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黑龙江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黑龙江遴选·第51期】坚决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

【黑龙江遴选·第51期】坚决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

2023-02-14| 来源:北辰遴选·夏天老师

一、背景链接

2023年1月30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战略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坚决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彰显龙江作为、贡献龙江力量、走在全国前列。

二、深度解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历史定位: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二)总体要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3年“三农”工作。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上,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二:农业强国体现中国特色(路径上,立足国情)

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三: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依托上,双层经营体制)

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支撑上,千亿斤粮食产能)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 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六: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改革上,农业科技自强)

•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 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上,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八: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管理上,县委书记总指挥)

•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

•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十年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十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嘱托,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十年来,黑龙江“三农”干部和广大农民胸怀“国之大者”,把多打粮、打好粮作为感念党恩、铭记嘱托的具体行动,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亿斤,比2012年增长了253.8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1/9强,始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份量最重的一块“压舱石”。

这十年,持续践行“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要要求,加快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支撑更强。我们聚焦做强种业产业,全力推动种业振兴,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实现水稻、大豆、小麦种源完全自主。今年完成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扩建,保存能力达到20万份,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9个、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31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为农业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卫星导航、航化作业、病虫害在线监测等技术广泛应用,黑龙江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的基础更坚实、信心更坚定。

这十年,聚焦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度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振兴蓄势前行。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提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做大做强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生态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渔业和特色农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努力提升多样性食物供给能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农业产业强镇5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6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03家,助力龙江“原字号”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集聚、价值链加速提升、供应链稳固畅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实施优质肉奶禽类产业提升工程,肉蛋奶供给能力持续加强,乳制品加工能力、奶粉产量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均位列全国首位。

这十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彰显、动能更加充沛。十年来,坚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探索创新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比东北黑土区高0.13个等级。如今,5600万亩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立起标杆,“5+2”七级田长制全面铺开,《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稳步实施,重视和保护黑土地的共识不断凝聚。黑龙江是全国发展绿色食品最早、面积最大的省份,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816.8万亩。坚持绿色筑底、质量护航,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168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这十年,“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动力源泉,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十年来,坚持下好改革先手棋,圆满完成“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启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率先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省10026个集体经济组织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105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农村发展潜力得到释放。聚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5.67万个。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推进,开展垦地合作,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3000万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收入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黑龙江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措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力发展“四个农业”,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以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为特征的农业强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强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一要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坚持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8亿亩以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定大豆种植面积,集成推广大垄密植等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全面挖掘增产潜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减损增收,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二要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提升农业供给保障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龙江模式”“三江模式”,落实“5+2”田长制,确保黑土耕地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保、育、繁、推”一体发力,实施育种创新攻关。推进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和玉米、水稻等良繁基地建设,全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争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

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推进数字、生物、科技赋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统筹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肥还田,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9400万亩。大力发展质量农业,创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实施农业品牌建设行动,提高“黑土优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要着力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提升食物多样性供给能力。建设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化能繁母猪和优势生猪产能保护,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加快奶乳一体化万头奶牛场建设。建设冷水鱼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冷水渔业养殖加工。建设寒地果蔬生产供应基地,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北菜南销、食用菌产品基地建设。建设生态森林食品生产供应基地,提升森林食品供给能力。

五要着力强化乡村建设治理,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展农业领域招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培育立县支柱产业,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广清单制和积分制。

六要着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规范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实行农业生产托管整省推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开展“清化收”,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黑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重点内容

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多措并举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粳稻口粮战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托管服务,积极探索科学种植模式,加强田间科学管理,推进生产经营由粗放式向精细化、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变,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强化江河岸堤建设维护,加快实施松花江连通工程,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亿亩以上,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00亿斤以上、保持全国第一,坚决当好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主力军”、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供应地”。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做优叫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实施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创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加快建设黑龙江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黄金奶牛养殖带、林业资源丰富等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生物农业、冷水鱼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北菜南销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向森林、江河湖泊、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强化肉蛋奶、果蔬、水产品、山特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加快构建食物安全保障体系,让更多人吃上优质、可口、放心、丰富的龙江农产品,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农业强省建设规划,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播种面积保持2.18亿亩以上。持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坚决落实国家大豆扩种任务。落实耕地轮作试点,推广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840万亩,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争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深入推进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着力提升粮食收储调控安全保障能力。我们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的龙江贡献。

培育现代农业竞争新优势。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粮食、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6%以上。发展科技农业,加快推进佳木斯农高区建设,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发展绿色农业,统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00万亩。发展质量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省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发展品牌农业,培育壮大以“黑土优品”为牵引的农业品牌体系,让“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农产品走向全国。作为农业大省,我们要加快建成农业强省,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能繁母猪和优势生猪产能保护,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加快奶乳一体化万头奶牛场、大型奶牛场建设,肉蛋奶产量925万吨以上。做好“土特产”文章,以鹅绒深加工为牵引,推动鹅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建设冷水鱼、森林食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产量70万吨以上,森林食品产值67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果蔬产量680万吨以上,食用菌鲜品产量370万吨以上;做大做强寒地龙药产业,支持伊春、大兴安岭打造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农村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整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县域经济“擂台赛”,坚持产业立县,突出优势特色,强化龙头引带,在各县培育形成1—2个立县支柱产业。以县城为重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要素资源、优势产品融通流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提升垦区、林区和矿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与所在地区融合发展。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抵边村屯、林场发展,更好地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三、实战应用

例题1: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创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请结合材料,概况北大荒农垦集团在垦地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上有哪些新的探索。要求:概况全面、分条作答,1500字左右,55分。

【参考作答】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按照“1241”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一是在垦地合作方面共同探讨合作新模式。以场县共建为抓手,已与佳木斯市合作共同打造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打造10个垦地合作示范村镇,推广农垦国有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济体制,以点带面引入北大荒的管理模式和种植模式,服务佳木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在示范推广方面合力打造示范区。在省内与北安市合作,在赵光镇赵光村整村推进共同打造垦地共建农业经济示范点。与齐齐哈尔市合作,创建5个旱作标准示范区、3个滴灌农业示范区、1个水稻标准化种植示范点。在省外,与小岗、南泥湾、日喀则等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展示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22年选定新疆、银川、抚州、石家庄、吉林等地,进一步打造农服示范区,充分展示北大荒的先进生产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将农业社会化服务样板推向全国。

三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探索新方式。紧扣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战略定位,聚焦建成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排头兵的战略要求,挖掘品牌价值,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706.96亿元,展现优质农产品实力和前景。

例题2:黑龙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请结合材料,提出做好粮食生产相关工作的对策建议。要求:对策有针对性、分条作答。450字左右,25分。

【参考作答】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挖潜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根据国家要求,下达粮食生产任务和大豆生产任务,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责任,挖掘耕地潜力,种满种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二要加强耕地保护挖潜力。坚持管控与修复并重、保护与利用统筹、用地与养地结合,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大力推广黑土地质量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三要推动种业创新挖潜力。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种质资源创制、良种创新攻关、种子基地建设、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市场净化,打好种业翻身仗。

四要强化科技支撑挖潜力。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强化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持续推进“数字+生物+农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大垄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模式。

五要创新经营机制挖潜力。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组织形式创新,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托管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科学种植模式,加强田间科学管理,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框架1

讲好“破浪征程”中的“三农故事”

擦亮永续发展的“生态底色”,讲好因地制宜的“三农故事”。

激活产业振兴的“科技动能”,讲好自主创新的“三农故事”。

汇聚乘风破浪的“奋斗伟力”,讲好砥砺前行的“三农故事”。


框架2

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样板

要向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持续发力,优化“供应链”。

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力,拉长“产业链”。

向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持续发力,提高“价值链”。


框架3

以农业“新底色”扮靓复兴“高颜值”

以党建为基,奋笔疾书“乡村振兴”的农业“新篇章”。

以科技为媒,披坚执锐“改革创新”的农业“新思路”。

以治理为擎,真抓实干“有序治理”的农业“新时代”。


★议论文框架

框架1

读懂“一号文件”写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

审好“强国则必先强农”的文章主旨,锚定“中心思想”。

铺展“粮丰农稳天下安”的行文架构,做到“言之有物”。

饱蘸“科技兴则农业兴”的点睛之墨,描绘“锦绣画卷”。


框架2

锚定“赶考坐标” 奔赴“三农的山海”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锚定“忠诚坐标”,矢志不渝奔赴信念的山海。

不忘来时初心、厚植家国情怀,锚定“人民坐标”,坚定不移奔赴为民的山海。

勇挑时代重担、淬炼担当之肩,锚定“奋进坐标”,一马当先奔赴斗争的山海。


★经验材料框架

小处着眼大局考量“五小工程”助力欢喜村振兴发展

“小阵地”培养村级各业人才,凝聚发展合力。

“小走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

“小特色”调整调优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工作简报框架

框架1

北大荒集团加速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在农业强省建设中争当“排头兵”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夯实生产根基。

提高科技创新强度,提升生产能力。

规范标准生产高度,提高质量效益。


框架2

谱好“四部曲”赋能乡村振兴

强化顶层设计,谱写促进发展“畅想曲”。

强化产业融合,谱写产业发展“协奏曲”。

强化深入服务,谱写能力提升“进行曲”。

强化领导责任,谱写作风转变“引导曲”。


五、必背金句

1.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乡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

2.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强国之路,全力推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龙江落地见效。

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要聚焦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精准发力、集中发力。

4.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坚决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彰显龙江作为、贡献龙江力量、走在全国前列。

5.聚焦“六大优势产业”和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集中力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决当好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主力军”、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供应地”。

6.2016年,习**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和到黑龙江省考察时,对黑龙江省作出“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指示。

7.走进秋天里的黑土地,探寻高质量现代农业在这片热土上走过的路径、轨迹,黑龙江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效益,浓墨重彩绘就这幅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画卷。


六、范文赏析

★策论文

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样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黑龙江探索优化“供应链”、拉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样板。

要向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持续发力,优化“供应链”。只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才能切实改变当前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局面。一是调优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坚持“增豆扩经”思路,扩大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创新科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坚持把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是夯实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耕地保护红线,挖掘耕地潜力,确保2.39亿亩耕地数量稳定。

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力,拉长“产业链”。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紧盯重点项目抓推进。一方面,要抓好“三产”融合。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把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原料生产大省向加工大省转变。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采取靶向培育“小升规”一批,盘活技改升级一批,招商引资新建一批,优化重组壮大一批,不断发展壮大加工企业群体。另一方面,要抓好园区平台建设。统筹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继续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和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厂、物流园、创新创业基地、金融财税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

向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持续发力,提高“价值链”。一是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以知名品牌、优势品牌为核心,吸引、整合弱小品牌,做大做强知名品牌,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二是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稻渔共生、林下种养、休闲渔业和冰雪渔业等。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三是抓好市场营销。以开展“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互联网,开展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用“卖得好”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和农民的“增收链”。

使命催人进,奋斗正当时,我们将不负总书记对龙江深情厚望,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更实政策举措、更深为民情怀、更严工作作风,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策论文

以农业“新底色”扮靓复兴“高颜值”

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黑龙江省各级党员干部要以“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目标,以农业“新底色”扮靓复兴“高颜值”,披荆斩棘,勇毅前行。

以党建为基,奋笔疾书“乡村振兴”的农业“新篇章”。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新征程上,一方面要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擘画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发展图卷。另一方面要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引领党员干部身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结合黑龙江优势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兴旺,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力以赴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科技为媒,披坚执锐“改革创新”的农业“新思路”。对于农业发展而言,科技和改革是不可或缺的一对“翅膀”,习**总书记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方面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攻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为粮食生产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牢牢把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在改革中享受到发展红利,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治理为擎,真抓实干“有序治理”的农业“新时代”。习**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必须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于农民朋友的养老、教育、医疗等现实需求,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朋友过上“向往的生活”。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聚力开辟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朋友在浓厚的法治氛围中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坚决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彰显龙江作为、贡献龙江力量、走在全国前列。


★议论文

锚定“赶考坐标” 奔赴“三农的山海”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三农”工作再度成为一号文件“霸屏”长达20年,足见百年大党初心永恒,本色不变。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伟大征程上,黑龙江省党员干部要锚定“赶考坐标”,接续奔赴乡村振兴的山海。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锚定“忠诚坐标”,矢志不渝奔赴信念的山海。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我们前进的舵,是我们披荆斩棘、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站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论是为“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还是“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都需要坚强有力的党领航导向,都离不开一个个与党同向、跟党奋斗的忠诚卫士。“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党员干部要矢志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

不忘来时初心、厚植家国情怀,锚定“人民坐标”,坚定不移奔赴为民的山海。中央“一号文件”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以“农”字为骨架,统领全文,再次铿锵有力宣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初心永不变、本色永如一。习**总书记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员干部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全力抓好生产、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可端稳中国饭碗,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勇挑时代重担、淬炼担当之肩,锚定“奋进坐标”,一马当先奔赴斗争的山海。忆往昔,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产业优势较为突出,多项评价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和前列。黑龙江省的农业曾以“大”而著称,在全新历史条件下,黑龙江对于现代农业的要求,早已不是“大字当头”的问题,而是对已经进入发展成熟阶段的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定位:发展质量和效益双赢的现代农业。这是一个宏大命题,也是一个时代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如铁的担当和勇猛的姿态劈开前路的荆棘,卷起裤脚到乡村查看农林牧副渔产业发展,撸起袖子进村入园收集好农业技能人才的真知灼见,以敢作敢为的姿态、能攻善为的雄心团结带领广大百姓一步一个脚印踏平荆棘、战胜困难。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乡村振兴的背后,是党对人民念兹在兹、念之行之的彰显,黑龙江省广大党员干部要知行合一,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再立新功,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争一流、站排头。


★工作简报

北大荒集团加速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在农业强省建设中争当“排头兵”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率先建设农业强省精准发力、集中发力。北大荒集团大力实施“四个农业”,运用好 “良种良田良法良园配套、农机农艺农人农地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北大荒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全面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努力在建设农业强省中争当“排头兵”。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夯实生产根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北大荒集团在保护黑土耕地上一直坚持“增、保、控、养”的科技赋能路线,构建科学高效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北大荒模式”。建设全环境综合实验室,着力破解黑土地退化阻控与健康培育问题。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应用等高宽梗种植模式等25项技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产能。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格田改造,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02万亩,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实施规模化格田改造1609.8万亩,年可增产粮食5.2亿斤以上,年节水16.1万立方米。坚持绿色生产厚底蕴。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秸秆还田率达到97%、绿色农药覆盖面积2400万亩、施用有机肥4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积4300万亩,农药和化肥利用率分别提升到45%、40.3%。

提高科技创新强度,提升生产能力。一粒种,万担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夯实种业根基。北大荒集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攻关推广体系。支持垦丰种业建设规模化种植实验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化育种模式,示范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新品种65个,累计推广面积7800多万亩。北大荒集团大力发展高端国产智能装备。立足“产销联动、销用结合”,形成产学研用联盟,一体推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推动国产高端技术和装备落地。无人驾驶作业面积达到34万亩次,无人驾驶农机总保有量418台(套),建设农机高端智能化示范农场6个,更新各类高端智能农机装备9450余台(套)。

规范标准生产高度,提高质量效益。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坚持系统化、集成化,完善“种管收储加销”体系。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集团化运营目标完成率均达到100%,实现节本增效3.2亿元。成立“粮食联盟”,开展集团化运营,年粮食统营1390万吨,粮食统营率达到63.6%。北大荒集团坚持精细化、标准化,实现全方位“工厂化”管理。形成了农业种植标准体系,建立了全程技术操作规程,发布种植标准42个,主要农作物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建成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分公司、10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农(牧)场。北大荒集团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全国成立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3家,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270万亩,带动小农户350万户,增产21.5亿斤,增收25.8亿元。


★工作简报

谱好“四部曲”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方正县会发镇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转作风、提能力、抓重点、促发展,围绕“一个核心引领”即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暨“15151”工程,抓好稻米和北药两大重点产业,提升服务、攻坚、治理三项服务能力,形成了聚焦发力、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唱响乡村振兴“四部曲”。

强化顶层设计,谱写促进发展“畅想曲”。会发镇着力打造党建升级版,启动实施基层党建“15151”工程。开展承诺亮诺以及书记述职评议活动10余次,开展党员献爱心以及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15余次,开展党员微党课、知识竞赛等活动40余次,党组织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强化产业融合,谱写产业发展“协奏曲”。重点抓稻米和北药两项重点产业。在稻米产业方面,新增2家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在北药产业方面,新增种植面积890亩,全镇种植面积达到835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借助全省中药材产业示范强镇建设契机,积极推进1家扩建、2家新建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建设,建成后年可加工中药材1500吨,产值2900万元。

强化深入服务,谱写能力提升“进行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进哈尔滨云洋热力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新能源集中供热项目,切实解决供热成本高、温度不达标等问题;主动应对春季农户水稻秧苗病害突发状况,镇村两级积极帮助农户购买秧苗,保证不误农时、不误春耕;借助富硒稻米和牛产业项目签约契机,主动寻找合适地源,逐户做好宣传动员,确保2200亩项目用地按时到位,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完善生活垃圾收转运治理体系,完成改厕3669户。在会珠路沿线4个屯栽植5.7万株百合,打造2.1公里百合大道,一次栽植多年受益,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强化领导责任,谱写作风转变“引导曲”。工作作风转变,开设廉政教育清风课堂,坚持“每月一案、每季一课”,教育广大干部干事担当;服务能力转变,与2家企业联合开展“浓情端午”爱心企业慰问贫困户活动,向15户困难家庭捐款15000元慰问金;工作机制转变,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汇报、半年拉练检查、年终总结评比的机制。会发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荣获哈尔滨市第38届“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经验材料

小处着眼大局考量“五小工程”助力欢喜村振兴发展

齐齐哈尔甘南县欢喜村位于甘南县城北5公里处,与内蒙古阿荣旗相连,行政区域面积3.36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有5个自然屯,457户1768人,党员32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强化宗旨意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综合治理、为民服务力度,全村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村、生态村、文明村标兵等荣誉称号。

“小阵地”培养村级各业人才,凝聚发展合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设964平方米村级文明实践站1处,现已成为新时代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党员的重要阵地,成为提升村党支部战斗力、宣传引导群众投入乡村振兴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40多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三好六有”6名,培养马涛等各类能人180多人,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文明实践站设立村调解委员会,成立法官工作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累计举办村干部法律培训5次,组织村民调解纠纷8次,受益群众50多人次。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健全红白理事会等“四会”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和《村规民约积分奖励办法》,成立积分奖励超市,实行百分制考核奖励,形成了奖优罚劣、争先的浓厚氛围。累计评选市县乡村“星级户”83人,以典型带动村民弘扬时代新风。

“小走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围绕“三进三服三推动”,制定村两委班子“节日小走访”等联系群众机制,经常性开展入户走访,面对面解读党的政策,关心家庭冷暖,倾听群众呼声,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和民心。累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00多件。开门抓治理,公开议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规范村务运行,保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使村民有话能说、有事能办,保障了村民的参与权、监督权。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简化村级政务服务流程,设立村级帮办、代办员5人,有力提高了群众办事便捷度。推进“吹哨报到”服务,结合自然屯现状,设立9个网格员,日常发现问题直接吹哨,真正畅通为民排忧解难的快速响应渠道。解决农户小园排水垫土等问题18件次。

“小特色”调优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土地规模种植、科技种植,全村耕地托管面积达1万亩,其中免耕面积6000亩。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积极在特色种植上找出路,带领种植大户到外地学习考察,推动特色作物示范种植,聘请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通过典型户带普通户、一户带十户的方式在全村推广,作物上市时通过“老主户”带“新客户”的方式定向销售,使群众看到了效益,坚定了信心。当前重点发展蓝靛果种植和小园经济,共种植蓝靛果200亩、中草药7000亩、甜瓜500亩、菇娘300亩、杂粮杂豆2000亩、粘玉米60亩,栽种桑葚1.2万棵、李子树3000棵,全村年增收50余万元。实施“巾帼生态小菜园”行动,组织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收入。在村干部的示范下,何伟、鲁义松等30户参与到行动中来,种植豆角、辣椒等经济作物10余亩,实现户增收700多元。

“小市场”激活商贸流通,迸发发展活力。村党支部致力于建市场,打贸易牌,搞活本土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4年村党支部招商引资4000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牛市,日均交易量8000头(匹),成交额1.2亿元,吸引全国各地客商达4000多人次。围绕欢喜畜牧交易市场,欢喜村发展“牛经济”,先后催生了13个新业态,带动本村393人实现就业创业,年增收达到4000余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极大地拉动了县城餐饮、住宿和物流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引进资金投资建设了集养殖与交易为一体、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羊交易市场,年交易量20万只,交易额2亿元。2018年,在原闲置牲畜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改造建设成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欢喜农机市场,已入驻商户14家,村集体年增收近20万元。截至目前,全村有产业项目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村民人均年收入实现3.2万元。

“小积累”惠及民生福祉,打造宜居环境。村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兴办村级企业,出租闲置厂房、空地,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等途径,逐步增加村集体积累。2021年村集体收入实现110万元,村集体积累达到2200万元。围绕农村污水处理、粪污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农村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年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争取项目资金,建设闪蒸矿化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各1处,自投资金建设18500平方米文化广场4个,修白色水泥路15.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安装户用光伏、电锅炉各97户,改建室内外厕所152个,修整树床1.5万延长米,安置垃圾箱52个,栽植丁香、紫叶稠李6000棵。自来水入户率、道路硬化率均达到100%。2015年至2021年为村民交合作医疗资金达279万元,群众免费提供自来水。2021年,被授予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美丽家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实施细则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2023年1月5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2023年1月17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条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压实市县乡村书记责任。

第四条 在省委领导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机制并抓好组织实施。

第五条 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把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纳入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四个体系”,强化推动落实,确保见到实效。坚持把提升干部能力和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切实把能力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 部门责任

第六条 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乡村振兴责任主要包括: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职责研究和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坚持强化统筹推动。以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拟订并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要政策、重要工程等,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乡村振兴中的大事大项。

(三)坚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记习**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切嘱托,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保障机制,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坚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物质基础,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强化黑土地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种业自主创新。

(五)坚持加力推进“四个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提高农业绿色化生产水平。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做大做强“黑土优品”品牌。

(六)坚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应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动现代畜牧业、林下特色种养业、生物农业、冷水鱼产业发展,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七)坚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部门牵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健全并推进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帮扶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区域,支持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扎实、更可持续。

(八)坚持落实行业或者领域内乡村振兴任务。落实行业或者领域内乡村振兴部门责任,各责任部门应制定配套政策和年度计划,提出和落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举措,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规范和健全制度措施、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政法、组织、宣传、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牵头负责统筹行业或者领域内乡村治理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建设善治乡村。

(九)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等部门牵头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财政、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坚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农垦、农业水价、集体林权、国有林场林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

(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布局,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十一)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各有关部门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创新分类指导、典型引路、试验示范等农村工作方法,总结推介乡村振兴经验典型。统计部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监测评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按照规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有关督查考核、示范创建、表彰奖励等工作。

第七条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负责牵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重要政策研究、重要事项协调、重要任务督促落实等工作。

第八条 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主动配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工作,接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做到有领导分管、有部门负责、有工作部署、有目标任务、有措施保障、有进展成效。

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对本单位本系统乡村振兴工作负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第三章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

第九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责任主要包括: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落实,以乡村振兴统揽新时代“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统筹谋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专项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并组织实施。

(三)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稳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质保量完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面提高本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四)全面推进“四个农业”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五)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切实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六)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本地区农业农村优势特色资源规划发展乡村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生产为主攻方向,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培育壮大立县兴县特色主导产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牵动,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七)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面向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专业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八)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九)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清洁生产,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全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强乡赋能”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和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减轻基层组织负担。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有序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制。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信访事项,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及时处置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风险隐患。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十一)全面加强乡村建设,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国有农场、牧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改善抵边一线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十二)全面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县域统筹。统筹市县、乡镇和村屯规划体系,科学确定村屯分类,有序优化村屯布局。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推动垦区、林区与属地融合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和治理能力,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和城镇化率。

(十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的各项权益,在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等底线基础上,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动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抓好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十四)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水平,统筹资源要素配置支持乡村振兴,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先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确保投入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

(十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推进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机制。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第十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发挥好以市带县作用。

市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主要包括:

(一)研究提出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目标、年度计划和具体安排,及时分解工作任务,指导县级抓好落实,对乡村振兴有关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督。

(二)每年主持召开党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年度重点任务。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及时研究解决乡村振兴重要问题。每年至少组织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学习。

(三)定点联系1个以上涉农乡镇,对联系点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常态化、长效化联系指导,原则上每年不少于1次深入联系点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做法、研究解决问题、指导推进工作。

(四)督促党委常委会委员、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分管行业(领域)或者部门(单位)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分工机制,以上率下督促县乡领导抓好落实。

第十一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是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

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振兴工作上,责任主要包括:

(一)结合本地区实际谋划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做好乡村振兴进度安排、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工作推进等,组织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二)每年主持召开党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年度重点任务。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现场推进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每年至少组织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学习。

(三)推动建立乡村振兴推进机制,组织攻坚重点任务,谋划推进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确保乡村振兴每年都有新进展。

(四)以县域为单位组织明确村庄分类,优化村庄布局,指导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建立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库,实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对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管理负首要责任。

(五)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经常性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定点联系1个乡镇和1个村,原则上任期内基本走遍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协调解决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六)督促党委常委会委员、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分管行业(领域)或者部门(单位)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建立乡村振兴责任分工机制,推动乡村两级抓好落实。

第十二条 乡镇党委和政府应当把乡村振兴作为中心任务,发挥基层基础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抓好农村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健全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一村一策”加强精准指导服务,组织编制村庄规划,抓好乡村振兴资金项目落地、重点任务落实。

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谋划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抓手,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经常性、制度化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原则上任期内走遍辖区所有自然村组。

第十三条 村党组织统一领导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基础性作用,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确定本村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并组织实施,具体落实各级各部门下达的各类政策、项目、资金等。及时公开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情况,公布惠农政策落实、土地征收征用以及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等情况。

村党组织书记是本村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领导村党组织团结、组织、动员群众,集中精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抓好具体任务落实,加强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等帮扶力量沟通协调,经常性入户走访农民群众,原则上每年走遍或者联系本村所有农户,及时协调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第四章 社会动员

第十四条 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农村工作,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持续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实效。

第十五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应当发挥优势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六条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建立健全企业支持乡村振兴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鼓励引导各类公益慈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鼓励公民个人主动参与乡村振兴。

第五章 考核监督

第十七条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市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定考核办法。坚持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实绩考核与督导检查相结合,重点考核市级党委和政府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制定考核工作方案,明确考核指标和具体程序,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作为对市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以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励评优、政策先行先试等优先考虑的重要参考依据。

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采取市(地)自评、综合考核、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价。考核工作应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出现频繁报数据材料、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市级党委和政府参照上述规定,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第十八条 实行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制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各级党委应当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作为向本级党的代表大会、党委全体会议报告的重要内容。

第十九条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市(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开展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每年对有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开展督查。

市县党委和政府定期对下级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第二十条 省纪委监委对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审计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对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等实施监督。

第二十一条 省农业农村厅、省统计局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应当对本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六章 奖惩

第二十二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帮扶主体,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激励。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应当依照有关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抓好结果应用,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履职不力、工作滞后的,进行约谈。上级党委和政府应当约谈下级党委和政府,本级党委和政府应当约谈同级有关部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市(地)、县(市、区)可以根据本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工作方案。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具体解释工作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2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