间表”“施工图”。


二、深度解读

★碳达峰碳中和基本概念

碳达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碳排放增长为代价。

碳中和: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规定时期内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移除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全球升温1.5°C特别报告》,碳中和即为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将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资源。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6%。随着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能源消耗量还将刚性增长。目前我国不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能源品类的外采率不断攀升,2020年石油、天然气外采比重分别达到73%和43%,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

四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历来重信守诺,狠抓国内碳减排工作,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累计下降48.4%,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自主贡献目标,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体现了最大的雄心力度,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将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习**总书记关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指示

要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双碳”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我国做好“双碳”工作的方向

一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稳妥有序推进。

二是深人推进能源革命。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现实出发,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提升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三是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探索建立碳标识制度,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四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双碳”标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完善碳定价机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五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统筹合作和斗争,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坚决抵制不合理的“碳干涉”诉求。

六是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是成立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完成《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二是对约200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年度碳排放核查,组织66家发电企业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逐年发布全省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推动重点排放单位节能降碳。阜新市、大连金普新区成功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三是出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推辽宁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资本向绿色领域聚集,助力我省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发行全国铁矿行业首单绿色债券、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和东北地方国企首单碳中和债。

★辽宁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优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辽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全国实现碳达峰贡献辽宁力量。

★辽宁省碳达峰目标

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逐步得到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达到国家要求,并实现碳达峰目标。

★辽宁省碳达峰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新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二是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提升绿色低碳产业装备供给能力,加快原材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石化行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炼油企业自主参与产能置换和整合重组,推动“减油增化”,培育完善烯烃、芳烃、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盘锦辽东湾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将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钢铁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鼓励钢铁企业研发高效清洁智能化的全废钢电炉冶炼、非高炉炼铁等新工艺,强化炼铁环节节能降碳,高质量建设新一代沿海钢铁基地,深入推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有色金属产业严控低效产能盲目扩张,引导产业链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先进材料延伸,促进有色行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建材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建立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机制,重点发展非碳酸盐钙质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平板玻璃富氧燃烧等低碳技术,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

三是推动城乡建设碳达峰。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低碳用能转型。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四是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例达到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

五是推进节能降碳提升能效。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严控盲目新增高“两高一低”项目,健全节能监察体系。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动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技术、价格等手段,依法依规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六是推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等工作目标。

七是强化绿色低碳创新支撑。打造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高地,鼓励清洁能源、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培育一批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顶尖人才和领军团队。

八是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巩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九是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宣教培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十是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推进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动联动有序达峰,积极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政策保障

一是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按照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关要求,健全省、市、县三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展石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足迹研究。按照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要求,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

二是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做好节能、可再生能源、工业绿色低碳、碳捕集及利用、碳排放核算等政策标准,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等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奖补措施。对全省碳达峰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用海、用水、用能等需求,加强要素保障。加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筹集资金。

四是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电力、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核查,有序推动重点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强化企业碳排放报告、清缴履约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实战应用

例题1: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结合给定材料和辽宁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求:认识深刻,思路清晰。500字左右,25分。

【参考作答】

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双碳”工作规律性、艰巨性和目标任务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实现“双碳”是战略要求。实现“双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工作具有突出的广泛性,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第二,实现“双碳”是发展要求。实现“双碳”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消费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展现我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风范,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第三,实现“双碳”是现实要求。实现“双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527字)


例题2: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辽宁是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括辽宁省引导企业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有关情况。要求:概括全面,重点突出。500字左右,25分。

【参考作答】

一是落后产能持续退出。推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678.1万吨,造纸行业54.4万吨。退出平板玻璃生产线6条,年产能964万重量箱。冶金行业“十三五”期间没有新增产能,推动东北特钢、鞍山宝得等高炉改造。菱镁矿采矿权数量减少50%,大中型矿山占比提高到43.9%。

二是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培育93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培育六批共334家(种)省级绿色制造单位,其中绿色工厂3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绿色园区5家、绿色设计产品11种。培育沈阳中科环境工程等5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三是企业能效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实施工业节能监察企业1581家次,组织为全省696家企业实施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加快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21种产品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推动合成氨、水泥等行业11家企业获评省级能效领跑者,辽阳千山水泥获评国家能效领跑者。2021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593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2%,比全国低5.7个百分点。

四是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本溪、鞍山、营口3市获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连华锐重工等企业9种产品,80个产品型号入选国家再制造产品目录。推动沈阳大陆激光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名单。2020年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达到45%。(504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奋力推动“双碳”目标落实落细

夯实信念“压舱石”,绷牢“双碳”工作“思想弦”。

释放高效“行动力”,谱写“双碳”工作“新华章”。

树立长效“风向标”,疏浚“双碳”工作“源头渠”。


把握“双碳”工作的四对关系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

处理好“长远”与“短期”的关系:既要目标长远,又要脚踏实地。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顶层设计,又要因地制宜。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加强监管,又要激发活力。


打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转型攻坚战

转变发展观念是前提。

加强顶层设计是核心。

调整能源结构是重点。

加强科技创新是关键。


★议论文框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思想变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科技变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社会变革。


★政务信息框架:

长海县全力推进北方特色生态低碳示范岛建设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逐步改善海岛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创新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倡导低碳生活,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座谈发言框架:

在全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

二是加快能源消耗低碳化。

三是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

四是推动生产过程绿色化。

五是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


★表态发言框架:

以“双减双降双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坚持“减污减排”,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二)坚持“降耗降碳”,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工厂。

(三)坚持“增绿增汇”,营造绿色低碳浓厚氛围。


★倡议书框架: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倡议书

积极行动,做绿色低碳的倡导者。

身体力行,做绿色低碳的践行者。

率先垂范,做绿色低碳的示范者。


五、必背金句

1.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

3.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深入研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理解其内涵要义,准确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

4.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破和立、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既不能搞“碳冲锋”,又不能搞运动式“减碳”。

5.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6.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

7.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8.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不是被动“接招”,而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主动“出招”。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奋力推动“双碳”目标落实落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辽宁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落细,迸发绿色发展的盎然活力。

夯实信念“压舱石”,绷牢“双碳”工作“思想弦”。“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意识坚定,行动才有方向和力量。作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实现“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前进阻力较多、风险挑战密布,坚不可摧的思想信念必不可少。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夯实信念“压舱石”,认识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认识到生态治理对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性,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入脑入心。自觉把实现“双碳”目标作为认真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由之路”,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主动沿着党中央决策部署、习**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勇毅前行。

释放高效“行动力”,谱写“双碳”工作“新华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双碳”工作决不能止步于“口号”和“形式”,而是必须集策集智、发奋发力、用情用力的务实工程。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责任扛在肩膀上,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得”的责任感,让党旗在推进“双碳”工作的各条战线高高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绿色转型,难免经历“短期阵痛”、面临“急难险重”,要拿出敢啃“硬骨头”、接“烫山芋”、挑“重担子”的魄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展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攀登“双碳”工作的更高峰。

树立长效“风向标”,疏浚“双碳”工作“源头渠”。“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水之山,必有其源。”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走深走细走实,并非一蹴而就的,离不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党员干部要力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思想,围绕长治长效,既着眼长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精心做好“碳达峰十大行动”,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同时要统筹兼顾,树立“一盘棋”意识,出台相匹配、可衔接政策,实行层次清晰、可行性强的措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各项任务,拓宽“双碳”成果惠及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增益高质量发展。此外,要致力构建与完善“双碳”工作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用制度规范行为、指导实践,打出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的强有力“组合拳”。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只要我们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把想法变成做法,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就一定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绿色发展成为辽宁振兴发展的鲜明底色。


把握“双碳”工作的四对关系

习**总书记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将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筹低碳转型和民生需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大意义,把握“双碳”工作中的四对关系,实现辽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习**总书记指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更大发展。”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与“减排”不是“鱼与熊掌”,发展经济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舍弃经济发展缘木求鱼。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发展”与“减排”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破除粗放式发展的错误认识,既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存量”,也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做优“增量”,还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用好“变量”,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处理好“长远”与“短期”的关系:既要目标长远,又要脚踏实地。习**总书记指出,“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统筹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在“长远目标”上布好局,又要在“短期目标”上落好子;既要立足当前的实际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从解决当下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聚力打好节能减碳“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积小胜为大胜;又要着眼长远,把握好减排降碳的节奏和力度,驰而不息打好“持久战”,实现“双碳”工作的长远目标。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顶层设计,又要因地制宜。习**总书记指出,“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辽宁省内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情况、碳排放现状、减排潜力情况不同,只有科学设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双碳”目标和方案,才能有效促进工作。各地既要自觉同党中央和省委的顶层设计对标对表,确保 “双碳”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又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双碳”工作符合地区实际,从而真正把国家的“双碳”部署落到实处。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加强监管,又要激发活力。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让“双碳”目标下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要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市场建设中的监管和调控作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范和引导资本重点投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领域,推动“双碳”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能动性和积极作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全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我们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只要辽宁省广大党员干部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就一定能打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议论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表面看是一个气候问题,但本质是发展问题。实现“双碳”目标,将全面重塑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辽宁省如何成功实现这场变革?如何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做出应有贡献?关键是坚持变革不动摇,做到思想上深刻认识、行动上坚决落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思想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表面上看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相协调的问题。然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可再生的问题早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全球性问题,不再局限于问题本身,也不再局限于一国一地。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为此,全省党员干部要来一场思想变革,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增强必胜的信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科技变革。众所周知,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是它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枯竭、资源锐减等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社会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今天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走科技变革的道路。比如,要推动能源革命,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等。为此,要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以科技变革为支撑,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系列相关设备与产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社会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十分考验我们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尤其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为此,需要通过党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启动、推进、并最终打赢这场内涵丰富的社会变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对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颠覆性转变,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刻重塑,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辽宁省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只有深刻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切实转变思想、增强系统意识、提高工作本领,才能在这场持续性的变革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政务信息

长海县全力推进北方特色生态低碳示范岛建设

长海县贯彻落实生态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北方特色生态低碳示范岛建设。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逐步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坚持国际化视野,强化规划引领,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及村庄规划、风貌规划。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加强滩涂、岸线、近海生态治理和保护修复,恢复海洋生态功能,切实提高海洋生态承载力。

二是积极创新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我县深化海陆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垃圾污水收运处置体系,研究和推广养殖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依托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上级政策,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人居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的美丽乡村。

三是倡导低碳生活,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探索实行重大项目碳排放管理,加快创建全省首个县级近零碳排放示范县。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让绿色低碳成为海岛生活新时尚。大力发展海上清洁能源产业,减少海岛碳排放,逐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葫芦岛市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十四五”是做好“双碳”工作的关键期、窗口期,更是我们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得契机。葫芦岛市近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是保持清醒头脑。强化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是突出重点工作。细化责任分工,摸清查明底数,用好用足政策,抓紧制定葫芦岛市“1+N”政策配套体系,确保上级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四是狠抓存量减排。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积极有序发展核能、风能等新能源,加快港口建设和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实现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五是严控耗能增量。切实加强源头把控,坚决守好头道关卡,决不能让任何形式的“两高”项目进入葫芦岛市。

六是持续治污扩绿严守生态红线,注重留白留璞增绿,深入推进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让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座谈发言

在全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XXX

各位领导,同事们: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工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虽然我省工业在绿色低碳工作上已迈出坚实步伐,但仍面临产业发展粗放,产品附加值低、能耗较高,用能结构偏煤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推动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12个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二是加快能源消耗低碳化。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减煤限煤。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价格发现机制,拉大峰谷电价差,为以电代煤、代气创造条件。提高电能占能源终端消费比重。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企业参与绿电交易。对标国家能效标准,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升级改造,用好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谋划、支持和推进一批清洁能源替代、超低排放、节能设备更新等技术改造项目建设。

三是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制定《辽宁省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动鞍山、本溪、营口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再生资源产业数字化平台,促进废钢铁回收—加工—利用产业链有效衔接。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

四是推动生产过程绿色化。推进绿色制造,开发设计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从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培育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大的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五是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辽宁钢铁行业分中心和新型工业网络实验室建设。打造一批上云标杆企业,推进企业上云用云。围绕应用场景、智能制造等专题,组织开展撮合对接等活动。

总之,我们将用心用力抓好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辽宁作出更大贡献。


★表态发言

以“双减双降双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有企业应从“国之大者”的高度,坚持国家所需和企业所能相结合,坚持系统观念,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既从全局上明确目标,又分领域细化指标,以重点绿色低碳项目攻关为抓手,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把企业打造成为行业重要的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者。

(一)坚持“减污减排”,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有企业应坚持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生产组织方式,推进能源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加强工业废弃物分类处置,持续降低工厂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打造工业垃圾减量化的示范标杆工厂,逐步实现能源消耗低碳化、原料使用无害化、生产过程洁净化、废物利用资源化。加大绿色产品研发设计,普及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单产能耗和材料消耗,降低污染排放物总量。共建共享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循环利用率,实现污水零排放。建立企业绿色物流评价标准体系,开展智慧绿色物流园区建设,推广绿色包装循环利用,创新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

(二)坚持“降耗降碳”,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工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把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节约战略纳入企业发展布局。国有企业应坚持高效低碳并重、源头运行并举、技术管理并进,不断推进均衡生产和绿色制造,稳步推动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大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利用力度,在具备条件的工厂实施并网分布式屋顶光伏设备租赁项目,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深入开展节能低碳新技术应用研究,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融合创新应用,持续赋能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提升,降低全过程能耗和碳排放。

(三)坚持“增绿增汇”,营造绿色低碳浓厚氛围。提倡国有企业多形式多途径推进工厂大规模绿化景观升级改造,实施工厂立体绿化增绿补绿,开展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工房和绿色厂区建设,做到人人享有绿色,人人共护绿色。强化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易地技改过程中“增绿增汇”要求,为持续增加碳汇作贡献。坚持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刻把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牢固树立勤俭办企业理念,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全员行动,召开绿色低碳攻坚成果交流会和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发布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国有企业将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做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在辽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做出更大贡献。


★倡议书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倡议书

全市广大妇女姐妹和家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传播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全民“绿色低碳节能先行”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姐妹和家庭参与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及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全市范围内营造绿色低碳、节约能源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妇女姐妹和家庭建立健康、文明、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丹东市妇联特发出如下倡议:

积极行动,做绿色低碳的倡导者。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肩负起宣传和践行绿色低碳的社会责任,言传身教带动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牢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家庭观念;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养成节约美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广泛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节能型社会建设,共同营造人人关心节能低碳,人人参与节能低碳的良好氛围。

身体力行,做绿色低碳的践行者。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能源资源节约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水、电资源及合理再利用,从缩短淋浴时间、洗衣水多用途、及时关掉电源等生活点滴做起;倡导绿色消费,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着力营造“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食堂文化氛围;提倡绿色出行,积极参加“ 135”绿色出行活动,即 1公里以内步行、 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 5公里以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

率先垂范,做绿色低碳的示范者。各级妇联组织要立即行动起来,发挥广大执委、巾帼志愿者、团体会员的带头作用,依托巾帼文明岗、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立足职能优势,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姐妹和家庭踊跃担当低碳节能的宣传员、志愿者,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营造低碳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全市广大妇女和家庭,绿色低碳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低碳环保理念,选择绿色出行,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城市更靓丽,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丹东市妇女联合会

2022年3月8日


“助力双碳、节约用电”倡议书

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受综合因素影响,近期东北地区电力供应面临巨大压力。自9月10日起,辽宁开始实施有序用电。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今冬明春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用电负荷缺口,引导全社会“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倡议全社会联合行动,共同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一、机关单位率先节电。各单位要带头建设节约型机关,为全社会节约用电做表率:合理设置空调开启时间及冬季制热温度,减少使用移动式采暖设备;严格控制办公楼装饰景观照明,减少不必要照明数量和时间;出门随手关闭电灯、切断办公室设备电源,杜绝“白昼灯”“长明灯”“无人灯”。

二、公共领域科学用电。除功能性照明外,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每日16:00-21:00),尽力压减公园、广场等景观照明、亮化工程设施用电使用时间和开灯数量;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对相关街路路灯予以单侧关停;关闭景观灯、广告灯、楼体美化灯、室外大型电子广告屏投放。科研院所、大中小学校各办公室、教室、食堂和走廊等场所根据作息时间及时关闭照明设备,杜绝“白昼灯”和“长明灯”;要减少计算机、打印机、空调和教室多媒体等设备的待机时间;实行照明、电气设备等管理责任人制度,强化节约用电意识。

三、工业企业有序用电。工业企业要积极配合电力调度,严格执行有序用电计划,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班次,通过错峰、避峰、轮停、序限等方式,支持缓解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压力;避免设备空载运行,不启动高耗能设备,规范使用好空调、照明灯用电设备设施,减少非生产、非必须用电,尽量节约电量用于生产环节。

四、商业场所合理用电。提倡商场、酒店、写字楼、金融部门等场所在用电高峰时段减少使用或停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和非必要照明灯具,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型电器;努力提高员工节约用电意识,做到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照明“随走随关”。各小区物业、景点景区,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夜间亮灯时段采取减半方式使用。

五、居民用户节约用电。鼓励广大居民采取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在家尽量利用自然光;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合理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关闭不必要的家电设备,如待机中的热水器、空调、智能设备等;制热设备调整至适度档位。

六、倡导用户错峰充电。倡导家用电动汽车、电瓶车,电动公交车、电动货车、市政环卫电动车等充电时间尽量避开高峰时段。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理念。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助力双碳,节约用电!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

2022年10月14日


★工作方案

辽宁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21〕33号)精神,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数字辽宁、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组织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作,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辽宁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8.92万吨、0.11万吨、7.96万吨和3.27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三、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作

(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改造。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电熔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轻烧氧化镁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将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发展为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鞍钢鲅鱼圈基地绿色低碳升级、凌钢高炉改造等项目建设。鼓励开展电熔镁砂窑炉智能化改造,实施菱镁产业技术升级。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省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推进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以菱镁、陶瓷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加强行业工艺革新,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加快数据中心和基站的绿色化转型,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绿色化使用,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提升园区节能环保水平。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支持在自有场所开发利用清洁低碳能源,建设分布式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系统。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推进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创建一批绿色工业园区。(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动清洁取暖,加快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在城镇供热中的规模化应用。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更新升级制冷技术、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交通物流领域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公共交通领域车辆电动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大宗货物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新(迁)建年大宗货物运量达到150万吨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按照国家部署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实施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加强生产、销售柴油货车环保达标监管。深入实施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完善超标车辆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模式。推进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支持沿海及远洋LNG动力船舶发展,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动实施铁路内燃机车国一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到2025年,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达到15%左右。全省各城市建成区的公交、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力争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提高新增环卫作业车辆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比,港口、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机械)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机械),机场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50%以上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比达到10%以上。〔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养殖污染防治。结合“千吨万人”规模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安排农村生活污水工程治理项目,强化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衔接。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种养结合,畅通粪肥还田渠道。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继续开展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整县推进农膜回收。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5%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公共机构能效水平提升。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采用先进能效和绿色能源消费标准,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到2025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6%,人均综合能耗下降6%。(省机关事务局负责)

(七)推进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聚焦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以5—9月为重点时段,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达标、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臭氧精准防控体系构建等措施。以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动河流水系连通,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业园区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在完成辽河、浑河干流及一级支流主要入河排污口溯源、基本完成辽河国家公园范围内70个重点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试点工程基础上,到2023年,基本完成全省流域汇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一级支流排污口整治,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流域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辽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辽宁海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省情,坚持先立后破,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燃煤热风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充分挖掘供热潜力,推动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推动以工业余热、电厂余热、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热(蒸汽)。严格管控高耗能、低能效的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民用散煤替代。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散煤治理20万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3.7%左右。〔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汽车整车、木质家具、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钢结构、船舶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化石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对易挥发有机液体储罐实施改造,对浮顶罐推广采用全接液浮盘和高效双重密封技术,对废水系统高浓度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加强油船和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治理,推进油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管控。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使用比例分别降低2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降低20%。(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快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混错接管网改造、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对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实施管网系统化整治。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强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建设,到2025年,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0万吨/日,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全省城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布局基本合理,医疗废物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一)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能优先,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阶段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省对各市“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各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确定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省对市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地区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优化能源要素合理配置。各地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地方能耗双控考核。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对高预警等级地区加强工作指导。〔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进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按照可监测、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则,将主要污染物工程减排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设区市。加强与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制度衔接,提升总量减排核算信息化水平。强化指标管理,建立评估考核体系,实施年度成效考核。(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根据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政策规定,对在建、拟建、建成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开展评估检查,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处置意见,严禁违规项目建设、运行,坚决遏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盲目上马。加强对“两高一低”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结果执行的监督评估。对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一低”项目加强工作指导。严肃财经纪律,指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一低”项目融资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法规标准。修订辽宁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完善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等。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修订一批地方节能标准,发挥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示范作用。完善挥发性有机物产品标准体系,建立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标识制度。(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机关事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经济政策。各级财政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逐步规范和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政策。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分担机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重点行业领域和“专精特新”企业节能减排,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绿色贷款财政贴息、奖补、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快绿色债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积极推进环境高风险领域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研究,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持续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机制,落实落后“两高一低”企业的电价上浮政策。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完善城镇供热价格机制。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具备条件的城市近郊区探索建立受益农户污水处理付费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银保监局、辽宁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市场化机制。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和集聚。培育和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规范开放环境治理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行节能低碳环保产品认证。〔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围绕清洁能源开发、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节能减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加快节能减排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布局建设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特种合金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整合科研、产业、资本等重要资源,促进产学研在节能降碳领域的深度融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严格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完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优化污染源统计调查范围,调整污染物统计调查指标和排放计算方法。构建覆盖排污许可持证单位的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强化统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和负责人。加强县级及乡(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及监察执法机构、企业等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通过业务培训、比赛竞赛、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开发节能环保领域新职业,组织制定相应职业标准。(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系统观念,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各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署推进,将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充分衔接,科学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责任。要科学考核,防止简单层层分解。地方国有控股企业、公共机构要带头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鼓励实行更严格的目标管理。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工作指导,推动任务有序有效落实,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十四五”市级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加强激励,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加强督促指导,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审定后,作为对市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能耗双控考核措施,增加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考核权重,加大对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力度,统筹目标完成进展、经济形势及跨周期因素,优化考核频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把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减排工作责任。完善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化例行督察,强化专项督察。(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全民行动。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组织全省开展并积极参加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和知识。发挥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公益组织的作用,支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畅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渠道。开展节能减排自愿承诺,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机关事务局、省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