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湖北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湖北·第16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湖北·第16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2021-08-23| 来源:北辰遴选·晴空老师

一、热点解读

8月20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委书记应勇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抬高全域发展底板。

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基础条件、核心内涵、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联系湖北实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完善制度性安排,分好“蛋糕”,加快“扩中”,兜住底线,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动“全面富裕、全民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

二、命题预测

1.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请结合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大作文(1000字)。

2.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更加迫切的历史性任务。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请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写一篇大作文(1000字)。

3.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请你谈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400字)。

4.省委拟召开实施“答好共同富裕民生考卷”专项活动部署会,假如你是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拟定办会方案和会议通知(各300字)。

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请你结合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理解,写一篇策论文(1000字)。

三、理论原点

★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总书记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新境界,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相关表述

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8月1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习**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会议强调,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国情、情系人民,迎时代之潮流,扬思想之巨帆,聚全民之伟力,探索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颇具时代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福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立足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以贫困问题为切入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一是肯定人民是消除贫困的主体。二是强调发展生产力是逐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三是明确共同富裕是消除贫困的目的。另一方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是细化精准扶贫。二是深化系统扶贫。三是强化持续扶贫。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诠释,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助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坚持党领导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突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次,把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统一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后,把共同富裕作为目标和道路统一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之一,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是第一次,其现实意义非同凡响。一是指明了我们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二是体现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论。三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行性的重要举措。

★对策措施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新动能。一要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新型市场体系,加快线上经济新模式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二要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关系。系统性整体性把握社会结构、制度规则演进规律,统筹推动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从物质性结合和精神性结合层面厘清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社会关系的新规则新政策新机制,优化社会发展格局。三要重塑社会协同机制,打造新型教育共同体、医共体、帮共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等新载体,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高效协同、联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共同富裕。

着力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要深化细化行之有效的做法举措,进一步完善省域统筹机制,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挖掘区域发展特色优势,系统性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要加快全域协同发展。以空间规划一体化为引领,推动资源要素在全省域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使优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二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分类引导、“一县一策”的思路,系统性推进数字赋能、创新赋能、改革赋能、开放赋能、生态赋能、文化赋能,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持续缩小基础设施差距,持续缩小产业发展差距,加快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着力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差距,要突出以人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形成组合拳打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城乡新格局。以要深入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要树立系统观念,培育新优势、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将乡村优势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全局胜势。二要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要推进农业数字化、机械化、绿色化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推动人才上山下乡、科技汇聚乡村,使乡村成为科技、资金与人才等要素“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的创业创新乐园。三要提高城镇人口承载和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加强新型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化,重塑县域经济活力和特色优势。

着力加快缩小收入差距。要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在优化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强化初次分配的基础作用,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快“扩中”、全面“提低”,进一步激励财富创造,率先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一要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要把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创业带就业,强化培育新就业增长点。二要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稳定增收,减轻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和焦虑感,持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生活幸福感。三要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四要探索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着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一要守好红色根脉。二要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三要打造特色文化创新高地。四要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打通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通道,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温润人们心灵,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更高水平的社会和谐。

着力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基本单元是推动共同富裕从宏观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社区就是社会,是一体的。要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将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转化为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的功能场景,落实到生产生活基本单元,让共同富裕惠及每一位群众。

着力一体推进法治建设。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富民与安民,加强风险管控的机制和能力建设,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一要整体推进党的领导、权力运行、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率先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二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模式,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要完善社会风险管控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与水平,坚决守住平安底线。

四、地方实践

★具体活动

湖北“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就业优先,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一节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有利于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领导要求

8月23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委工作部署,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央财经委会议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基础条件、核心内涵、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我省区域、城乡、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要坚持共享理念,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咬定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做大共同富裕“蛋糕”;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成势见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抬高全域发展底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性安排,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分好“蛋糕”。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系统观念,压实工作责任,一以贯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平安稳定。

★对策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首先,党的领导决定共同富裕方向的坚定性。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不移将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党的领导保证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最后,党的领导凝聚共同富裕诉求的共识性。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质上是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整体利益,有效凝聚关于共同富裕的共识,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在维护整体利益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而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价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民心向背和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方面,共同富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方向。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是满足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人民精神的普遍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和睦向上,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意愿和诉求。一是在制定和完善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具体措施过程中,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度化地反映到决策过程中;二是坚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凝聚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度建设、政策保障、组织领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动态回应人民多样性与变化性的合理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共同富裕的内容体系。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内涵和实践路径认识的深化。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首先要以全局性顶层设计洞悉共同富裕的关联性问题,找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将整体规划、地方探索与督促落实相结合,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其次,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共享落实到共建中,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秉持均等、普惠、便捷、可持续的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补齐共同富裕短板,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共同富裕质量,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以共享为价值导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创造支持政策体系,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其次,激发党员干部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构容错纠错、容错免责与问责追责一体化机制,构建系统完备、激励有效、奖惩适度的复合型机制,实现问责与容错的机制衔接与优化,保证责任制度的完备性和激励制度的科学性。最后,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性发展。制度建设可为共同富裕建立前提性与基础性的秩序状态、约束性与引导性的行为背景。首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以保证共同富裕的方向坚定性、政策连续性、诉求共识性,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中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确保不同领域的制度、规范与机制沿着正确方向进行改革,并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与机制之间的互动,保持各领域改革步调的一致性,形成更加完善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应着力一体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快建成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五、素材积累

框架1

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过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提质。

通过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同步发展。

通过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通过开放发展促进经济内外联动。

通过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框架2

共同富裕离不开人才助攻

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发展。

拓宽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渠道。

提供更高效精准的人才服务。

框架3

实施“十大行动” 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

聚焦民营经济共兴,筑牢共同富裕的根基底盘。

聚焦创新驱动共强,积蓄共同富裕的强劲动能。

聚焦数字赋能共富,激发共同富裕的改革活力。

聚焦区域协同共荣,形成共同富裕的协调格局。

聚焦基本单元共创,塑造共同富裕的全新场景。

聚焦居民收入共增,构建共同富裕的社会结构。

聚焦文化文明共促,建设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园。

聚焦公共服务共享,提升共同富裕的幸福内涵。

聚焦宜居环境共建,擦亮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

聚焦社会和谐共治,夯实共同富裕的治理基石。

框架4

以高质量就业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立足发展阶段特征要求,抓住新时期就业领域主要矛盾。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全方位增强就业保障能力。

处理好灵活性和安全性,破解供需两端结构性就业矛盾。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1

三个“坚持”推进共同富裕

近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要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创新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协调发展破解生产力发展的难题。三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四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升共同富裕的水平。五是注重在共享发展中提高共同富裕的质量。

坚持以人民至上推进共同富裕。要不断将共同富裕推向新境界,一要将人民群众作为共同富裕的评价主体。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实践、思考、提升到再实践、再思考、再提升,破解难题,把握规律,积极开辟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方法。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现代化如何推进的基本原则。一是加强前瞻性思考。二是加强全局性谋划。三是加强战略性布局。四是加强整体性推进。

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着眼长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作文2

促进共同富裕需把握好几个关系

习**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新的征程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把握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全面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共同富裕立足于物质富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财富的富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和物质财富不断积累,才能为精神富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也蕴含着精神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精神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实现共同富裕,应该是涵盖各方面的全方位的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从人的需求方面阐释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正确把握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的关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念兹在兹的美好夙愿,其成功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劳动。一方面,勤劳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广大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坚决摒弃一切“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另一方面,创新致富能为促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我国部分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领先于世界,但同时也有多处面临着“卡脖子”的被动局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突破。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如何促进共同富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勤劳绝不能仅限于重复低端的简单劳动,而创新背后必然凝结着大量的辛勤劳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勤劳和创新来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正确把握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领域使全体人民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防止脱离经济基础与物质限制的不切实际的拔高,避免掉入“高福利陷阱”。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两者辩证统一于发展之中,共同检验着高质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确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正确把握循序渐进和先行示范的关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策措施的制定都必须牢牢立足这一最大实际。而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庞大,各地区资源禀赋、城乡融合程度、劳动力素质不同,必然会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先富起来。因此,循序渐进促进共同富裕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科学论断。同时,促进共同富裕也需要先行示范、重点突破,可选取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施作出示范。

共同富裕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概念,而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者。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全面小康建设,我们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一场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大作文3

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经过长期探索和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此进程中,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目标,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国情及社会主要矛盾,进而确定并完成中心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工作方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诸领域。所谓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收入差距较大、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仍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转变,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习**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我们党将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历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继续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事办好,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新时代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作文4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部署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更加迫切的历史性任务。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共同富裕,必先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不解决,共同富裕便无从谈起,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的富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意在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不断增长;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不断提升;关系到乡村治理效能的不断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断促进……因此,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体富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办好农村的事情,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宏愿,我们仍然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乡村振兴是实现这一历史宏愿的重大战略部署。展望2035年和2050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需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步步为营,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以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向共同富裕迈进。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