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遴选官方抖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0809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809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08-09| 来源:北辰遴选

议论文


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①

  用中国标准建造的中老铁路客货运输量质齐升,国际黄金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阿富汗地震发生后,迅速动用多架次运输机和商业包机运送援助物资;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22亿剂新冠疫苗……一段时间以来,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合作共赢的中国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总书记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深刻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现途径,明确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从“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判断,到“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主张,再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等重要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理论内涵不断充实,成为新时代中国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从携手合作抗击疫情到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从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到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各国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人类社会必能和衷共济、和合共生。

  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当今时代,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即便遭遇惊涛骇浪和逆流险滩也必能行稳致远。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只有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才能战胜挑战、开辟未来。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敦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利益采取行动,“符合我们这个动荡时代的需求”。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反映了各国人民的深沉追求,昭示了历史演进的基本方向,汇聚起强大的文明合力。

  习**总书记强调:“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选择,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中国与世界深刻关联互动的鲜明标识。延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文明传承,持守“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精神追求,中国将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携手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努力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仲音;《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第 04 版)


把工业互联网做大做强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由大变强,建成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体系化发展位居全球前列。从进企业、入园区到联通更多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迈出铿锵步伐,汇聚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势能。

  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工业互联网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横向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已从龙头企业内部拓展到产业链上下游,日益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不少大企业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后,转身成为平台服务商,通过为中小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协同降本增效,释放更大发展活力。纵向看,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从个别行业加速延伸向千行百业,已形成20个典型场景和上万个应用案例。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既是其自身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不断壮大的强大动力。

  从更深层次看,工业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同频共振,拓展出融合创新的广阔前景,赋能更多行业焕发出高质量发展蓬勃生机。在钢铁行业,数字车间引入5G网络,一举实现天车作业的远程操控,综合效率大幅提升;在家电行业,工业互联网联手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缺陷检出率,还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一个个新场景竞相落地、一次次新突破加速实现,如今,我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优秀应用案例数量持续攀升。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携手前行,使新技术加速迸发新动能,释放出产业转型发展的乘数效应。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这就决定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必须稳扎稳打,既慢不得,也等不得。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仍面临工业软硬件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升、设备互联互通难度较大、深层次应用不够丰富等问题。工业互联网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要让数字化转型的引擎转得更稳更持久,必须保持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推动融合创新、产业再造再上新台阶。

  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要解决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把产业基础夯得更实。聚焦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创新应用和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通过树立标杆、制定标准、推广成果,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让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舞台更广阔,为新业态新模式更好落地开花提供肥沃土壤。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也要在行业应用上多做文章。当前,我国不同企业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研究显示,约40%的中小企业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加强供需对接,加速规模化应用推广,促进工业互联网不断向国民经济“毛细血管”延伸,推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既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夯实产业基础、推动融合应用,奋力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我们一定能赢得先机、扩大优势、掌握主动,助力中国制造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多更大的成就。

韩鑫;《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第 05 版)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

  2021年3月,武夷山九曲溪畔,习**总书记走进朱熹园。看到墙上印有“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总书记驻足凝视。2018年6月,习**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引用过这句古语。习**总书记指出:“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坚持这一执政理念,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有许多重视百姓、爱护百姓的论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者,国之根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在国家治理中,强调施行仁政和德治、顺应民心,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些忧民、爱民、利民、养民、保民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执政理念,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重视人民群众这一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守护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我们党清醒认识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习**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重于千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日子越过越好,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党同样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抓,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郭建宁;《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第 11 版)


党员干部要常破“心中贼”

  习**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中贼”是有形的,而“心中贼”是无形的;有形的敌人让人警觉,无形的敌人却容易使人麻痹。不少“落马”干部也曾经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横刀立马”,但最终却在与私心杂念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初心使命淡化,忘了戒惧、失了气节、丢了信仰,陷入腐化之路。

  心中有“贼”,“行”上就会走偏。心中有了懈怠的“贼”,行动上就会“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甘心做安稳官、太平官,失掉了斗争和担当精神;心中有了投机的“贼”,就会碰到问题患得患失、讳疾忌医,为个人考虑得多、为群众考虑得少,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心中有了骄奢淫逸的“贼”,就被贪欲迷乱了心智、扭曲了行为、突破了底线,逐渐滑向堕落的深渊……

  思想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松一尺。党员干部必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因此,要时刻秉持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四有”书记谷文昌常对身边人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去世后,爱人按他生前交代,拆除家里电话上交,“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一部电话映初心,只有对权力心怀敬畏,才能两袖清风来去;只有对人民心怀敬畏,群众心头才有一份敬爱。谷文昌同志身后被称作“谷公”,至今被当地群众铭记于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党员、干部唯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才能行稳致远,走好从政路、人生路。

  要时刻秉持公心。“不私,而天下自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上山种树,“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面对不解,他一句“有人说我是自讨苦吃,其实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快乐”,令人动容。杨善洲的“乐”,是共产党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的“乐”,是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幸福的“乐”,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以“先忧后乐”的实践证明,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

  破“心中贼”是共产党人必须修好的“心学”,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到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自己的“心”置于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在千锤百炼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努力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展现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张璁;《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第 18 版)


让中华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指出“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再次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是探析历史规律的关键之钥。“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历史文物等具体考古材料,找出其背后反映的人的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对中华文明史的起源、形成、发展等内在规律的探析。比如通过对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遗址的考古研究和深度总结,我们对于“什么是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等人类社会发展重大课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坚持唯物史观的文明定义,突破了一直以来判断进入文明社会“三要素”的桎梏,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华文明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带回的真理火种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光大、在理论创新上与时俱进,既在于这一思想理论本身的客观真理性,也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提供了丰沃土壤。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比如,我们从古代“天人合一”理念中汲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血脉,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其时代内涵、时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时代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中华文明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充盈底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文化遗址和历史文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见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工作发现的重大成就,展现着我国历史上农耕、畜牧、医疗、天文、地理、科技发明等领域灿若星河的成就,诠释着中华民族在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领域的厚重积淀,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无比充盈的信心底气。

 中华文明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纵观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创新发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推动。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早已植根于中华文明蓬勃发展的根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持久旺盛、永葆活力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在文明的交融交流和形象塑造上,依然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为此,习**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文明故事,就是最好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就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华文明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从卧薪尝胆到啮雪吞毡……中华文明中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构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支撑,更加需要全党全社会从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我们要不断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作者张品彬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9日 02版)


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种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新征程上,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迫切需要我们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以扎实的理论素养提升战略定力、斗争能力,从而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理论素养坚实,才能理想信念坚定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宁死不屈、勇猛向前,为了人民幸福舍生忘死,正是因为理想信念坚定。和平年代,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保持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一时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为支撑。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坚定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终身课题,需要在理论素养上常修常炼。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腐化,在行为上放纵,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从根本上讲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在各种斗争实践中,理想信念会不断经受考验,这种考验是长期的,很多时候也是严酷的。只有占据思想引领的高地,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思想上清清楚楚,行动上才能明明白白,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理论的学习、素养的提升。必须坚持用真理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尤其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防腐拒变的政治定力,从而把握原则、坚守底线。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处在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迫切需要以深厚的理论素养确保前进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确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越是需要提升理论素养,要学会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要有担当精神,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光有做好工作的愿望和干劲是不够的,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本领。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理论素养贯穿于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等各种能力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升理论素养,必须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以全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既是世界观、历史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更加需要以这一伟大思想为方向指引,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要在“懂”上下真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精神要义,系统掌握其中的道理情理、学理哲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在“通”上下深功夫,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四史”学习贯通起来,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贯通起来,准确把握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要在“实”上下硬功夫,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自觉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效。

  (作者王 顺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9日 06版)


以积极作为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面对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提升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6个方面33条具体办法,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拉动内需。在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在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社会需求项目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65.4%,说明扩大消费需求对于提振社会需求具有决定性意义。消费与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活动链条,必须深刻理解这些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实施积极作为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一切可行办法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要将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看作一个整体,把短期的纾困政策和长期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潜力,以优化的分配结构提振消费信心,以优良的流通效率畅通消费渠道。

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潜力

  生产本身就是消费。一方面,生产过程也是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费的过程。马克思指出,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为了提振生产意义上的消费,需要通过投资活动形成生产能力,为社会需求提供可资消费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近期以来,各地围绕加大投资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较大成效,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分类型稳定和扩大投资。《措施》提出,在公共投资方面,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民间投资方面,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鼓励民间资金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在外商投资领域,尽快论证启动投资数额大、带动作用强、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广的重大外资项目,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外商投资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二是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投资活动的支持力度。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另一方面,个人在消费活动中把自己消耗掉的劳动力生产出来,消费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恩格斯将生产划分为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为了提振劳动力再生产意义上的消费,就必须保证劳动者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持续稳定地获得劳动报酬,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前,市场主体面临比较大的经营压力,一些企业被迫减岗裁员。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加强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引导对接,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升级等措施,还应实施面向企业的稳岗扶持政策,包括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给予扩岗补助,等等。这些政策给予企业在稳岗、留工、扩岗等方面的专项补贴,指向明确,针对性强,对于稳就业、促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以优化的分配结构提振消费信心

  收入分配结构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当前,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日常经营比较困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既是生产主体,又是消费主体,其收入下降不仅造成投资意向下降、就业岗位减少,同时也导致社会消费降级。针对这一群体的经营困难和收入下滑局面,《措施》提出,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包括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等;货币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要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指导各地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和中央财政救助补助资金,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收入下降、消费不振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平台企业借助网络效应,在各自领域快速形成行业垄断格局,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损害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为此,优化分配结构的政策举措还包括综合运用市场规制、行政监管等手段,遏制平台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和约束垄断平台摄取畸高利润。此外,也要注意把遏制平台资本无序扩张和稳定就业、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的作用。

以优良的流通效率畅通消费渠道

  生产创造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在商品经济中,流通和交换是为了让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让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被赋予社会意义,成为“价值”。马克思指出,“因为每个人为自己劳动,而他的产品并不是为他自己使用,所以他自然要进行交换,这不仅是为了参加总的生产能力,而且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流通和交换活动对于满足社会居民消费需求具有直接影响,对一个经济体来说,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流通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提振消费。当前,我国还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现象,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还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尚不完全统一,这些都不利于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行业受疫情冲击导致流通成本相应提高、流通时间相应延长,使消费需求的恢复和提振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必须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着力点。针对此,《措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三是加大金融机构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进一步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作者周绍东系教育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9日 11版)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预定2023年时政热点

1.12

销售 0件
浏览 323人

2023年广东省遴选笔试宝典-补差价

88.00

销售 0件
浏览 217人

测试组合装书籍

1.12

销售 0件
浏览 160人

测试testSingleProduct1-1

0.01

销售 0件
浏览 206人

2023年广西省公务员遴选

15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权威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官方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0.01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