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西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江西·第52期】江西启动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

【江西·第52期】江西启动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

2023-03-15| 来源:北辰遴选

一、背景链接

2023年2月24日,江西省科技厅出台《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大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创新江西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我省将实施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行动、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行动、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行动等六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初步成型,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更好赋能现代化江西建设。


二、深度解读

★具体内容

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具体为: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行动、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行动、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行动。

★起草背景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作用发挥前所未有,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创新江西的奋斗目标,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后五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中上游水平。

当前,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科技领域在重塑发展新优势中,当好“开路先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做好“助推引擎”。面对我省创新资源匮乏、创新生态不优、创新活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谋划并出台《方案》的意图在于举全省科技战线之力,将中央和省里科技创新的系列决策部署变成我们的行动路线图,加快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更好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建设。

★总体考虑

《方案》既立足当前的现实性、紧迫性,也体现长远的前瞻性、战略性,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一)注重传承衔接。《方案》与《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2-2035年)》《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决定》《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文件,在主要目标上相衔接,在重点任务上明确了落实举措。《方案》依据国家创新调查中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坚持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的导向,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设置了7个总体数据指标,52个分项数据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

(二)注重系统布局。《方案》聚焦发展目标,注重体系化布局。一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充分考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不同定位,让各种创新力量都能在创新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二是坚持全链条创新。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化统筹起来,使各个环节能够贯通起来,高效运转,共同支撑科技强省建设。三是统筹创新资源配置。统筹平台、经费、政策等各种资源,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使各项创新活动能够围绕总体目标协同发力。

(三)注重创新举措。《方案》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比如,促进自创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制定自创区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改革举措、重大科技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等年度“四重清单”;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方面,提出探索实施“积分制”,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提出梳理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清单,探索“科创+产业”产学研用协作模式,实施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方面,提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创新试验区等立足长远的创新举措。

★发展思路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为目标,以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主线,着力增强区域创新协同力、创新平台引领力、技术攻关硬实力、企业创新竞争力、科技人才创造力、科技治理支撑力,大幅提高科技供给水平,加快建设江西特色全域创新体系,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行动目标

到2025年,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初步成型,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更好赋能现代化江西建设。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创新型企业集聚态势加速形成,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合作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生态日益优化,江西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位势明显提高。力争综合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6%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14%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6%,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新增国家级平台载体9个以上。

★行动内容

行动一: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

【概述】按照聚焦重点、全域联动的原则,以南昌、赣州两个创新资源富集区为引领,以科技园区、科创城、创新型市县跃升发展为重要支撑,充分发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创新格局。

【措施】

1.强化南昌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落实强省会战略,建立省市联动机制,统筹资源支持南昌未来科学城建设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引领示范核心区,打造成中部科创总部聚集区、高端智造先导区和场景应用示范区;依托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引育虚拟现实龙头企业,打造VR产业科创基地。高标准建设中国(南昌)科学岛,打造有影响力、有创新力、有特色亮点的省实验室。加快建设虚拟现实、食品、复合半导体、中医药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2.建设赣州科技创新副中心。支持赣州聚焦稀土产业特色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骨干力量,加快构建稀土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稀土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超前布局生物医药国际前沿领域,支持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12345”医药创新工程,促进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科创中心。

3.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1)促进自创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强化省级层面统筹指导,持续完善“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的一体化组织体系,研究制订自创区条例;制定自创区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改革举措、重大科技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等年度“四重清单”,加强监测评估和专项资金支持。完善高新区发展配套政策、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工作交流培训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和分类指导;支持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优化省级高新区认定标准,支持市、县(区)高起点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2)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园区。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开放合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推进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抚州、鹰潭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3)高标准建设十大科创城。落实《江西省科创城创新发展建设指引》,支持科创城结合创新发展需求,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布局高水平实验设施、创新基地等,重点招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高端技术人才,建设成为全省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主阵地。(4)推进创新型市县建设。建立省市联合推进机制,加强创新能力监测,精准支持南昌、萍乡、景德镇、新余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位赶超,支持抚州、九江、鹰潭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井冈山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按照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重点生态区功能定位,打造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省级创新型县(市、区)。

行动二: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

【概述】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创新平台“国家队”“江西队”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一支使命驱动、任务导向,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具有江西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措施】

1.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1)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深入挖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资源,探索国家实验室江西基地建设路径。(2)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聚焦优势产业需求,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探索与省外科研力量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制定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3)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加快复合半导体材料、食品、稀土等优势领域省实验室建设。推动省实验室与省重点实验室统筹协调、融合发展。(4)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通过“提升、调整、整合、撤销、新建”方式,对省重点实验室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探索实施“积分制”,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

2.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1)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聚焦稀土、中医药等特色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优化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聚焦产业链技术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监测制度,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强化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估和动态管理,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

3.强化科研基础条件支撑。(1)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预研中心、发酵工程基础设施等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庐山国家植物园申建,推动超算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库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提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扩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范围,制定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办法,编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清单。探索开展资源入网—开放共享—运行监测—绩效评价的全周期管理,推动落实后补助政策。

行动三: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

【概述】以重点领域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集群”链式创新体系,加快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集中精锐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措施】

1.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1)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资源倾斜,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江西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争创数学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2)制定基础研究任务清单。强化与学科领域专家、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企业家对接,瞄准农业、材料、能源、信息、制造、资源环境、生命健康以及管理科学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凝练形成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任务清单。(3)优化基础研究支持机制。建立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动支持机制,争取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引导地方政府、相关行业或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对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体系。

2.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加强重点领域研发布局。围绕元宇宙、石墨烯材料、新型储能、增材制造、功能食品等未来产业,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绿色食品、低碳等优势特色产业,有色金属、建材、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梳理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清单。(2)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对接、谋划争取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攻关项目,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牵头承接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构建省市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探索“科创+产业”产学研用协作模式,实施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和迭代更新。(3)发挥科技创新联合体作用。优化联合体运行机制,突出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评题”模式。赋予牵头企业对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制定权、攻关任务分解权、参与单位决定权、经费使用自主权。

3.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和转化水平。(1)催生高质量科技成果。扎实做好国家科技奖后备项目的遴选、培育和跟踪服务工作。畅通申报渠道,优化省科技奖评选的规则、流程及专家库。鼓励社会力量设奖,扩大国家、省科技奖优质项目来源。(2)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强化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绩效考核激励。联合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等组织、机构,筹备成立江西省技术市场协会。完善技术交易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大“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3)壮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队伍。加快培养技术经纪人,推动建立技术经纪人职称制度。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千百万”帮扶行动,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科技人员帮扶企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机制。(4)落实成果转化配套措施。推动《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落实。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排行榜,加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能力建设。发布年度全省十大创新成果。(5)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组织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江西专场活动,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西落地。面向全省征集、遴选代表性科技成果,积极举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专题路演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江西)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6)支持场景应用示范。深入推进“03专项”成果试点示范提质增效,积极建设移动信息网络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布局5G和6G技术、大数据、空天地一体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应用场景。建立“场景需求分析-场景资源征集-机会清单发布”工作机制,定期发布场景创新清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数字能力转型培训,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4.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1)支持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围绕省“3+3”未来产业布局,争取未来产业相关科技专项在江西试点。支持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制定支持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试点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新区、大学科技园联合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创新试验区,探索“学科+产业”孵化模式,形成“前沿研究+技术溢出+科技创业”的未来产业孵化链条。(2)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系统梳理全省高新区产业链,绘制产业地图,推动重点领域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加快形成若干规模效益显著、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服务体系完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以高新区为区域重点,争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5.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1)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全面落实《关于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加快完善信贷、债券、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大力提升“科贷通”运行质效,促进“科技研发贷”“科技成果转化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开发。支持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及主板等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加强科技项目与金融服务的协同联动。加快设立和运营省科技创新基金及区域子基金和重点领域子基金,积极筹备省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鼓励各地建立科技项目与金融服务联动支持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和重大科技项目引进落地。

行动四: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行动

【概述】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向创新链前端攀升,强化企业创新全过程主体地位,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措施】

1.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研究制定科技领军企业管理办法,明确科技领军企业标准,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实施科技领军企业领导挂点服务机制,梳理企业项目需求清单,给予重点支持。(2)强化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研发平台。引导科技领军企业通过研发众包、内部创业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地位,优化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推动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1)优化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实施全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立省市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联动培育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召开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大会,持续发布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榜单。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独角兽、瞪羚企业训练营,提供商业模式优化、资本对接、场景拓展等精准服务。(2)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促进认定申报常态化、服务便利化、管理规范化。开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编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

3.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重点支持面向前沿性、颠覆性、突破性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业,通过定期召开人才、技术、资本对接会和创业大赛,挖掘科技创业项目。实施孵化载体提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硬科技孵化器,探索“投资+孵化”新型创新模式,孵化一批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孵化载体分类指导、运行评估和动态管理。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1)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投入、有装备、有成果的标准,引导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每年选择若干研发机构进行重点培育。(2)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定期举办企业创新政策解读宣贯会,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各地持续完善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机制,复制推广南昌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经验,精准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五)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行动

【概述】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引育体系,加大力度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措施】

1.强化科技人才政治引领。继续实施科技系统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制度,持续开展“夜话科学家”活动。常态化开展科技人才国情研修和海外人才国情咨询(文化体验)活动。广泛宣传科技人才先进典型事迹,讲好“人才爱国奋斗故事”。

2.完善科技人才梯次引育体系。(1)多措并举引育院士。积极参与江西智库峰会等活动,与院士专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在赣全职院士,在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一人一策”支持。(2)加快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优化实施省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育项目,将具有重大创新创业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纳入支持范围。支持科技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特殊政策。优先支持科技领军人才申报国家和省科技奖。(3)选培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优化升级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面向科研生产一线和企业,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作为带头人,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4)厚培青年科技人才。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40周岁以下科技人才担任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5)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更大力度实施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引导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抢抓海外人才回流“窗口期”,加大力度引进“高精尖缺”海外人才。(6)引聘“科技副总”。组织实施“科技副总”专项计划,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引聘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到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担任“科技副总”。(7)集聚顶尖创业人才团队。联合高新区组织实施顶尖创业人才团队引进专项行动,聚焦科技前沿、未来产业等方向,面向海内外招引顶尖创业人才团队来赣开展硬科技创业。

3.搭建引才引智平台载体。(1)建设创新引智平台。以江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依托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培育力度,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引智平台。(2)开展引才引智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用人主体作用,支持各创新主体开展海外人才江西行、海智惠赣鄱、智荟赣鄱等引才引智活动,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国家、省组织的省外、国(境)外招才引智活动。支持科技人才因公出国(境)培训,对接世界科技前沿,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

行动六: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行动

【概述】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运用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精度的科技治理手段,营造更加优良、高效和宽松的创新环境。

【措施】

1.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1)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布局。对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全面梳理、系统完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进一步明晰各类科技计划定位、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建立全区域、全链条、全主体、全要素的科技计划体系。完善规划、任务、资源、政策衔接机制,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2)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推动科技项目从“征集申报”向前端延伸,定期征集项目需求,建立由行业部门、产业界、专家智库等多方参与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方向。按照不同类别计划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推行直接委托、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悬赏制”等多元化项目组织方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项目执行关键节点调度,确保当年完成下一年度科技计划。落实年度工作报告和科技报告制度。推动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综合运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等方式,给予阶段性资金支持。将人才引育作为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考核评价指标。强化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完善省科技评审咨询专家库。(3)推进科技管理数字化改革。推行“一表多用”“不见面评审”等制度,加快建设江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筹科技计划管理各项业务需求,加强与赣服通、赣政通等省级服务平台和各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科技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科技数据资源共享。

2.创新科研院所发展机制。(1)建立科研院所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实施省级科研院所改革试点,优化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运行机制。推动有条件的行业领域科研院所进行优化重组,探索将部分市、县属科研院所整合成为省级科研院所分支机构或研究基地。鼓励有条件的省级科研院所向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探索“一所(院)两制”运行管理模式。(2)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优化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围绕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中医药、稀土等领域,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方式,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3)推进科研院所分类评估。建立以创新成效为导向的省级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估制度,联合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出台绩效评估办法,加强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撤、并、转建议,推动“优胜劣汰”。

3.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1)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探索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推动落实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减少“帽子”工程,调整对青年人才不合理的定量考核指标。探索实行人才举荐制,拓宽人才发现引进渠道。持续开展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指导、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减负工作清单,大力开发和落实科研助理岗。扩大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范围,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清单,总结评估并推广赋权改革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2)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工作方案》,做好研发投入相关指标统计,建立健全研发投入体系。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前资助、后补助、分期滚动、科技创新券等灵活支持方式,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用于研发活动的比例。(3)强化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建设。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科技项目监督,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平台建设等监督,及时查处科技活动违规、科研失信行为,提升科技项目实施绩效。强化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定期检查调度制度,探索省市联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监督方式,建立健全监督关口前移和强化跟踪问效机制,推动业务处室落实项目跟踪管理责任,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坚持激励与惩处并重,加强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将监督检查结果与项目申报、资金分配、资格授予等挂钩,营造激励创新、倡导守信的良好创新环境。(4)加强科技安全治理。加大科技安全风险情报信息收集和研判,强化实验动物安全管理、科技伦理审查监管。加强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和监督检查,强化生物样本库监管和科学数据安全管理。指导省属科研院所和有关科研单位增强引才安全意识,做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审查管理和跟踪服务。(5)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研究修订《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指导推动设区市科技创新立法。落实《江西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成效评估。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在省政务服务平台增设“科技政策查询”等栏目,拓宽科技政策发布渠道。加强科普宣传,建立普惠共享科普体系。

4.构建开放创新生态。(1)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国际科技联合研究,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重点科技合作项目,布局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支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鼓励外商投资在省内设立研发中心。组织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等重大活动,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论坛等。(2)加强与国内科技发达地区合作。积极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光谷科创走廊,共同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共建长江中游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在科技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科创飞地”,总结推广一批“科创飞地”典型案例。(3)深化“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深入实施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支持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端创新资源在江西建设分支机构。与中科院签署新一轮省院战略合作协议,有序推进中科院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在江西落地。积极承办中国工程院国际性、全国性高端学术活动。举办“庐山科学家论坛”,推动院士、专家、企业家与省内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对接。

★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全面建设创新江西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和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作用,确保“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产出真成果”,实现“投入问产出、花钱问绩效”。

2.强化能力建设。加强全省科技系统机关、事业单位队伍统筹发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建设党性强、站位高、政策通、能成事、作风硬的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强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力度,加强科技管理人才的培训与挂职交流。

3.强化实施评估。强化责任分工,细化具体措施,建立年度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形成实物工作量,采用“链条式工作法”,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加强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督查,把创新工作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2022年科技工作主要成绩

2022年,全省科技系统全力推进创新江西建设,主要科技创新指标持续稳步提升。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6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达1.8%;获批国家项目1168项、经费9.76亿元,发布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类榜单12项、企业需求类榜单25项,撬动企业研发投入3.69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91家,入选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842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技术合同登记总量达10255项,合同成交总额758.23亿元,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省科技厅召开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会

2023年2月23日上午,省科技厅召开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会。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面建设创新江西,推动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落实,研究部署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创新江西建设的有力抓手,更是展现科技系统敢担当、善作为良好精神风貌的机遇平台。全厅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厅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强化学习研究,准确把握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目标任务。要认真学习、准确领会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密切关注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在行动推进中把准方向、不出偏差。同时,要多到高校、院所、企业、园区和市县等基层一线去“接地气”,认真倾听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声音,真正摸到原汁原味、没有水分的实际情况,为科技创新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提出更多切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办法建议。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落地见效。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重要要求,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科技干部队伍。对照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责任分工,把每项任务细化为可看、可感、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尤其是要紧紧咬定中心工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全力打通行动推进的“最先一公里”“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确保六大行动既有规有矩,更出新出彩。

★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

2023年2月26日,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南昌顺利召开。

会议指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面对新征程新变化新要求,科技创新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必须要准确研判形势,充分认识江西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弱项,立足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前瞻性谋划布局科技创新工作,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工作主动,以更高站位把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全省科技系统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跳出江西看江西,主动在全国创新大格局、大战略、大目标中找准方位和坐标,以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科技攻坚工作的总抓手,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描述的宏伟蓝图变成我省科技工作的“施工图”“进度表”。2023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方面,强化南昌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增强赣州科技创新副中心支撑作用,推动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速提质,加快升建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二是在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方面,争创国家级研发平台,申建庐山国家植物园,培育江西战略科技力量。三是在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方面,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驱动产业升级发展。四是在企业创新竞争力升级方面,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优化高成长企业培育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五是在科技人才创造力升级方面,培养战略科学家,精准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厚培青年科技人才。六是在科技治理支撑力升级方面,优化科技部门服务效能,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强化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建设。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快建设一支“党性强、站位高、政策通、能成事、作风硬”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画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实战应用

实战一:江西省拟于近期组织举办2023年科普讲解大赛。假设你是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工作人员,请联合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草拟一份关于举办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的通知。要求:格式规范、逻辑清晰、内容具体。无字数限制,20分。

参考作答: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江西省教育厅

关于举办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的通知

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中央驻赣单位,各设区市科技局、科协、教育局,赣江新区创发局、社发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省科技厅、省科协、省教育厅决定组织举办2023年全省科普讲解大赛,选拔我省优秀科普讲解员,并择优推荐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众享科技 逐梦前行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三、选手范围

职业不限,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科普专兼职人员及科普爱好者。

四、大赛安排

大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决赛三个阶段。

1.预赛:2023年4月15日前,由各单位自行举办,具体内容、形式由各地各部门自行确定。

2.半决赛:2023年5月6-7日,地点为江西省科技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608号)。半决赛选手进行自主命题讲解和科技常识问答。

3.决赛:2023年5月8日,地点为江西省科技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608号)。决赛选手先播放20秒自我介绍视频(不显示一切所属单位信息),随后进行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

五、参赛名额

1.半决赛选手由各相关单位在预赛基础上推荐产生。省委各部门、省直有关单位、各设区市推荐不超过5名,医院、高校、科研院所推荐不超过3名参加半决赛。各代表队安排领队1名,观摩人员1名。

2.决赛选手由半决赛产生,排名前30进入决赛。

六、大赛要求

1.各代表队请于4月18日前将选手报名表(附件2)、代表队信息表(附件3)及优秀组织奖相关材料统一以文件夹压缩包形式发送至大赛邮箱:*****@126.com。邮件主题名和附件名统一命名为“推荐单位+比赛资料”。选手半决赛PPT、自我介绍文档(50字内)统一命名为“推荐单位+选手姓名”,于4月28日24时前发送至******@126.com,逾期未报送,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视为自动放弃参赛。

2.比赛使用普通话。参赛选手所需的无线耳麦、激光笔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

3.参赛选手着装应大方得体。为活跃比赛气氛,可制作选手鼓励标语或画板。

七、食宿安排

大赛无需交纳参赛费用。参赛选手、领队及观摩人员用餐由组委会统一负责,外地选手可入住大赛推荐酒店,住宿及差旅费自理。

赛事咨询:

省科技馆  ***  0791-8*******

省科技厅  ***  0791-8*******

技术咨询  ***  0791-8*******

附件:1.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实施方案

2.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选手报名表

3.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代表队信息表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江西省教育厅

2023年3月9日


实战二:今年以来,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等26家高新技术企业名称申请做了变更。假设你是省科技厅高企认定管理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请起草一份公告。要求:格式规范、要素齐全、言简意赅。无字数限制,15分。

参考作答:

省高企认定管理工作办公室

关于江西省2023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更名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和《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和异地搬迁管理工作规程》(赣高企认发〔2021〕11号)的规定,经企业申请、认定机构审核、公示等程序,同意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等26家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更名后高企证书编号和有效期不变。

特此公告。

附件:江西省2023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更名名单


省高企认定管理工作办公室

2023年3月2日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

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 再创江西制造新辉煌

强化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夯实科技支撑。

坚定不移创新,进一步扩大发展成果。


在世界科技赛道上“风更劲”

自立自强,下好科技革命的“先手棋”。

勇攀高峰,构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创新中国,在世界科技赛道上“风更劲”。


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筑牢基础,让创新成果“多”起来。

深化改革,让创新活力“迸”出来。

推动融合,让创新发展“强”起来。


“数字+”扬起腾飞的“科技翅膀”

数字创新,让经济“强起来”。

数字融合,让产业“活起来”。

数字消费,让市场“旺起来”。


“揭榜挂帅”  激发科创潜能

聚焦“需求端”,推动企业由“求所有”走向“求所用”。

聚焦“供给端”,推动科研由“实验室”走向“主战场”。

聚焦“服务端”,推动政府由“搭桥人”走向“贴心人”。


点燃“三个引擎” 激发创新活力

点燃“体制机制”引擎,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点燃“成果转化”引擎,增强科技发展实力。

点燃“服务保障”引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深学细研上级精神,确保落地落实。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竞争实力。

健全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成果转化。


★函

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开展科技防寒防冻抗灾救灾的函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提升防范能力。

二是强化科技宣传,引导科学应对。

三是强化科技特派员指导,加强针对性服务。

四是提前编写防寒防冻抗灾救灾技术手册。


★讲话稿框架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学习教育,全面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三)聚焦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引领特色优势领域高质量发展。

(四)建设平台载体,培育人才团队,新时期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五)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

(六)坚持人民至上,迎接大战大考,科技惠民服务保障民生改善。

(七)拓展合作空间,激发创新活力,科技创新生态双循环动力强劲。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全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规划,建立目标任务落实机制。

(二)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三)开展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储备夯实原始创新能力。

(四)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服务全省绿色发展大局。

(五)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七)优化布局创新平台载体,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八)加大培养引进使用力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九)科技供给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十)加大科技交流合作力度,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科技部门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始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二)锻造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三)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四)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五、必背金句

1.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3.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创新对于江西这个内陆省份尤为重要。

4.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6.习**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

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 再创江西制造新辉煌

江西省科技厅日前出台《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大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创新江西建设。从第一架飞机诞生,到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由江西拖拉机厂制造,从全球关注的中国第一代大型客机C919四分之一机身制造,到家猪新品种培育自主技术“中芯一号”创制与应用,江西科技创新一直延续,不断地闯出新路子。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更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增长新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谁掌握了科技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科技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止,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重要引擎,再加油、再发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创新占领发展制高点。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综合各方力量,优化布局结构,勇于争抢“创新第一口活水”,支撑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围绕“六大行动”,统筹安排,全面布局,聚焦优势产业需求,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加快复合半导体材料、食品、稀土等优势领域省实验室建设,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产业技术攻关,强化科技赋能,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突破制约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问题,加速提升江西制造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夯实科技支撑。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研人员发明创造,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让知识产权快速走出实验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科技激励机制,鼓励技高者多得,多创者多得,让科技人员合理合法富起来。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突出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定不移创新,进一步扩大发展成果。创新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六大行动”是一大攻坚战,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一颗一颗地钉,齐心协力把“六大行动”转化为“六大成果”。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促创新就是促发展”的观念,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制定谋略,定好盘子,做好服务,大兴创新之风,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热情,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创新对于江西这个内陆省份尤为重要。坚持自立自强,提速创新驱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竞争力,以创新之力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再创江西制造辉煌。


在世界科技赛道上“风更劲”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多个创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自立自强,下好科技革命的“先手棋”。中国要强盛,民族要复兴,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科技强国。从世界发展史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的这十年,我国牢牢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加快构建高效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成功下好了科技革命的“先手棋”“制胜棋”。大幅向前的科技步伐,充分彰显了神州大地科技创新蔚然成风,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强劲有力,中华大地正在奏响着“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乐。

勇攀高峰,构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当今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就必须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技体制。先后出台《“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全方位构建起了科技强国的“四梁八柱”。与此同时,我国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科技正在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比如,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创新中国,在世界科技赛道上“风更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些年,从“嫦娥”“天问”向浩瀚的宇宙探索进发,量子信息、干细胞研究勇闯“无人区”,再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现在的近40万家……我国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可以说,创新型国家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立足新阶段,我们还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既要瞄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同时,又要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全力建强高水平创新人才“主力军”,不断让创新的中国在世界科技赛道上“风更劲”。

科技强国,创新兴邦。江西要乘势而上,高扬创新的风帆,在建设创新江西之路上勇毅笃行、勇攀高峰,我们坚信,创新不仅将深刻地改变着现在,也必将引领着江西铿锵迈向未来!


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日前江西省科技厅出台《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创新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当前,江西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筑牢基础,让创新成果“多”起来。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才能让创新清泉长流。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海试成功到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再到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对接成功,我国科技创新挺进“无人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正是基于我国近年来基础研究“底气”足,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科技创新成果“井喷”。今后要继续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筑牢基础研究这个“基础”,让创新成果“多”起来。

深化改革,让创新活力“迸”出来。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活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为此,激活创新“一池春水”,需要用好改革“利器”。当前,一方面,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破除不合理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让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研究,让甘坐“冷板凳”的专注得到更多褒奖;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以此,通过深化改革,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推动融合,让创新发展“强”起来。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历史上每一次经济腾飞都奏响了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协奏曲”。比如,疫情期间,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数字经济诸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十四五”期间,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让“创新之花”转化更多的“产业之果”,让创新发展“强”起来,促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江西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筑牢基础研究短板,深化科技创新改革,推动经济科技融合,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扬起腾飞的“科技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如今,中国掀起的数字化浪潮,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创新引领,数字驱动。数字经济作为科技进步的新产物,既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经济动力、活力和“含金量”的重要引擎。各地要从数字科技创新、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消费三方面聚焦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扬起腾飞的“科技翅膀”。

数字创新,让经济“强起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外卖+直播”“云导购”“云会议”“云健身”等数字经济新模式的红红火火,到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一站式出行、“宅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搭好台”,经济“唱大戏”,正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跑出数字中国的“加速度”。可以说,未来已来,数字经济呈现出强大韧性与潜力,可谓朝阳产业。因此,我们要继续点燃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既要在创新上做好“补短板”的文章,补齐核心电子元件、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数字关键技术的短板,又要在应用上做足“大融合”的文章,把数字技术创新全方位应用到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慧医疗等领域,推进数字新科技先行先用,开花结果。

数字融合,让产业“活起来”。数字经济是一片“蓝海”,数字产业领域广、潜力大、效益高。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日新月异,对经济转型、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不少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加快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我们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与各领域的渗透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一方面,要畅通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打通数字化全产业链,让数字经济的“云相牵”“网相连”,集聚澎湃动能;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农业数字化发展,让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按下“快进键”,形成“新市场”,掀起“新高潮”。

数字消费,让市场“旺起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催生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从而激起扩大内需的“一池春水”。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消费回暖,已经成为加速经济回暖的重要举措,同时在承接政策部署、扩充市场规模、提升消费转化效率、培育新模式业态方面也发挥着多重“功效”。我们要顺势而为、御风而行,既要大力开辟数字消费的新模式、新空间,让移动消费、线上消费成为主流消费的渠道之一,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又要聚焦养老、托育、家政等潜力大的领域,发展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生活服务业,让数字消费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数字经济,让发展更优、生活更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按下数字经济“快进键”,跑出数字中国“加速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定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数字经济的一片蓝海也必定风景更好!


★评论

大江时评:铆足干劲,在创新创业中“赣”出新精彩

2022年,江西省经济总量迈上三万亿台阶,增速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一。亮眼的“成绩单”展示了江西经济的蓬勃态势和增长潜力。江西发展步伐为何如此稳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创新中来。实践证明,这是推动江西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和不竭动能。

从历史来看,江西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江西人历来敢打“第一枪”,血液里流淌着创新创业、敢于胜利的强大基因。今日之江西,因为国家战略、区位交通、平台资源、产业基础等多方面优势叠加,日益成为广大双创者筑梦、追梦、圆梦的理想之地。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更多双创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双创项目脱颖而出,就能持续助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应当说,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有力地提升了江西省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扩大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征程,江西省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临着更高要求,也承载着更多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月5日,省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中可以看到,创新江西、“赣”出精彩,将成为赣鄱大地活跃跃的场景。因此,全省上下必须持续深入推进双创,让创新创业活力澎湃激荡,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双创意识,为创新创业提供最适宜的土壤。要让双创平台不断升级,充分发挥“国字号”重大平台的作用,在利用、整合、提升上下功夫,加速汇聚更多创新资源、集成更多创业要素、积蓄更强创造动能,着力打造更多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双创基地,力争涌现更多高质量的双创成果;另一方面,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江西建设成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创新创业者的需要之时和渴望之处,让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激情迸发、热流奔涌。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创业创新不仅决定着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命运,也决定了江西的明天和未来。站在2023年新的赛道上,只要我们不遗余力地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充分释放赣鄱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创造力,江西必将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创新创业热潮中助力全面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江西新篇章!


★通知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关于公布2022年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榜单的通知

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科技局,赣江新区创发局,国家高新区科技部门,各有单位:

为逐步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的企业成长梯队,为“创新江西”建设培育质量更优、群体更强、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显著的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申报评选工作。经企业填报、推荐部门初审推荐、第三方机构评审、征求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公示等程序,共评选出2022年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188家,现将企业榜单予以公布(附件)。

请各单位认真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赣府厅字〔2019〕15号)要求,从研发平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引育、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订单式”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

入选企业要珍惜荣誉,履行义务,并以此为契机,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朝着颠覆式创新、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未来产值大的方向快速成长,为建设“创新江西”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2022年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榜单


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5日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印发《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赣江新区创发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2月24日


★公示

拟认定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公示

2022年度江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经项目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论证、厅党组会审议,现对江西航空研究院、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中科院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江西天下禾育种研究所、江西新余新材料科技研究院、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赣州)有限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中科水研(江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北斗变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通讯终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赫柏康华制药设备有限公司、信通院(江西)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7家拟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单位予以公示。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项目持有异议的,可在公布之日起7日之内(即日起至2023年1月6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我厅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发送电子邮件至指定邮箱;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我厅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逾期和匿名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及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12月30日


★函

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开展科技防寒防冻抗灾救灾的函

各设区市科技局,各科技特派员选派单位: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我国气候不确定性增大,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农业防灾减灾任务繁重。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调动农业科技资源服务农业生产,以防灾减灾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提升防范能力。各单位、各科技特派员要高度重视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将其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行动来抓实来践行,务求早准备、早部署、早防范、早应对。

二是强化科技宣传,引导科学应对。各单位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加强防寒抗冻科技知识普及和技术推广,对蔬菜、油菜、果茶、水产、畜禽养殖等方面的应急需求,认真做好超前指导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防寒防冻意识和科技素质。

三是强化科技特派员指导,加强针对性服务。科技特派员要主动联系服务的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专题技术讲座,使各项防寒防冻抗灾救灾技术到企、到村、到田、到户、到人。

四是提前编写防寒防冻抗灾救灾技术手册。针对可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时组织专家编写抗灾救灾技术手册。编写主要针对蔬菜、油菜、水产、茶树、果树、中药材、油茶、苗木花卉、家畜、家禽等10类防寒防冻预防、健康养殖、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同时,鼓励科技特派员制作防寒防冻实地操作技术视频(3分钟以内)。

省科技厅将遴选适合农业生产的防寒防冻技术素材并编印成技术手册进行推广,实地操作技术视频将在省科技厅微信公众号“科特派来教你”、江西省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推送。

技术手册素材请于2022年12月31日报送、视频素材根据制作情况适时报送至省科技厅农村处。

工作邮箱:*********@163.com

联系人:***, 电话:0791-********


江西省科技厅办公室

2022年12月23日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59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59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59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59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59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5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1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