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广东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广东热点精讲·第3期】广东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广东热点精讲·第3期】广东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021-02-09| 来源:北辰遴选·云舒老师

一、热点链接

2021年2月9日,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作出重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编制好《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更好地指导推动广东“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会上,省农业农村厅通报了广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各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紧扣广东实际,提出了很多谋划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广东完善规划提供了重要借鉴。会上强调,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确保耕地数量。二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好“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 。三要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公共服务三个方面下功夫,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四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面激发农村发展内在活力。

二、命题预测

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广东“三农”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500字)。

2.结合广东实际,请你起草一份《2021年广东省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实施方案要点》。(1000字)。

3.结合给定材料,请你W市“三农”工作推进问题进行评析(400字);假如你是W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请你针对曝光问题举一反三提出对策。(400字)。

4.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请你结合材料和广东实际,围绕“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写一篇策论文。(1000字)

5.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请你谈一下对此的看法500字)

三、理论原点

★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要意义

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习**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对策措施

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要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一是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四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五是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六是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七是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习**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地方实践

★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施“头雁工程”,加大投入力度,“3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实现。大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集中供水、无害化户厕、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6.3万公里,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加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形成一批岭南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创建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形成67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开展集体产权制度、供销社支农服务、剥离农垦办社会职能等改革,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村干部财政保障机制。广大农村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任务目标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设施大棚等装备技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动物防疫、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发展“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能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系列培育工程,打造荔枝、菠萝、柚子等岭南优势产业带,提高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依托互联网和现代物流打开农产品市场,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提升。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补齐乡村供水、供电、道路、信息网络、农田水利、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全域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提升农房建设质量,科学治理“空心村”,促进乡村民宿建设,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强化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四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实施新一轮对口帮扶和“万企帮万村”行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全力落实国家关于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部署。

★存在问题

广东省发展正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期,“三农”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种子安全问题解决迫在眉睫,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对策措施

第一,要转变干部思想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困难群众的新期待、实践中的新问题,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巩固脱贫成果和新减贫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第二个五年规划之中。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新出台的全面脱贫措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着眼于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保证脱贫摘帽后不松劲、不停顿、不懈怠,并以此作为新奋斗的起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冲刺。

第二,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须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协调起来,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整合起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转变;必须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构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的转变;必须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的融合,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覆盖面,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东西部地区产业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提升。

第三,要加强发展环境建设。要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采取有力措施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其次,应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最后,要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第四,要构建制度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首先要构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治理。其次,还要构建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全力破除“中阻梗”,保证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的有效性。此外,要构建融通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统筹安排相关的资金和项目,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并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还要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组织、企业以及群众的责任,保证各项政策和措施不打折扣地落细落实。

第五,要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必须讲好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领营造勤劳光荣、脱贫光荣、奋斗光荣氛围,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自觉意识,激发农村地区群众积极求发展、求进步的内生动力。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

要敬畏历史的检验,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地位。

要顺应历史的选择,准确识别“三农”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全面把握“三农”工作不断深化的历史逻辑。

要坚定历史的自信,切实承担“三农”工作加快发展的历史使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守牢巩固的底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要打破拓展的边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需找准衔接的主线。

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要念活“特”字诀,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广度深度力度。

要写好“融”字经,积极拓展乡村产业的增值增效空间。

要奏响“带”字曲,大力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释放“交通+”新动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交通+电商+特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交通+文化+文化旅游”,创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交通+就业+公益岗位”,构筑乡村振兴新基础。

乡村振兴重在夯实基础

聚力发展生产,夯实发展基础。

聚焦改善生活,夯实民生基础。

聚心保持生态,夯实宜居基础。

接续“乡村振兴”高速路

走产业兴旺之道,跑上“质量兴农”高速。

走生态宜居之道,跑上“绿色发展”高速。

走乡风文明之道,跑上“文化兴盛”高速。

走治理有效之道,跑上“乡村善治”高速。

走生活富裕之道,跑上“安居乐业”高速。

聚焦聚力“五个振兴”

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推动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推动文化振兴,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

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推动组织振兴,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

乡村振兴如何“育好人、留住人、用对人”

育好人,开源引流占领“人才高地”。

留住人,兜底政策厚植“创新沃土”。

用对人,能工巧匠激活“一池春水”。

经验材料: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聚力产业振兴,打牢基础。

聚力人才振兴,夯实支撑。

聚力文化振兴,倡树新风。

聚力生态振兴,增添魅力。

聚力组织振兴,强化保障。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山东人才振兴

聚焦“制度创新”,补齐人才制度短板。

聚焦“做强人才”,补齐乡村人才短板。

聚焦“民生保障”,补齐乡村民生短板。

聚焦“优化环境”,补齐乡村留才短板。

调研报告:

关于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面落实职责任务。

(二)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还不够,特色不够鲜明。

二是本土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三是用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不强。

四是财政资金投入有待加强,金融产品支农作用发挥不够。

五是农村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带动农民致富作用发挥不够。

六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环境治理层次水平还不高。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下步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坚持优先发展。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顶层设计。

(三)进一步优化结构,实现高质发展。

(四)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人才支撑。

(五)进一步用活政策,推动要素下乡。

(六)进一步强化建设,提高生活水平。

讲话稿框架:

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清当前形势,学习乡村振兴重要精神、重要指示

二、聚焦五个振兴,推动乡村发展全面振兴、全面发展 

三、把握重点任务,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四、强化组织保障,夯实乡村振兴以上摔下、稳步推进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

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我们要深刻领会、努力践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善于从历史源头看问题,运用大历史观解决问题,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必然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战略指引。当前,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百年梦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牢牢树立“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把握历史规律、辨析历史方位、运用历史思维、判断历史大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新阶段“三农”改革发展。

要敬畏历史的检验,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地位。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纵览历朝历代,兴衰荣辱、时局变迁都始终与“三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施政历程也反复证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极端重要性。凡是“三农”发展向好,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全局发展就欣欣向荣,反之则各项工作都会比较被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停滞不前。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

要顺应历史的选择,准确识别“三农”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跨越期。“三农”发展总体态势向好,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从国际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迫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做好“三农”工作,夯实“三农”基础,必须要在大历史的进程中,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既要认清变局中的新挑战,更要看到危机中的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开创“三农”发展的新局面。

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全面把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逻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充分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不可操之过急、盲目冒进。“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是决定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在方向上不能出现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既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要做到蹄疾步稳、审慎稳妥,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政治坚定。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一时看不清的就不要急着去动。要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创造,用好改革试点试验这个法宝,推动“三农”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要坚定历史的自信,切实承担起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现在到2035年,也就三个五年规划期,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抓紧行动起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科学分析、深化研究,既要抓铁有痕努力办好当下的事,更要一棒接着一棒奋力跑下去。

历史终究是靠人民去书写的,有幸躬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努力拼搏、稳中求进,就能在历史的长卷中书写下“三农”发展的新篇章,创造出无愧历史、不负时代的新业绩。

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的生机勃勃之景,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和谐美丽之画,再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不舍之情。这些乡愁乡韵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乡村流淌不息,支撑中国乡村几千年的发展,可见乡村文化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席。当前推进乡村建设,就必须要筑牢住乡村文化之根。

强乡村文化,利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最末端,问题复杂繁多且公共服务资源紧缺,发挥好村民自治、德治作用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乡村文化就是最好的抓手,通过乡村文化隐形的道德约束,来调动群众自治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形成文明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深深度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心提供隐形支撑,确保村民们“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强乡村文化,利文化传承。文化是一种深沉的力量,它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的人们思想和行为。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所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遵守自然规律,探寻发展之路,发明了“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等,有力推动了文明发展、社会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直到现在,乡村文化仍然影响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强乡村文化,利“三农”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农业要全面升级、农村要全面进步、农民要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助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以文化创特色品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盘活本地文化遗产,以古村古镇为抓手推进建成有底蕴有历史美丽农村;传承优秀文化,以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涵养。

文以载道,文以聚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乡村中享受“遥望星空,看见青山,听到鸟鸣”的美丽之景。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调结构、优布局、促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习**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品牌引领”的思路,做大做强以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为代表的“3+X”特色现代农业,打造富硒食品、茶叶、中药材、小杂粮、魔芋、食用菌等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形成若干规模化气候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和集中产区。要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现代园区,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革是重要法宝。必须以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就我省而言,就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鼓励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至关重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是要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更可持续、更有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我省要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高质量实施消费扶贫,加强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促进扶贫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促进政策并轨、机制融合、产业升级、力量统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是工作重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痛点。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推进乡村建设,要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优化村庄功能布局,提高镇村建设管理水平。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水、电、路、气、讯等建设,强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山清水秀、宜业宜游的美丽宜居乡村。要加大职业农民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一定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三秦大地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释放“交通+”新动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交通扶贫,全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2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约5.9万公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交通“大动脉”的畅通,“交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继续在城乡间双向流动、高效运转,持续为乡村振兴构建新格局注入新动力。

“交通+电商+特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打通交通“大动脉”的辐射效应就是现代流通体系的网络也会在乡村地区全面铺开,从而提高市场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并且随着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产销联盟形成长期合作,多形式、多途径的流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还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流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这些都为农产品“飞”出山村、“飞”进城市创造了更多可能。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巧借“交通+”注入的新活力,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再辅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真正让乡村发展腾飞起来。

“交通+文化+文化旅游”,创造乡村振兴新模式。“交通+”带来的新变化还有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奇山异景成为新时代的旅游胜地、网红景点,让贫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文化饭”“旅游饭”,彻底“摘穷帽”“拔穷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四通八达的交通更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诗和远方”的惊喜,需求也正在以更强劲的力量拉动供给,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交通+”创造的便利条件,开创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绿水青山、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让民宿产业、非遗文化、生态观光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交通+就业+公益岗位”,构筑乡村振兴新基础。“交通+”总是在全方位释放着提振经济,推动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作用。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共设置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66.8万多个,其中公益性岗位27万多个,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7万余人。无论是道路的巡查路面、平整路肩、排除积水,还是快递收发,这些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都优先向贫困群众倾斜,不仅是向贫困群众雪中送炭,更是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随着道路的继续通达,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迎来新变化、新机遇,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需求,深入挖掘“公路+”带来的新特征、新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让乡村振兴的基本盘更加稳固。

打通交通“大动脉”,让乡村“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提升了亿万农民的生活品质,随着农村公路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必将在更高位置造福人民。(文/何家欢)

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指明方向、增添活力。笔者认为,在基层工作中,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不断提升组织力,所以建强党支部、用好支部书记、选优三农队伍则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和“定盘星”,是党的建设的“细胞”和基石。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坚强堡垒。建好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这就需要不断地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注重把握好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着重解决党建领域突出问题,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有效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和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村书记关键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支书是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如何让基层党组织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富有战斗力?离不开书记抓,抓书记。“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才能在乡村振兴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其实,村党组织书记们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就应该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用自己的初心换取群众的民心,用自己的担当换取群众的信任,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群众的幸福。

拓宽选拔渠道,加强“三农”队伍建设。“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就要拓宽农村选拔吸纳干部人才渠道,选树好勤勉工作、敢挑重任、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尤其是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要把“村”当“家”来看待、来“经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人”意识,持之以恒地在脱贫攻坚中举好旗、领好路,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好“三农”规律,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方能实现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经验材料: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年来,我们牢记习**总书记指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积极担当作为。

聚力产业振兴,打牢基础。在优化要素组合、推进产业融合上用力,重点推进规模化、融合化、品牌化、市场化:推动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资源向优势产能、优势区域集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7%;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融合;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青岛农品”品牌体系,农产品出口额居全国城市首位;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累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5万多家。

聚力人才振兴,夯实支撑。去年制定乡村人才振兴20条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培育、留住和吸引三个环节。如人才培育,将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乡村技能人才培养列入青岛市政府市办实事,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2017、2018两年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

聚力文化振兴,倡树新风。在挖掘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基层宣讲、乡村记忆、文明示范四项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文化业态,扬正气、育新风。平度、胶州入选了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

聚力生态振兴,增添魅力。抓示范带动,实施好美丽乡村“十百千”创建工程;抓补齐短板,聚焦垃圾处理、改厕等薄弱环节进行攻坚治理;抓品质提升,推出“提升示范村品质二十条”。

聚力组织振兴,强化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深化拓展“莱西经验”,2018年倒排确定22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完成整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1057个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形成30分钟公共服务圈;提升帮扶共建水平,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驻20个经济相对薄弱街、17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抓党建促发展。

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农业结构不够优,农村环境不够美,农村人才不够多,农民收入不够高等。下一步,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